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妄人朱瑙-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束在淮南的作为谢无尘与柳惊风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了。这个张家是淮南当地的大户人家。跟谢家和柳家都能攀上远亲,因此两三个月前他们就已经来告过一次状了。
  柳惊风道:“我记得前两个月我了你们一块令牌,也给军中去过书信了,让他们不得再对你们进行滋扰。难道建武将军没有理会?”
  张氏子弟道:“先前承蒙柳公大恩,那些恶霸军确实消停了一段时日。可最近他们又在乡间强行征兵,征走了千余男丁!他们征了兵又缺粮,可乡里的许多人家因受不了他们的欺压都已跑了,我们也曾想过逃走,可毕竟家中人口众多,迁徙不便,因此没来得及搬离。谁料想十天前,他们竟然带了上千士兵围了我们的田庄,逼我们交出庄上八成的粮食!”
  谢无尘和柳惊风都吃了一惊。张家家底殷实不假,可庄子里要养活大量人口也是真的,马束一下要走八成粮,简直太心狠手辣了,完全不给别人留活路。
  张氏子弟哭道:“他们如此欺压良民,我们自然不能坐以待毙。我们给他们看了柳公给我们的令牌,也说了我们乃是柳公、谢公的亲眷,他们不能如此对待我们。可谁料想那些恶霸军抢走了令牌,还大骂我们说,他们只知道有建武将军,不知有谢公、柳公。”
  谢无尘和柳惊风的脸色都变得凝重了。这些话淮南兵又没有真的说过他们不知道,也许是这张氏子弟编出来激他们的。但马束横行霸道,目中无人,这显然不是张氏子弟编的。
  张氏子弟又道:“我叔伯们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把粮食都抢走,让我们族人活活饿死。因此组织了几百庄民反抗。可那些恶霸军竟然不管不顾地闯进庄里杀人抢粮!我们族中多人惨被他们杀害,我的几位叔伯也被他们抓走了,至今生死不明!谢公,柳公,求求你们一定我的族人们啊!”
  谢柳二人倒吸一口冷气。
  “荒唐!”谢无尘猛一拍桌子,蓦地站了起来。“这马束,果然是要造反了!”
  这马束不光无视了他们的命令,还对他们已经下令要回沪的张家下此狠手,焉知此举是不是故意做给他们看,要下他们的脸面?
  柳惊风亦十分恼火,可又隐约觉得不太对劲,迟疑着没有作声。
  张氏子弟跪在地上重重叩头道:“求二位为我们张家主持公道,救救我的家眷族人吧!”
  谢无尘冷声道:“你放心,马束目无王法,居心叵测,此事我必不会善罢甘休!”
  那张氏子弟得到了谢无尘的保证,顿时喜上眉梢,又碰碰叩了几下头:“多谢谢公,多谢柳公!”
  柳惊风只是尴尬地笑了一下,仍未作声。
  命人把张氏子弟待下去安置,谢无尘马上召来数名下人,让他们去给京中的各大权贵送信,要与众人通报马束在淮南为非作歹之事。他又让人去备了车马,准备进宫去找韩如山。
  然而在谢无尘出发之前,柳惊风拉住了他。
  “老七……我总觉得,这事情有些蹊跷。”
  谢无尘皱着眉道:“哪里蹊跷?”
  柳惊风道:“先前我们不是都以为马束已经和蜀人勾结上了么?即便他们要联手作戏给我们看,那蜀人总该给淮南军提供些粮草吧?马束却为了筹措粮草,不惜对淮南的百姓下此狠手。感觉他不像是装的,倒像是真的穷疯了……”
  谢无尘不由一怔。
  的确,扣押官府的钱粮也还算了,但是强行向老百姓征收粮草,这是一件很败名声的事。甚至闹到了要动用军队杀人抢劫的地步,如果不是穷疯了,马束不应该做出这么极端的事来。
  难道说,他已经暗中向蜀人投诚是蜀人故意放出的假消息,用来挑拨离间的?马束是真的在抗蜀?
