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被人捅破了,才是真正害了孩儿!”
唐雪尴尬地低下头去:“娘不是那个意思……自从那次之后,就再没有过了……”她让高展明去拜见安国公,其实倒也真没有要和安国公重修旧好的意思,只不过高展明刚刚回京,她希望高展明能够攀上安国公,以后安国公对他多照料,于他的官途自然是有益无害的。
高展明放软了语气:“娘,该怎么做,孩儿自己心里有数,娘只要呆在家里好好享福就行了。”
唐雪这才不再提安国公。
两人吃了一会儿,唐雪又问他:“你这两年,在嘉州可有娶妻纳妾?”
高展明道:“没有。”
唐雪不敢置信:“纳妾也不曾?”
高展明摇头。
唐雪顿时笑逐颜开:“好,好。你在外面,朝政上的事,娘帮不上你,可娘在家里,也一直替你想着。你已经二十岁了,娘听说你要回来,就把京里合适的姑娘家的名册都要来了……”
高展明顿时一个头两个大,忙打断道:“娶妻之事尚不急,等孩儿熟悉了朝堂上的事务再谈此事吧。”
唐雪却不依:“不娶妻也没关系,你好歹先收个通房。娘身边去年刚收了个服侍的丫鬟,样貌性情都不错,娘就是为你收来备着的,你……”
高展明忙道:“娘,这件事慢点再谈,我肚子有些不舒服,怕是赶路的时候伤了气血,我先回去休息阵再说。”
唐雪一听高展明不舒服,忙心急地凑上来查看他的身子:“天呐,哪里不舒服,娘这就去给你叫大夫。”
高展明好容易安抚好了她,赶紧从她的院子里逃了出来。
高展明回到房里,叫人打来了热水,跳进浴桶里。在热水蒸熏之下,他感觉舒服多了,正昏昏欲睡,忽听外面有人敲门。
高展明道:“进来。”
引鹤推门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明黄色的帖子。
高展明一看见他手里的东西,顿时又头大了。
引鹤道:“爷,太后听说你回来了,召你即刻进宫……”
高展明捶了捶额头:“还真是一刻都不让人歇着。”这才刚回京,麻烦事就一桩接着一桩来。这会儿他可真希望有人能替他挡一挡,顿时无比想念李景若。
他重重叹了口气,道:“你来服侍我穿衣吧。”
第八十四章 听说你和李景若分桃断袖?
高展明换好衣服,便坐着轿子进宫去了。
宫殿和他两年前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他一路穿过宫殿长廊,来到了仙居殿外。
郭玉莲站在殿外等着他,看见高展明跟着宫人走了过来,忙迎上去:“高大人!”
高展明向郭玉莲行礼。
郭玉莲上下打量高展明,他两年前刚刚离开京城的时候才只有十八岁,如今已经二十了,个子少许高了些,身子骨也强壮了不少,其实高展明的相貌变化并不大,可是他的气质却发生了巨变。经过两年在嘉州的锤炼,他已经不是那个只会让人注意到他英俊相貌的少年了,他看起来意气奋发,英气逼人,让人挪不开眼去。
高展明见郭玉莲只是看着自己出神,不由提醒道:“郭公公?”
郭玉莲猛地回过神来,笑道:“高大人,两年未见,你可比从前更出色了。真是英雄出少年。”
高展明不卑不亢地笑道:“郭公公谬赞。太后在仙居殿中吗?我现在可方便拜见?”
