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妄人朱瑙-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陆续续调了许多官员来此。尤其是徐瑜,他初跟随朱瑙时还有些油滑,缺少做事的魄力,后来独自治理成都府几年,已锻炼得极富手腕,能独当一面了。
  “是啊,”朱瑙道,“朕不在的时候,朝政便暂且交给你们打理了。”
  这些人打理朝政倒是没什么问题,他们都是朱瑙精挑细选出的王佐之才,各个精明能干。且汉中亦是朱瑙治理多年的地方,不太可能发生内乱。只是……
  徐瑜道:“陛下……区区河中,值得陛下御驾亲征么?”
  如今陶北才刚刚败在谢无疾的手里,倘若朱瑙这一去,胜了也就罢了,若是万一战事不顺,岂不白白让陶北扳回一城去?
  何况那河中府虽说重要,却也并未重要到兵家必争之地的程度,如何就值当朱瑙亲自跑这一趟?
  其他官员也劝道:“陛下何必以身犯险呢?”
  朱瑙倒是丝毫不怵,笃定道:“有谢将军在,何险可有啊?”
  众人:“……”虽说谢无疾确实勇武善战,但这话说的……
  朱瑙笑道:“诸位爱卿不必担心。”
  众臣一时无话。十万大军,又有谢无疾亲自带兵,朱瑙当无性命之忧。纵有不测,也只是声望和威严受损罢了。
  朱瑙既已拿定主意,众人也不好再劝。朱瑙与重臣商量了一番治理朝政的方略,便让众人散了。
  等到众官员退下后,朱瑙又命人把陈复招进宫来。
  陈复乃是先前被赵芜派来汉中的使者,这半年来一直待在汉中,一面打探汉中的形势,一面为赵芜在汉中周旋,以便取更多利益。可惜他时运不济,眼瞅着荆州大胜后朱瑙终于松口准备拉拢赵芜,赵芜却自己掉了链子。河中这一陷落,陈复这大半年都白忙活了不说,他的处境也变得非常尴尬。
  陈复入宫后见了朱瑙,连忙殷勤地下跪行礼:“小人参见陛下。”
  朱瑙不紧不慢地问道:“蒲州的事情,陈卿可听说了?”
  陈复急忙表忠心道:“小人听说了!赵州牧一向对陛下忠心耿耿,为陛下守卫疆土,不想竟遭那反贼上官贤所擒,致使城池陷落。若陛下想要夺回河中,凡有用的上小人的地方,小人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自从听说了赵芜被擒的消息,陈复已经慌得几天没睡好觉了。上官贤暂时杀赵芜,是还想利用赵芜使河中府的其他势力屈服。于是摆在陈复面前的有两条路:如果他对赵芜忠心不渝,他可以偷偷赶回河中去,周旋得好没准能帮赵芜留下性命;或者,他也可以选择留在汉中投靠朱瑙,从此以后为朱瑙效力。
  陈复纠结过,但没有纠结太久,他便选择了后者——一来,他现在人在汉中,一旦被人发现他有出逃的意图,只怕立刻就会性命不保;二来,赵芜现在已经是阶下囚了,往后即便能留住性命,也再无前途可言。陈复又何苦为他赔上自己的虔诚?
  况且陈复这半年来待在汉中,朱瑙是否治理有方,他是亲眼所见的。他虽然不了解邺都的情况,但是他以他对朱瑙的了解,他愿意赌一次,从今以后,把宝压在朱瑙的身上!
  表完忠心后,陈复顿了一顿,道:“陛下容小人再禀一事……小人贱命虽不足惜,然小人族亲尚在河中府。小人愿为陛下肝脑涂地,只是怕上官贤会对我族亲不利……”
  陈复是河中的大户出身,陈家在河中府一带颇有声望。朱瑙之所以召见他来,便是因为要出兵河中,若能借助陈家的势力,可以省去不少麻烦。不过上官贤若得知陈复为朱瑙办事,想必也会立刻对陈家下手。
  朱瑙温和地问道:“你族亲居住何处?”
