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不君,臣不臣-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上马车,虞濯便将自己猜测的告知夏侯瞻,后者听完,皱起眉头,说道:“朕的外祖早年间跟朕说过,千万别跟那帮人扯上关系。”
  昔年燕氏虽然想要努力拯救末朝,然而大厦将倾。
  “陛下,前头是很著名的一家酒楼,以红烧狮子头出名,可要去用午膳?”虞濯问道,显得对此地了如指掌一般。
  一听“狮子头”,夏侯瞻双眼放光,立即点头。就连虞濯抓他的手把玩也没有在意。
  进了酒楼,虞濯便被告知雅间已经被预定完了,好在夏侯瞻没有介意,便寻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了。
  “苏州的菜数量略少。”夏侯瞻看着摆上来的小盘子,说道。
  “江淮一带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且南方人食量也小,自然不必上那么多。”虞濯说归说,荤菜一律留给夏侯瞻。
  “还有你们两个也别傻坐着了,一起吃吧。”虞濯吩咐。
  小德子和那名家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异口同声地说:“奴才不饿。”
  知道他们忌讳多,夏侯瞻看了一旁还有空座,便道:“去那里坐吧,正好我同虞大人还有话要谈。”
  这顿饭菜吃到一半,便有人打扰。
  一个油头粉面、世家公子模样的人走到小德子那桌,哈哈大笑,问道:“这是个小姑娘嘛?生得这般俊俏,跟大爷我回家可好?”
  小德子立即憋红了脸,反倒是家丁有几番底气地吼道:“哪里来的臭小子,这般乱吠!你面前是个男子。”
  “男子好,男子才好咧。”这公子哥居然还想动手,往他脸上摸去。家丁抬脚便将人踹出去,惹得这公子哥身后一帮人涌上来。
  虽然这名家丁功夫弟子不错,奈何公子哥身边围着五六个武夫,转瞬便招架不住,酒楼的掌柜立即出面说道:“李公子,您能不能别闹了!”
  虞濯擦了擦嘴,身形忽然鬼魅起来,转瞬出现在那公子哥面前,拎起那人便喊道:“谁再动手——”
  直接将手中一支筷子插入身边桌子,脆弱的筷子顿时深入半根之长。
  那群武夫赶紧围到公子哥面前。
  “放……放开我!”公子哥只觉得自己的脖子越来越紧,面色酱紫,想喊却喊不出来,那些武夫一应求饶,虞濯才放开他。
  掌柜赶紧端了一壶上好的茶水,劝说道:“两位公子,真是得罪了,多谢出手相助,这茶水是给几位压压惊,这饭前,小老儿请了。”
  周府家丁问:“那是那家公子,这般嚣张?”
  “对面‘生记酒楼’的公子,这不是同行如世仇嘛,自从咱们家酒楼铺子开了,对门的生意差,这不,成天来这儿折腾,东家不爱管事,咱们可就头疼了。”
  “你们不报官吗?”
  “他们也就是小打小闹,今儿个说猜难吃,明儿个再惹些事情了,怎么报呢?”掌柜的说完,周围食客纷纷表示同情。
  “怪不得生意差,想必那家人品也不怎么好。”
  “就是,使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在这之后,夏侯瞻的目光时不时撇过小德子,这些虞濯看在眼里。陛下这人,很难轻而易举对一个人报以关注,显然他对小德子还是蛮上心的。
  “走吧,这等人,无论在哪都能看到,不值得生气。”
  夏侯瞻神色静穆:“我并不是生气。”
  虞濯笑着说:“好的,燕公子,还有一下午的时间可以去逛逛,毕竟不能白来一趟苏州。”
  “恒清,你打算何时回京城?”
