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妄人朱瑙-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符原点了点头。
  小八的笑容立刻就敛起了:“那我们下次什么时候还能再见面啊?”
  符原乃是延州军中的一员,小八则是一名蜀军。由于蜀军和延州军近来一直共同执行任务,许多人早已厮混得极为亲密。譬如符原和小八,投机得仿佛一对亲兄弟一般。
  符原闻言也叹了口气。他也不想跟小八分开,可仔细想想,如今天下大乱,他们又投身戎马,这条命还能留多久也未可知。莫说小八,只恐哪一天,这世上的一切人事物便再也无缘相见了……
  小八想得却不如他这般深沉,仍关心着延州军和蜀军的关系。眼下两军将要分别,他担心来日不知是否还能聚在一道。因此他问道:“符哥,你说,咱们两边能一直结盟下去吗?”
  朱瑙和谢无疾的关系比较特殊,双方认识之前早已有了各自的势力,谁也不受谁的管束。眼下关系虽好,可若招揽韩风先那样的矛盾再发生几次,也难保双方不会有一拍两散的时候。
  符原想了想,道:“可惜朱府尹和谢将军都无儿女,要不然他们结个亲家就好了。”历来联姻都是极好的结盟手段和保障。
  小八道:“没有儿女,兄弟姊妹结个亲也好啊。”
  符原想道:“兄弟姐妹?唔……”
  谢无疾是有兄弟姐妹的,不过都在江南,且谢无疾与谢家的关系极为不好,亲缘早已淡薄了。至于朱瑙?朱瑙要真有兄弟姐妹,那都是皇亲国戚,人家肯认朱瑙吗?
  两名小兵一时竟为自家将军和府尹的联姻之事烦起愁来。
  边上有人听见了他们的谈话,颇有兴趣地加入进来:“谢将军和朱府尹都还没娶妻,没准他们将来还真会互相娶了对方的姊妹呢。”
  又有人插话道:“或者他们同娶一双姊妹,做连襟也不错。”
  这些士卒们每日行军,生活枯燥,难得有机会讨论男女之事,一个个全都兴奋起来。有胆大的甚至捡了颗石子,在沙地上画起了谢家和朱家的族谱,又提名了不少养了一双闺女的名门望族,仿佛月老一般为朱瑙和谢无疾点起了鸳鸯谱,眼巴巴地想把两人凑到一起去。
  众人正讨论到激烈处,只听后方传来一声严厉的训斥声:“你们在干什么?”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名军司马就站在他们身后,而谢无疾本人站在仅几米开外的地方,神色冷漠。众人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赶紧丢石头的丢石头,抹沙土的抹沙土,把地上的提名全胡乱抹去。
  那军司马怒斥道:“你们全部禁食两日!自去领罚!”
  士卒们一句话都不敢说,赶紧灰溜溜地跑了。
  众人走后,军司马又回到谢无疾的身边,行了个礼,小心翼翼地问道:“将军,那些小卒妄议将军是非,只罚两天禁食就算了么?”
  谢无疾淡淡道:“小惩大诫吧。”
  为了军中纪律,那些人罚是必定要罚的,不过这只是一桩小事,那些都是跟着谢无疾出生入死的弟兄,倒也没有罚太重的必要。小小惩戒一番,也就罢了。
  军司马听谢无疾都这样说,便不敢多言了。
  谢无疾继续往前走去,查看士卒们的状况是否还良好。太阳出来后天气变得炎热,他需要知道士卒们能否承受住在这种天气下于大漠中长途跋涉,以知是否有调整行军速度的必要。
  走出一段路后,谢无疾停下了脚步。
  跟在他身后的午聪连忙跟着停下,好奇地问道:“将军,出什么事了?”
