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使承欢-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楼主所言不错。”一直冷眼旁观的顾镇晔说,“据说这武林盟印,乃是威武帝削传国玉玺所制,确实算得上天下至宝了。”
  陆鹤影故作惋惜地笑了两声:“可惜这枚玉印不是我找到的,也并非我飞鹤楼的东西,把它送回来的——另有其人。”
  船舱珠帘之后,一个人掀开帷幔走出来。陆鹤影当先对来人跪下,恭行大礼道:“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拓尔跋一下子从座中站起身来,看向萧乾,说:“我果然还是低估你了,夏、景、帝——”
  李承欢坐在帷幔之后的船舱里,听着一帘之隔的地方众人齐呼万岁,心想——这一局,还是大夏赢了。
  西陵山庄和千鸿一派大战以后,拓尔跋转而寻求和飞鹤楼的合作,这几乎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但景帝的高明之处在于,仅仅利用一个贺绍郎,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早在拓尔跋吩咐多罗拜访陆鹤影之前,景帝就派红袖造访了飞鹤楼。陆鹤影原本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不管是和大汗还是大夏皇室,飞鹤楼都没有和任何一方结交盟友的兴趣。但后来翡翠陷于断头案,最终让她不得不和景帝达成盟约,充当这一场“会盟”的牵线人。
  她一边假意答应拓尔跋,一边配合着策划这场鉴宝大会,召集各门各派。并以有办法号令江湖群雄为这场和大汗的生意效力为名,引得拓尔跋出现在这里。
  公元二百四十九年九月十三,万醉湖上湖心船,夏景帝重赠武林盟武林盟印,各派推举时任西陵山庄庄主的顾镇晔为新一任武林盟主。
  同时,夏景帝萧乾和汗王拓尔跋就大夏和大汗全面通商事宜订立盟约。这份盟约在一个月后,大汗和大夏北方停战,拓尔跋重登王位之际,被公诸于天下。而那个时候的北方三州,以皇后陆悠悠和白臧州知州陆冠离为首的陆家,与以秦太后为首的秦家,已经在大夏军中形成鹬蚌之势。这样势均力敌的场面,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渐渐扩散至大夏全朝,从而形成中洲历史上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观——外戚制衡。
  史书上,公元二百四十九年九月以及随后几个月里发生的一系列变故,被认为是夏景帝在位期间治国理政智慧的最高体现。
  在这一场被史官大书特书的“游船会盟”之上,夏景帝重整自先帝驾崩以来就脱离朝廷掌控二十余年的江湖势力,武林盟重新成为连接大夏朝野、法理和情义、有序和无序的桥梁,把一个无视法纪、视人命如草芥、以杀伐为王道、以自我为最高正义的江湖世界,纳入国家法治和皇权之下。
  这个新武林盟的第一届盟主,西陵山庄庄主顾镇晔,以他具有商人智慧的头脑和手段,把武林盟经营成一家“商号”而不是一个“门派”,并在与大夏和大汗,以及随后的驰马诸国的巧妙周旋里,为这些江湖子弟争取到最大的商业利益。一时间,竟然形成“官家金榜无题名,江湖儿女多得意”的文治盛世里的武学繁盛场面。
  历来老百姓,只要能吃得饱、穿得暖,谁管这个天下,什么时候敌人变成了朋友,什么时候大夏朝姓秦、还是姓萧?
  游船会盟两个月后,大夏、大汗以及驰马诸国缔结有关中洲商路开辟的“陵山之盟”,从此开启以后数百年间,即使朝代更迭、天下易主,也从未中断过的商业繁荣局面。民间的富庶似乎自成体系,跟王朝政权的兴衰迭变没有半点关系。
  第二天凌晨,当飞鹤楼的游船在万醉湖边靠岸的时候,李承欢避开萧乾和拓尔跋,让何小玩带他去一个地方;而刚刚当选新一届武林盟主、对未来尚且只感到疲惫的顾镇晔,只身找遍整个万醉湖和千杯湖,最终在一座姻缘桥上,发现蜷缩成一团,尚还在熟睡之中的花嶙。
  顾镇晔把他抱起来,花嶙被惊动,睁开眼睛,欲泣未泣地质问他:“你为什么现在才来?”
