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医刀在手-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将那份奏折呈于头上道“此中记录着这些年孙大人请封的贞节牌坊之地,有西江伍林村林张氏、陈州慈溪镇房李氏、凉州莫家村莫陈氏、津武四檐村谢江氏共八位节妇。”
  楚文帝接过应公公取来的奏折,打开查看,而宋衡继续说“伍林村林张氏守节尚在,慈溪镇房李氏殉节而亡,莫家村莫陈氏望门守寡,四檐村谢江氏殉节而亡总之八个妇人,不是守寡就是殉葬,统一的很。”
  楚文帝一边点头,一边往下看,看得功夫比说话快,很快他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所有的大臣都好奇地往上张望,楚文帝看到最后脸色简直可以说是铁青,就差摔折子。
  这八位节妇究竟怎么了,让皇上如此震怒。
  太子殿下很想一观,楚文帝犹豫了一下,还是让应公公交给他。太子打开往下看去,惊怒之色立刻显在脸上。
  “这这简直岂有此理,太过分”
  他骂不出太难听的话,可是瞧着孙学士的脸色简直让人心惊,那是想要杀人的神色。
  孙学士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可身体比较诚实,看帝王太子齐齐怒目而视,心知自己要完了,跪在地上动都不敢动。
  宋衡看也不看他一眼道“诸位皆知,贞节牌坊不只是一块牌坊,一个荣誉,从前朝开始到现在,牌坊落下的背后更有同族男丁免除徭役田间赋税等优待,只消牺牲一名死了丈夫的年轻女子,便能造福全族,可谓容易。只是天下寡妇何其之多,不愿改嫁的比比皆是,要想为这些妇人向朝廷申请牌坊,却并不容易。帝王身在皇宫,怎能得知民间贞烈女子,自然需得有人将她的事迹告诉帝王,孙大人,你做的便是这个事。”
  孙学士微微起身,思索片刻道“是,可这是微臣的职责所在啊”
  宋衡道“没错,可是你又是如何筛选这些妇人呢今日就叶梅香之事写信给你的这几个节妇,伍林村林张氏之族本不过是一个男丁不过十,清贫之族,如今光林张氏名下田产便数以百计,依附此族者也已过百,皆为了免除徭役赋税,可谓一大家族。伍林村其他村民不愿依附、不愿上交田产者皆被驱逐出村,如今伍林村已成为无税无徭役之地,而林张氏出行有仆,起居有婢,如何称之为节妇同样莫家村的莫陈氏,虽无子无女望门守寡,可义子义女不计其数,嫁娶当地豪绅,俨然成为莫村一霸,莫陈氏一六十老妇,莫家村男女嫁娶皆需通过她的同意,女子有德无德由她定论,指手画脚当如今日叶梅香之事,可她不过是一不识字的老妇罢了。光这两位,定你一个渎职之罪不为过吧”
  孙学士呆若木鸡,瑟瑟而抖,口称“臣不知,臣不知啊她们远离京城,臣实在不知会变成如此模样啊”
  “是吗”杨一行问,“既然远离京城,可如何知道发生在京城的叶梅香之事,信件又如何通过层层驿站快马加鞭到达京城,落在孙大人您手里,直达天听呢”
  孙学士张了张嘴,“是”
  宋衡眯起眼睛看他,可他却垂下头沉默了。
  “渎职有了,这收贿,杀人又是从何说起啊,国公大人。”
  边上有一位大臣问道,定睛一看,却是曾经跟孙学士结了亲又被退亲的秦大人。
  他这话问起来时,脸上带笑,语气是轻松的,可见对孙学士心里不痛快,乐得落井下石。
  宋衡于是道“就如孙大人所说,节妇都远在各省,符合条件的妇人又太多,牌坊有定额,再加上当今圣上并不推崇此等风气,便更少了。纵观这些节妇所在,天南地北都有,看不出什么规律。可是,孙大人的侄子,孙兴任似乎就在那时一路从县令到达巡抚,节节高升,而升迁之路都有节妇收到嘉奖。管辖之地有节妇立牌,便是此地风气清正,官员考评即为优,姜大人,我说的可对”
