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臻的头七,黎清跪在棺前,几乎不吃不喝,跪了七天。一开始,他哭得撕心裂肺,后来,他哭累了,已经没有了眼泪,便看着棺材发呆,不知在想什么。龙臻下葬那日,黎清没掉一滴眼泪,只是满眼仇恨,他看着黎烨,没有父子间半点温存,有的只是咬牙切齿,巴不得将对方撕碎成渣。黎清的眼神令人胆寒,但他始终是自己的儿子,抱有如此想法,黎烨试着去安慰黎清,但换来的,是黎清愤怒地吼叫,“你滚!我没有你这样的父亲!你把我母亲逼疯,现在又杀死我最亲近的人,你不是人!你是畜牲!没人性,我早晚要杀了你!亲手杀了你!”
黎烨不禁怔住,他与黎清早出现了隔阂,只是他没料到,如今黎清竟会视他为不共戴天的仇人。他不亲近黎清,本意是想任由这孩子自由发展,既然他喜欢跟随龙臻学习,那便由着他,可这番苦心在黎清看来,却是一个父亲的不负责任与抛妻弃子。黎烨顿了顿,这番话令他心寒,也很是愤怒,但他没有责骂黎清半句,反而语重心长道:“清儿,你还小,大人的世界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单纯,非黑即白。父王想给你的爱,是希望你健康快乐自由,并非是要弃你不顾,至于你的母亲,父王确实有错,是父王负了她。但清儿,人生在世,谁能无过,父王偶尔犯错,难道不能被你原谅?”
黎清扭过头来瞪着黎烨,他的眼中,是与年龄不符的无边的黑暗,他说:“你逼疯了母妃,又害死了龙伯伯,如此大错,难道能被原谅?!你不配得到原谅!你要下地狱!”说罢,黎清便转身走了,再没回过头来看黎烨一眼。
朝中大臣都知黎烨与黎清反目成仇,他们议论纷纷,讨论黎烨是否会废太子,毕竟天底下没有一个傻子会扶正一个仇人,从而威胁自己的地位和性命。但黎烨除了黎清这么个儿子,就再无可继承王位的孩子,他总不可能让黎画当君王吧?亦或他会再生一个孩子?大家讨论得热烈,无数猜想应运而生,就在大家笃定黎清没有未来的时候,黎烨做了件事,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龙臻在出战前,就已做好了安排,倘若自己不幸遇难,便将黎清交由自己的长子抚养长大,并辅佐他登上王位,成为他的左膀右臂。那日,龙臻的长子上门拜访,说要接走黎清,黎烨想都没想,便答应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好好教他,这个王位,本王给他留着。”
☆、82。拜访薛瑶
黎清走后,黎莹就显得格外落寞,平日里她与黎清同出同进,日子好生快活,她多希望能和黎清一起走了,然她的母妃是祁青青,祁青青身为后宫嫔妃,岂有弃夫之理?黎莹只能待在母亲身边,别无选择。黎画知道黎莹现在甚是孤单,她心里怜悯这个妹妹,便主动与其玩耍,然黎莹不知好歹,大骂了一通黎画后便跑了,黎画莫名其妙挨骂,又好心没好报,心中来气,从此和黎莹彻底绝交了。黎莹一人没个伴,之前的先生念及旧情,还是收了黎莹为徒弟,跟他一同学艺,黎莹感激涕零,潜心学习,只盼有一天黎清回来,自己能与他弹奏一曲。
那日,黎烨见黎画气鼓鼓地回来,问她发生了何事,黎画一五一十告诉了黎烨,并抱怨不停。那一刻,黎烨知道,他的另一个女儿也随黎清走了,他们根本不把自己当做父亲,他们彼此依靠,成了最亲密无间的亲人,而自己,或许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然无论如何感慨,事以成定局,黎烨无扭转乾坤之力,只能默默接受了这个现实。相比起另外两个孩子,他反而更担忧黎画的未来,现在自己在位,可以护着黎画,倘若有朝一日,黎清登基,他定会把黎画视为眼中钉,保不准还会把对自己的仇恨转移到黎画身上。到时他掌管大权,又处处刁难黎画,黎画不过一个无权无势的公主,如何与他抗衡?只怕会被欺负得很惨吧。有那么一瞬间,黎烨觉得干脆让黎画当君王得了,这样就不必担心黎画会被欺负,亦不用膈应自己,非选不讨喜的皇子做君主。
本来,黎烨只是随便想想,但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念头愈发强烈,他甚至觉得,历朝历代均是男子为王,实在迂腐。若女子才德兼备又文武双全,为何不能登上王位,统领国家?心有所想,黎烨就忍不住去和韩凌讨论,然韩凌虽疼爱黎画,但听闻此事,却是勃然大怒,天道伦理,黎烨竟敢公然违背,简直荒唐至极,从古至今,岂有女子为王?黎烨先是立了男王后,后又想封女子为储君,当真荒谬!