  “我倒想问你,把绿衣支开,一个人跑到这儿来干什么?”
  花嶙眼圈儿一瞬间就红了,心里十分委屈,八分埋怨:“我不就是想要你来找我吗?顾镇晔,怎么办?天亮了……姻缘桥会结束了……我们没有在姻缘桥上遇见,这一辈子,到不了白头,下一辈子,我也找不到你了……”
  顾镇晔恨铁不成钢似的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说:“今年结束了,我们明年再来!这辈子这么长,总有一年能遇见。”
  “可这一年,你要是喜欢上别人……不要我了怎么办?”
  “那你就把我看紧一点儿不就好了吗?别让我有机会喜欢上别人,叫我眼里心里,都只有你一个……”


第106章 木头和钱
  李承欢让何小玩带他来的这个地方,是公舸县城外的坟冢地。虽然艳阳高照,这里也有如弥漫着一股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森冷之气。它在人的四肢百骸间游荡,从手指尖顺着手臂往上爬,又从你的腋下穿过,带起一阵凉风,最后掉回头,在你的脖颈上缠绕几圈儿,使你会不由自主地伸手拉高领子,或者紧紧衣裳。
  不久前,这里刚举行过一场奢华而招摇的葬礼。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每个人都尽最大可能哭得声嘶力竭,似乎要把源自于死者的愤怒和冤屈,尽数倾泻在凄惨的哭声和喊声里,使之上达于天,让神明听进耳朵里。
  似乎非其如此,便算不得是一场真正的丧礼。
  新坟初立,再加上墓碑修得堂皇,所以并不难认。但让两人惊奇的是,这个时候竟还有人在坟前哭泣。
  女子听到身后的脚步声,慌张回过头来,脸上还挂着残泪。
  “你们是……”
  “姑娘莫怕,我们……都是贺公子的旧友,来看看他。”
  女子显得很惊奇,似乎是不相信棺材里躺着的那个人,竟还会有这般情深义厚的旧友。
  这个时候,何小玩凑在李承欢耳边说:“贺绍郎还没有成亲,这女人会是从哪儿来的?”
  女子对于他们俩人的悄悄话有些戒备。李承欢垂下眉眼,由何小玩扶着上前,在坟前蹲下,一边拿起纸钱投进火里烧,一边说:“这个时候能来给他烧点儿纸的,总归不会是坏人。”
  他并不想纠结这女子的身份,也不想知道她和贺绍郎的关系,其实甚至于就连自己为什么要来这儿,他也不知道。
  听到这话,女子才算松口气,但随即却冷下脸来,擦擦眼泪站起身来。
  “他若真有你们这样的朋友,这辈子也不算白活了。贺绍郎啊贺绍郎……他虽然算不上是个好人,但也绝对不是大奸大恶之人。怪只怪,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白白赔上一条性命。”
  不该招惹的人……么?
  李承欢也站起身来,兴许是因为一夜未眠,所以只蹲这么一会儿就双腿发软,多亏何小玩眼疾手快扶住他,他才没有跌倒。
  “公子,你没事儿吧?”何小玩担忧地问。
  李承欢摇摇头,说:“没事儿。”他只是觉得头有点儿晕,于是闭眼揉揉眉心,再睁开眼时,眼前原本浓厚得化不开的黑暗似乎被什么撕裂了,有并不明朗的光细细碎碎漏进来。
  女子说:“天亮了,我也该回去了。两位公子,再会。”
  女子离去的脚步声渐远渐消,何小玩嘀咕了一声:“天亮了就走了,明显是不想有人知道她来过这儿。难道这人是贺绍郎的相好么?可是听她说话的语气,又不像。”他转过头来,想问问李承欢怎么看,却发现他好似发呆似的,眼睛盯着一个地方,眨了眨,又眨了一眨。
  “公子,怎么了?”