  陈复忙道:“大都在华州。”
  朱瑙颔首道:“既如此,你可偷偷随军,不必声张。待大军行至华州时,你先好好安置你所有族人。”
  陈复大喜,忙叩首道:“多谢圣上!小人愿为圣上粉骨碎身!”
  华州就在河中府最毗邻关中的地方,等蜀军一入河中府,最先抵挡的就是华州。只要上官贤不了解陈复的事,应当不会着急对陈家动手。而得了当地大族的襄助,蜀军在河中想要施展就方便多了。
  转眼,十万大军在朱瑙的敦促下已集结完毕,朱瑙、谢无疾等人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向河中府赶去。
  ======
  “什么?十万大军正向蒲州进发?朱瑙还御驾亲征??”上官贤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大吃一惊。
  朱瑙调集兵马的速度极快,直到大军已经走到半路了,消息才传进上官贤的耳朵里。这让上官贤的神情瞬间变得凝重了。
  十万大军,这是想包围他啊!为了一个河中府,向来以不好战出名的朱瑙竟会如此兴师动众?!
  上官贤身旁的亲兵立刻建议道:“将军还是尽快先退回河南,将蒲州交给陆校尉来守吧。”
  上官贤略一思索,立刻否决了这个提议:“不行。眼下我初得河中,形势未定,我断不可轻易退却。一旦我离开,河中极可能被蜀军占领!”
  他奇袭蒲州,抢下河中府,为的就是不让这块地方落到朱瑙的手里。如今朱瑙带兵来打,他自己先退了,留下的守军必定士气大损。更何况河中府上下不服的势力还有很多,只有他能用雷霆手段镇压,此事交给手下未必办得好。
  虽说十万大军的阵仗让上官贤心里不由自主地紧了紧,但他也并没有太多担心。朱瑙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无非是想消耗他,可陶北又怎会对此坐视不理?光凭这十万士卒,就想将他困死在蒲州?只怕没那么容易!
  上官贤当机立断地下令道:“时间不多了,通知大军立刻做好迎战准备。命人快马加鞭,马上去邺都向大将军请求援军!”


第260章 黑马军忽然向冀州边境增兵
  数日后。
  朱瑙正跟随大军缓缓前行,一名探子打马冲了回来。
  “陛下,”探子道,“东路发现河南兵的踪迹,谢将军已经派人去追了!”
  那些河南兵八成是来打探他们军队动向的,既然谢无疾已经有所防范,朱瑙自然什么都不必担心。他笑道:“朕知道了。一切照谢将军的意思办便是。”
  蜀军入境河中府后,陈复就顺利找到了自己的族人——上官贤还没来得及冲陈氏下手。而陈氏乃是河中当地的大家族之一,和河中其他各方势力都能攀上关系。于是朱瑙就以陈氏为突破口,对本地的势力威逼利诱手段频出。有陈氏牵线,又有十万大军的威压,蜀军几乎没有碰上反抗者,顺利过了华州,正直奔蒲州城而去。
  上官贤试过在半路上阻击他们,但谢无疾身经百战,对任何可能布下埋伏的地方都进行了仔细的搜查和防备,令上官贤的阻击难以施行。而且双方兵力悬殊过大,上官贤也不敢冒险,已经将主要兵马都调回了蒲州,准备在蒲州抗击敌人。
  再过两三天,蜀军的主力也将到达蒲州了。
  朱瑙望着前方的茫茫山林,淡定道:“不着急赶路,让将士们加强戒备。”
  “是!”传令兵忙跑下去传令了。
  ……
  ……
  邺都。
  天色渐晚,陶北回屋正准备歇下,屋外忽有亲随通报:“大将军,有蒲州发来的急报!”
  陶北听到蒲州二字,不由一愣,立刻重新将衣服披上:“快呈进来!”
  上官贤是一个很可靠的人,能力极强,若非有特殊情况,他不会送急报来。
  不片刻,急报被呈了上来,陶北借着烛火的光匆匆看完,顿时脸色大变:“蜀军出兵十万进攻河中?!这,怎么会这样!”
