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到明朝考科举-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书生一下哑了声音,周围还有几个喊着不怕的,要为他力争。人群后忽又有个年轻人的声音响起,朗朗道:“诸位既然能为诗作好坏力争,肯定也是才子。可若你们为了‘我思美人思无量,东风不见空怅望。若使二乔先遇我,不嫁孙郎与周郎。’这样的诗和评委吵闹,明日传到京里,各位还有面目当读书人么?”
  “他、他写的是这首……”
  那群刚才还群情激愤的年轻人知道了领头的是这么个货色,实不敢再出声。那些不懂作诗的武人、商户都哄笑起来,满院紧张的气氛一下子松懈下来。
  那些领头闹的书生听他叫嘲得那么狠,转头再想想自己的大作,仿佛也不是个叫人高声念出来能挣脸的水准,连忙捂上脸散进人群里。
  台上的女妓们终于敢出来,倚在栏边提灯照向人群,娇声应和:“多谢公子为我等平息此事?请上来受奴一礼,方才那等乱,吓煞奴家了。”
  “我等姐妹一向和气,却怎能叫官人们为了我们伤了和气……”
  只是谢、崔二人早没入了人群里。他们有意低调,衣裳颜色又暗,连周围的人都没注意二人到哪儿去了。
  那些叫美人提灯照着的人早都忘了自己在争什么,更不管找人,都争到台下露脸,连声附和:“不错不错,就是几首酸诗么?那诗占的票数也不多,吵着那一票不到半票的分数,何如早多花些钱正经买书给美人儿们投票!”
  一场混乱消弥于无形,十位尽心尽力的评委也总算计出了票数:小乔计三十六票,甄后三十票,貂蝉二十三票,大乔十八票,孙夫人十五票。平均分里带十分之几的零头都四舍五入,不记入票数了。
  大乔的专家票数多,却是沾了二乔常在诗里并提的光,凡有咏二乔的,最终成绩算出来都是姐妹平分的。甄氏算是一人对打江东二乔,还能有这成绩,全仗曹思王的《洛神赋》刷足了文人的好感。
  成绩都算出来后,最终赢家还属小乔,之后甄氏、貂蝉、孙夫人、大乔。而排名最高的诗作却是咏甄氏的,作者只写了个别号“水西先生”。
  次后书坊伙计又将计票的幕布撤下,换上新的白布,崔启从画屏后钻了出来,在上面依次抄了“水西先生”“澄堂居士”“宛平谢氏”“含珠山人”“书间闲人”这几个名号,在下面又题了他们作的诗。
  他也跟着陆先生正经练过几天书画,写的字虽不极好,依他这个商人身份,却已是相当不错了。
  底下也有人赞了他几声,他脸色微红,幸好在灯光下看不下出来,紧张地抓着笔朝台下说:“这五位诗人便是今日诗会的五魁,敝店将把所咏佳人画像赠予他。哪位若在的,请带上能证明自己身份的印鉴之类到外院接待处领取,若无鉴证,也可当场作诗一首以自证。今日未来的,明天小店将把诗挂在居安斋外,等着诗人上门来取。”
  众人左张右顾,都盼着有人当场上去领,好叫他们看一把热闹。
  这热闹果然还就来了,人群后面便有几人高喊:“开门,我家公子就是书间闲人!那张大乔的美人图是我们公子的了!”
  人群分开,都借着台边灯光看向那人,恨不能将这个抢走美人的家伙刻进心里。那人穿着大红收腰曳撒,腰带都扣到肋条上了,衣摆撑得阔阔的,昂首挺胸,用折扇半掩面庞,只露出一副浓眉大眼,二十来岁年纪,即富且闲,羡煞众人。
  他左右看了看羡妒交加的文人们,微露得意之色,含笑说:“本人虽没带印鉴来,却能自证——我给大乔连投了十七张票,其余四美投的还更多,除我之外,也没别的人这般投了吧?”
