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苑月裴回·一-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涟也笑了,道:“说起来,崔大人原来还在陈宛王府做过差事呢,但我从未听他说起过这段经历,所以还不敢确定。”
  原来崔渚从来不提起他从前在王府的旧事么?
  不知怎的,李衍的心中忽然起了无名火气,便对方涟说:“本王去跟崔大人打声招呼。”说罢,便径直走到了崔渚桌前。
  端王驾到,崔渚却无动于衷,仍是端坐在檀木宽椅之上,平视着远方,瞧也不瞧端王一眼。
  李衍心中更是恼火,皮笑肉不笑地说:“崔大人,许久未见,您这是高升了呀。”
  崔渚微微颔首,答道:“崔某见过端王殿下。” 语气十分冷淡而疏离。
  端王狡黠一笑,忽而压低了声音说:“雁洲哥哥,三年没见了,你怎么与我变得这么生分?”
  崔渚垂下眼眸,道:“崔某不敢。”
  李衍自讨没趣儿,尴尬异常。
  若是换了旁人,端王肯定是要扭头就走的,但对上了久未谋面的崔家表哥,李衍偏偏不想离开,就站在崔渚身边寻思对策。
  想着想着,李衍慢慢嗅到了一股熟悉的香气,原是崔渚常用来熏衣的水沉香。
  李衍不禁有些晃神,崔渚身上的沉香味道依旧同三年前一样绵厚安神,但崔渚本人却与从前大不相同了:
  从前的雁洲哥哥性格温柔和缓,脸上总是带着笑,哪怕“宜安妹妹”再怎么捣乱淘气,他也只是无奈地看着李衍,从来不会责怪也不会冷落他。
  但现在的崔大人却像是变了个人似的。脸上冷冰冰的,没有一点儿表情。李衍夹枪带棒的问话,也不能激起他的任何波澜。
  难道说崔渚的温柔是只留给“宜安妹妹”的么?
  但是方涟刚刚也说了,崔渚“面冷心热”,“看起来清高冷傲”。
  若是放在三年前,崔渚是绝对不会得到如此评价的。
  难道说,在经历过三年前的事情之后,崔渚就再也不能温柔待人,而是一味扮演冷面阎王么?
  难道……
  难道是本王害得原本温柔可亲的雁洲哥哥变成如今这样的么?
  李衍胸中忽然泛起一阵久违的酸楚味道。
  他本以为这些心痛已经随着春去秋来而渐渐消融,可是一旦见到态度冷淡的崔渚,那些业已被李衍遗忘的莫名情愫又悄然复苏了。
  这边,崔渚与李衍表兄弟俩是相对无言;那边,华庭之中的诸位宾客有意无意地注视着这边情况,都在看端王殿下要如何与清高自傲到出了名的幸原公子交锋。
  李衍实在是无法忍受这般沉默,便上前一步,双手压住桌子,从上而下逼视着崔渚,道:“雁洲哥哥,难道你还在生我的气么?”
  崔渚这才看向端王。
  李衍骤然与崔渚直接对视,心中却是一惊。
  因为崔渚那对曾经无比和煦温柔的凤眼,现在却变成了两颗冰冷玉珠。漂亮依旧是漂亮的,却也淡漠到了极点。
  仿佛崔渚这个人再没有了任何喜怒哀乐,年纪轻轻就看破了凡俗红尘。
  李衍心跳如擂鼓,而崔渚就用那冰冷眼神定定地望着他,沉默片刻,才说了句:
  “端王殿下长高了。”
  李衍万万没料到崔渚会说出这么一句话,登时愣在原处。
  崔渚却不在乎他的反应,说完这句话又收回了目光。
  此时,大殿上的礼官出来通报时辰,众人便回归了各自的座位。
  不一会儿,皇帝皇后来到了宴厅之中。
  拜谒礼节过后,皇帝又说了一番温厚关怀的家常话,请大家在今晚的家宴中放下政事,只聊些家常话即可。
  诸位宾客齐声应和,李衍却是走了神,听到众人答话才反应过来慌忙出声,却因为落后他人而显得颇为突兀。
  于是众人的目光齐齐落在了李衍身上,李衍后悔不已,却不能像小时候那样撒娇糊弄过去。正待起身告罪,那皇帝李沛就笑着说:“宜安小公主走神了。”
  亲王们与年迈有资历的朝臣们皆哈哈大笑,端王却是笑不出来的。
  他已经长大了,哥哥们却还把他当成小孩子开玩笑,真是比他还孩子气。
  在满堂笑声中,李衍终究还是起身告罪,又埋怨道:“皇兄,这个笑话你都说了十几年了,不会腻的么?”
