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脚下踩到一物,苏冷清弯腰捡起,那本沾着血迹的琴谱,扔在地上长期受潮,泛黄书页微微翘起。
古琴谱尚在此地,那张惹事的琴呢?苏冷清茫然环顾,找了好一阵子,才发现那琴卡在床柜之间。
苏冷清没能动它分毫,老捕快帮忙挪开柜子,才将那琴取了出来。琴身已经裂开口子,琴弦早已一一断尽,当初花了廿两买来,如今只能添做柴火。
苏冷清抱琴微微发颤,似听见桐木琴的悲鸣,未曾有的清亮之音,盘旋耳边竟成绝响,暗忖这琴倒有血性,知道自己看不上它,身殒之时拼尽一曲,非要让他刮目相看。
苏冷清迷迷糊糊低头,几股琴弦绞拧一处,却又不知何故如此?!
老捕快指着地上血迹,说苦主被人往外拖时,手还死死揪住琴弦,但禁不住凶手蛮力,生生绞断一根尾指。
那根手指也算证物,仵作找来石灰坛子,将那手指埋在里边。其实不必这么麻烦,等衙役找着的时候,早被鼠虫啃得只剩白骨。
苏冷清只觉身子发软,靠墙才能勉强站立,又听老捕快说还不止呢,歹徒不知打哪听来,说死者会跟阎王告状,抛尸前要割掉舌头……
牢房门口,老捕快狐疑说,苏大人我陪您一道儿,那种穷凶极恶的人,我怕他会伤着您!
苏冷清摇了摇头,只叫狱卒带路,等见到那名死囚,便挥手让狱卒下去。
墙角躺着一名恶汉,五大三粗膀臂浑圆,披头散发蓬头垢面,一双眼透着狠戾。苏冷清从那懒散姿态,就知他不是练家子,只凭一股蛮力干活。
恶汉知道自己血债累累,抓进来肯定是要砍头的,所以对来人并不理会,但这目光太过奇怪,落在身上如芒刺背!
似那些苦主的亲眷,但又没有呼天抢地,哭着喊着要他偿命。
苏冷清就这样静静看他,眼中闪着莫名情绪,波涛汹涌暗流激荡。
张合旭本想找人教训风筵,谁想恶汉心狠手辣见财起意,杀人后又找他屡屡勒索,最后怕他报官索性杀之。
姑苏府是因张合旭之死立案,附近州县张贴恶汉画像,历时三月终在鹤城被擒,上个月才押解姑苏受审。
过了冬至问斩的时间,恶汉便被关押大牢,等候来年秋后处死。
恶汉躺了一会翻身坐起,目光凶狠看着苏冷清,后者身上没穿官府,一色头的蓝绸长衫,江南仕子的装扮,看样子倒有几个钱,斜眼挑衅道:“喂,来看你爷爷,也不晓得孝敬一壶酒?!”
苏冷清眼色鄙夷,冷汀汀道:“张合旭便找了你这种废物?!”
恶汉见他轻蔑脸色,火一下子上窜,又见他提起张合旭,就是为了此人失手。
拿银子就走人,不杀那张合旭,也不会惹出事!
恶汉满心满脸的煞气,一个箭步就窜到栏边,身手掐住苏冷清的脖子。
隔着牢笼杀不了人,狱卒就在旁边盯着,但至少能够吓得对方屁滚尿流,回家还得做三天噩梦!
苏冷清却是化身石像,脖子被掐脸不改色,甚至眼都没眨一下,倒是吓坏旁边狱卒,一边喊人帮忙,一边掰着恶汉的手。
恶汉力大如牛,又来两个狱卒,一人掰他一只手,都没能赢过他。最后乱棒打头,才让他护疼松开。
狱卒们惊魂未定,忙不迭看苏大人,赶紧替他抚胸顺气。官员若被囚犯杀死,那他们都得丢差事。
恶汉挨了几棍,此刻退到一旁,捂着受伤的头,恨恨地看着几人。
片刻,苏冷清缓过气来,只将面前狱卒推开,再次走到牢栏面前,转瞬不移盯着恶汉,脸上竟没丁点害怕。
不仅狱卒觉得奇怪,就连恶汉都觉奇怪,就听苏冷清冷冷问道:“他根本就没还手,只是抱琴凭你打杀,对不?”
