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嘉,你把手给我。”
徐元嘉不解,但还是给了他手。
魏宁咬了眼前白白净净的爪子一口,呀,鲜红一个牙印,真的不是在做梦。
徐元嘉还没有来得及发作,魏宁突然就拽住他,拽过来亲了一口。
徐元嘉懵了,一旁看过来的王氏的表情也僵了,少儿不宜,非礼勿视,阿弥陀佛!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写着写着睡着啦,正文马上就要完结啦
第142章
代王和越王被砍了脑袋; 尸体还被挂在高高的旗杆上示众。
这主意自然是徐元嘉想出来的,这城中便有流言传出来; 说是当今皇帝不够仁德; 十分残暴。
紧接着徐元嘉便让人把那传流言的人解决了; 也挂在墙头上示众; 而且他一点也不藏着掖着; 派人到处去宣扬,告诉百姓,后来嚼舌根的人,是叛党一伙的,想要造反,推翻魏宁这个燕王的统治。
绝大部分百姓是不敢去想什么做皇帝的事情的; 只想安安分分的过好自己的日子。而且大部分人都认为; 敢造反,那可不就是要砍头么。
成王败寇,原本的那个皇帝不管他们,淮安王也是个糊涂蛋; 倒是这个年轻的燕王,来了之后,他们的日子好过不少; 城里的治安也稳定起来。
老百姓是很淳朴的,也非常的现实,谁能让他们过好日子,他们就拥护谁。
谁都不想要因为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话被砍头; 虽然还是有人心中觉得魏宁手段残暴,但在绝对高压的手段下,流言也真的慢慢平息下来。
等到局势安定下来,魏宁便举行了他的登基大典。
一开始的时候,魏宁忙得不得了,要处理前朝给他留下来的烂摊子,还要扩充人手,选拔人才。
他连着安排了几次科举考试,在殿上同徐元嘉挑选了七八百人才,然后安排到各个地方去当官。
做皇帝,是魏宁头一回,很多事情他都是摸索着在做,好在先前有当王时候的过度,疆土扩张了不止一倍之后,其实也是把先前的工作翻了两番。
原本代王和越王留下了不少钉子,不过慢慢的,他也一个个都拔出了。剩下那些安安分分的,他也没有多花上几倍的力气。
水至清则无鱼,天下之大,只要对方不冒头,不危害到江山百姓,他懒得花这些心思在这些小事上。
原本魏宁是燕王,后宫只要燕王妃,偌大的一块馅饼就够人眼馋,他称帝之后,后宫这块馅饼就更大了。
而且魏宁还不是那种昏庸无道的君主,眼看着燕国一日的比一日更为富饶,总有人蠢蠢欲动,但忌讳先前燕王妃的手段,便一直隐忍,寻求一个合适的时机。
男人嘛,年轻时候不会想娶妻,等到老了肯定会很想要孩子。魏宁同徐元嘉成婚的时候已经二十有三,如今已经三十有二,也该是劳心子嗣的时候。
他们等啊等,一等就等到了魏宁登基的第二年,燕国境内渐渐没了战事,国库也充盈起来,魏宁这个陛下可以纳妃充盈后宫了。
结果魏宁大手一挥,要举行封后大典,皇后不是旁人,正是陪了他八九年的老妻徐元嘉。
他自己的登基大典气势恢宏,可比起皇后的封后大典,根本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而且因为初登基时,局势不稳,徐元嘉主要是在幕后出谋划策,作为宫妃,并不在明面上参与朝政。
等封后大典之后,魏宁便让人打造了一把和龙椅差不多的椅子,就放在他的身侧。
意在昭示天下,徐元嘉陪他一起打下的江山,他分他一半。
也不是没有迂腐的文臣进谏,但魏宁在这事上表现得尤其强硬,想死就死好了,不仅他死,他还以一个胁迫帝皇的罪名将臣子的全家连坐。
虽然不至于株连九族,但三代以内都不得入仕,直系亲属更是被牵连流放。
自己死就死了,还要连累妻儿。就算有人再有意动,也安安分分的不敢再做什么。
这些人私下里都说魏宁傻,明明可以去母留子,魏宁还非要那么老实。
魏宁这边走不通,又有人动了歪脑筋,让徐元嘉去劝魏宁。
徐元嘉也是个男人,就算魏宁不想要子嗣,徐元嘉肯定想要孩子养老送终的,钱财这种东西,肯定是打动不了富有一半天下的徐元嘉的,但如果一个属于徐元嘉的孩子呢。
反正魏宁不想要,那徐元嘉想也是一样的。
这些人想办法接触了徐元嘉,转头徐元嘉就顺蔓摸瓜,把背后的人引出来,直接下到大狱。
他们夫夫两个玩得这么狠,那些动了其他心思的人还能想什么,只能背地里指着皇帝后悔呗。
魏宁渐渐摸索出了为君之道,政事不那么繁忙了,差不多就到了登基的第三年,他便开始养孩子了。
魏宁二叔,还有堂弟,都不算是聪明人,不过堂弟的孩子倒还是很聪明的。
到底还有八分之一是和他相同的血脉,所以魏宁左思右想,和徐元嘉商议之后,给了这个堂侄一个机会。
之所以说是给堂侄一个机会,是因为还有其他竞争的对手。
他在国子监办了一个学堂,专门收留那些在战场上死去的,无父无母,无亲无故,却十分聪慧的孤儿,送入学堂之中,培养帝王将相之才。
当然,他还设立了一些由朝堂拨款的机构,给其余的孩子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这些人,陪他打下江山,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也算是他对那些将士的补偿。
在做这件事之前,他把这个消息瞒得死死的,等到消息放出来,他已经把人选挑好了,各大势力想要把自己的孩子“变成孤儿”塞进来,已经成了不可能。
