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理工学院-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他又看了奇怪的东西,有人袖子上带着一个红色的套子,特别的显眼,手上拿着个旗子,似乎在到处巡逻,和游客一眼看上去就不同。
  忍不住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裴行俭道,“他们是道路疏通员,每天来徐家村的陌生人很多,有些人还不知道徐家村的道路规矩,他们负责给人讲解,并时刻观察有无意外发生。”
  裴矩点点头,倒是稀奇得很。
  没多久,他们的马车就停在了路中间。
  裴矩一愣,这样停路中间不好吧,岂不是拦住了后面的车?
  不等裴矩发问,裴行俭就道,“祖父请看前面的斑马线,还有专门指挥交通那人,现在是行人通过斑马线过马路的时间,马车是不能闯过去的。”
  果然,裴矩看到前面有人指挥,一群人开始穿过刚才无一人的马车道。
  裴矩:“……”
  稀奇得到处看,裴行俭就在旁边解释。
  徐长生见裴行俭在解释,也轻松得自在,徐家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还是有颇多不同的。
  不过都规规矩矩的,在规则上发展。
  马车又行了一路,就停了下来。
  裴行俭道,“前面的游客更多,也是徐家村住宅所在,为了安全,什么车也不能进入,我们需要下车步行。”
  裴矩点点头,下了车,果然人越来越密集,的确不方便驾车。
  下了车,他又发现了一些不同,刚才的路是水泥路,现在脚下的路是红砖路。
  或许不再适合马车行驶,但更适合步行。
  街道上都是三五成群逛着的游客。
  明明因为人多有些吵闹,但吵闹中他却感觉出了一种闲情逸致。
  裴矩用眼睛观察着,哪怕他生活的阅历如此丰富,如今也被新鲜的事物刷新了一遍他的认知。
  在他的所有经历中,也没有遇到哪怕一座城一个村像现在这样的。
  这才是生活啊。
  不过……
  裴矩皱着眉道,“的确繁华,让人大开眼界,但是否热闹了一点,这地方用来教学恐怕学生静不下心来做学问?”
  裴行俭这次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因为他也没有去过学院。
  徐长生赶紧道,“老爷子,这里是徐家村,长生曾经承诺过,徐家村是对外开放之地,是旅游之地,当然就显得热闹了一点,不过,学院并不在这里,学院是不对外人开放的,放心吧,幽静着勒,绝对是做学问的好地方。”
  裴矩这才点点头。
  然后又看了一眼徐长生。
  听说整个徐家村都是徐家子一手打造的,当时……他才四岁。
  当真是一个妖孽,好的是,他所作所为都有益于这个时代。
  真不敢想象,他要是作妖的话……
  他见过太多作妖的人,所以难免会多想一些。
  想到这,忍不住摇了摇头,这个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了,未来如何就看他们的了,他瞎操心也没用。
  不过,呆在这个妖孽旁边看着一点也是好的。
  说道,“先带我去学院看看吧。”
  既然答应来学院任教,环境肯定是得先熟悉的。
  徐长生点点头,“老先生的住处,长生已经安排好,这就带老先生前去。”
  裴行俭却是皱了一下眉,既然说学院幽静,在他想法中,幽静的地方肯定是十分艰苦的,他祖父年纪大了,可受不得折腾。
  等会他给徐家子说说,让他祖父住徐家村算了,徐家村条件便利,虽然稍微热闹了一点,但也是不可多得的养老之地。
  不过,等一行人来到学院的时候,裴行俭将他的想法不知道抛到哪里去了。
  “这……这就是我要任教的学院”
  哪怕是裴老爷字,都惊讶得脸色都变了。
  裴行俭也说不出话来。
  地面铺的是什么?
  晶莹剔透,如同玉石,忍不住问道,“徐家子,你……该不会将整个学院的地面都铺上了昂贵的玉石吧?”
  看看这晶莹剔透的地面,除了玉石他还真不知道什么石头能做成这个样子。
  玉石铺路?
  简直如同神话一样的存在,神话中,不就是说神仙住的地方雕栏玉砌吗?
  抬头一看,所有的房子还真是玉砌而成,在阳光下,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哪怕是裴老爷子都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这里哪里是什么学院,根本就是一座庞大,华丽到极点的仙宫。
  对,它绝对是一座矗立在山巅的仙宫,它满足了世人对仙宫的一切幻想。
  严文殊和欧阳询对视一眼,他们都能猜到裴老爷子现在在想什么,因为他们刚来的时候,想法也差不多。
  哪怕现在,他们都还有点恍惚,这里居然是一座学院,而他们正在这里任教。
  如同传奇一样。
  徐长生一笑,“老爷子可满意这座学院?”
