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处境刘松当然知道,也很为此头大。他虽不敢过分得罪谢无疾和朱瑙,但这种时候不争也不行。所以他一再搬出江山社稷作为说辞,
他搜肠刮肚又想了一堆义正言辞的说法,正欲继续施压,还没等他说话,朱瑙倒是率先表态了。
“既然是为了社稷,我自然义不容辞。”朱瑙道,“昨日蜀军缴获的东西,待我回去命人清点一番,会尽快送回皇城。”
刘松:“……”
众人:“……”
各府军官全都惊呆了!
昨天朱瑙让出主事权,他们就已经很不可思议了,总怀疑朱瑙只是做做样子,到时候想办法刁难刁难刘松,就能让刘松知难而退。可现在,这么大好的刁难机会,他竟然不用?战利所得他这么轻易答应上交?!
要知道换成是在座的任何一个人,手里拿捏着这些东西,不说争抢主事权,至少可以开出各种条件,为自己谋利。可朱瑙却一句谈条件的话没有。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转瞬间,所有目光又都聚到谢无疾的身上了。
谢无疾呢?他跟朱瑙是一条心的吗?他也会同意吗?还是他与朱瑙商量好了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就连朱瑙亦望向谢无疾,等他的表态。
谢无疾先是与朱瑙对视了一眼,复又垂下眼。
胸前别着的梅花散发着幽香,撞进他的鼻腔,令他的心情颇为不赖。
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谢无疾不紧不慢地开口,语气无波无澜:“朱府尹的意思便是我的意思。”
众人瞬间全部愣住。
就连刘松也不可思议极了。就……这样?他还以为今日必是一场苦战,结果这么顺利就成功了?
谁也没看到,谢无疾说完后,朱瑙嘴角的一抹笑容越来越深,直到最后,笑意盈了满眼。
……
在谢无疾和朱瑙做出表率后,其他各路人马虽不情愿,却也只能答应了交出所有战利品。由刘松主事,各家也都派出人手参与监督,收拾叛军留下的烂摊子。
于是议会很快就结束了,众人也都各自回去了。
刘松原本千防万防,防着朱瑙和谢无疾跟他争权。万万想不到,正是朱瑙和谢无疾的大度让他坐稳了位置。反倒是其他几路人马,明明没带多少人,没立多少功,没抢到多少东西,却在那儿斤斤计较地撕扯了半天。
但刘松悬着的心也不敢放下来,回到住处后就纳闷地在房里来回踱步。
“朱瑙和谢无疾到底安的什么心思?他们真不打算跟我争?”刘松喃喃自语,“不可能!他们一定是在麻痹我,指不定在哪里挖了个坑等着我呢……”
朱瑙和谢无疾一个狐狸一个老虎,要真这么良善,他就把他的名字倒过来写!
他正嘀咕着,外面忽然有人敲门。
刘松忙道:“进来。”
门被推开,是他手下负责刺探情报的人进来了。
那人慌慌张张道:“府尹,不好了,出大事了!”
刘松吓了一跳,连忙问道:“出什么事了?”
那人道:“眼下城里到处都在传,说朱府尹他……朱府尹他……”
“朱瑙他怎么了?你倒是快说啊!”
“老百姓都在说、说朱府尹是先帝的子嗣,还说……说……”余下的话,那人怎么都不敢说出口了。
刘松怔了一怔,顿时倒抽一口凉气。
难道这就是朱瑙和谢无疾的打算??他们该不会是打算趁着朝廷无主,帝位空悬,直接谋朝篡位吧?!
刘松虽然也身在中原为官,但他的消息当然比老百姓灵通。而且身在官场,他对朱瑙十分关注,朱瑙的身世传闻他当然听说过。为此他还跟身边的人臭骂过朱瑙:什么狗屁皇子啊,根本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子!