  谢无尘冷冷道:“那你说怎么办?难道我们真去给他提供粮草?”
  柳惊风一时失语。马束现在又是抗命又是抢劫,他们要是还去哄着马束,那就成绥靖了。问题是要除掉马束也不容易,陈国不是没有军队,而是由于世家掌权,募兵的方式一开始就与梁、蜀两国不同,后来陈国的军队更是成了顺理成章地成了世家们的私产。谢家手里有军队,柳家手里有军队,其他一些世家手里也多多少少掌握了一些兵马。但是这些军队姓谢、姓柳而不姓“陈”。不到死生之地,谁愿意把自己的私兵拿出来为国效力?
  良久,柳惊风无奈道:“但愿马家人能把马束骗回来吧……”
  这似乎是他们太平解决马束这个刺头的唯一指望了……
  ……
  ……
  与此同时,距离马家的府邸不远处,一名男子躲在一条阴暗的小巷子里,警惕地观察四周。
  很快,他听到了很轻的脚步声,探出头一看,果然是他的同伴回来了。
  这两人正是马束派回来的亲兵。
  “怎么样,你打听到消息了没?”一人问道。
  另一人严肃地点头:“我听附近的人说,前天还看见马老出府,他根本没有病。而且他每次出府,身边都会有几名卫兵跟着他。说是为了保护他,我看很可能是朝廷派来监视他的人。”
  先说话的那人道:“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附近有很多人在巡逻监视。肯定也都是朝廷的人!”
  事到如今已经很清楚了,所谓马束的父亲病重,请他回来见父亲最后一面完全是个陷阱。一旦马束回来,立刻就会被朝廷的人马控制起来!
  这附近也并不安全,两名亲兵害怕待久了会被人发现,当下不敢多加耽搁,连忙离开马府附近,回淮南找马束报信去了。


第306章 他只能寄希望于,朱瑙是个爱才之人
  另一边,卢清辉正在孙家的后院里,与孙家的家主孙昭平一起品茶聊天。
  卢清辉端起茶盏,轻嗅杯中的茶香。那沁人心脾的茶香让他享受地眯了眯眼睛。他饮了两口,放下茶盏缓缓道:“伯父上次与我提的事,我已托人去办了。我托人找到了几家商行,他们对伯父的茶与文房四宝很感兴趣。”
  孙昭平顿时眼睛一亮:“贤侄,此话当真?”
  卢清辉淡笑道:“我难道还会骗伯父不成?”
  孙昭平忙问道:“那,他们能收多少?”
  卢清辉道:“都是大商行,想必伯父积压的货物他们都能吃得下。只是价钱上……毕竟时局不好,恐怕不如往年的价钱。”
  孙昭平登时呼吸一窒。他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虽然心中按捺不住的狂喜,面上却还较为镇定。他想了想,问道:“价钱好商量。就不知是哪里的商行?他们难道不在蜀国的管辖内?”
  卢清辉拨弄茶盖的手停顿了一下,轻声道:“不。他们正是蜀商。”
  这下孙昭平没忍住,露出了诧异的表情:“什、什么?是蜀商?”
  这孙家在江南是仅次于谢、柳两家的大世家,族里有不少子弟在陈国朝廷做官,手中也握有一些兵马。孙昭平虽然不在朝中任职,但他总管家中的产业,是陈家真正的家主。
  孙家是巨富之家,家中的产业涉及方方面面,最大的两项是茶叶与文房四宝。江南的龙井与白茶都是闻名天下的好茶,徽州的砚台也是天下四大名砚之一。光靠这两项产业,孙家每年进帐就数以万计。
  然而自从马束攻占徐州后,蜀国虽然没有立刻对陈国进军报复,却对江南几大世家的生意开始了排挤和打压。孙家的货物在江南只能卖出不到一半,剩下的一大半是要卖往天下各地的。可现在除了江南的陈国之外,天下其他地方都已被朱瑙收服了,至少商路都被朱瑙控制了。朱瑙一声令下,不许各地商贾与陈国商人交易,顿时让孙家大半的货物都被积压下来了。
  最近孙昭平心急得很,四处找人通关系,希望以前合作过的商行能看在昔日情分上继续帮他售卖货物。可惜那些人都不敢担风险,全都把他拒绝了。这对陈家来说是个极大的打击。
  前阵子他在卢清辉面前抱怨了几句,卢清辉说自己在外面有些人脉,或许可以帮上忙。他原本倒也没对卢清辉有什么指望,只随口感谢了一下卢清辉的好意,没想到卢清辉竟还真找到门路了!