  可惜重复投的不计票数,不然前二美的票数还能追得更惊险些。
  舞台大门打开,先是香雾飘出,又从中袅袅婷婷地走出一名白衣佳人,正是大乔。走得近了,她眼周画的眼线和朱粉便看得更清楚些,可在夜色柔和下,倒不显太浓烈,只觉更妆容非同凡俗,更觉惊艳。
  她满身香风,手托画轴交给那位公子,深深一福:“谢公子垂爱,愿公子勿忘妾身。”
  大乔来去如风,只留下一幅画卷,地上几点缕空鞋底洒下的香粉,教人知道方才是真人来过。
  那位“书间闲人”拿折扇敲着手掌,望着门洞叹道:“今日过后,这五位佳人真要身价百倍了。倒真想细看看剩下那几位是个什么模样,作诗赢得她们画像的又是谁。”
  他叹息着走了,却没有下一个这么勇敢地当众取画的,叫看热闹的人十分失落。崔燮在后面看着他远去,叹道:“才子啊,不知是哪里人,以后或许能跟他同场科考吧?”
  自己的积累还是不够啊……
  崔燮摇了摇头,却见谢瑛在他身旁笑得肩头微颤,嘴角抿了又抿,才低声说:“那位实在不是什么才子,这诗十之八九是了花钱叫人买的。”
  原来是叫人买的……看来枪手、代笔古已有之,也不太叫人惊讶。崔燮感叹了一声古人节操也不比现代人强到哪去,问道:“谢兄认得这位公子?”
  谢瑛含笑看着他,眉眼弯弯地说:“岂止我认得,你也拐着弯认得——他是给你颁旌表的高公公的侄子高肃,见在锦衣卫挂个名儿,干领着俸禄的。”
  崔燮顿时肃然起敬:“我进宫时,也多亏了高公公遣人预先提点。他既然喜欢画,不如我叫人送五张到他府上吧?”
  谢瑛摇摇头:“不必,你不该认识他,贸然去了反惹人怀疑。何况这十两银子一副的东西,也不值得特特送一趟。”
  这画若没印出那么多幅,倒也能借着新鲜要个高价,画得多了,也就是个俗物了。
  崔燮反而要的就是“不值钱”,今日来园会的非富即贵,若只得那五张画,他们倒是能拍卖出一笔银子,可没买着的能高兴么?花了高价买的不会觉得不合算么?
  这不是他们在迁安地界,借着五品郎中之子之名,背靠三品指挥使的大树就能安全无忧的时候了。这些贵人哪个不痛快了,小小的一个居安斋都扛不住。
  此时因为没有新的才子上前领画,游人们也开始回转了。这场选美大会到此已然正式结束,众人在当地里甲引领下慢慢出场,想吃的还能再吃些宵夜,每人临行还能领一盏美人灯回去作纪念,也不算白跑一趟。
  谢瑛远远见着几位同僚过来,便轻轻握了握崔燮的手,低声道:“我去找他们,叫人见着你我这样亲密毕竟不好。你也回去吧,别叫你同窗们起疑……”
  他把灯笼和包袱塞给崔燮,转身离去。崔燮在花影里看着他走远了,逆着人流走到戏台里,等着和评委组一道回东院休息。
  几位评委也顾不得问他哪儿去了,见面便笑呵呵地问:“那首咏孙夫人的诗,和衷可知道是谁作的么?”
  啊?崔燮愣了愣,看屋里这几人不是激动的恨不能上台喊两声,就是强抑喜气,要装个矜持淡定,就猜到作者肯定是自己人。他看了一圈,只有费解元是真淡然,不会一开口就笑出来,又是见过几面的熟人,便上前问道:“要请教费解元,是何人所作了。”
  费宏淡定的神色顿时打破了,眼神闪闪躲躲地往外看,低声问:“崔案首怎么猜到是我的?”
  一名举子惊讶道:“真是神猜,你进来看这么几眼,就知道是费子充了?”
