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理工学院-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长生说道,“虽然方法已经研究成功,但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所以长生才让陛下将太医院的御医和医官都带来了,长生需要他们留在学院进行接种牛痘的培训,然后在安排他们去大唐十道各地培训其他郎中,并由朝廷组织,所有人进行接种牛痘。”
  “并且,以后凡我大唐出身的婴儿,达到一定的年龄,都必须接种牛痘,以此来杜绝天花的危害,这需要朝廷配合,也需要培训出来的各地郎中配合,也不知道让太医院的医官到处奔走,他们能不能吃得了这个苦。”
  徐长生侃侃而谈,甚至连以后的安排都说得清清楚楚,只要按照他的安排来,虽然麻烦,但却能真的杜绝天花的存在。
  李世民看着徐长生,这样子的徐长生简直就是不可多得的贤臣良将,无双国士,可惜徐长生就是不肯入朝为官。
  李世民说道,“再辛苦,这项举措也必须实施下去,先就让医官们好好的在学院学习如何接种牛痘吧。”
  然后看向几位丞相,几位丞相点点头,“臣等回去后就拟出一个具体章程来,让朝廷完全配合在我大唐十道各地接种牛痘。”
  有朝廷的配合,这种事情就会方便很多。
  李世民他们又赞赏了几句,孙思邈等也说了一会儿。
  具体如何操作,其实徐长生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了,丞相们依照徐长生所言,在稍微斟酌一下应该就能具体实施,现在就等医官们在学院学会接种牛痘。
  又聊了一会,这才完事。
  外面,学生们已经将宿舍腾了出来。
  学生们也感叹得不得了,这些当官的怎么天天往学院跑,还有陛下,也来得太勤快了点,以前想见见芝麻官都见不到,现在陛下丞相什么的,动不动都往学院跑。
  学生们开始还战战兢兢的,但这些大官来多次了,好像也就那么一回事。
  有的官员家里孩子在学院的,已经被学生带去他们宿舍了。
  一进宿舍,不由得一愣,真干净整洁。
  在他们心中,这么大的孩子,哪会照顾自己啊,他们都做好准备了,以为会看到一副脏乱差的现场。
  但……地板拖得没有一丝灰尘,衣服也整齐的收在柜子里面,床上的被子叠得方方正正的。
  床是上下位,上面是床,下面就是一个书桌,书桌上的书摆放得一丝不苟,整齐得有些过分,甚至比他们的书房的书还摆得好。
  这是他们家那个以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子?
  学生见到家里长辈的表情,一副无奈的耸耸肩,“都是严文殊先生要求的,严先生每天都拿着一个小本本记录我们日常作息,衣服脏了要管,书没摆整齐要管,被子没叠好要管,宿舍要是有灰尘,严先生就扣我们的分,不让我们及格……”
  说得唉声叹气,不过长辈们听得可开心了,谁不希望自家后辈严于律己,干干净净的样子,这么一看,自家后辈好像的确有些不一样了,头发干净得跟丝绸一样,牙齿洁白得就跟在发光一样,脸上也洗得没有半点瑕疵。
  这时,学生已经端着盆子,准备安排长辈洗漱了。
  往那盆子里面一看,这些都是些什么,是不是太精致了一些,不过是洗过脸而已?
  学生已经介绍了起来,“这是洗头的洗发露,这是漱口的牙膏,这是洗脸的香皂,这是沐浴的沐浴液……头发每天都必须洗,澡也每天都必须洗,洗手的次数就更多了,每天饭前必须洗,衣服每天都必须换洗,严先生天天都要检查,院长说不爱干净容易被病毒侵染……”
  长辈们听得都有点懵,天天洗澡洗头发换洗衣服?连他们自己都做不到。
  难怪他们家这些孩子,来了学院后一个个看上去明眸浩齿的,活脱脱就是一个个王孙贵族家的公子一样。
  说他们是王孙贵族家的公子又有些不一样,他们更多了一些读书人的气质,光这份光洁的外表,都能给人一种好感,不由得道,“我让家里给你送点玉饰佩戴如何?”
  加上一些玉饰,绝对就是翩翩公子的模样,得多讨人喜欢。
  只是学生赶紧摇头,“学院有规定,男生不得佩戴玉饰,女生不得搽脂抹粉,院长大人说,我们现在正青春,如同最绚丽的朝阳,根本不需要其他东西点缀,已经是最美丽的珍宝了。”
  说得似乎也对,这些学生的气质是十分独特的,和王孙贵族家的公子的确不同,也不用往上面靠,他们已经是最耀眼的了,要是真佩戴上一些玉饰,反而少了一份谦谦君子的读书人感觉。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所有人都不一样。
  长辈们不由得感慨,严文殊那老头教礼学,教出来的学生果然不一样,真是让人刮目相看,“记得你二叔家那小子也快到入学年龄了,得让他也来学院。”
  这么好的学院,家里该上学的都得通知一声,甚至在其他学院读书的,是不是也……
  学生答道,“那可得抓紧了,听说学院这次招生只招小班,人数不会像以前那么多。”
  按照徐长生的安排,学院每年都会招生,但都只招小班,因为原来的小班会升为中班,中班变大班,学院始终保证大中小三个年级。
  学院洗漱是十分方便的,也只有这么方便的设施,才能保证学生每天都能洗澡洗衣服。
  学生将洗好的衣服晾了起来,看着自家后辈居然能自己将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的,也是惊讶得不得了,特别是功勋世家的长辈,这个学院是一个能改变人的地方。
  宿舍是统一熄灯的,在学生下晚自习后,有一段时间留给学生洗漱洗衣服,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休息时间。
  就坐在下面的书桌边,书桌上的书引起了长辈们的兴趣,拿起来一看,不由得一愣,“这是……”
  只见书面上写着,十年科举三年模拟。
  学生看了一眼,有些头疼,“这是院长大人让几位先生编著的,十年来所以科举考试的考题汇总,院长大人说,每次科举考试的内容虽然都不同,但其实出题都是万变不离其中,只要认真将这些考题做完,科举也就那么回事。”
  听得一群长辈懵得很,翻着书看了看,果然发现每一届科举考题都不同,但似乎都很相似啊。
  这本书简直就是专门针对科举的,要是自己还没参加科举,恐怕都忍不住心动。
  这么重要的书,居然就这么随意的放在课桌上,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又翻了翻,嘴里念叨了两句,好书好书,然后又拿起另外一本……
  如果说刚才那本十年科举三年模拟已经足够让他惊讶,那么现在这本简直……
  只见书上面只见写着几个字,十年国策,吞了一口口水问道,“这是?”