韩凌不同意,黎烨甚是委屈,于是又找夏晓谈心。黎烨心想夏晓为黎画生母,定是护犊子,心中保不定就念着黎画能登基称王呢?然出乎意料的,夏晓听后是愁眉不展,她对黎烨说了一句话,“你这是要置画儿于天下之大不为啊!”黎烨明白夏晓的意思,黎画若为王,那必会招来风言风语,且多为谩骂之辞,可若顶不住压力,如何创造奇迹?当初立韩凌为后,不也人人指责吗?结果现在呢?韩凌照样深得人心,受人敬仰,所以,即便触及三纲五常,但只要结果是好的,谁又会去在意结果?
黎烨找不到知心人,心里堵得慌,他非常想把这事办成了,但又知不能急于一时。经过数夜的辗转反侧,他终于想到了一妙招,他招来史官与各位朝臣,于龙翊殿内宣布,颁布新的律法,律法规定,凡是国内有杰出人才,不论男女,均可入朝为官。这一律法一出,登时引起轩然大波,这无不意味着女官这一角色应运而生。朝中炸成一锅粥,然黎烨一意孤行,谁拦得住他?之前还有龙臻坐镇把关,现在龙臻亡故,谁还敢站出来说半句不是?
现正是战后,人心惶惶,黎烨又闹这么一出,更是搞得满城风雨。黎烨知道,百姓思想观念保守,定不会轻易接受此事,故他借战后说事,言明此次大战损兵折将,很多优秀人才均死于非命,而现在国家又是战后重建的时候,人才稀缺,故放宽选官渠道和约束,只要有才者,皆可为官。听闻黎烨如此解释,百姓想了想,觉得似乎有道理,眼前一片狼藉,这场劫难带来的损失大家心知肚明,想要改变现状,确实需要有才之士带领。后来,骂声渐息,第一批女官登上历史舞台,她们卓绝的领导才能与利落的办事风采,绝不输任何男官,因此受到了全天下的一致好评。
黎烨骄傲地向韩凌嘚瑟,表扬自己高瞻远瞩,力排众议,方才成就了如此传奇。韩凌未料到竟会如此结果,不得不对黎烨佩服有嘉。
一日,黎烨心血来潮,说要微服私访,看看女官管辖下的县城是什么样。朝中大臣劝他说战火刚刚散去,政局稍微稳定,这时贸然出访,恐怕会有危险,还是再过段时间吧。然黎烨怎是会听话的主?他决定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于是,黎烨昭告天下,说自己即将微服私访,只是去哪里还未确定,各地官员可毛遂自荐,若有引人瞩目之处,那黎烨便会前去。
告示刚一出,黎烨就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自荐信,他在信堆里一一挑选,不禁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咦”了一声,而后对韩凌道:“想不到薛瑶竟也参与了自荐。”
韩凌此时正端坐案前,专心致志地研究新铸的宝剑,他的动作停了停,若有所思地想了半晌,而后道:“不知道是谁。”
黎烨白了韩凌一眼,提醒道:“当年本王在龙翊殿亲自选官,薛瑶乃龙城县县官,在那次选举中,只有他,深得本王喜欢。”
韩凌将宝剑收回剑鞘,转过身来,又凝眉思索了一下,良久,才恍然大悟,他不禁蹙了下眉,说道:“这人极为油嘴滑舌,又见风使舵,非正直之人。陛下,臣不知你为何会喜欢他,但此人要防。”
黎烨摆摆手,不在意道:“莫要拘泥小节,他是有头脑之人,本王听说,自从他到龙城县上任后,龙城县经济蓬勃发展,如此人才,为何要否定他?恰好此次他毛遂自荐,不如就去龙城县吧,看看那地究竟发展成了什么样。”
韩凌显然并不同意,他说:“陛下,微服私访事关你的安危,臣以为,薛瑶不可信,臣恐他会对你不利。”
黎烨不解,他不高兴道:“难不成他还会行刺本王?”