  “形势所迫,尽快,但是造船局的事情并不能一朝一夕地解决,以我之见,起码需要整顿十天半个月,可我又不放心你一人回去。”
  “那么多人,怎么看不住我一个。”夏侯瞻言下所指便是南御行司众人。
  “到底不是我看着,怎么放心。”
  身后的家丁不住地把目光在二人之间流连,心想着虞大人怎么会有这么一名关系好的知己,也从未听谁提起过,真当是古怪。
  烟柳溟濛,微雨霏霏,行走河堤旁,犹如置身画卷之中,虞濯不禁心生感慨:“有时候倒真的希望,翰林院那帮人能把朝廷之事处理好了,让我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夏侯瞻难得勾起嘴角:“你尽是喜欢躲懒。”
  “哪里哪里,跟你燕公子一提,那真是望尘莫及。”
  就在此时,天际飞落一只灰鸽子,虞濯赶紧闪开,展开折扇挡住脑袋,夏侯瞻立即皱眉,取出鸽子脚踝的信件。
  “半日闲也寻不得了,先回府衙。”
  虞濯小声问:“怎么了?”
  “浙江沿海发现了倭寇的行踪,暂时不知道是什么缘由。”
  本作品源自晋江文学城 欢迎登陆jjwxc。阅读更多好作品


第43章 白骨乱蓬蒿  壹
  时值春剩,花尘和泥,流水半染红。
  明州府地处浙北,再往东便是东海之上的昌国县。
  先帝登基后,将昌国州改为昌国县,此番举动颇有闭门自守的意味,本意是打算防守倭寇,却也让军队的调遣存在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战船稀缺。
  前朝倭寇之乱,多发生在辽东一带,先帝在位时期,还曾在海战上获得大捷,没想到过了才不久,主战场便转移到了江浙。
  即使快马加鞭,虞濯同夏侯瞻也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赶到明州府。一到府衙,虞濯拿出官印,见衙门外的守卫,便问道:“明州的知府在哪里?”
  “你谁啊,不在。”守卫喝道。
  师爷模样的人瞧了一眼官印,这名师爷本来是准备心想着巡抚能够前来明州府,不料等来的却是虞濯,顿时脸色大变,语无伦次,问:“左相……您是左相大人?”
  “现在已经不是了。”虞濯看着衙门里寥寥数人,便再次问道,“明州知府人呢?”
  “回……回大人,知府大人他今天一早便带着驻军出门去昌国县了,还说巡抚大人再不上报朝廷,恐怕整个浙江行省都会被倭寇占据。”
  虞濯同夏侯瞻目光交错,都从眼底看到了稍许震惊。
  昨日传令,几个倭寇游荡,今日便开战。虞濯屏退衙役,对夏侯瞻说道:“陛下赶紧回朝,派兵南下。”
  “恒清可是打算独自一人留在这儿?”
  “蕲若也在,况且臣又不打前锋,不必担心。”
  说话间虞濯避开他的眼睛,毕竟,自夏侯瞻的暗卫发现倭寇到往来传信,中间不知道发生多少事情,而今战事尚未明朗,怎么能让皇帝留在这冒险。
  夏侯瞻转念相通,便道:“朕回朝立马调遣军队,恒清切记万事小心。”
  “臣定当谨记。”
  “谁可领兵?”夏侯瞻问。
  朝中将才不少,可如今能打海上这场仗的人不多,虞濯想了想决定还是让当年打过辽东一带海战的将军来指挥更加妥帖,便答:“赵忠可领。”
  虞濯转而想到了当日他们出手相助的晋商,恰好在明州府的晋商要有一批前往京城,便加了夏侯瞻同行,另有御行卫暗中保护。
  可叹夏侯瞻又要受舟车劳顿之苦。
  从明州府到昌国县船行路途颇为遥远,虞濯不可能随行而去,便找来当地的渔民询问情况。
  这里的渔民也不懂面前的是什么官,便大喊:“大老爷呀,侬要给阿拉做主啊,那帮中生弗是宁,娘希匹,杀了阿拉窝里兄弟!”
  府衙的守卫面面相觑,而那留下来的师爷开口骂道:“大学士面前,嘴巴不能放干净点吗?”
