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神断-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郡王皱眉:“倒也有理。指不定多少眼睛盯着我这里。”
  唐婉眉道:“郡王愁什么,便是那边送了再多东西,跟郡王有什么干系?不过是家里怕我委屈,送来给我撑腰罢了。”
  这是早先商议的说辞,真要有人拿这事儿做文章,唐婉眉便认头。当然不是指望着瞒过众人,而是给外界一个说法。端郡王到底是皇帝亲儿子,生母又是温妃,为着一点子银钱,皇帝顶多责罚一番,不至于伤筋动骨。
  端郡王一向喜欢唐婉眉聪明识趣,与她说话,总是很贴心顺畅。这时情绪舒展了一些,但还是忧心:“你们那个飞仙镇,名头不小,尤其是那个仙女庙……”
  唐婉眉垂下眼:“早前就把收尾收拾干净了,不说天衣无缝,却也很难查实。郡王说的那个‘姚文石’,到任才多久,哪里那么容易查得出来。”
  “所以才说蹊跷啊!肯定有人在暗中动手脚。”端郡王也不是傻子。
  唐婉眉送走了端郡王,平静的面色沉郁下来。
  别看她在郡王面前表现的镇定,可实际上,她手心儿里早已被冷汗浸湿。
  端郡王不知,她却很清楚,他们唐家跟前朝有关。早年她野心勃勃,先斩后奏,惹怒了家里,若非还要入端郡王府的门,只怕将一辈子守在祠堂青灯古佛。她也怨,也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她想富贵荣华哪里错了?若家里早告知她内情,她怎么可能去谋这一步?同时她又很怕,尤其是现在,怕的浑身发冷。
  若仅仅是查端郡王和商人勾连、包揽讼词、谋取私利等等,都不怕,就怕查出唐家娄家根底。
  再者,端郡王提到仙女庙。
  她知道他的意思。
  当初她进了端郡王府,出身等事自然被人所知,也有些人对仙女庙感兴趣,端郡王指使她,从庙中选取了合适之人分别送往那些人的府邸。她做这种事时,未免徒生事端,明面上或是安排女子远嫁,或是伪造女子身亡,尽量把收尾弄干净,但这种事……
  正如她担忧的,当姚文石的弹劾折子送上来,便另有其他人相继弹劾,不乏仙女庙之事。果然,当初便不止一拨人盯着飞仙镇,端郡王在那边的作为,瞒不过人。
  弹劾中,有一份是罗列端郡王结党营私的,便是指控端郡王以权势相压,将女子清净之地,衍变为笼络官员的手段,将其中容貌才情出众的女子送入达官显贵之家。更甚者,罗列了女子的具体名单,详细情况,显然是仔细查证过的。
  这件事涉及的是端郡王,也是肃亲王、贤郡王和四位辅政大臣接受任命后,遇到的第一件大事。
  他们当然不敢擅专,第一时间禀报给皇帝,皇帝只一个字:查!
  前后不过七八日,有关端郡王、飞仙镇、唐家娄家等等有关一切,都搜罗齐全了。有人将东西匿名递到御史台,且颇有些时间了,但御史台没敢冒头,只暗中核实,此时见得了机会,又有人授意,自然都放了出来。
  许是万幸,飞仙镇离得太远,并没有人亲自去查证,所以只知道有座仙女庙,十分特殊,却不知具体根底由来。但是,关于唐家娄家为竞争仙女庙继任者闹出人命的事,还是被翻了出来,当即就有大臣表示庙宇乃清净地,不该为私人把控云云。
  不过,仙女庙归属不在众人讨论重点,关注者不多。
  朝臣和皇子们只注意到唐家,端郡王府有个爱妾是唐家女儿,收敛银钱、给商人官员牵线搭桥都有此女影子,而唐家又牵扯到命案,自然有人拿这唐家来攻击端郡王。
  最终结果,皇帝亲自下令,捋除端郡王一切职务,令其闭门思过。
  此外,念在唐婉眉为端郡王生育子嗣,死罪可免可罪难逃,发往庙中落发为尼。
  又传旨无南县县令姚文石,核查飞仙镇过往人命案。
  与此同时,跟唐家往来亲密的许家、钱家,自然也落不着好。
  这个结果在预料之中。
  私下里谈起,闻寂雪提到一件事:“所谓墙倒众人推,弹劾端郡王的不少,但御史那边,却有人数月前就匿名投信,有点奇怪。”
  穆清彦问:“奇怪在哪里?早前林若兰也曾给御史递匿名信。”
  “不一样。”闻寂雪摇头:“林若兰是把东西送到文御史府门,可这次的事,那匿名告发信却是出现在都察院内。”
  “必然是有人悄悄带进去的。”
  “不错,可为什么?”闻寂雪反问。
  穆清彦被问的一愣,少顷才回过味儿来。
  “是啊,若说真要弹劾检举端郡王,悄悄把告发信送进都察院是没多大用的。毕竟是郡王之尊,御史的骨头再硬,却也不愿被当刀使。只是,若说是某个皇子的手笔,又不大像,否则也不至于送进去几个月没动静了。”这么一想,不免来了兴致:“你说,这是什么人做的?”
