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卖烧饼-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村长听到此话脸发烫,瞧瞧人家三郎,再瞧瞧吴老汉一家干的事,吴村长真不想说认识他们。
  可是他仍要说,“吴二明,从此吴三郎兄妹和你们没关系,日后胆敢抢吴大明家的东西,吴家村绝容不下你们这种贪心不足,欺压晚辈的人!我身为村长,要对得起吴家列祖列宗,绝不允许吴家村的村民像你们一样。”
  这话可谓诛心,吴二明脸上的笑容荡然无存。不过一想到烧饼炉在手,他答应的很痛快,“我知道了,绝不再给村长添麻烦。”
  “知道就好。”吴村长见甄大人走了,心里还惦记着龙舟赛,同三郎说一声也走了。
  “咋这么晚才回来?”甄庆明见天都快黑了,“那个吴二明走了?”
  “走了,好怕我交代不清。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三郎叹口气,见小五和四妹抱着粽子啃,“别吃了,晚上不消化,我去做饭。”
  “不急,歇会儿。”甄庆明伸手把人拽到身旁坐下,“吴二明不会做烧饼,他有可能还会来找你?”
  “我知道。”三郎揉揉额角,“那个蠢货让我教人家做烧饼炉子,信不信,最迟后天,桃源县至少会多出三家卖烧饼的。”
  “那咱咋办?”小五好着急,“都怪二叔!”
  “这样也好,他不会做别人也不会。”三郎道,“回头别人因为他,买了烧饼炉抢我的生意,我可得找他麻烦。”
  “如果人家会做咋办?”甄庆明没想到三郎恁不在意,直接把烧饼炉的制作工艺传出去。
  三郎微微一笑,“你当没人试过?谁都能做出来,我的饼怎么可能一直恁受欢迎。先不说做出薄而透亮且有嚼劲的烧饼要真功夫,单单白面饼里的酱,他们也调不出来。就算他们搞出了酱,腊汁肉也要花时间研究。”
  “那我就放心了。”甄庆明松一口气,小五和四妹趁三郎没注意又继续啃粽子。
  三郎见此好笑,“晚上想吃啥?”
  “疙瘩汤吧,不要有油盐的。”甄庆明后来饿了又啃两个粽子,现在不甚有胃口。
  当时三郎便在他身边,也知道他肚子里放不下肉。于是搅一块面,一点点放入翻滚的锅里,又撒四个鸡蛋下去。等锅开了,蛋花和面疙瘩融为一体,甄庆明盛一碗,待稍稍放凉一点,端起碗呼啦啦几口喝完,都不带嚼的就咽了。
  县令大人撑得打嗝了,还说,“明早还喝这个?”
  “搅面太费事,我不得闲。”三郎直接拒绝。甄大人哼哼唧唧,“我帮你和面?”
  “别!”他一个大少爷会和什么面,三郎脱口而出,“明天晚上做。”
  甄大人瞬间满意了,忍不住咧嘴直乐。东来东宝忍不住捂脸,双胞胎搁心里吐糟,吃货大人!
  可这些对甄庆明来说都没啥,只要有好吃的,而这些好吃的是三郎做的就成。
  三郎累了一天,见他吃饱喝足,就把他赶到隔壁。自己洗漱过后躺在床上便进入梦乡。五更鸡鸣,三郎习惯性睁开眼,坐在床上楞一会儿才起身洗把脸,然后去和做烧饼的面。
  孙婆子觉少,早就起来了,见他无精打采的样子,便试着说,“这段时间挣了不少钱,要不歇两天?”