在朱瑙刚率军来到中原参加勤王会盟的时候,刘松也想到过这件事,还想着若朱瑙敢到中原散播谣言,他就立刻联络各方势力给朱瑙定个谋逆之罪,也好趁机除了这狗胆包天的妄人。
然而这一两个月来,不管是朱瑙本人还是蜀军,谁也没提过这事儿,仿佛这事儿本就是民间不靠谱的小道传言,是无稽之谈。刘松也逐渐就放下了戒心。
谁想到,如今天子一死,朱瑙立刻开始散播谣言了!
何其狡猾,何其可恨!
刘松先是咬牙切齿,但转念一想,又忽然喜上眉梢。
如今他虽然暂时拿到了主事权,也是因为京中无人的缘故。其实各方势力都对他阳奉阴违,早派了人快马加鞭地回去给自家主公报信,很快就会有人赶来跟他争抢权势。但朱瑙这一闹,给了他一个煽动众人同仇敌忾的机会。
他也早就派人回去河南府调兵遣将了,只要在其他势力到达前,他率先稳住京中的局势,实际控制住京城,把新朝廷搭出个架子来,还愁他日后不能大权在握吗?
于是刘松赶紧下令道:“快,马上去把这个消息告诉所有人!”
……
各府军官很快也都知道了京中的传闻。其实即便刘松不知会,众人一样听说了消息。
——京中的百姓在得知了朱瑙的身世后,又陆陆续续听说了不少朱瑙在蜀中如何爱民恤民,将蜀中治理得繁荣蓬勃的消息。再结合回朱瑙的身世,可就太振奋人心了!
原本先皇无子嗣,如果再选新帝,八成又是一群权贵推选出一个乳臭未干的傀儡孩子,再把天下弄得一团乌糟。可现在——朱瑙!既有皇室血脉,又是个神志清楚的成年人,他还勤政能干,那简直是让人不敢相信的惊喜啊!若这样的人能够继承大统,这天下也算有了指望啊!
于是乎,消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传播,转瞬就已在京中闹得沸沸扬扬了。便是各府军官不想听说恐怕也难。
当消息送到谢无尘耳朵里的时候,他正在为什么时候率军能回江宁而心烦。
他听说了京中的传闻,先是愣了一会儿,旋即既不屑又困惑地摇头:“那朱瑙明明是个聪明人,怎会做出这么沉不住气的事?放出这种消息,他真打算与天下为敌么?”
这种消息传开来,说不是朱瑙派人在背后煽动的,他是绝对不肯相信的。
但是别看京中现在是这样的情形,京中的消息却很快就会传遍天下,各府要员马上就会派人前往京城。尤其是中原几府,立刻就会向中原增兵,根本用不了几天。可朱瑙的蜀地却在千里之外,他调兵遣将如何能来得及?
还是说,就凭他和谢无疾那几千人马,他就打算在中原称帝了?即便他真做到了,也不过成了第二个郭金里罢了。天下有几人肯认他呢?
谢无尘的手下问道:“长史,咱们该做些什么?”
谢无尘皱皱眉头,摇头道:“若朱瑙能拉着谢无疾一起陪葬最好。旁的我已不想管了,趁早撇干净这里的烂摊子,回江宁去吧。”
眼下纵使他想给谢无疾找麻烦也已不知该从何下手。在他回去之前,若还能看一场好戏,就姑且看看吧。
第164章 空城
听说了城里闹得沸沸扬扬的传言之后,各路人马都开始密切注意蜀军和延州军的动向,生怕他们使出什么花招来。
结果没过多久,朱瑙这边还真有了新动作。
……
因为夜里几乎没有睡着,中午时分,刘松在屋中补眠睡了一觉。他睡得正舒服时,却被敲门声吵醒了。
刘松老大不高兴地坐起来,问道:“何人?”