  皇帝转过头对皇后段氏说:“宜安小公主又生气了。”
  那位端庄肃丽的皇后娘娘本是正儿八经地坐在凤椅中,听了这话全身一抖,忍笑忍得好不辛苦
  李衍臊得不行,又偷偷地瞥了一眼崔渚。
  崔渚仍然是冷冷清清地坐在那里。别人都笑,他却不笑,也不知心里头在想些什么。
  见那崔家表哥理也不理自己,李衍心中很是黯然,又有些无名火气。
  酒宴照常地进行下去,席间还有歌舞乐曲助兴。乐师抚琴悦耳悦目,舞女身子曼妙非凡。皇帝本是叫大家放松吃酒,宾客们却不敢真正随意。
  于是皇帝带头抛出一个话题,指着端王说:“阿衍,朕记得中书令崔大人从前在你的王府中当过差。怎么你们现在都不说话呢?难道是朕记错了?”
  皇帝一开口就把崔渚拉了出来,显然是十分器重这位年轻臣子的。
  端王道:“崔大人来我府中不到两个月,就遇到了崔家老祖过世的丧事。虽然时间不长,但崔大人也给我帮了大忙。”
  皇帝笑道:“朕记得,陈宛太后从前还在宫里时,常常会夸赞幸原公子的种种好处。久而久之,连朕也记住了这个名字。恰巧前段时间中书令的位置空了出来,朕就想起了幸原公子。派人打听一二,才知道崔家刚刚出丧。崔氏一族举家守孝,此番孝心感人至深。于是,朕就干脆请幸原公子出山了。”
  崔渚起身行礼,道:“微臣感激陛下抬爱。”
  皇帝道:“朕瞧你这幸原公子哪儿哪儿都好,就是性子太冷了些。从前陈宛太后说起你时,总是说你温柔敦厚和善可亲,怎么你来了皇都以后就变了个性格?”
  崔渚仍然无动于衷,淡淡地说:“微臣惶恐。”
  皇帝笑眯眯地看着崔渚,说:“你在官场活动,若是如此性格,怕是要吃点苦头了。”
  崔渚还未答话,李衍却忽然开了口,说道:“崔大人从前在我的王府中就是‘温柔敦厚和善可亲’的。怕是他来了皇都以后不敢放肆,所以才收敛了许多。”
  端王这番话像是在给崔渚辩白,又像是在与众人炫耀:幸原公子虽然对你们这些人冷冰冰的,但他对我李衍却是不一样的。
  众人听到端王这般孩子气的发言,都相视而笑。
  李衍又偷偷看了眼崔渚,恰好崔渚此时也在看他。
  李衍心中一动,却发现崔大人虽然在看他,但那神色却是不喜的。崔渚长眉微蹙,薄唇紧抿,似乎并不想让人们觉得他与端王关系有多好。
  李衍明明帮崔渚说了话,却遭到如此蔑视,心中更是气恼,却不好当众发作,只能咬牙切齿地将怒火憋在心里。
  皇帝饶有兴趣地打量着李衍变化多端的神色表情,调笑道:“阿衍,你对你的母家表哥倒是十分亲近。朕和诸位亲王都是你的亲哥哥,你怎么就对我们凶悍霸道呢?难道表哥比亲哥还亲么?”
  李衍还未答话,他那亲哥哥之一的恭王李潇自斟自饮喝了一杯热酒,笑道:“皇兄有所不知,表哥当然是比亲哥还亲的。”
  皇帝问道:“此话怎讲?”
  恭王调侃道:“表哥可以把宜安小公主抱回家去,拜堂成亲洞房花烛,以后就是风风光光的公主驸马,我们这些亲哥却断断不能呢。”


第14章 第十四回
  华庭中响起了一片哄笑声,唯独李衍大惊失色,急道:“三哥哥,你喝醉酒了,怎么能在陛下面前说这种混话?”