  他叔叔费瑞笑道:“崔案首果然广博,竟连我们江西的含珠山都知道。”
  崔案首……纯属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这时候却不能说破,也装起高深莫测来,笑道:“恭喜费解元,快叫他们包起孙夫人的画像,叫令叔侄带走。”
  费宏定了定神,朝他谢道:“其实是我该谢过崔案首。家叔近日要回乡一趟,想不到叔父回程前,我们还能一道做这个导师,见识这么热闹场面,往后回忆此事,也可稍排遣寂寞之意了。”
  崔燮才知道费家这位叔叔要走,率性堂的学子们却都早知道了,提起来都有些留恋,约好了一会儿回客舍要先喝顿践行酒。
  他们这里也热闹的差不多了,费瑞替侄子拿了该得的画,几个收拾东西就要回去,下方戏台大门忽又叫人敲响,有伙计下去开门引人进来,问清了他的身份,便在底下高声通报:“东家,貂蝉诗的作者,‘宛平谢氏’来取画了。”
  崔燮忙叫人搬屏风挡住了导师们,留了一张桌子在外面供人登记,又叫扮貂蝉的小姐出面迎接。
  领奖人上来之后本该先登记确认身份,但那位一开口,屏风后面的导师们顿时额头微微见汗,都不敢说话了——
  那是他们诗经科助教谢经的声音!
  谢助教倒没认出他们来,淡淡地问:“我没有印鉴,不过倒能当场作一首诗证明,各位导师可愿点评?”
  不,不用作,他们都相信助教的品行,不是那冒名顶替之人!


第111章 
  主办人员崔某与十位导师、数名混回来玩的评委大气都不敢出; 静默地对着挂名主办崔启比划手势; 飞快地写字提示他出去礼送教官。
  幸亏崔启机灵,当场压低声音; 沉着地在屏后说:“如今导师们都已回去了; 我们这里都是些收拾东西的工人、乐师; 也无法为先生点评。不过我观先生文彩精华,正气凛然; 不是骗取画作之人; 也不必验证身份,只须在外登记名号; 证明已取走挂画即可。”
  他飞快地换了先前乐工留下的衣裳; 出去请谢助教稍坐; 又去另一间休息室请貂蝉来颁奖。
  幸而那几位美人都喜欢今天的新打扮,还没舍得卸妆、更衣。那位扮成貂蝉的小姐很快转出来,手捧画卷,拖着长长的杂裾、飘带; 如神女般飘过给谢助教颁了奖。
  谢助教稳重地; 客气地答谢一声; 接过画卷展开看了看,而后提笔在登记纸上笺了自己的名号,另写了一首大作,对屏后众人拱了拱手:“我另作了一首诗证明身份,若有人质疑,可将此诗给他看。”
  他转身离去; “貂蝉”远送了几步,盯着他出了戏台大门才回来,敲敲屏风,含着几分笑意,俏皮地说:“那位公子走远了,导师们可以出来了。”
  导师们的心终于安回腔子里,出去看了一眼谢先生的诗。因见那诗仍是咏古言志的,写的比咏美人的格调更高古,没暗藏着什么已经认出他们,等着秋后算帐的意思,更是心神俱定,纷纷夸赞起崔启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救众人于水火:
  “今日之事亏得崔少东家的反应快,及时出门拦住了助教,不然若咱们两下见了面,又当如何收场啊!”
  “不错不错,方才多赖崔启小哥了。之前咱们在台上点评,前头隔了屏风,台下又埋着水缸,声音散出去后和平常的略有区别,不那么好认。可若在屋里这么一说话——”
  “呵呵,咱们能认出教官,教官自然也能认出咱们了。”
  “还是太大意了。今日居安斋办这么大的园游会,又不是那等朝廷名旨禁止官员出入之处,少不得有官员勋戚来,那得奖的也说不准是什么人呢。”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监生们不敢再在戏台待着了,叫人看着院子里的游人确实都清了,便提灯下去,走角门回了东侧小院,叫了几坛酒来庆祝方才避过一劫,顺便给费解元的叔父送行。
  转天毕竟不是休沐日,他们也不敢多喝,五更未到就赶紧从床上爬起来,坐上大车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