  “啊、哦——”他摇摇头,说,“没事儿。我们回去吧。”
  他说的回去,是回和乐书塾。
  李承欢的眼睛渐渐能够看得见一些光了,但刚开始的时候,只能隐隐约约看见一个轮廓,后来慢慢能够模糊地分辨出那是什么东西,再后来,眼前的世界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等到有一天早上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已经能够看清楚从窗户里漏进来的光,看清楚这个自己已经生活近三个月的小院儿的时候,九月已经悄然过去了。
  孩子们甚至比他自己还要高兴,花嶙更是半强拉半硬拽地把他拖去西陵山庄,说的是:“我早就说过了,等你眼睛好了,我要带你好好儿看一看这陵山的大好风光!”
  看不见的时候不曾想过,看得见了,就真生出一种“要是能一辈子生活在这样的地方,那该多好”的感叹来了。
  花嶙说:“要我说啊,你就该在这儿住下。洋河富庶,等跟那些海上国家正式通商以后,要什么没有?你不是喜欢教书吗?反正顾镇晔有的是钱,等回头我跟他说,在公舸县城里给你建一个最大的书院,你想要什么书都能给你买回来,你想教多少学生就教多少学生!大汗有什么好的?一眼望出去除了草没有别的,哪儿比得上我们大夏半分?”
  李承欢但笑不语,实际上,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以后到底要去哪儿,要做什么。
  姻缘桥会那天以后,大夏和大汗就事实上停战了。北方边境不再有战事,只是两国军队还没有接到正式的退兵命令,所以只是原地驻扎,两相僵持着。
  萧乾和拓尔跋开始就国与国之间的通商事宜,和驰马诸国来使举行会盟,但从等待诸国使臣到达洋河公舸,再到正式缔结盟约,恐怕得耽搁数月之久。
  为招待各国来使,公舸另要修建许多大工程。既要大兴土木,就少不得要砍伐良木,而县令别的地方没看上,就看上飞鹤谷遍植的那些高大木荷。
  木荷是上好的建筑用材,耐火抗火,用作修建招待各国来使的别馆再好不过。飞鹤楼一开始严词拒绝,后来总算松口,说:“要木头可以,拿钱来,一根一根按市价来,一分都别想少。”
  官府这方说,木头是种在飞鹤谷的,而说到底,不止一个飞鹤谷,这天下寸土寸金,都是皇上的,是皇家的,是大夏朝廷的。现在是官府要用木头,飞鹤楼凭什么要钱?
  但飞鹤楼也说,早在武林盟成立之初,先帝威武帝就承诺过,将各门派所在地赐作私产,任何人不得侵犯。所以不管是飞鹤谷的树,还是飞鹤谷的土,那都是飞鹤楼的东西。官府想要,自然得拿钱来买。而若是飞鹤楼不愿意,就算是拿再多的钱,官府也一根木头都得不到。肯做出这种让步,完全是敬仰于景帝的圣明仁德。但若是藉此得寸进尺,是绝对不可能的。
  从花嶙口中李承欢知道,顾镇晔最近也正为这忙得不可开交。他做了武林盟的盟主,自然要为这些事情费些心。而官府这边,虽然景帝人就在公舸,但这实属于公舸县县务,县令还不敢劳烦圣驾。
  萧乾犹如看热闹一般看着他治下这些人的“打打闹闹”,等终于从和驰马诸国通商相关的公务里抽出身来的时候,忽然问起李承欢在何处。
  张怙说,他被西陵山庄的接上山去,估计要在山上住一段儿时间。
  这一段时间,都是何小玩跟在李承欢身边伺候着。那边有什么事儿,一个飞鸽传书,这边立刻就能知道。
  “去西陵山庄。”
  西陵山庄这边,顾镇晔刚刚送走县府的人,正一肚子火气,汗王就来了。好声好气招待了汗王,告知李承欢和花嶙去山里了,拓尔跋就走了。前脚刚送走这个,景帝大驾就到了西陵山庄。顾镇晔直觉得自己脑仁儿一阵儿一阵儿疼,又把刚才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