  “没事。”三郎摇头。
  “可你天天也不少吃,咋就不见你胖啊?”孙婆子无儿无女,不出意外,这辈子跟着三郎兄妹过了,见主人每天起早贪黑,很是心疼。
  “我长高了啊。“三郎道,“以前才到甄大人肩膀,我现在到他下巴了。”说着捶捶胳膊,“看这肉多结实,身体好着呢。”
  孙婆子听到这些,无奈的叹气,“你呀。咱们走吧,双胞胎快醒的时候我再回来。”
  由于三郎怕家里突然有了钱,弟弟妹妹会染上一身陋习,便让双胞胎醒来后去街口找他,然后和他一起卖烧饼,体会一下赚钱不易。
  自打他发现,就算给小五金山银山,他依旧不舍得浪费,三郎便让两个孩子留在家里,吃过早饭,一个复习甄庆明布置的功课,一个跟孙婆子学女红。
  一老一少说着话,板车推出家门,孙婆子正问,“三郎,你喜欢啥样的姑娘?我留意一下,如果遇到合适的,咱回头请个媒人——”
  “啊!”
  刺耳的尖叫声惊的孙婆子的声音戛然而止,不禁打个哆嗦。三郎艺高人胆大:“在这边等着,我去看看。”
  孙婆子非常害怕,听到三郎的话,伸手拽住他的衣服,“我,我跟你一块去。”
  三郎不同意,老婆子就拽着他不让他走。三郎只得同意,“好吧!”
  两人推着板车,慢慢慢慢向发出声音的地方移动。
  天空渐明,没多大会儿,三郎就看到一个黑影,等走到跟前,孙婆子“啊”一声,三郎毫无防备,差点吓晕了。
  “咋回事?”三郎问。
  “死,死人!”
  坐在地上的人看到有人来了,心神一松,抬起头一看,“三郎!”
  “于伟?”三郎使劲瞪大眼,“你,你?”指着他又指着地上的男尸,不敢置信。
  “不是我杀的,和我没关系!”于伟说着就站起来,腿一软,三郎上前扶着他,于伟抓住三郎的手,紧张地说,“你要相信我,一定要相信我!”
  三郎盯着他的眼睛,瞬间确定他和死者没关系,“我信你!”短短三个字,莫名地安抚了惶恐不已的人,“孙婆婆,快去报官。”
  “三郎,你一定要给我作证!”于伟双眼殷切的看着他。
  “放心,甄大人明察秋毫,只要此事和你无关,大人不会冤枉任何一个人。”三郎拍拍他的肩膀,和他一起等衙役到来。
  甄庆明在房里读书,看到衙役慌慌张张跑来,身后跟个本应该在三郎身边的孙婆子,没等两人开口就问,“三郎出事了?”
  “不是!”衙役说着一顿,“是,不是。”
  “到底是不是?”甄庆明不自觉地拨高声音。
  孙婆子连忙说,“大人,是这样的,我和三郎……”
  甄庆明听着她解释疾步往外走,到案发地点,见三郎蹲在地上,仰着头盯着烧饼车,不知为何,心里一紧,意外地没有像以前那样,第一时间观察凶案现场。
  “三郎,没事吧?”甄庆明到他跟前就问。
  “没事。”三郎摇摇头,“死者在那边。”
  甄庆明往不远处扫一眼,“我知道,你先去卖烧饼吧。”
  “不用我在这边么?”三郎见于伟被两个衙役看管起来,脸色煞白煞白,整个人看起来有点痴傻,忍不住说,“我刚才看了一下,现场没有凶器,感觉这事和于伟没关系。”
  “我听孙婆子说了,具体情况还要详细盘查,如果有什么问题,回头我去找你。”甄庆明拍拍他的肩膀,示意这里没他啥事了。
  三郎不太懂这里的律法,甄庆明这样说,他也就信了。看到东来指挥着衙役把尸体搬到一旁,脚步一顿,“这人我认识!”
  

☆、 第42章 牵涉甚广
  “你认识?”甄庆明心中一凛,下意识不希望三郎和凶案扯上关系。
  三郎抬头看他一眼,四目相对,见他眼中明晃晃写到,你怎么能认识死者!?不禁奇怪,难道这人担心他?想到很有可能,三郎想放声大笑,可是地点不对,只能忍着,“不但我认识,你也认识。”
  “我?”甄庆明眉头微皱,显然不信,仔细看了看死者,甄大人确定,“我不认识。”
  “他叫王来保,经常来我这儿买烧饼,你来桃源县的第一天,来卖烧饼没带钱,有个人要捉你去见官,还记得么?”