  谢无疾没有回答,径自弯下腰去。他的脚边有一株骆驼草,开出了淡黄色的小花。他伸出两根手指,本欲将花朵摘下,然而手指在花萼处停留片刻,却又停下了。
  一抹笑容在他嘴角泛起,但当他直起身面向他人时,这抹笑意已被藏去了。他又恢复成了往日不喜不嗔的冷淡模样。
  他道:“走吧。”
  午聪茫然地跟上他的脚步,向前走去。
  ……
  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大军便继续上路了。
  刚走了没多久,忽见远处一名蜀军斥候快马向大队赶了过来。谢无疾见状还以为前方出了什么事,不由放慢马速,准备传令大军稍等。
  朱瑙看清那斥候的打扮,道:“不必。那是从我蜀地来的斥候。”
  他人在凉州办事,但仍要时刻关注着蜀中的局势。因此他在沿路各处设置了岗哨,即使在行军路中,往来送信的斥候也能及时将消息报到他的手中。
  谢无疾便不做声了。
  果不其然,那名斥候驰近后,被人带到朱瑙的马前,下跪行礼道:“府尹,小人从成都来。”
  朱瑙问道:“蜀地出了何事?”
  斥候道:“月前长沙军攻陷江陵府后,有大量江陵府难民涌入蜀地东南施州、归州。徐少尹与虞将军便遣人前往施、归二州安置安民,却不料竟在难民中发现了多名可疑之人。徐少尹认为那些人很有可能是长沙府的耳目,被派来侦查蜀中的军情。因此徐少尹和虞将军命我立刻前来向府尹汇报此事。”
  惊蛰闻言皱起了眉头,谢无疾微微挑眉,并不吃惊。朱瑙则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情。
  之所以不吃惊,是无论是朱瑙和还是谢无疾,在听说长沙军攻破江陵府的消息后,都已预料到,长沙府的下一个目标很有可能就是富饶的天府之国蜀地。
  要知道天子死后至今,虽然天下秩序已然崩坏,可除了叛军暴民之外,没有一个理智的诸侯立刻大举兴兵。所有人都在积蓄实力,等待时机,唯有长沙府尹迅速起兵,大举入侵了江陵荆州之地。
  荆州北接中原,南临百越,东极吴会,西通巴蜀,四通八达,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长沙府尹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匆忙起兵,就是为了抢下这块宝地。有了这块宝地之后,他无论想要北上中原,还是西入巴蜀,都有了机会。
  虽然中原才是王朝命脉之所在,但如今中原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对于长沙府尹来说,他没必要贸然去打中原的主意,完全可以等到中原诸侯各自斗法后实力大损再出手捡便宜。而且巴蜀未定,他便北上中原,很有可能会在背后遭蜀军偷袭,他也不敢冒这风险。反倒是先拿下巴蜀,得到了丰厚的粮仓,他的野望中原之心就得到了最有力的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得了江陵之后,长沙府尹将目光投向蜀地,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朱瑙并没有回那探子的话,反倒是回头望向一旁的谢无疾。
  “谢将军,”朱瑙道,“看来,我也得先回一趟成都了。”
  谢无疾迎着他的目光,四目相对,目光中似有千言万语,却相对无言。


第186章 诱敌深入
  两日后,蜀军与延州军便分道扬镳,一个北上,一个南下,各自回家去了。
  半个月后,朱瑙的车马顺利回到阔别已久的成都府。
  回到官府前,朱瑙特意叮嘱了不必让所有官员摆阵迎接,以免耽搁了官员们的公务。因此前来迎接他的只有徐瑜、虞长明等几名高官和他的亲信。
  徐瑜一见朱瑙,立刻迎上前来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属下参见府尹。”
  几名官员们都跟着他一齐下跪。