  学生看了一眼,脑袋更大了,课业繁重啊,“这是我大唐十年以来,重大国策的详细分析。”
  十年以来,重大国策的分析?这可把一群长辈惊讶得心都在发颤。
  别的学院的学生还在学四书五经吧?他们的后辈已经在学治国之策了?这特么是不是太超前了?
  而且还是将十年国策编著成了一本书,这种总览大局的书,对他们来说也是十分了不得的,能够培养出怎么的大局观?
  学院怕不是在培养考科举的学生,这是在培养丞相吧?
  打开书,果然是十年来的一些大事件,以及处理方法,然后长辈们又懵了,因为这本书不仅仅只是记录这些国策而已,还有李纲等先生的批注和分析。
  其中一道批注特别的惹人注意,因为它的切入点实在太惊奇了,让人根本无法想象,但这些分析和想法哪怕是他,都如同醍醐灌顶一样。
  思路之清奇,让人见之难忘。
  往后面一看,留名是……徐长生。
  再外后面翻,几乎每一条国策后面都有徐长生的批注。
  徐长生为了开阔学生们的思路,也算是费尽了心思,每条国策下面都有他独特的见解,他说得或许不是十分清楚,但都提供了一种十分另类和新奇的思路。
  这本书成书的时候,连学院的先生都爱不释手,每人通宵达旦的看了一遍又一遍,从那以后,见到徐长生的眼神都变得古怪了起来,跟看妖怪一样。
  徐长生给出的分析未必就全对,未必就惊世骇俗,但每一条的思路绝对能让人耳目一新,让人如同在榆木疙瘩上敲了一下一样,那是另外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是现代解决问题的思想和古代解决问题的思想的碰撞,所以无论是谁,看到这本书后,恐怕都会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长辈们哆嗦地开始看每一条分析,可是……灯突然就这么灭了,气得他们差点跳了起来,谁这么缺德,这个时候将灯给灭了。
  学生耸耸肩,“每天都是这个时候灭灯,该睡觉了。”
  他们也想多玩一会,可是院长大人说,不睡觉第二天哪来精神学习,严文殊先生也会带着人挨个挨个宿舍查看。
  长辈们叹了一口气,“你们平时就学这些?”
  学生们点点头,“对啊,其他学院不学这些吗?那当官以后怎么解决问题?”
  长辈们:“……”
  这些学生该不会以为,其他学院的学生也学这些吧?
  全都是实实在在的实策啊,光是眼光和大局观,这群学生恐怕已经远超……
  长辈们脸色古怪得很,他们确定了一件事,徐家子的学院真的是在培养丞相。
  对了,今年的科举,也不知道徐家子的这些学生会不会参加,他们无法想象,到时候会是个怎样的现象。
  此时,长孙皇后的小楼,李二也准备睡觉了,不过睡前还在想,皇后说今年的科举,会给他一个小小的惊喜,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惊喜?
  第118章第 118 章
  第二天一大早; 李二还有他的官员们是在学生们的齐声朗诵中醒过来的。
  仔细一听,读的是《大学》中的修身、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读书声中,明明还能听到不少幼嫩的声音; 连李世民都不由得惊讶的道,“小班的同学该不会也在学《大学》了吧?这可是科举的终考内容了。”
  长孙皇后摇摇头; “这倒不是,他们只是跟着大班的学生一起朗诵而已。”
  李世民这才松了一口气,不然也学得太早了,不过,这么早就耳濡目染这些; 以后学起来还不得特别简单,学院的氛围真的不错。
  一群大臣也十分好奇的从学舍门口路过; 他们以前可没遇到过一个学院的学生齐声朗诵的; 这声音听着就让人摇头晃脑的特别舒服,他们都是读书人; 特别喜欢读书声; 不由得就对这些学生多了一些好感。
  往学舍里面一看; 就看到一个个小罗卜头; 张红着脸,仿佛要使尽最大的力气一样在朗诵。
  不仅先生们喜欢他们读书的声音; 他们自己也喜欢。
  小班的同学甚至都不知道他们读的是什么,但大家一起读; 还声音一致; 他们可喜欢了; 每天早上的朗诵,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
  一个个小同学,脸上兴奋得跟红苹果一样,看得一群大臣又是好笑,又有些震惊,“在如此氛围下熏陶出来的学生,一点也不会比那些书香门第的差吧?”
  “等他们长大以后,我大唐恐怕会出不少人物啊。”
  读书人,环境的重要性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无论天资如何的了不得,如果没有好的读书环境,最终也会泯灭于众,而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