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医刀在手-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公公笑了,“国舅爷明白人。然而像您这样的太少了,或者说愿意说句明白话的不多了。不然群臣不会请皇上下罪己诏。”
  “罪己诏有用或无谁也不知,不过走个过场,给天灾落个出处,安抚天下罢了。”宋衡道。
  应公公称是,“可罪己诏一下,若灾祸再起呢?哪怕走个过场,也会走进人心里去。纵观皇上登基至今,若有遭人诟病之处也只有先帝遗诏册封皇上一事。一旦灾祸又起,有心人真不会联想于此吗?”
  宋衡皱眉道:“可那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应公公苦笑地看着他说:“皇上若身体康健,自是不怕,可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今暴雨已下,疫病若再一起……一旦肆虐开来,为了安危,只能暂时离京,圈禁发病之人。”
  “那时候会有人质疑父皇皇位的正统,将天灾归结于皇位得来不当,是上天要求还位与诚王。”太子接下去说。
  最后宋衡问:“所以诚王府究竟做了什么事?”
  应公公道:“今日凌晨,诚王府派出多匹快马,朝东西城门而去。”
  “东西城门?”
  应公公点头,“是。”
  “截下来了?”
  “暗卫一发现动静,就立刻跟上,可那些都是死士,武艺高强,终于击杀了数名,抓住了两个,只是有一个逃了,并从他们身上搜出了一封血书。”
  应公公说着将血书取出来交给宋衡。
  宋衡低头一看,眉头皱的更紧,血书上盖着诚王私印,并不会错,然而他依旧觉得蹊跷。
  “那抓住的两个口供有了吗?”
  应公公说:“有,皆说是诚王下令拼死将血书带回封地,其余一概不知。”
  “津州在东边,那为何还要去西城门?”
  应公公道:“逃走的就是往西城门去的。”
  宋衡将血书收起来,还给应公公道:“虽说一切都指向诚王,可总觉得没那么简单。诚王一家皆在京城,他这么做就不怕皇上一怒之下杀了他?与其说是诚王有此心,我更相信有人故弄玄虚,对了,齐王呢?”
  太子道:“齐王兄今日还请命为父皇侍疾,只是孤念他年纪也不小,便让他回去了。”
  宋衡闻言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应公公想了想说:“自从皇上下令让齐王就封,他便卸了所有差事,朝堂之事一概不管。”
  太子这才反应了过来,说:“舅舅是怀疑……”
  “别轻举妄动,既然对方已经有所动作,很快会有其他消息传来,等着便是。”
  应公公道:“老奴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至今未请太子下令围住诚王府。只得等到皇上醒来再做定夺。”
  此言一出,宋衡就知道不管诚王有没有这个心,日子已是到头了。
  不过宋衡并不关心诚王的死活,他来的目的是请命焚尸。
  然而太子一听就摇头道:“舅舅,不是孤不愿意下旨,而是内阁根本不会通过,孤虽监国,可此等关乎人伦之事定是要内阁通过才能行事。”
  太子毕竟不是皇帝,可若等到内阁通过,黄花菜都凉了。
  应公公建议道:“国舅爷不如先回去,老奴一直守着皇上,若他醒了,便请皇上下旨。”
  太子也跟着点头。
  宋衡无法,只得先行出宫。


第154章 疑似疫病起
  宋衡出宫门的时候; 天已经暗了。
  他站在宫门口; 瞧着远处万家灯火,不禁深深地呼出一口气。
  京城繁华; 人口密集; 地震只能影响一方,可若是瘟疫起来; 这些景象怕是再也看不到了。
  然而他又想到今日诚王之事; 心情又是一沉。
  不仅是他; 宋家军,还有各个官兵; 也不仅是陆瑾,还有其他医者,乃至百姓们都在全力救灾; 为预防瘟疫努力着,为全城的性命担忧着。
  可是总有人,为了一己私欲; 趁着灾祸; 兴风作浪。
  “大人。”宋杨走到他身边。
  “姜大人可有言明?”