  说完又道,“老爷子你们看到的地面和房子的墙壁,上面可不是玉石,徐家村再富有,也不可能用玉石铺地这么夸张。”
  “可……”
  徐长生又道,“这是一种瓷砖,我们徐家村的一种产品而已。”
  裴矩:“……”
  裴行俭:“……”
  说得倒是轻描淡写,但它真的和玉石一样漂亮。
  徐长生带着一群人继续前进。
  学院的绿化是特别好的,林荫的小道,飘在空中的花香。
  绿化多以果树为主,所以他们眼中时不时还能看到一些果子。
  在一颗长满不同果子的树前停了一会儿。
  徐长生尴尬得不得了,“这……这是玩笑之举,是用一门叫嫁接的技术弄出来的,无甚稀奇。”
  还说不稀奇,一颗树上都结这么多不同种类的果子了,以前听都没听说过。
  徐长生补了一句,“其实嫁接技术在徐家村的果林已经用得比较普遍了,我们徐家村的果子之所以比别人种的甜种的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使用了这门学问。”
  倒是神奇得很。
  看着裴老爷子和裴行俭惊讶的表情,徐长生心道,要是以后他们看到他的小绿皮列车轰轰轰地开起来,岂不是要惊讶呆。
  不过现在小绿皮都闲置着,还没有使用。
  现在正在建通往徐家村的轨道。
  从徐家村到学院要爬山,还是挺远的,特别对教书的这些老爷子来说,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不过,等他的列车开通后,徐家村和学院的交通就方便了。
  早上坐小绿皮去徐家村吃饭,吃完饭再坐小绿皮回来教课,巴适得很。
  等徐长生带裴老先生去给他准备的单独的小楼后,裴行俭就没有任何担心了。
  看着小楼,漂亮得不像话不说,地面也是徐家子口中说的瓷砖一层不染。
  而且生活还特别的方便,自来水都有,而且还有热水。
  小楼下也有不少花卉植物,喜欢的话自己打理也是不错的消遣,闲情暇意得很。
  裴行俭都有些舍不得了。
  说了一句,“祖父,行俭会经常来看你的。”
  他那点心思裴矩一看就知道。
  刚才徐家子说学院是禁止外人进入的,他这是准备来蹭住处。
  这地方,的确让他满意得很。
  在这里养老,顺便教教学生,这样的日子,恐怕就是所谓的神仙日子了吧。
  裴矩见识了徐长生的学院,突然莫名其妙地对徐长生的小康生活多了一丝期待。
  或许,他真能见证徐家子说的小康生活。
  第85章第 85 章
  徐长生安顿好裴矩后; 就和裴行俭回长安了。
  一路上裴行俭唉声叹气; “徐家子; 你那学院也太好了,跟神仙居所一样; 我都有些舍不得走。”
  徐长生一笑; “要是行俭不嫌弃,可以放弃当官来我学院任教。”
  反正他学院还要招收一些孩童; 徐家村的孩童也需要上学; 裴行俭如果能来,他双手欢迎。
  裴行俭:“……”
  以为所有人都像徐家子一样洒脱,能放弃功名利禄,隐于深山?
  想到这就更加唉声叹气了; “哎; 行俭终是一俗人。”
  也许只有他祖父那样的人才有资格在那样的仙境中任教吧。
  徐长生和裴行俭告别后; 就回了太子府; 和二蛋他们继续研究造纸术。
  泥巴做的活字已经运回徐家村烧制了; 听族叔的回信; 烧制出来的活字能用; 现在印刷厂都开始准备废弃雕版; 改用活字。
  毕竟大唐都市报,七天一版,每次都用雕版; 十分麻烦。
  等活字印刷在印刷厂普及以后; 也是徐长生开始为他的学院打造最强图书馆的时候了。
  这事儿还得大祖父; 裴老爷子他们帮忙。
  大唐的书籍无数,徐长生虽然说过要让他的图书馆攘括所有的大唐书籍和先贤著作,但总得有先后。
  需要大祖父他们帮着筛选,先印刷哪些,后印刷哪些。
  接下来几天,徐长生都没怎么出门。
  一天都在研究造纸术,现在长安都在传他的造纸术改革,甚至还有不少读书人到东宫来询问真假。
  如今的东宫大门,那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如果不早点弄出来,岂不是辜负了大家的热情。
  徐长生有些唉声叹气。
  二蛋看得一愣一愣的,“长生,我们不是又弄出了更好的纸了吗?叹什么气?”
  徐长生说道,“不是造纸术的问题,我在想学院招聘老师的事情,都这么久了,老师还没有招收够。”
  二蛋闻言,露出了羞涩的表情,“其实……其实我可以教嫁接和做饭,我很厉害的。”
  徐长生:“……”
  他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二蛋教做菜还说得过去,可惜没有这门课程,但嫁接?
  想想一学院的怪树,徐长生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现在学院那一棵怪树就已经足够让人惊心动魄了,二蛋这是想让他的学院群魔乱舞吗?
  太可怕了。
  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徐长生看着新弄出了纸样,比上次的普通纸张看上去质量要好不少。
  如此,他已经有三个档次的纸了。
  一就是擦屁屁的粗纸,二就是能书写的普通纸张,三就是现在这个,雪白的纸,质地十分不错,用毛笔写也不用担心浸染的问题。
  三种质量的纸张,已经足够不同阶层的日常使用了,他走的是大众化,利国利民的路线,那种奢侈品质的纸就不好拿出来了。
  徐长生松了一口气,看着自己的小本本,上面记录了所有的实验过程,特别是成功的记录,加黑标出来了。
  说道,“二蛋,以后就不用再煮纸浆了。”
  二蛋都惊喜了,煮纸浆一点都不好闻,没有他煮菜有趣。
  徐长生将记录整理了一下,发回徐家村,让徐家人自己跟着他的记录实验,等工艺稳定了,就开始建造纸厂。
  徐家村的人手很早以前就不够用了,现在工厂里基本都是雇佣的外村人。
  徐家村的人多是在工厂里面当监工和技术指导。
  工厂都是按流水线作业设计的,不同的人完成不同的工序,这样阻止了工艺外流。
  哪怕别人将所有流水线的工人都聚集齐了,也不可能复制出徐家村的产品。
  因为最核心的最后一道工序,始终掌握在徐家村的手上,缺了这门核心工艺,弄出来的东西似是而非。
  造纸厂,徐长生也打算这么干,收集材料的是一批人,煮纸浆的是一批人,装缸烘烤的是一批人,成纸又是一批人等等。
  每一道工艺的人都不使用同一个村的,这样最大程度的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