外面传来他手下心腹的声音:“府尹,是我。”
刘松专派那人在外打听消息,一听他的声音便知当时有事前来禀报,于是气顿消几分,连忙披衣下床,道:“进来。”
他的手下推门走进来,张口就道:“府尹,出事了。蜀军和延州军运了几十车的粮食进城,开始在城里放粮赈灾了。”
刘松一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放粮赈灾?”
要知道如今各府军在京城里都在到处搜刮金银财宝,扩充自己的战利所得——虽说他们都满口答应会把战利品交出来,但口头上答应,实际上未必会照着做。而刘松本来也没指望他们真能把所有东西交出来。只消他们把关乎朝廷的机密公文都交出来,至于金银财宝,各府军私吞了多少也没法查证。
本来么,这些军队从五湖四海赶来京城,又不是为了积德行善而来的。士卒贪心,军官也有私心,巴不得能不掏腰包就喂饱手下的兵蛋子们。京城又不是他们的蜀地,京中百姓也不是他们的子民,谁管这些人死活?且这么多军队盘踞于此,自己不下手,就让别人都给抢完了!
当然,身为官军,周遭又有这么多眼睛盯着,他们暂且还做不出直接抢掠老百姓的事——被叛军搜刮的干干净净的老百姓们也实在没什么可供他们抢掠的了。
各府军皆是抢占各处官邸豪宅所谓驻军地,这些地方过去是朝中权贵的居所,后来叛军入主,就成了叛军军官的居所,里面仍留有许多叛军出逃时来不及卷走的财物。理所当然的,那些宝贝都被卷进了各府军的军库中。
总而言之,驻扎京中的近十路人马,即便不搜刮财物,也万没有主动散财抚恤百姓的。这京城又不是他们的蜀地,京中百姓又不是他们的子民,他们有何缘故要去照料这些人?
偏偏朱瑙这么干了……
“沽名钓誉!”刘松先给了定论。旋即他思索片刻,仍感到不解,“他笼络百姓,究竟有何目的?难不成他还指望京城里这些老百姓能帮他谋反?”
要说京城中目前的兵力,蜀军和延州军必定是占据优势的。但他们辖地太远,调动兵马耗费时间久,所以他们打算先依靠京中百姓,与其他各府军作战?
这可不太高明,京中曾有几十万百姓,如今就只剩下几万人,还都是老弱残病,能指望什么?
刘松左思右想,愣是想不明白朱瑙此举意图为何。却听他的手下询问道:“府尹,我们要不要也学蜀军,安抚一下城中的百姓?”
赚个仁义之名总不是坏事。何况刘松颇有野心,想要在各地援军到来之前稳住京城的形势,民心必是成事的助力。
刘松却道:“安抚?那蜀军都在城里放粮赈灾了,还让我怎么安抚?”一想到朱瑙发给百姓的钱粮还有不少是从他这里赚走的,更是气得磨牙嚯嚯。
手下道:“那可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也只能干瞪眼看着了。
刘松冷笑道:“且让他去跳吧。他这是要与全天下为敌,京中那些百姓还救得了他不成?能有人替他收尸就不错了!”
手下无话可说,也只能转身退出去了。
……
京城中。
蜀军士卒忙碌地进进出出,将一车又一车的粮食运到岗哨处。他们在京中设立了九个岗哨,每个地方都已排起了长队。
士卒们架起大锅煮粥煎饼,刚煮熟一锅,马上盛给拿着碗排队的老百姓们。因为太过忙碌,有不少延州军的士卒也前来帮忙了。
一名士卒将一碗热粥递给一位老妇人,那老妇人热泪盈眶,佝偻着背不断鞠躬道谢:“老天有眼,你们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早上老百姓们还争先恐后地将自己家中仅剩的财物翻找出来,想要送给蜀军和延州军当做谢礼,而下午蜀军放粮,百姓们还是都来领了。毕竟大多老百姓的确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什么东西了,由于叛军害怕勤王军攻入,城门都被关了几个月,整个京城里的草根树皮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