  “是他?”甄庆明那时身无分文,一下子拿三个烧饼,当时倍感丢人便一直低着头,不记得周围有哪些人,不过,那些话还记得,“你知道他家在哪儿么?”
  “待会儿我问问吧。”人死了自然要家属来认领,继而甄庆明也能查清死者的关系网。于是,他也没耽搁,支好桌子,点着炉子便开始做烧饼,每当有人来买烧饼,三郎总要说一句,隔壁街上发生凶案,死者是喜欢吃烧饼的王来保。
  听到三郎来回说凶案尸体什么的,众人只当他害怕,便劝他,“以后别起恁早了,快吃早饭的时候,我们再来买烧饼。”
  “没事。”三郎道,“我只是让孙婆婆去喊一下官差,那事和我没关系。”
  “话可不能这样说。”前来买烧饼的人道,“甄大人那么厉害,最多三天就能把案子破了,回头凶手的家人报复你可咋办哟?”
  “哪有那么多报社的人。”三郎看到众人不赞同的眼神,“你们放心啦,回头我问问大人,让他帮我拿个主意。”
  可惜,大人此时也犯愁。
  甄庆明以往勘察现场,会当场说出死者始于何时,凶器是什么,可这次,看到死者身上的伤口,他便命人把尸体抬回县衙,而不是义庄。
  三郎让孙婆子打听一下案子的最新进展,听她说什么都没打听到,三郎惊觉此案非同寻常。晌午饭后,三郎舍去午休时间,蹦跶蹦跶蹦到县衙后堂,进去便看到王来保的尸体放在中央,甄庆明眉头紧锁。不禁问,“很麻烦?”
  甄庆明吓一跳,“你怎么来了?快回去。”
  “为啥?”话刚出口,三郎灵光一闪,“我不能知道,还是此案牵扯到我?”
  “和你没关系。”
  “那就是牵扯到你?”三郎一想到有这种可能,面色微变,“那大人更应该告诉我。”他家大人有事他却躲开,那他算什么男人。
  “回家去,这里没你什么事。”甄庆明说着把他往外推。
  他如果随便扯两句,也许能把三郎糊弄住,可他越这样三郎越不走。手抓着门框,甄庆明折腾一头汗,也没能撼动他分毫。
  文雅书生哪能是拳王的对手,三郎这两个月可不是白练的,“大人,你就告诉我吧。就凭咱们的关系,如果牵扯到你,我也甭想置身事外。”
  “你!”甄庆明狠狠瞪他一眼,“行!我告诉你,这是剑伤!”指着伤痕,“看到没有,一剑毙命。”
  三郎一惊,“凶手是谁?强盗土匪?江湖歹人?王来保不是土生土长的桃源县人么?咋能惹上持剑的人?”
  “不是他惹得,他是被人随手杀的。”甄庆明说着拿出一个东西,“这是在离他不远的墙角边发现的。”
  三郎伸手接过来,食指长,二指宽,看着像个铁质令牌,“你认识?”
  “我姐夫以前是带刀侍卫,有幸听他讲过,这是东宫护卫的腰牌。”甄庆明说完,三郎惊得语不成调,“东,东宫?太子的人!”
  甄庆明点头。
  “太子的人怎么会在这里?难不成,难不成来暗杀王爷?”最后四个字,三郎说的很小声。
  “我也不知道。”甄庆明叹口气,“根据死者家属和朋友所述,死者昨晚在朋友家吃酒,子时左右离去。而你发现死者时,他的尸体已经有点凉了,初步估计,死者子时左右遇害。
  死者昨天曾对家人说,他晚上可能要晚点回来,这点和死者的朋友所言相符。根据尸体周围的环境,我可以断定,你发现死者的地方是第一案发现场。
  “那就和于伟没关系了?”三郎问。
  “是的,花楼里的姑娘和龟公都能证明,于伟寅时从花街出来。”甄庆明又说,“我刚才和曹衙役还原了一下现场,死者半醉半醒间踢到掉在地上的令牌,令牌打在墙上响了一声,结合死者死时曲腿趴在地上,他应该是在听到那个声音后,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