  宋杨说:“有人在打探三十年前皇上登基之事。”
  宋衡闻言侧首,“谁?”
  “不知。”
  “那他如何知晓?”
  “姜大人说; 有人将信塞进他的书房; 问了一圈,没有一个下人看见。”
  “信上怕不只这些吧?”
  “是,信上言明皇上来位不正,引起天怒; 若不矫枉过正,必将引来更大的灾难。”
  “矫枉过正,将皇位让给诚王吗?”宋衡眼神冷冽起来,“信呢?”
  宋杨交给他,宋衡打开一看,顿时起了杀意,他将信还给宋杨道:“不会只有姜大人有,定然还有其他大臣收到,你派人去查查,看看哪些大臣收到了,私底下在接触谁?”
  “是。”
  “笔迹呢?”
  宋杨道:“姜大人请国子监聿大人对过,暂时找不出相应之人,笔迹羸弱,不像是用惯用的手写出来的。”
  国子监聿大人是当朝公认的书法大家,连他都看不出来,想找出蛛丝马迹不容易。
  而陆瑾则召集了人手,开始收集霉变的果子。
  如今秋季,早桔已熟,然而经过暴雨一打,纷纷掉落,一两天的功夫就发了霉。
  这个时候这些霉变的东西难道不是更容易引起疾病吗?
  要不是陆瑾信誓旦旦地说果子上的青毛能够提取杀灭病菌的药物,不然众人会以为他疯了。
  疯就疯吧,人们一边吐槽,一边还是帮忙取下果子上的青毛,收集。
  同时温泉上的无菌蒸汽屋已经开始搭建,为了尽快完成,几乎将城西的所有能工巧匠都聚集起来。
  人多力量大,没几天的功夫就造了个大概。
  宋大人虽然要不来焚化尸体的圣旨,可是除却这个,其他预防疫病所需的东西,不管是药材还是火碱,都调了过去,几乎搜刮了全京城。
  医疗区的大夫们在治疗病人之余,其他时间都开始连轴转地调配火碱水,驱虫药,让士兵洒向各井口及水源,还有其他肮脏污秽之地。
  同时将防治措施沿街沿巷地宣传出去,让百姓们知道,一同做好防微杜渐的准备。
  然而偌大一个京城,就是光光城西城北这两处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所需要的药材和火碱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这个时候可没有后世工业化的生产,这两样东西出产速度皆小的可怜,不过两天就告罄了,只能节约地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这样不够的。”陆瑾道。
  京兆府尹说:“这已经是京城几乎所有的了,宋大人正在想办法从隔壁县城调配,可送过来需要不少时间。”
  “怕是到那个时候就来不及了。”陆瑾叹道。
  正说着,于大夫匆匆跑了进来,他面色发白,看见陆瑾说:“陆大夫,您快去看看,医疗处抬进来一个士兵,全身发热发汗,身上有伤口,伤口渗血,带气泡,散发着恶臭……”
  陆瑾的神色顿时一变,几乎是立刻吼道:“隔离!马上将他单独安置!包括所有接触过他的人一同单独隔离!”
  陆瑾这样的反应,京兆府尹也跟着面色发白,他几乎抖着问:“陆大夫,是不是……是不是疫……”
  “我马上过去看看,大人请稳住,灾民那里请立刻派人去查看,凡是有类似症状的立刻送过来!”
  陆瑾说完,跟着于大夫跑出去了。
  府尹大人艰难的咽了口水,接着叫来心腹,立刻吩咐下去。
  末了嘱咐一句,“暂时不要声张,以免引起恐慌,马上叫上各指挥使,通知宋大人。”
  等陆瑾到达医疗处的时候,发病的士兵和将他抬进来的都已经被单独隔开安置。
  陆瑾和于大夫穿上手术服,带上口罩、帽子和手套,走进里面。
  那士兵神智还清醒着,躺在板床上,目光定定地看着陆瑾,他年纪还很年轻,似乎比陆瑾都小。
  “陆大夫,我是不是得瘟疫了?”