这般学生大概有一百人,都是不到十岁的小萝卜丁,最小的三岁,悉数由国子监的大学士们教导。
等到这群学生中最小的那个也长到了十四五,魏宁才会选出太子,由他和徐元嘉亲自教导。
他辛辛苦苦打下的皇位,自然是希望他它能够长久。至于魏家的血脉传承,对他而言并不太重要。
都是同名同姓的五百年前是一家,五百年后,他的子孙后代能不能守得住江山都不一定,还不如交给一个他能认定的贤明君主。
再往后几代,这些人会把江山发展得如何,他就不想去管那么多了。
王氏觉得孤单寂寞,想要孙辈陪着,魏宁就替寻来了几个伶俐可爱的女孩儿,都是无父无母的小可怜。
他当然没有封任何人公主,也摆明了不会封任何人,免得她们心思大了,把这宫里搞得乌烟瘴气,但是只要她们待王氏好,他自然会为她们安排一个好人家。
如果不想要嫁人的,也可以留下来做女官。
除了治国齐家,在这期间,魏宁也在努力通过法律等修订提高女子的地位,准许女子读书,甚至是入朝为官。凡是溺毙女婴者,以杀人罪论处,悉数严刑处死。
他会有这样的想法,同徐元嘉在背后推动不无关系。
当初那些人试图给徐元嘉洗脑,说男人到了一定年纪,肯定会想要有自己的血脉,而且越看到别人的孩子可爱,更会想要自己有一个。
这一点徐元嘉后来想了想,的确有几分道理。
所以他就天天在魏宁枕边洗脑,给他吹枕头风,说是后宅妇人之所以争斗,就是因为她们被圈在那一亩三分地里,除了男人还是男人。
本朝风气虽然算得上开放,但是女子被污了名声,要么是等着嫁人,要么是寻死,就因了对妇人的苛责,她们再多的聪慧可不就是放在后宅那巴掌大地方么。
他们给女子多一条路,什么妻妾的惨剧也会少上很多。
其实按照徐元嘉这个人的脾性,他是恨不得天下底下除了他和魏宁之外的男男女女都死光了的,但可惜魏宁并没有什么反社会人格,他很爱国,还想做个明君,他就只能从其他真善美的方面入手了。
男人他是不担心的,天底下就没有比他长得更好看的男人了,但女人不一样,女人比他多一个功能,就是会生孩子。
如果只是普通会生孩子的女人,魏宁肯定看不上,他真正的对手,是那些有大智慧,有闪光点的好女人。
他给了这些女子另一条康庄大道,她们又哪里会肯被拘泥在小小的院子里,为了那点子东西争来争去呢。
当然了,如果这样,魏宁还背叛他,那就幸甚至哉,割以咏志。
整天被徐元嘉这么洗脑,魏宁觉得他这个说法很有道理。等到他年迈,燕国的朝臣,有五分之一都是女子,日后还会更多。。
因为这些女子感念皇帝和皇后的恩德,凡是说皇后不好的,在家里日子一定不大好过。毕竟他们还有母亲妻子和女儿。
一晃眼,便是魏宁称帝三十年,他这个时候,因为昔日的旧疾,虽然勤于练武,却还是显了老态。
因为做皇帝实在很辛苦,他便从那个位置上退了下来,同徐元嘉一起去游山玩水,走遍大燕的大好河山。算是全了魏宁曾经年少时,肆意江湖的一个梦想。
当然了,他们身边有暗卫保护,新上任的皇帝有什么棘手的,也会想法子传了信来求助。
这个时候的徐元嘉也过了知天命的年纪,眼角有了再多铅粉都遮掩不住的细纹。
但他依旧非常好看,而且比起年少时还多了岁月打磨的魅力,走在街上,回眸一笑,男女老少通杀。
魏宁做皇帝的时候,一直很忙,卸下担子之后,他们就去登了燕国境内最高的山峰,起了兴致要在第一山看日出。
旭日破开萦绕山间的云雾,缓缓升起,金芒洒满大地,也照亮了顶峰上依偎在一起的两个老男人。
魏宁专心看着日出,突然感觉手指被人勾住,徐元嘉略显冰凉的手放了上来,插入他的指缝之中。
他问徐元嘉:“怎么了?”
徐元嘉本来想说爱不爱的话,但他又觉得,时刻挂在嘴上的爱,未免太浅薄。
动了动嘴唇,他说:“明年也要一起看日出。”
魏宁想都没想:“好。”
“后年也要。”
“好。”
“下一世也要。”
“好……”魏宁迟疑了一下,“这辈子还不够啊。”
“你爱要不要。”
“爱!要!”
徐元嘉看他半晌:“我也爱你。”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完结撒花!
第143章 番外一
“相父; 这两个字念什么?”
奶声奶气的小皇帝迈着两条小短腿,费力地举着一本书; 问徐元嘉书卷上两个对他看起来非常复杂难懂的字。
“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年轻俊美的男子裹在厚厚的皮草大衣里,用温柔的嗓音替小皇帝解读着书简上的诗句。
等到他咳嗽了两声,宫人便把小皇帝给抱了下去,看起来好像是为了保重龙体,避免皇帝被徐元嘉传染,实际上为了避免年幼的皇帝吵闹到这位相父。
这宫里谁不知道; 徐相父在这大齐王朝一手遮天; 明着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则就是这天下第一人,就差没有直接坐那龙椅上了。
天空下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徐元嘉从偌大的宫城坐了马车回他的丞相府。
宫里的戒备森严; 但守城的将士,只要看到这辆马车便会放行,而且态度恭敬; 还要行礼,足以见这位年轻俊美的相爷权势滔天。
天公不作美,年轻俊美又有着一颗聪明脑瓜子的徐相爷却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