“这倒不会。”韩凌直言道:“薛瑶乃典型的墙头草,他知道,现在依附你,定能成大事,但若有一日,你不得志了,他必会立马翻脸不认人,弃你于不顾。”
黎烨坦然笑道:“这本王自然知道,不过本王现在不还得势吗?你就是杞人忧人,莫要多说,就这么定了,三日后出发。”
韩凌早已了解黎烨的秉性,只是这事也不关大局,韩凌便也没再同他争执,到时只要做好充分戒备,就算薛瑶有贼心,也定不会让他得逞。
因是微服私访,所以临行时黎烨也未大张旗鼓,只有地方县令知道当今天子要来拜访,但具体何时会到,人长什么样,来了住哪儿等等,一概不知。
又可出门远游,黎烨心中欢喜,一路走,一路玩,就像一个大小孩。但当远离都城,行至僻壤之地,黎烨的玩心彻底没有了,因为那些地方仍是民不聊生,战后带来的严重后果,让他们的经济难以复苏。黎烨在宫中不知真实民情,所有文书都写百姓正逐渐走出困境,某某县开辟战后经济建设新模式,百姓生活水平有望在半年内恢复到战前水平。也正是因为这些文书误导,让黎烨以为,战争虽对国家经济造成冲击,但波及范围不广,影响不深,未对百姓造成巨大伤害。然殊不知当亲眼目睹时,什么经济复苏,什么发展新模式,什么百姓安居乐业,全都成了狗屁。
黎烨发现,越是远离都城之地,受到战争摧残得越是严重,尤其是曾被邶军占领过的地方,其城内完全呈现一片萧条之态。老人颤巍身体,上山砍柴,妇女儿童远赴山坳,挑水采药,还有许多身体残疾之人,瘫在城门前,衣冠不整,身上散发恶臭,沿街乞讨,至于四肢健全的青壮年,根本看不到。
黎烨一行人行至此类地方,登时会被村民视为救星,毕竟村中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衣服考究,风度翩翩之人。村民们的直觉告诉自己:他们定是有钱人!
黎烨等人被团团围住,村民们苦苦哀求,请求施舍,他们本是犯了冒犯君王之罪,但在当时的情境下,黎烨根本无从治罪。黎烨命韩凌从包中掏出银两,要施舍于他们,然村民们竟摇头不收,只说道:“公子啊,有没有吃的?现在天下大乱,拿着钱也没用啊!能买到什么?求你们大恩大德,赏我们点吃的吧。”
黎烨不禁愣住,惨然一笑,居然有一天,有人会要吃的而不要钱。
对于这样的现象,黎烨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他去了当地官府,表明身份,而后厉声责问当地县官为何隐瞒灾情,弄得民不聊生。黎烨原以为是因贪官作祟,方才会出现此情形,然当他到了县官家里,登时打消了这样的念头。因为堂堂一七品官员,竟家住茅草房,且整个家中,无一侍女,全靠那县官的妻子在打点一切。
那地,是真穷。
黎烨问县官为何不开仓放粮?县官便领黎烨去看粮仓,里面的粮食少得可怜,若是用以救济百姓,估计坚持不了十日。
☆、83。有诈
黎烨一连经过数座城镇,其情况大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