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君临天下-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卫盉被薛珧干掉了,卫盘被拎到了从未奢想过的龙椅上。

    虽然薛珧是自己的亲舅舅,可卫盘还是没有半点欣喜,有的只是无尽的恐慌。

    皇帝哥哥娶了薛表姐当皇后,舅舅并没有放过他; 他凭什么以为,到了自己就能例外。

    比起那位自己看不透的舅舅,卫盘更愿意相信永安王和长宁王,可他不确定,他们会不会相信自己。

    “这倒也是,只要阿律打败了舒翰夺回了渝京,就没人拦得住他了。”当年君律执意要离开渝京,姬羽就对他的用心有所揣测。直到今日,他终于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在长宁王看来,小皇帝的承诺对君律来说意义不大,因为无论他怎么做,都会被人解读出别的含义。

    “先稳住皇上,具体怎么做,看阿律的意思吧。”尽管小皇帝很坚持,可姜辰对他的承诺不置可否,但他答应了卫盘,会尽可能保护他免遭薛珧的毒手。

    较之对君律信心满满的永安王长宁王,两位大长公主才是忧心忡忡寝食难安。

    “安宁,北边儿可有最新的消息传过来?”打从君律离开易州,从不过问军情的安康大长公主就天天问上了,要是君律有个三长两短,她的外孙子外孙女可怎么办。

    安宁大长公主摇摇头,脸上也是愁云密布,安康大长公主那是儿婿,姜源和两个孩子好歹还在易州,她可是儿子和未来儿婿都生死未卜,岂有不牵肠挂肚的。

    “以往都是铁勒人进攻我们防守,要不就是出塞再打,这回掉了个个儿,我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可我们家王爷……好像对阿律很有信心的样子……”安康大长公主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我们家王爷何尝不是这样,他说只要凤台关还在,舒翰就在渝京呆不久,连着给阿宁传了好几封信,要他无论如何也要守住凤台关,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安宁大长公主无奈叹道。

    嫁到姬家二十多年,安宁大长公主虽然不懂行军打仗,可基本常识还是有的,凤台关位置好,守好了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问题是……

    渝京沦陷了,燕州和云州也相继沦陷了,凤台关的补给从哪里来,姬宁再能干也做不出来无米之炊。

    看着同样无奈的妹妹,安康大长公主也不知道是在安慰她还是在安慰自己:“真让铁勒人盘踞了淮水以北,现在的半壁江山早晚也要沦陷,我们日后有什么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姐姐此话差矣。”安宁大长公主不动声色地摇了摇头,“就是赶走了铁勒人,这天下,大概也不会姓卫了。”都说夫妻是利益共同体,可异姓王和帝国公主,有些话题还是不能直面的。

    安康大长公主眉宇微蹙,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当年,神佑皇帝把她和安宁分别嫁给永安王和长宁王,存的就是一边拉拢一边打压的心思。

    可惜神佑皇帝的手段不够高明,其间还发生了姬宁的意外,神佑皇帝的初衷完全没有达到。

    后来易州地动,皇子们纷纷自曝其短,神佑皇帝更是使出了给姜源赐婚的昏招。虽说姜源和君律情投意合,姜渊也是个头脑清楚的,可皇帝和姜姬两家的隔阂,已经无法修补了。

    支持卫盉是三家异姓王无奈之下的选择,谁知朽木不可雕,小皇帝比起他爹更不如。

    以至于到了今日,无论君律还是姬宁,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成了个人行为,与朝廷的关系实在不大。

    两位大长公主都是很了解自己的丈夫和儿子的,他们对大衍皇朝的忠心耿耿其实是带了个鲜为人知的小条件的,那就是卫家的皇帝必须够强,强到可以征服他们。

    但是从神佑皇帝开始,卫家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信任也失去了。那么到了时机合适的时候,姜辰和姬羽会做出什么决定,两位大长公主心里有数。

    小皇帝是什么想法,君律全不知情,也没在意过。

    他对卫家的恨意源自卫盈的无情无义翻脸不认人,可时至今日,君律所做的一切,却不是报仇那么简单了。

    曾几何时,大衍皇朝的骑兵可以饮马漠北,逼着铁勒人百余年不敢南下。

    可如今,京城都在铁勒人手里了,朝廷还没半点反应,君律的失望难以言说。

    既然大衍皇朝已走到末日,就让他终结在自己手上好了。

    在凤舞山扎营后,君律先后派出两股人马去试探舒翰,却迟迟没有发起全面进攻。

    范犇不明白君律的用意,问了孟凌山也没明白,两人还差点吵了起来,最后就去问君律了。

    “王爷不是说了么?城内守军不超过两万,我们的人数起码是对方的两倍,怎么就不打呢?”君律老是不下令,范犇已经手痒难耐了。

    “我在担心……”见范犇直直瞪着自己,君律沉声道:“把舒翰逼急了,他会有屠城之举。”

    君律围住渝京有些天了,切断了舒翰对外的补给路线,若是进攻他国,这样的情况下他就下令发起总攻了,可现在是自己的国都在别人手里,城里都是己国的百姓,这就有点麻烦了。

    范犇闻言一震,半晌方道:“我们什么时候进攻,他们要想屠城都能屠啊!”投鼠忌器,这仗可就不好打了,更要命的是,舒翰的人质不是某个人,他们想要提前解救都没可能。

    “所以要想办法里应外合,真让舒翰屠了城,我们的骂名比他还多。”君律冒不起这样的风险。

    范犇跺了跺脚,径自回去练兵了,什么时候打君律说了算,可打成什么样,就是看他练得如何了。

    君律耐心地等待着,他相信舒翰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趁着渝京空虚打了进来,却没办法一口气吞下去。