  他还在为上官贤得了河中而感到高兴,这还没过多久,蜀军居然就有了这么大的动作。算算从蒲州送信到河中的时间,只怕现在蒲州已经被蜀军包围了!
  陶北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人。他很快冷静下来,略一思索,立刻道:“走,去找张太师!”
  张太师,便是化名张灵的张玄了。自从陶北扶植朱新登基之后,便将张灵拱上了太师的高位。不过太师分位虽高,名义上可辅佐天子治理朝政,但实则从前朝起这职位就是一个虚职,朝政大权一直掌握在陶北和他自己的亲信手中,张灵根本沾不到多少。
  陶北要的是个傀儡皇帝,连带着小皇帝身边的人他也不敢重用,唯恐有朝一日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虽说小皇帝朱新身边只有张灵一个人,他也没有放松因此警惕。但他又倾慕张灵的见识,因此以高位虚职供起来,实则仍把张灵当做一个谋士来用。
  这夜深人静时分,张灵也已经睡下了,被手下吵醒,说是陶北到访。他吃了一惊,只能起来迎客。
  张灵换上衣服来到大堂,陶北已在堂上候着了。张灵问道:“陶大将军怎会深夜到访?有何要事?”
  陶北沉着脸道:“先生,我方才收到蒲州急报,朱瑙亲率十万大军,包围了蒲城。”
  张灵顿时愣住了。
  陶北问道:“依先生之见,朱瑙是何意图?陶某当如何应对?”
  在此之前,张灵曾帮陶北分析过几次朱瑙的行事做风,他似乎较常人对朱瑙更为了解,因此情急之下陶北便先来请教张灵。
  而张灵半夜三更被人从床上叫起来,还正糊涂着,冷静了片刻,终于有了些许思路。张灵道:“大将军,据我所知,朱瑙并非尚武之人。他轻易不动兵,一旦动兵,必有所图,且恐怕有一定的胜算。”
  这话听起来像是一句废话。倘若没有图谋,没有胜算,谁又会无缘无故地兴兵打仗?其实也是张灵当着陶北的面,不好过分抬高朱瑙。他想说的是,朱瑙此人眼光毒辣,轻易不动兵,一动往往就是一击致命,至少也给敌人以重创。想当初,他和谢无疾不就是围了汾阳那么久没动,一出手,瞬间就把黑马军和玄天教打得溃不成军了!
  张灵又道:“上官贤乃大将军手下三大爱将之一,在中原军中亦极具声望。朱瑙兴师动众为蒲城,只怕为的不是蒲城,为的是上官将军啊!”
  陶北狠狠皱了下眉头。原来是冲着上官贤去的么……
  中原因历来是龙脉所在,因此形势也比江南和蜀地更复杂百倍。中原有太多豪强权贵盘根错节,在权利的快速迭代中,每一任掌权者都留下一个不小的烂摊子。陶北掌权后,他不可能将所有势力连根拔起,他顶多只能打压异己,扶植亲信。而他手下有三大干将,分别被他委派驻扎于汝州、冀州、徐州,为他镇守三边。其中上官贤就驻在河南汝州。
  陶北自己刚刚在云阳败北,如果上官贤再吃一场败仗,那他的嫡系势力必将大受打击。难保中原各地不会因此人心思变。而比起外患,陶北更害怕内忧。他在中原的脚跟立得并没有那么稳,否则他又何须打出幼帝的旗号来笼络人心?他大可像朱瑙一样自己称帝了!
  陶北顿时头疼不已,连忙请教道:“那依先生所见,陶某该如何是好?”
  张灵只是比常人更懂察言观色和剖析人心,行军打仗的事他可一窍不通。他只能道:“大将军当集结重军,务必解蒲州之围啊!”
  不用张灵说,陶北也是这么打算的,他不过想问问张灵有没有其他主意罢了。陶北并不知朱瑙的“胜算”在何处,难道是欺他粮饷不足吗?
  陶北的确面临着国库空虚的难题,但他哪怕勒紧裤腰带,去抢去借,也不可能对上官贤置之不理啊!若朱瑙凭区区十万人就想吓住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