  姜大人乃吏部尚书,对官员特别是高官升迁心中清楚,闻言细算了一番,然后点头,“宋大人,所言甚至。”
  “虽说有私心,但这并不能说明孙大人收贿啊。”
  这是另一位还结着亲的闽大人问的。
  杨一行听了,嗤笑一声道“闽大人糊涂了,这几位节妇行为偏颇,犯了欺君,如此大的事,作为辖地官员,却从未上报也未作处置,这其中关系难道还不清楚吗下令一查便是。”
  “那杀人呢”
  宋衡道“尚在的节妇都有写信来斥责叶梅香,这没有话说的自然都是殉节而亡。这殉节若是妇人自愿也罢,可倘若被逼殉葬,这是不是杀人”
  宋衡话音刚落,孙学士就猛地抬头,眦着眼睛骂道“血口喷人下官怎么会知道她是被逼殉死,若是知道,无论如何也不敢请封牌坊”
  “是啊,若是村中之人为了请牌坊逼死年轻女子也是有可能的。”
  “否则也太骇人听闻了些。”
  宋衡微微叹了一声说“臣府中医官陆瑾,以人命为天,不论男女皆全力以赴。可总有些人,为了一己之私,随意抹去她人性命,令人悲叹。四檐齐谢江氏之父曾状告谢氏逼死其女,谢江氏乃通州人士,扶灵送夫回乡,与其父其母说好待夫孝一过便回家改嫁,怎想下葬之日却安睡屋中,已服毒自尽,留遗书言随夫而去。谢江氏之父不认其遗书,言谢江氏乃谋杀而亡,非其之愿。怎奈知府孙兴仁驳回其诉求,第二日江氏夫妻落水而亡。知府宣判乃因独女逝世,悲痛欲绝之下投河自尽。其后谢氏为谢江氏请求牌坊。”
  宋衡其实并不关注这些,只是因为要抓住孙学士把柄,这才大力调查一番。
  可没想到,节妇之中隐情者如此之多,贞洁牌坊之下,埋葬多少女子血泪,孤魂漂流人间,无处申冤。
  “皇上,此事已过十年,却是江氏子侄口述,臣命人调查之时,无意间发现下药之人酗酒成性,好赌,十年间不止一次向谢氏索取钱财,是以才能发现真相。下药之人口供附之奏章末尾,恳请皇上派人核实,还江氏一家三口一个公道。”
  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大致可确定是事实,楚文帝当场命刑部主持审理。
  而孙学士已经撅了过去。
  他饱读诗书,高中入翰林,官位虽不高,不过士林名声还不错,其下不少学生,如今这一揭露,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晚节不保。
  侍卫毫不留情地将他拖了出去,押入大牢,连带着已经是巡抚的孙兴仁也一并等着捉拿归案。
  至于节妇
  宋衡建议道“皇上,为夫守节或追殉,改嫁或留在夫家本该是女子自由选择,只要她持身立正,便是一个贤良之女。牌坊之中关系着利益,哪怕没了孙学士、孙巡抚,只要有利可图,依旧会有一个又一个的谢江氏,或者以此得权得才的林张氏和莫陈氏,臣恳求取消贞节牌坊”
  杨一行上前一步,“臣附议。”
  太子一边听一边点头,要不是坐着龙椅的不是他,估计这事就成了。
  只是楚文帝沉吟思索,没有立刻答应。
  于是齐王出列道“父皇,儿臣以为这事并不着急。民间以贞节牌坊为荣,有些节妇的品格的确高尚,令人敬佩,若是乍然取消,岂不是寒了这些人的心吗毕竟朝廷提倡的便是守节,岂能突然更改,这让一直坚守着为之牺牲的女子如何自处”
  楚文帝闻言微微颔首,他说“齐王说的不错,英国公,初衷是好的,只是凡是都有个过程,慢慢来吧。不过这些立了牌坊却行为偏颇的女子及族人,当严加查处,不得有误。”
  楚文帝说完又起身道,“今日时辰已晚,便退朝吧,有事明日再议。”
