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理工学院-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看看他的葱姜蒜,哈哈,葱长得最快,都勉强可以吃了。
  还有苹果香蕉,也绿绿的一大片,葡萄稍微慢了一些,叶片还是黄绿色的。
  接近瀑布的一棵长满苔癣的老树下,盘根错节的树桩周围,他的灵芝也长出来不少。
  这些灵芝属于肉灵芝,人工种植的灵芝长得又快又肥,至于药用价值和野生的比哪个强,徐长生也不是特别清楚,不过他种的灵芝都是用来炖鸡汤的,也不是特别在意。
  他的这些植物,可都是优良品种,有些是转基因。
  拿葡萄来说吧,大唐也有不少人种葡萄,但他种的葡萄,那颗粒估计得有他们的几个大。
  再说月季,大唐也有月季,但绝对比不上他的月季开花大朵,花期时间长。
  长柏哥儿跑了过来,眼睛一闪一闪的,“长生,你这些种的都是啥?我以前都没见过。”
  徐长生小胸膛一挺,“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啧啧,看看这颗小苗了吗?以后结出来的果子有这么大,又红又漂亮……”
  这可是超级红富士,一个果子半斤左右,还好吃。
  长柏哥儿眼睛更亮了,一定是仙果,以后他得多吃点。
  徐长生看了看天气,“雪基本都停了。”
  长柏哥儿点点头,“我娘都准备去王家村买鸡崽了,说是养大了,公鸡给我们炖汤喝,母鸡留着下蛋。”
  徐长生一愣,“王家村?那个要走一天才能到的王家村?”
  长柏哥儿点点头,“是啊,只有他们村子开春了有一些鸡崽卖,数量还不多,我娘说这是王家村祖上传下来的技艺,靠着这个,王家村在十里八乡是最富有的,不过我们徐家村现在有油卖,也会富起来的。”
  徐长生眼睛一闪一闪的,看着山谷,感受着温度,然后又看了看水帘洞,神秘的一笑,“你让你娘买鸡崽的时候,也买些鸡蛋回来。”
  “哦。”长柏哥儿抓抓脑袋,不过心里贼高兴,因为这些鸡蛋他娘肯定都给他和长生吃。
  徐长生现在心里正打着算盘。
  徐家村的改造已经走上正轨,速度只会越来越快,修完房子修街道,修花台,修广场,广场他还想着用果树全部包围起来。
  但,徐家村现在的发展其实是比较畸形的,基础设施都是靠村里自己弄起来,材料也是自己弄。
  所以,徐家村基础建设会快速的越变越好,但生活水平却没多少改善,还是吃不起肉。
  徐家村卖油赚的钱勒,怎么没有买肉?
  这其实是一个资金积累问题。
  徐家村以前多穷啊,都快饿死了,能买多少黄豆来榨油?
  所以只能买一部分黄豆,榨了油卖,卖的钱再买黄豆……从小雪球开始滚。
  真正能流通的钱,可想而知。
  徐家村还处于最初的资本积累阶段。
  可建设徐家村都是体力活,不吃肉不喝奶怎么有力气?
  好吧,其实是徐长生自己快忍不住了,嘴巴馋得要死。
  所以他得想个赚钱的法子为村子的人买肉吃,买奶喝,当然主要是喂饱他自己,嗯,还有大白。
  马上要开春了,像大伯娘这种跑老远去买鸡崽的人肯定很多。
  他这里正好有温室,特别是那个水帘洞,简直就是天然的孵化室,再打整一下,倒是可以自己孵化小鸡崽出来,拿去卖钱,市场应该不错。
  钱,才是能改变徐家村生活的最根本的东西。
  想到这,徐长生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拉着长柏哥儿就跑,他现在就让大伯娘去买鸡崽,不对,是鸡蛋。
  农村的鸡都是散养的,不用担心没受精的问题,只要别买到坏蛋就好。
  (四合一,第三章)
  徐长生跑回村子,围观新房子的人群居然还没有散去。
  好不容易找到正在和三姑六婆寒暄,笑得合不拢嘴的大伯娘,“以我们这修房子的速度啊,马上就修到你们的了,到时候家家户户都住这么好的房子。”
  “光是看到你家的房子,我就不想回我那茅草屋了。”
  “自从长生回到我们徐家村后,我们徐家村不仅能吃饱饭,现在还能住这么漂亮的房子,十里八乡哪有这么好的房子住?”