郭玉莲忙道:“太后等着你呢,快随我进来吧。”
高展明走进仙居殿中,高嫱就坐在大殿之上。
高展明向高嫱行礼:“下官参见太后。”
高嫱嗯了一声:“起来吧。玉莲,给高大人奉茶。”
郭玉莲便走上来,倒了一杯茶放到高展明面前的茶几上。
高嫱道:“你们都退下吧。”
大殿中的宫人们行了礼就纷纷退了出去。高展明端起茶盏闻了闻,里面的味道再熟悉不过,正是他在蜀地大力扶植的云雾茶。
高嫱笑道:“明儿,你派人送来的云雾茶哀家很喜欢,特意叫人把这茶当做宫中的御茶,近年来西湖进贡的龙井和武夷的大红袍都喝得少了,专喝你的云雾茶,每每喝起这茶,哀家心里就会想起你,担忧你在蜀地的情况。如今你可终于回来了。过来,让哀家好好看看你。”
高展明忙上前,乖顺地在高嫱身边跪下,高嫱捧着他的脸细细端详一番,道:“出落得愈发像你父亲了。哀家看到你,就忍不住想起从前你父亲的事。”
高展明知道高嫱这是跟他拉近关系的寒暄,因此就乖巧地听着,高嫱说了几件过去高元青的事,他时不时出言应和几句,适时地流露出感伤的表情。
高嫱道:“听闻了你在嘉州府的政绩,哀家十分欣慰,你果然是个能干的,没有叫哀家失望。”
高展明道:“若不是姑妈的栽培,侄儿又怎会有今日?在嘉州的两年里,每每遇到困难,侄儿就想着父亲和姑妈昔日的教诲,这才能有今日。”
高嫱欣慰地笑道:“好孩子,姑妈果然没有看错你。”
高展明配合地跟她演着姑侄情深的戏码。
过了一会儿,高嫱道:“你在嘉州这两年,过得可还舒适?我听说你的长官刘汝康是个暴脾气,他可有欺负你?”
高展明知道她还没有死心,他进宫之前也早就想好说辞了,此时便将那套说辞搬出来。刘汝康是个暴脾气无疑,但他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乱纪之事,高展明随便说了几桩事,高嫱也拿捏不到刘汝康的把柄。其实高展明心里也知道,高嫱除了他之外,在蜀地应当还有别的眼线,所以即使他帮刘汝康说话也是无用的,倒不如顺着高嫱说几句刘汝康的坏话吗,如此才显得真诚。
高嫱倒没有在刘汝康身上多浪费时间。高展明说的都是实话,她手里并不只有高展明一个眼线,但是这几年来她实在拿捏不到能将刘汝康一举铲除的证据,好在她听人说刘汝康虽然是赵家的亲戚,但与赵家也不怎么亲近,留着他倒也无妨。
高嫱喝了口茶,不紧不慢地问道:“那蜀地的都督李景若,是个怎么样的人?”
高展明心里咯噔了一下。其实他也知道他在嘉州的这两年一举一动都逃不出高嫱的眼睛,李景若又不避嫌,只怕他和李景若的那些事,高嫱已经有所耳闻了。
高展明沉思片刻,道:“李都督是个好人。”对于李景若,他就没有必要像对刘汝康那样装作不忿了,即便他装腔作势,只怕高嫱也不会信的。而且李景若和刘汝康又不同,刘汝康的生母是赵氏嫡女,而李景若只是皇族子弟,在高赵两家的争斗中,虽然涉及襄城永王的也有一些传闻,但他们尚且不能算是高家的敌人,高嫱对他们的态度,恐怕是拉拢为主。若非如此,当初高展明也不会大方地容许李景若入住自己的府邸。
高嫱打量高展明的脸,不放过他的任何一个表情:“好人?此话从何说起?”
高展明道:“侄儿初到嘉州之时,人生地不熟,又不得太守喜爱,着实吃了些苦头。李都督他,因知晓侄儿的身份,也顾及太后和皇上的情谊,对侄儿破多照料,为侄儿解决了不少麻烦事。这两年来若不是李都督的帮衬,侄儿也未必能有这番成绩。”他这么说,倒是把李景若为他做的事都归功到“看在太后的面子上”了。
高嫱眯了眯眼:“哦?”
她有片刻不开口,她不说话,高展明就也不说话。
高嫱缓声道:“你今年,二十了吧?”