原来是问那苦主,恶汉斜着眼说道:“你想知道那日的事,弄点好酒好菜,待我吃得欢畅,便都告诉你去!”
苏冷清冷笑道:“他跟了我十六年,什么样的情景,还用得着你来说?!”
恶汉见他这般轻蔑自是恼火,若不是忌惮狱卒棍子,怕又要扑上来掐脖子,反正杀一个是死、杀两个是赚,也正是秉持如此的想法,才落到血债累累的地步,狠声恶气道:“那你找我做啥?”
良久的沉默之后,苏冷清缓缓开口道:“我只是来看一看,他死在何人手里,死前可有怨言……”
恶汉凶狠一笑,浑不在乎道:“有怨也说不出,我割了他的舌头,扔到河里喂鱼!”
☆、第四四章
走出姑苏府大牢,苏冷清望着眼前城池,忽然觉得陌生遥远,竟似隔了几百年,眼中所见物是人非。
这一刻,姑苏城已经不是姑苏城,袭身凉意竟比山城更加寒冷。原来人世温暖不是因为江南阳光,而是因为有个十几年默默陪伴、怎么都撵不走的人!
幼时,读昌黎先生的祭十二郎文,当中有句‘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苏冷清此刻没心情再咬文嚼字,只是发自肺腑想起这句祭文。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苏冷清喃喃念叨,那眼泪就流下来了,模糊眼前红墙绿瓦、酒旗人家,那江南景致如褪了墨色的画卷,最后渐渐变成一片死寂空白……
“这江南真是样样好,且不提那吃穿住用,就连风吹着都香甜,日头也不那么毒辣,难怪这里的人都比山城俊俏……冷清,我们是来对了!”
究竟是谁在耳边这般欣喜?又是为谁在这般欣喜?苏冷清只觉得自己都记不得,记不得那人的音容笑貌,记不得那人的言行举止,记不得那些扶携和言语伤害……
总觉得未来很长很远,可谁料眨眼就走到头?!
一眨眼,似百年。
镜花水月、水月镜花。
原来,只在一眨眼、只在一瞬间!
究竟是他悟得太迟,还是那人太过残忍,在他金榜题名意气风发的时候捅来刀子,想让他此后都活在悔恨和愧疚之中?!
那人便是这样,要么不下手,要下手便是绝杀;就如当初对待风家,一忍再忍忍到最后,才将毒瘤连根拔起,下手果决除恶务尽。
那人的确够狠毒,对自己也是如此,苏冷清气得泪流不止,又恨得咬牙切齿:你风筵不就要报复我吗?想用你的命毁我下半生?!
呸,下流胚子,甭做梦了!我苏冷清才不会惦记你,你只管瞪大眼睛看着吧,看我苏冷清离了你,这日子过得有多顺畅,平步青云一帆风顺,好到不能再好的地步!
苏冷清回了吴江之后,一门心扑在政务之上。吴江本就民风淳朴,在他治理下井然有序,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和泰安康风调雨顺,没过两年县狱竟成空牢。
钱塘江决堤后,苏冷清收容灾民,以灾粮作为薪酬,雇其扩建营房、作坊、桑田、鱼塘,收容过万灾民在吴江安居定所,成为姑苏辖下唯一不受灾民影响的县镇。
届时,姑苏知府齐景礼回京,后向当今圣上举荐苏冷清,同年苏冷清调任为金陵府丞,翌年齐景礼擢升江南按察使,苏冷清被擢升为姑苏知府。
巧的是,温玉怀也被擢升姑苏府丞,与苏冷清阔别三年再聚姑苏,这次倒成了上下属的关系。
起初,想起苏冷清那古怪性子,温玉怀是烦得不想赴任,后来等在姑苏府衙见到苏冷清,那感觉又是熟悉又是陌生。
苏冷清依旧一张冷脸,话不多却句句精炼,那双眼尤为森冷,轻轻一扫便让人不寒而栗,有时连温玉怀都被他看得心里发毛!