  “就是就是,大房家的,你可得将长生养好了,我看长生最近都瘦了一点。”
  徐长生跑了过去,心道,能不瘦吗?没肉吃还没奶喝,亏得他底子好,不然真瘦不拉几了。
  “大伯娘,你要去王家村买鸡崽?”
  正在聊天的几人,脸上笑得更加灿烂了,“长生,快过来,真是神仙脑袋瓜子,居然能修这么漂亮的房子。”
  “我们家长生可是小仙人……”
  徐长生:“……”
  算了,普及科学的道路任重道远,他还是慢慢来吧。
  “大伯娘,你买鸡崽的时候多买点鸡蛋。”
  大伯娘一笑,现在手里有点闲钱了,也的确该给长生买点东西补补身子。
  刚才居然有人说她将长生养瘦了,哼,那还不是以前连饭都吃不饱的原因。
  大伯娘说道,“好好,我买一篮子,每天给你煮一个。”
  “一篮子不够啊,大伯娘,我买来不是吃的,我能孵出小鸡来,到时候我们卖了鸡崽买肉吃。”
  “……”
  原本欢乐的气氛突然安静了下来。
  “长生,你说什么?你能孵出小鸡来?可是我们徐家村都没有能孵蛋的老母鸡。”
  徐长生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人工孵化,“反正多买点鸡蛋,有多少买多少。”
  大伯娘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没看到王家村,不就是靠着春天的时候能孵出小鸡这门手艺,成了十里八村最富有的村子。
  大伯娘带着徐长生去找大祖父。
  而小仙人准备买鸡蛋自己孵小鸡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徐家村。
  意外的是,居然没有人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反而高兴的讨论着他们以后也可以卖鸡崽了。
  大祖父得了消息以后,大手一挥,“卖油的确赚了一些钱,除了买黄豆榨油的钱,剩下的就用来买鸡蛋吧,明天就带着村里的妇人去周围的村子收鸡蛋。”
  徐长生也没想到,事情居然这么轻易的就通过了,大祖父甚至都没有多问。
  于是第二天,徐家村的妇女,成群结队的向周围的村子出发。
  也不用徐长生教她们分辨鸡蛋好坏,她们本身就是个中好手。
  徐长生也忙活了起来,他得将“水帘洞”布置成孵化室,还得有人日夜守着,因为……洞里还住着一群猴子。
  说起这群猴子,现在已经和村子的孩子混熟了,都敢和人坐在一起,毫不惊慌。
  徐长生知道原因,村里榨油剩下的豆渣,都被做成了豆饼,这些孩子每天基本人手一个,这些孩子可是将这群猴子当成美猴王的猴子猴孙,不知道偷偷喂了它们多少饼吃。
  对于这群聪明的猴子来说,新来的住客,不仅“武力”高强,还给它们东西吃,它们能不友好?