高展明道:“虚龄二十有一了。”
“在你这个年纪。”高嫱道,“你父亲已经有你了。我若记得不错,你离开京城前,一心放在学业上,连个通房都没有。在嘉州这两年,可有纳妾?”
高展明苦笑:“侄儿一心立业,尚未想过成家之事。”
高嫱道:“哀家听闻,在嘉州府之时,那永王之子入住了你的府邸,还与你传出分桃断袖的传闻来,此事可否属实?”
高展明没想到高嫱会问得如此直接,不过他也知道此事八成逃不过高嫱的眼,因此已有了准备:“李都督他的确在我府上住了一段时间。分桃断袖之癖……确实是有这种传言。侄儿倒也不曾刻意去撇清什么。不过此事另有隐情。”
“哦?”高嫱挑眉:“隐情?说来听听。”
高展明道:“侄儿在嘉州府之时,时常有人上门说亲,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我。侄儿父亲去的早,母亲又不在身边,婚嫁之事,不敢自己做主,再则也唯恐有些人别有用心地往侄儿身边塞人,侄儿一再拒绝,却不甚其扰。李都督和侄儿都是生在京畿,后来才去了嘉州府,身边没有亲近之人,因此我们一见如故,难免比旁人亲近几分。时日久了,侄儿拒绝了许多上门说亲之人,李都督也有相同的烦恼,外面的人便起了疑心,传出那等可笑的传闻,不过因此上门说亲的人却少了,侄儿乐得清闲,也就随外人如何传道了。”
高展明说的,也算是实话。至少一开始,他的确是抱着这种心思让李景若一点点侵入他的领地。然而时日久了,倒将自己也赔了进去。
他和李景若的事,他是不能在高嫱面前承认的。不管怎么说,男子之间的狎玩并非正道,不管高嫱信不信,只要他不承认,高嫱就拿他没有办法。最重要的是,假若他承认了他与李景若之间不同于常人的关系,高嫱势必会借题发挥,想办法拿捏李景若。
高嫱又喝了口茶,不紧不慢道:“你们这些贵胄子弟之间狎玩亲近,也是常事,情理之中,不过若是逾越了界限,便不是好事了。”
高展明暗暗捏了把汗,忙道:“姑妈说的是。”
高嫱又道:“你方才说的话,也是对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虽说是个男子,不如女子那般拘束,但娶妻纳妾一事,也当慎之再慎。哀家原还想着,嘉州女子貌美,你在嘉州府若是为美色迷惑,自行收纳了一二姬妾,哀家还得替你查查那些人的来历,毕竟咱们高家树大招风,难免有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想贴上来。你既然如此自持,倒叫哀家有些惊讶,也十分欣慰。不过你年纪也不小了,立业虽是男儿要紧之事,却也与成家不冲突,哀家替你挑个贤惠懂事的姑娘,替你打点日常琐事,你在外面做事也能放开手脚。”
高展明一惊。他也知道这是早晚的事,不过他才刚刚回京,以为还能再拖延一阵,没想到高嫱居然就迫不及待要往他房里塞人了。此事由唐雪提出,他还能轻易地打发了去,毕竟唐雪是个做不了主的,可是高嫱就不同了,怕是不会那么轻易糊弄了去。
高展明忙道:“姑妈,侄儿年纪还小,终身大事,理当慎重才是。何况侄儿才刚刚回京接任新位,御史台的事情尚不熟悉,哪里分得出精力去办婚嫁?侄儿不想因私事耽误了公事,辜负姑妈和伯父的一番栽培心意。”
高嫱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嗤笑:“你这番说辞,倒跟你的好兄弟相差无几。哀家初听还有几分感动,不过听多了,怎么觉得这话像是敷衍之词?”
高展明一怔。好兄弟?
高嫱道:“子辉的年纪比你还大一岁,也是该成家的时候了,哀家和安国公替他挑选了好几个贤惠懂事的好姑娘,他居然一个也看不上。原本你回京,哀家还想让你去劝劝他,你们毕竟是从小长大的,你说的话,兴许他还能听进去几分。没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