  闻寂雪摇头,着实不好猜。


第314章 姚家姐弟
  关于端郡王之事,朝廷已有定论,但外间影响还在持续变化。
  京中诸位郡王,因着端郡王之前车之鉴,陡然沉寂,个个小心。
  若说远的变化,当属飞仙镇,一直盘踞此地的唐、娄两家,各有损伤。姚文石是个较真的,力查多年前的飞仙双凤案,将涉案之人一并抓捕。又因端郡王之故,唐家长房老爷也入狱,各房男丁大半都落了罪名儿,一下子元气大伤。
  娄家终于压倒了唐家,却不敢落井下石,反倒唏嘘忐忑,收缩族人,修养自身。
  他们到底是怕朝廷追究之下,挖出两家埋藏的隐秘。
  如今正值风头之上,宁愿有所损失,也要稳妥为上。
  安排在飞仙镇的人手反馈了一个消息。
  高天道:“我们的人引导着姚文石察觉飞仙镇之事,事情进展的很顺利,不知是否巧合,其中应是有他人出手。姚文石去飞仙镇前,曾在县城一酒楼用饭,那家酒楼名叫‘仙品居’,是姚家在县城开的分店。”
  同姓?
  提及姚家酒楼,穆清彦自然想起酒楼老板姚湛,其乃是俞晚霜之夫,容渡之舅。
  当初因着容渡,也查过这家子人。
  “说起来,当初就怀疑过容渡出现在飞仙镇的原因。若当真是姚家暗中相助,与我们目的相同,是否说明,姚家等人也早盯上了飞仙镇?他们是冲着端郡王去的?甚至……”穆清彦灵光一闪:“都察院的那封告密信,是姚家的手笔?想往都察院悄无声息的送物件,可不容易。”
  真能做到,那姚家就不是简单的商人。
  闻寂雪问高天:“他们双方的根底核查过?”
  这话突兀,高天却听明白了:“是,核查过,同姓应该是巧合。”
  闻寂雪也是谨慎方才一问,实际上他也觉得是巧合,姚家是查过的,而姚文石的底细他也知道。何况,姚文石得皇帝看重,是朝廷命官,家世出生都是自科举起就层层核实审查的。
  提及姚湛底细,也是当初委托了溪云县县尉袁骋。
  袁骋爽快应承此事,前后花费了不少功夫,把结果告知了他们。
  从户籍信息上追根溯源,姚湛所说的家乡村庄,的确有几家姓姚。当年灾荒,村中百姓各处逃难,姚家和村中人是一起的,只是后来遇上别处难民劫掠,人被冲散了一些,有一户姚家人便于村中亲友失散。
  那家子有老有小,其家长子正是名姚湛,其上有个长姐远嫁丰州,据说有个儿子,跟容渡年岁相近。
  后来朝廷赈灾,难免陆续返乡,姚家所在的村子只余一半人口,如姚家那等再无音信的不是特例,都以为他们家遭了难。也是过了两年,有人回村修坟,才知是姚家委托,道是姚湛在外出息了,送爹娘归乡安葬。
  一切看上去都没什么问题,但村人问及姚湛近况,对方讲的很笼统,只知道人在松坪府落脚,寻了个营生,别的一概不知。
  那么些年,姚湛姐弟也不曾回乡。
  袁骋寻的人得了好处,寻访的很细致。历来有贼人山匪拿户籍冒充良民的,不是没有,便请村人详细描述姚湛姐弟容貌特征。可惜,村人只记得十几年的姚家姐弟模样,十来年过去,总会生出变化。
  姚家人名字起的好,跟寻常村人不同。如姚湛所说,姚家祖父读过书,还曾在府城进学,祖上短暂兴旺过。但姚家祖父乃至父亲都不曾做官,且至姚家父亲,家中已经落魄,只剩些田地,兼之他们家乡离松坪府甚远,俞家老祖父又不曾在那边做过官,两家如何是“旧识”?