以前温玉怀还敢拿话逗弄,现在却是碍于尊卑关系,而苏冷清也无意叙旧,温玉怀便只拿他当成上司,该什么礼数就什么礼数,下衙之后无话可说,情分竟比从前淡薄。
虽然并无私交,但为官之道,却是志同道合。
苏冷清赴任之后,在温玉怀的协助下,对麾下贪官污吏来个总清算,从地方一层层挖掘上去,一直查到江南道几位官员身上。
齐景礼一看事情闹大了,便将苏冷清找来训话,就算新官上任三把火,也要注意火候程度,别一把火把自己也烧着,那真真落了旁人笑柄,连带他也面上无光!
苏冷清当时默默挨训,待回到自己的府邸,立马写好弹劾几位江南道官员的奏折,连夜就让驿丞送往京城,气得事后才知情的齐景礼破口大骂。
钱塘决堤已成圣上心头大患,接到苏冷清奏折立马派来钦差,对方那边也得到消息,对苏冷清没少威逼利诱,后来到了派人暗杀的地步。
有一阵子,苏冷清待在府衙大门不出,身边总是围着一群捕快,连喝茶都得用银针试毒。
等这一番折腾下来,钦差大人回京复命,接下来这群贪官罢的罢、杀的杀、抄的抄,江南官场真被他苏冷清搅翻了天!
江南道有阵子静出鸟,补缺官员还未到任,衙署里就剩了齐景礼,一人兼了许多职,那俸禄倒还是一份,却忙得是鸡飞狗跳,只恨不得拿苏冷清去充军!
等到苏冷清真来请罪,齐景礼只是摇头叹息,说若非戳到圣上心患,这会子你该死在绝域蛮荒,连我都保不住你的!
苏冷清只是躬身一礼,面无表情回了一句,死于任上乃是荣耀,气得齐景礼差点脱下靴子砸他!
暴雨过后初见彩虹,江南风气焕然一新,送礼行贿嘎然而止,商贾官吏都分外规矩,一五一十不敢作假,拨款开始有了盈余,江堤修建顺利进行。
齐景礼这会子尝到甜头,又乐滋滋想幸亏用个不怕得罪人的,替自己把障碍扫清了,要是三年不发水患,何愁自己不再上一层楼?!
经此一役,温玉怀对苏冷清处事不惊、临危不惧的态度心生感佩,但那句死于任上又听得人莫名寒蝉,似他苏冷清早就带着死志当官。
温玉怀带着这种想法再看苏冷清,倒是对他的不近人情理解三分。
苏知府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被某种情绪包裹,那眼底波动就似漩涡,越接近越让人绝望胆寒。
温玉怀免不了又想起风筵,以前风筵在的时候,苏冷清也不是这个样子。
当初听闻风筵被害,温玉怀不是没怨过苏冷清,总觉得苏冷清小肚鸡肠,不肯带人随行上任,才导致这桩惨案发生。
后来时日久了,就变成淡淡遗憾,从京城归来后都未及再见一面,当初还约好了要大醉三日!
人浮于事,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又有何立场责怪苏冷清?!
罢了,罢了,要怪只怪风筵不知回头,没做成白桦林里的沽酒猎户,却做了那渡河丧命的可怜樵夫!
温玉怀想起风筵不免伤感,这日提了坛酒便服出门,来到河畔柳林外的老屋。
苏冷清已将老屋买下,屋后垒起一座孤坟,但不知何故不肯立碑。
温玉怀曾问他何故如此,哪有人立坟不立碑?就算是窃国女皇武媚娘,也给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
苏冷清只是冷冷扫来一眼,看得那温玉怀心里发毛,心想这话又怎么招惹了他?!
后来,温玉怀心中来气,又理直气壮问了一遍,那意思是你要怕麻烦,不愿意替故人立碑,那我温玉怀倒是愿意代劳。
苏冷清被他逼得烦了,这才回了一句,尸体尚未找到,等尸体找到了,还要送归故里。风筵的故里并非山城,而是指那白桦林子,葬在舅父宁知远的身边。
当初,歹徒指认了沉尸地点,但捞尸人下水只摸着石块,想是麻绳被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