  徐长生叫上一群叔伯跑到“水帘洞”布置了起来。
  孵化室的要求,这个水帘洞大概都能满足,至于黑暗的环境,到时候用厚厚的黑布罩起来就可以了,又黑又保温。
  现在需要的就是孵化的保温箱。
  这又得麻烦十六叔了。
  箱子要密封,留一个洞就可以,盖子要方便取下来,等孵化出小鸡了,好方便抓出来。
  还得准备干草放箱子里面,也是为了保暖。
  正统的孵化室倒是不用干草,但这里毕竟有些不同。
  将所有要注意的地方都记下来。
  然后将要准备的东西也拜托族叔们去准备。
  徐家村忙碌得根本停不下来,哪像以前,冬季一到,什么也做不了。
  所有忙碌的身影,脸上都是带着淡淡的笑意,纯朴的农家人很容易满足,但也不排斥变得更好。
  鸡蛋陆陆续续被收了回来,十六叔的保温箱也一个一个做了出来。
  鸡蛋放进铺了干草的保温箱中,一箱一箱的搬进了“水帘洞”中。
  “水帘洞”在徐家人眼中变得神秘了起来。
  难道那个洞真的是西游记中讲述的仙家福地?不然没有孵蛋的老母鸡,怎么将鸡蛋放进洞里就能孵出小鸡来?
  鸡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孵化出来的。
  徐长生也就每天去看一次,当然为了防止猴子搞破坏,有专门的族叔轮流守着。
  ……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徐长生每天都去查看孵化小鸡的进度,每天也在看修建房子的进度。
  天空的雪已经完全停了下来。
  或许是冬季太长,春天来得特别的突然。
  温暖的阳光洒下,雪地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融化。
  徐长生看着化雪后露出的徐家村道路,坑坑洼洼得简直不忍直视。
  这哪里是路啊,简直和山沟沟里面的原生态一模一样。
  好吧,徐家村就是个山沟沟。
  徐长生眼睛一闪,路得修,必须修,正好这两天天气意外的晴朗,就像修房子一样,一段一段的修吧,急不得。
  不然房子修好了,下面的路还是坑坑洼洼的,就太影响美观了。
  而且修路要比修房子简单多了,村子里的妇人就可以,也耽搁不了修房子的进度,花不了多少时间。
  农村的妇人没有城里的娇贵,干农活是家常便饭。
  他们正好有水泥,修路会十快捷。
  于是,在徐长生的号召下,只是给修房子的男劳动力做做饭的妇人们被聚集了起来,徐家村修路工程开启。
  徐长生的工作就是在原来就计划好的地面上画线。
  要修路就要修好路,路都是按现代四个车道的宽度来设计的。
  每排楼中间的步行街,也有两个车道宽。
  “一定要按照我的线挖,挖平,一点差距都不能有,不然和我那幅画上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这些妇人一听,和画上的效果不一样,那怎么行?
  地面被挖得平整得不可思议。
  这是她们带着憧憬之心挖出来的。
  和徐长生画出来的线丝毫不差。
  “铺石子……铺均称一点,不然气孔多了,路会裂开。”
  其实水泥路在古代,不是那么容易开裂的,现代的公路之所以维修得那么勤快,主要原因是车辆实在太多了,天天碾压。
  古代最多也就一点牛车马车。
  “水泥倒上去,压平,对对,就是这样……”
  专门的木板子,又大又厚实,用来压路最好不过。
  徐家村啥都没有,就是人手多,妇人也多,五百多户勒,而且古时候可没什么独生子女,一户的人数嘛,不说也罢。
  等水泥干了一些,徐长生就让人在上面铺上干草,这是为了避免晚上夜深露重,路面受潮后变形,影响美观。
  现在就等着水泥路凝固吧。
  当然,步行街就不能用水泥了,而是在没干的水泥上面加上了红砖,铺成了砖路,看上去更高档一些。
  全村五百户,齐心协力修房子修路,为了早日修到自己家,恨不得一个人当两个人使,看得徐长生都心疼。
  不过这些族叔族伯,婶婶阿姨都是勤快人,加班加点,天不亮就起来,天空还有一点微光都不会下工,除非真的看不见了。
  这股热火朝天的劲儿充斥在整个徐家村,再累,所有人脸上都是微笑的。
  是啊,这点点累算什么,能比以前饿死人的日子难过?现在饿了,豆饼管饱,还都是油炸的,以前能想象?
  以前别说用油炸饼,一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