  虞濯大致明白了这帮渔民想说自家的兄弟被海岛给杀了,挥挥手说道:“他们也是受害者,算了吧,给本官准备笔墨,本官要上奏皇上。”
  他一共写了三封信,第一封的上奏不过是走个流程,夏侯瞻一到皇城,估计就能派兵南下。
  第二封寄往苏州府府衙,周素肯不肯擅自出兵,那是他的事情,话带到就好。
  另一封信则是寄给蕲若,让他想办法弄船过来。左思右想,虞濯决定前往昌国县亲自作战,毕竟当年他也是当过军师。
  “虞大人,如今情形,估计昌国县恐怕真得打起来了,小老儿祖籍也是昌国县,不如让小老儿陪同。”
  日暮时分群鸦归巢,虞濯也在县衙里听到明州知府全胜而归的消息。
  “参见大学士,虞大人远道而来,下官有失远迎。”明州府知府名叫董越,字伯超,一入衙门就听到了师爷的汇报。
  虞濯见他没有丝毫喜悦的神情,反而皱着眉头。
  那知县是个举人出身,生长不到七尺,生平没见过多大的官,支支吾吾半天,就说了个自己叫柳思君。
  虞濯没心思客套,直接问:“董大人,不知战况如何?”
  董越叹息:“虞大人,不过百人而已,然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且……”
  虞濯见他犹豫,便问:“而且什么,董大人不妨直言。”
  “下官认为这只是先锋部队,恐怕马上就是主力,光凭目前的船只数量,远远不够抵御,若是大人能将苏州府的船只调度过来,方能成事。”
  虞濯便问:“船只之上装有火炮,定能以一敌十,不知昌国县的船只如何?”
  “仅有两艘船只装有火炮。”
  “本官只是一介文臣,没有圣上允许,恐怕调动不了。”
  驻军的将领名叫黄猛,人如其名,没有江浙人的灵秀,长得极为壮实,他看见府衙老老少少一帮人,大多是生面孔,大声问道:“那个是主事的?”
  “黄将军,这位是翰林大学士虞大人,这位是明州府的知府董大人,你客气些。”柳知府在一旁提醒。
  “今天指挥的是您董大人呀,失敬失敬!”
  “黄将军英勇作战,董某不敢当。”董越扫了一眼被忽视的虞濯,心想这黄将军还真是个粗人,竟然连丞相都不认得。
  当晚,几人一同出谋划策,为大战做准备。
  黎明之时,东边忽然火光四溢,不少人在睡梦中被惊醒,临海而居之人甚至没有机会挣扎便被杀死。
  虞濯躺了没几个时辰便醒过来,一听闻倭寇入侵,顿时睡意全无。县衙前厅内挤了不少人,有的穿盔甲有的随便披了一件衣裳,相较之下虞濯的还算是整洁。
  听董越说道:“以我之见,此次使用鹰船先行,它行驶敏捷,进退裕如。之后沙船随进,便可战无不胜。”
  “战场瞬息万变,这只适合海战,如今倭寇有大半都上了岛,若是再继续用这一套,恐怕难得成效。”师爷一边点灯,将府衙照得灯火通明,一边说道。
  黄将军大喊一声:“管这么多甚,先将上了岸的人都赶走。”
  令人惊奇的事,这帮倭寇抢了便逃回穿上,知道天大亮,也没抓着几个倭寇,反观海滨的几乎居民死的死,伤的伤,大火久久不息。
  “这帮缩头乌龟!”黄将军一脚踹开无人落座的椅子,大吼:“得出船!”
  柳知县在一边提醒他:“可是出海咱们也打不过呀。”
  “海边布防?”虞濯问。
  “恐怕没那么多兵力。董越看着桌上的地图,“倭寇少说也有几千人,而整座岛上可以登录的地方不少于十处,起码要有三四万的兵力才能成功,而且倭寇恐怕占据了不少小岛,轮番进攻,以战养战,我等消耗不起。”
  “等京城调来兵力,恐怕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柳知县叹气。
  虞濯问:“倭寇真实人数,谁能说个大概?”
  柳知县面色戚戚地说:“几千只是保守,怕是有上万人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