  应公公一扬浮尘,提起气来之时,却听到宋衡说“皇上,臣还有一事,请皇上决断。”
  楚文帝皱了皱眉,瞧他,心里虽不悦,不过这个面子他还是给了,“说。”
  “叶梅香之事能这么快传到各地,实在出乎人意料,而孙大人又能迅速收到节妇信函,也挺奇怪,孙大人不过翰林,不知是谁替他跑了这个腿,臣建议查一查。”
  楚文帝看着宋衡清清淡淡的表情,忽然同情地看了眼太子,叹了一口气后,点头,“那查吧。”
  说完,不待宋衡谢主隆恩,他立刻下了丹陛,扬长而去。
  太子走得慢,拿着帕子捂着嘴一边咳一边朝舅舅笑了笑。
  杨一行凑到宋衡的身边,低声说“你可真是心狠手辣,太子一个劲地帮你,你却不给他岳家一个活路。”
  宋衡轻轻地掸了掸衣摆,漫不经心道“哪儿都有他,烦。”
  “你说,小陆大夫知不知道你是这样的人”
  宋衡微笑道“什么样的,我不是正人君子吗”
  杨一行不客气地给了他一个白眼,走了。
  宋衡向众位大人微微颔首招呼,所有人都急忙地回礼,勉强扬起笑容。
  经过这几日,凡是给宋衡下绊子的人似乎进去的进去,告病的告病,他依旧春风拂面站于朝堂之上。
  医馆照常开,宫内照常走,谁也不敢招惹他。
  再加上一个舌战群雄的杨一行,简直无敌了。出错了,请刷新重试


第125章 柳尚书请辞
  待早朝一散; 长乐长公主便进了宫。
  见到楚文帝她忍不住道“臣妹这心一直慌到现在; 头臀颠倒自古以来就没有活下来的; 姑母听到产婆这么说时,人都厥了过去,臣妹又是掐人中又是喂药才将姑母唤醒过来; 唉; 如若新城真没了; 姑母必定也就一同去了。”
  宁国大长公主年入古稀,本就受不得惊吓,楚文帝听了心中担忧,便问“那现在如何; 母子可平安”
  长乐长公主连连点头; “幸亏了陆大夫,他直接给新城剖腹取子,臣妹离开的时候,新城已经睡下了; 母子平安。”说到这里; 她感慨道,“真是不能想象; 还有这样的法子; 以后妇人难产倒也不怕生不下来了。”
  “陆大夫; 是宋衡府里的陆瑾”
  长乐笑着说是; 想到最近风风扬扬的议论; 她忍不住给陆瑾说好话; “皇兄,世间女子多为不易,如昨日新城情形,皇上,若是此事发生在平阳身上,我易会如姑母一般,什么男女大防,什么贞操贞洁,都没有平阳的性命来得重要若是裴家小五有异议,这亲不结也罢,我娇养在手里十六载的女儿,只要能活着,怎么样都行”
  长乐是皇帝的嫡亲妹妹,兄妹俩的感情极好,长乐道“皇兄,您想想先皇还在的时候,诚王一系如何打压我们,若不是姑母护着,在贵妃打压下,我们兄妹如何能活到今日。况且姑父为您挡箭而死,表哥表嫂更是为您尽忠而亡,姑母如今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新城。陆瑾救了新城,就是救了她的命,这个恩情,我们兄妹应当还的。”
  长乐的话让皇帝为之动容,他说“朕知道了,陆瑾救新城母子有功,朕会好好赏的。你多去姑母那里看看,必不能让新城有事。待孩子满月,新城康复后,朕再好好嘉赏陆瑾。”
  长乐达到了目的,微笑着谢恩告退。
  “陆瑾,又是他。”待长乐离开,楚文帝失笑着摇头道,“阿衡今日也是为了他,连条活路都不肯给,朕还从未见到他如此锐利逼人过。”
  应公公笑呵呵道“国舅爷就这么一个心尖尖上的人,能不使劲护着吗况且陆大夫本就没做错什么,孙大人得理不饶人就让国舅爷恼了。”
  楚文帝颔首着举着茶喝,末了又说了一句,“就是太任性了些。”
  应公公心里兜转了一圈,小心瞧着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