    他们现在比的就是耐心,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

    苏纳尔就是不理解舒翰为何非要留下的人之一,在苏纳尔看来,他们打到现在已经很成功了,多席卷些金银珠宝美人回去不好么,他们人手不够,根本守不住这么大的地盘。

    可是舒翰不肯走,他甚至尝试着和那些三刀两面的中原人合作,苏纳尔看不懂他。

    “不听话的人杀了便是,你何必对他们那么好?”苏纳尔撇了撇嘴抱怨道。

    “人都杀光了,谁来给我们干活?”舒翰平静地反问道:“而且汉人太多了,我们杀不光的。”

    “那就回去,我们为什么非要留在这里?”不是只有苏纳尔一个人这么想,不然舒翰也不会头痛了。

    但是舒翰不想承认,他的行为太冲动了,都没考虑好下一步的计划,就把自己逼到了悬崖边上。

    君律没有想过要和姬宁联手,因为姬宁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在身,他分不出兵力和精力来渝京。但君律还是和姬宁联系上了,这关系到他们的下一步行动如何进行。

    在大多数人的设想里,几成孤城的凤台关现状必然是很惨的,可能连最基本的粮草补给都严重不足。

    可事实上,凤台关的日子并没有那么惨,最起码饭是吃得上的,还不至于饿肚子。

    而这一切,竟然跟君律还有点关系。那年君律和姜源回老家,无意中戳穿了假祥瑞的事,后来监察御史季诗安弹劾当事官员,神佑皇帝不仅不惩治,还免了他的职。

    直到天庸三关被破,朝廷重新选派官员赴任,因其他人都不愿去边寒苦地,主动请缨的季诗安就复起了。

    季诗安脾气直,遇事不会拐弯,可到底是探花郎出身,做事的本事还是有的,把天庸关治理地井井有条,后来升任了当地郡守。

    正是有季诗安过去这些年打下的基础,凤台关和天庸三关才能做到自给自足,从而坚守到了现在。

    看过姬宁的信,君律感概万千,只觉造化弄人这句话真是太有道理了。

    这一年是在紧张和对持中过去的,君律顶住了所有的压力,就是不发起进攻。

    但是君律熬得住,其他人未必熬得住,尤其是那些在君律围住渝京以后凑上来的人。

    君律一路从易州过来,沿途全是观望的,没人敢使绊子,也没人敢加入他。

    倒是在他围住渝京后,有人意识到失了先机,赶紧凑了过来。都是打着光复渝京的旗号,君律没有理由不让其他人参与,尽管那些人的出现,有可能影响他的计划。

    正月初三夜里,就在君律的里应外合计划终于有了点眉目时,有人按捺不住了。

    “怎么办?打还是不打?”范犇气得骂娘,那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简直就是来添乱的。

    “打!”君律斩钉截铁地道:“你去东门,孟将军去西门,南门就留给他们折腾了。”

    范犇顿时愣住了,惊诧道:“少主要去北门?”北门是渝京最坚固的城门,进去就是皇宫。

    “对,我去北门。”上辈子在哪里跌倒的,这辈子当然要从哪里爬起来。

    攻城战进行地比君律预料中来得顺利,一是铁勒人不太擅长这样的作战方式,二就是不是自家的地方,不会拼命去守,守不住就想跑。

    君律事前最担心的屠城也没有发生,舒翰在抵抗了一天一夜后选择了更聪明的方式。

    君律没有去追舒翰,除非他再度绕道燕州,不然姬宁那一关,不是那么好过的。

    舒翰留给君律一个混乱的渝京,乱得人目不忍视,也就比屠城好了一点点。

    面对此情此景,君律平静地出人意料,他不紧不慢地叫人收拾,仿佛真的就是故地重游。

    所有人都在看着君律,看他下一步行动会是什么,看他什么时候会宣布取代卫家的小皇帝。偏偏君律什么也不做,他好像没有一丁点想要自立为王的意思。

    “律儿,你在犹豫什么?”其他人只是在心里想想,君澜直接采取了行动。破城那日,没有君澜在城里的配合,君律未必可以那么快就解决问题。

    君律皱了皱眉,低声道:“伯父,这和我想的有点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了?”君澜好整以暇地问道。

    “说不出来,就是感觉有点奇怪。”改朝换代的事君律上辈子听说过,这辈子正在经历,他总觉得过程应该是非常复杂的,可现在看起来,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你不用奇怪,难的还在后头呢。”君澜了然地挑了挑眉。

    君律只是夺回了渝京,却还没有正经的名分,他是要称王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意义完全不同。

    可无论君律选择哪种,那些选择裂土为王的,他都得挨着收拾。

    “那就请小皇帝回来好了。”卫家的皇帝还在,他做什么都束手束脚的。

    君澜颔首笑笑,又问道:“不接阿源和两个孩子回来?”

    “当然要了,伯父还没见过鱼苗呢。”君律灿烂一笑,突然道:“其实伯父也是卫氏皇室的后裔。”

    “我姓君。”君澜敛起笑意,正色道:“律儿,我和你一样,我们都是琅琊君家的后人。”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差不多了,可以点播番外了,先来先得,已经确定的就是团团重生的小短篇,其他看你们的意思~

 第128章 小虾

    君律带兵离开易州后; 姜源过得又小心又谨慎,半点不敢马虎。

    再说易州地理条件优越,群山环绕易守难攻; 他们在此又是经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