  陆瑾走到他身边,坐下,掀开他的衣服,露出腿上的伤口。那是一道被钝物撕开的伤口,已经肿了起来,没有愈合,反而脓包渗着血。
  “伤口怎么来的?”他尽量平静地问。
  士兵说:“挖一块木板的时候太匆忙,划开了。”
  “太不小心了。”陆瑾的手指在伤口周围按下。
  士兵笑了笑,“没办法,下面有个小姑娘,哭得厉害。”
  手指下意识地一顿后才松开,陆瑾赞叹道:“你很勇……”
  然而看着上面留下的白色痕迹,陆瑾突然没了声音。
  于大夫见陆瑾死死地看着那白色痕迹不说话,刹那间他明白了,拳头慢慢握紧,垂下了头。
  过了一会儿陆瑾抬起头来,对着士兵说完这句话,“你很勇敢。”接着他又站了起来,看向士兵又认真重复了一遍,“你很勇敢。”
  士兵的眼睛瞬间红了,嘴唇蠕动,却没发出一个声音,良久他说:“我,陆大夫……我是泰州人士,家里闹饥荒活不下去才参了军,在庞将军手下……我,宋家军真好,将军都好……我喜欢在那儿……陆大夫,我家里还有个弟弟,能不能求求将军帮我找找……我存了十两银子,不多给他娶个媳妇……我做哥哥的,只能帮他这么多……行吗,呜……”
  “我记下了。”陆瑾郑重道,“我会让宋衡给你找到弟弟,把银子给他。”
  士兵抹着眼泪,忽而破涕为笑,“真好,将军跟您在一起,我们全营的士兵都高兴。”
  可他也有救不了的时候,陆瑾心中说着。
  “陆大夫,有件事我要告诉您。”他瞧着陆瑾难过的模样,忽然不怕了,“两日前,暴雨下完第二日,我去过城北柳树巷,那里有人死了,不是被压死的,而是病死的。”
  “你为什么去那儿?”于大夫问。
  士兵眼中带泪,“梨花在那儿,我担心她。”
  出了门,于大夫问:“陆大夫,这是不是疫病?”
  陆瑾将身上的衣物、帽子、手套、口罩都解开,放到一个堆放更换下衣服的屋子里,将其扔进最里面的篮子,这里定期会有人过来拿走去浆洗煮沸,越里面表示煮沸的时间要越久。
  陆瑾说:“气性坏疽,是一种传染病,症状就是像他那样,发病速度快,若是得不到治疗,会死,不过身上没有伤口的人不用担心。”
  “有办法救吗?”于大夫实在不忍心这么小的孩子没了性命。
  “有,青霉素。”陆瑾说,“可是现在我还没有研究出来,就算有法子,他也等不了这么久。”
  闻言于大夫叹了口气,不过有点还是幸运,至少身上没有伤口的人不会感染,“我会让有伤的人注意一些。”
  陆瑾点头,不过他关心的是另外一个信息,“柳树巷去看看,我担心真正的疫病已经起来了。”
  陆瑾其实并不担心医疗区和灾民区的人会得传染病,这两个地方被他严格把控,卫生清洁几乎做到这个时候能够达到的极致,如果还是发生,那只能是天要灭亡,谁也没办法。
  他真正担心的是城西城北那些经历了地震和暴雨,还有家可归的百姓,很多挖掘出来的尸体就是他们领回去的,距离地震第七天,至今怕是还有人并没送出殡,尸体放在家里,活人跟着感染,怕是有新的尸体产生了。
  朝廷对疫病谈之色变,一旦发现,必然立刻带走隔开,治不了便任其自身自灭,被带走的几乎没有回来的,极为严酷。
  是以,对家人的不忍心,几乎无人愿意自动站出来寻求治疗,若无人发现大多都是瞒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