  皇帝倒是没有生气,笑着说:“阿衍果然凶悍霸道,朕还没说什么呢,你倒教训起你的恭王哥哥来了?”
  诸位亲王纷纷点头应和,李衍老脸一红,羞恼地说:“我……我哪里凶悍哪里霸道了?”
  皇帝还真的回忆起了年少旧事,说道:“朕还记得,阿衍小时候调皮爬高树被困在危枝之上。旁人怎么劝,他都不肯下来,最后还是朕把哄他下来的。那时,阿衍也有六七八岁了?虽然他个子矮,却重的跟只小山猪似的,落下树的时候差点没把朕的胸骨给压折了。”
  李衍羞恼地说:“那不是没折嘛!”
  恭王李潇更加来劲儿,道:“阿衍小时候成日带着他那侍卫耀武扬威惹猫逗狗。偏偏他长得可爱又会撒娇,父皇还有后宫的娘娘们都不会罚他,连书院里的夫子见了他都笑呵呵的。我们几个兄弟里,只有他没被夫子打过手心罢。”
  李衍怪道:“我读书勤奋功课也好,夫子没事干嘛要打我的手心呢?再说,三哥哥你从前盗走夫子的戒尺丢到池塘里,害得夫子找了好几天,他看到你当然是笑不出来的。”
  显王李霂也说:“阿衍从前总是抱怨他的母亲只知道夸赞幸原公子,却很少表扬他。我听得实在心烦,就回了句‘幸原公子的文章写得确实漂亮’。这下好了,阿衍不肯跟我玩了,一直把我冷落了好多天呢……唉,妍铃妹妹那时也在场,她肯定也记得。”
  李衍已经不敢去看崔渚是什么神情了,脸红成了一片,羞臊地说:“亲哥哥们,求你们饶过弟弟罢。我们刚刚不是在说崔大人的事吗?怎么反倒说起我来了?”
  敬王李湛拍了拍端王的肩膀,道:“阿衍你看,我就不会说你的不好。”
  李湛与李衍的年纪最为相近,小时候的关系也最亲密。不过他两人的封地分处南北天遥地远,长大以后,彼此的联络也就疏离许多。
  李衍感动极了,道:“六哥哥,还是你对我最好。”
  恭王拍了拍手掌,道:“好好好,那我们就不说阿衍的事情了,还是说回崔大人罢。崔大人,你今年多少岁了?”
  方才诸位亲王拿“亲哥哥”与“表哥哥”开玩笑的时候,崔渚也不笑,只是默默地饮着盏中热酒,如玉般的清俊面孔上泛起了微醺红晕。
  朝霞般的红晕配上那不知人间烟火的清冷面容,就好像天宫仙女落入了红尘,好看极了。
  此时,恭王问起崔渚的年岁,崔渚就放下酒杯,一板一眼地答道:“二十有三。”
  李潇道:“是阿,你都二十有三了,怎么还未婚娶呢?可是因为你面冷心凉的缘故,所以把姑娘们都给吓走了?”
  李衍实在是不忍心再听下去了。
  三哥哥你怎么这么不会说话!
  怎么人家愈不想听什么话,你就愈要说什么?也忒不可爱了罢!
  那崔渚倒是淡然处之,老实答道:“家中刚出孝期,并不是考虑婚姻喜事的时候。”
  皇帝此时也饮了几杯酒,闻言劝道:“都说成家才能立业,崔大人若是娶了妻子,性子也会更加和缓些。你家长辈远在幸原,不方便替你操持婚事。若是你有了什么心仪人选,朕作为长辈,可以为你关照一二。”
  唯恐天下不乱的恭王又指着端王,冲皇帝说:“皇兄,既然咱们家阿衍如此中意崔大人,不如就把宜安小公主许配给崔大人罢?”
  宴厅中又是一片哄堂大笑,还有人当场就开始称呼崔渚为“驸马爷”了。
  李衍简直抬不起头来,端起酒杯猛饮了几口,装作什么都没有听到的样子。
  那崔渚也是不悦。
  饶是他平日再怎么谨慎小心,三番五次遭到调侃,胸中也烦闷异常,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