  可是,蜀商……
  孙昭平当然不会对把货卖给蜀商有所不满,他只要能赚钱就行了。他顾虑的是,蜀商真敢买他们孙家的东西么?这不是在天子眼皮子底下犯法么!这会不会是蜀人下套坑他们呢?
  卢清辉似乎也看出了孙昭平的顾虑,忙道:“伯父放心,我数年前曾在蜀地为官,有不少故旧门生。此事也是委托他们办的,都是很可靠的人。”
  他便简单向孙昭平讲了讲那两家准备收购茶叶与文房四宝的商行的背景,果真都是大商行。他又说了交易的规矩,对方有办法瞒天过海洗干净孙家货物的出处,价钱虽要压得低一些,可交易的方式听起来并不会让孙家吃亏。
  孙昭平听完后疑虑打消了不少,感慨道:“贤侄……此事若真能办成,伯父可真不知道怎么谢你!”
  卢清辉道:“卢家与孙家乃是世交,此乃小侄分内之事。区区小事,谈何谢字?”
  孙昭平道:“贤侄何必谦虚?你也知道,我们家大业大,操持不易,蜀帝一道禁令,可真叫我们吃了大苦头。”
  其实江南如此富庶,普通百姓足够自给自足,大世家们也不愁富贵。只是忽然间进项被迫减半,任谁都会觉得焦虑。
  卢清辉叹道:“都是无妄之灾啊……若能早日结束战乱,天下承平就好了……”
  孙昭平听了这话,不由心下暗暗一惊,偷眼瞧了瞧卢清辉的神色。
  孙家是做正经生意的,不发战争财,战争只会破坏他们的生意,因此孙昭平也希望早日结束战乱。可卢清辉后面那句“天下承平”就有些令人寻味了。他真的只是随口一句感慨,还是别有所指呢?陈国想要平定天下,谁都知道不可能,江南人也没这野心。那这句天下承平,指的岂不就是让蜀人结束江南的割据,一统江山了么?
  而且这卢清辉居然能打通蜀商的关节,让蜀商不顾朱瑙的禁令与孙家做生意,他到底有什么背景?难道说……他已经被蜀人收买了?
  可孙昭平旋即又想到,卢清辉当初可是被朱瑙赶出成都府的,据说还与朱瑙结下了很深的私仇,这种情况下他应该不至于愿意为朱瑙做事吧?倒是卢家和孙家一样有不少在外的生意,可能这只是卢清辉的真心话罢了……
  孙昭平犹豫了一下,只作没在意方才那句话,也没有任何表态。
  其实一直以来,孙家也都在观察形势。江南的割据对于他们这些当地的豪强世家而言是十分有利的,毕竟由中原势力来掌权的话,必会遏制他们这些世家进入官场,以免他们权柄过甚,尾大不掉,不服从朝廷的管束。但天下的分裂,也让他们生意受损,尤其现在蜀国独大,把他们死死压在江南,让他们受到许多掣肘。
  究竟孰利孰弊,现在还不好说。孙家虽然没有在抗蜀这件事上表现出多大的热情,但也并不支持降蜀。毕竟割据专权的好处太大了,一旦放弃,以后就没这样的机会了。他们可舍不得。
  卢清辉将孙昭平的表现看在眼中,微微皱了下眉头,也没再说下去了。
  两人转开了话题,又聊了一阵,眼见天色已不造,卢清辉起身道:“伯父,小侄该告退了。”
  今日卢清辉帮了一个大忙,孙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