  朱瑙道:“都起来吧,不必多礼。”
  徐瑜仍朝着他拜了再拜,将礼数做足了,这才慢慢起身。朱瑙固然用人不疑,安心将蜀府托付于他,他却更要加倍地尊敬才是,以免失去朱瑙的信任。
  朱瑙向后堂走去。徐瑜和虞长明跟在他左右两侧,其余官员在后方跟着。
  虞长明走在他身边,将他端详了片刻,低声道:“你似乎晒黑了。”
  朱瑙道:“凉州风吹日晒,不会被晒黑方才奇怪了。”
  说完他却忽然想到谢无疾分明比他更常在烈日下走动,肤色却总如常年不出屋的书生一般白皙,着实不像个武夫。
  想到谢无疾那张白皙俊秀的脸庞,朱瑙嘴角的笑意不自觉地加深了几分。
  到了堂上,与会的官员们很快到齐,将各种紧要的公文呈上,向朱瑙汇报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蜀地发生的事情。
  由于文有徐瑜操持,武有虞长明坐镇,这几个月来蜀地一片天平,而且赶上了丰收的年头,税收和官府的各项收入都比前两年增加了不少,民间可谓风调雨顺。
  然而蜀地太平,邻家却天下大乱。长沙军入侵江陵后,荆州有大量逃难百姓涌入蜀地,蜀府不得不拨粮去振济灾民。
  由于粮库充足,振济灾民的那些钱粮倒不算什么大事,官府完全应付得来。可正如徐瑜和虞长明派人向朱瑙汇报过的,他们在难民里发现了许多长沙府安插的细作,这就让人比较头疼了。
  他们虽然已经抓出不少细作了,但一定还有更多没有被查到的,且不知那些人会刺探到多少消息送给长沙府。而更重要的是,这些细作的出现,说明长沙府已经开始觊觎蜀地了。
  由于担心朱瑙会责怪他擅自接纳灾民,徐瑜解释道:“江陵大乱后,大量灾民流落蜀地。我曾想过将灾民拒之于外,然而若果真如此,一则有失仁义;二则蜀地与江陵接壤,纵使建立屏障进行拦截,也难保灾民不会偷偷潜入。当时府尹外出,我只好事急从权,未经府尹同意,便以官府之名接收难民,开仓接济。请府尹恕我自作主张之罪。”
  朱瑙道:“你做得很好。你无罪,有功。”
  徐瑜不愧是人精,他的做法其实是最得体的做法。
  正如他所说,假如蜀府拒绝接收难民,先不说这有损朱瑙的仁义之名,而且大量的难民仍然有办法从各个地方溜进来,拦都拦不住。那些人避开了官府的耳目,更有可能成为隐患。反而是官府出面,把这些灾民集中到一起接济,虽然难免增加些支出,至少能把他们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管理。也正是因此如此,徐瑜才能这么快地查出难民里有许多长沙府密探的事来。
  明白了情况后,自然就要想解决的对策了。
  有官员建议道:“府尹,我们应对那些灾民再进行一番仔细核查,务必将所有心怀不轨者全找出来。”
  徐瑜摇头反对:“不妥。难民人数众多,即便轮轮核查,难免仍有漏网之鱼。况且蜀民与荆州百姓、长沙百姓本就有许多沟通往来,想闭其耳目,只怕行不通。”
  朱瑙颔首同意徐瑜的看法。
  想要禁绝长沙府对蜀地的窥伺是不可能的,即便没有难民,双方还有商贸往来。难道就为了不让对方打探消息,生意也不做了,全面闭关封锁吗?
  朱瑙问道:“如今长沙府有多少军队?几员大将?兵力如何?民生如何?赋税几何?”
  他抛出一连串的问题,徐瑜早有准备,使了个眼色,立刻就有官员捧着文书递到朱瑙手中。
  只有长沙府会打听蜀府的消息,蜀府不会打听长沙府的消息吗?当然不可能!很早以前,朱瑙就开始布局打听天下各地的消息了,尤其是自己的这些邻居,他更是格外关注。而徐瑜在查出长沙府派来的探子后,也加强了对长沙府的反打探。
  这份文书上,记录了长沙府如今有多少军队,每支军队大概有多少人,统军将帅的家世出身如何,以及长沙军攻下江陵后,从江陵收编来的军队的情况。
  朱瑙看完之后,将这份东西递给虞长明。虞长明已经看过了,于是又转手递给卫玥。
  等几人全都看完以后,在座众人便都清楚眼下的情况了。
  人们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