  这是一个疑点。
  二来,根据村人描述,姚家姐弟确实生的清秀不俗,但那是在村中来讲。姚家父母的底子摆在那里,姚家儿女肖父,便是后天养得再好,也达不到脱胎换骨的地步。
  三来,有个跟姚家相熟的老嫂子记得一件事,姚湛女儿姚兰左眉有一颗红痣。当初其出生时村中都知道,说左眉有痣乃是有财旺夫,姚兰又生的好看,大家深信不疑。果然,在其长大后,有个意外路过的富商见了,重金求娶,姚兰便远嫁丰州。
  早年还有音信往来,知道姚兰生了儿子,过得很好。
  若要问为何姚湛不去丰州,村人却道,在最初姚家是打算去丰州的,甚至他们全村都打算去丰州。然而路途多艰,计划一再生变,后来更是失散了,哪里还顾得上曾经的打算。
  再去丰州打听,早年那边的确有个姓容的富商,却是外地人。有一年经商失力,离开了丰州,不知去了哪里。
  可见,姚湛身份有假。
  短时间趁着混乱冒用户籍,可行,但多年下来,一直没出任何纰漏,透露出的东西可不简单。
  在松坪府,俞家待姚湛这女婿着实不错,尤其是当初俞家祖父做主结亲,还对外说跟姚湛父亲是旧识,给他撑腰,帮他联络人脉,能对姚湛底细不清楚么?一个根底来历有问题的年轻人,关照到这个地步,背后原因必然也不简单。
  闻寂雪突然笑了笑,又问:“姚文石可见过姚湛?”
  “是,据说二人言谈投契。”
  “意料之中。”闻寂雪轻笑:“这姚湛,只怕所图甚大!”
  交好姚文石,或许只是积累人脉,多个方便。但若要真真插手飞仙镇之事,此举便大有深意,却不一定是藉由姚文石达成什么目的。
  总之,虽未见过姚湛其人,只听人谈论诸多见闻,便知此人不凡。
  “别惊动了他。”闻寂雪发了话。
  姚湛容渡的确值得注意,但二人远在松坪府,暂时可以放一放。
  闻寂雪的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京城,时局瞬息变化,他原本有心跟肃亲王合作,但对方如今身价上涨,他若拿不出对等的筹码,谈何合作?最好的合作之法,就是出力将对方推上帝王宝座,亦或者,打落对方最强劲的对手。
  明面上看去,诸皇子中,肃亲王、贤郡王二人争锋。
  端郡王出事,皇帝没下死手,却斩断了端郡王所有外力,将其拘在府邸,短时间内端郡王都不能动弹。可以说,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端郡王落得这步境地,基本没了继位可能。
  闻寂雪倾向于皇帝有暗中属意的继承者,但不像提早公布出来,免得被针对暗算。
  古往今来,做太子的人多,可能从太子之位顺利登基为皇者,甚少。
  闻寂雪的目的是为雪家翻案昭雪,不是为保谁做皇帝。若是选择跟肃亲王合作,那么,帮其搬倒贤郡王,无疑是很有分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