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上一次明王私下带了少年来见他,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他,明王对少年的肯定。就是因 为如此,胡庭筠才更难以接受,就算明王娶的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他都觉得比娶一个男妻要好
但是胡庭筠自己也知道,这一桩婚事当初是皇上赐下的,后面还少不了萧贵妃推波助澜, 说来少年也是无辜被牵连在其中而已。只怪他没有趁早得知萧贵妃的诡计,等他得知的时候, 皇上赐婚的圣旨都已经下来了。
直到这一次少年能够亲自带人进山里去找水,虽然他没有细问少年是如何找到水源的,但 是胡庭筠也知道这个过程并不会太容易。少年有这份忧国忧民的心,能够真正的去为百姓做一 点事,就不得不让他在心里重新审视眼前的这个少年了。
这一日乔颐在胡相这里坐了一会,就向胡相提出告辞,带着人走了。
本本本
半个月后——
“停!,,
押运赈灾钱粮的队伍达到了曲陵城外三里处的地方,骑在马背上的明王抬手,后面的队伍 跟着停了下来。
这一路上他们见到了无数逃亡的难免,曲陵这边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附近的村子和良田 不少都被淹没了。洪水褪去,只剩下满目的疮痍,倒下的房屋,死去的牲畜,还有路边已经腐 烂、无人收拾的尸体。
当看到面前的这一幕幕,谢胤才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使命有多重。这些倒在路边的尸体,都 是大燕的子民,而现在这些人死的死,活着的无家可归,拖家带口都在逃亡。
一路上经过一些城镇,谢胤都会让人带着他的令牌和手谕去,要求当地的知府或是县令开 仓赈灾,收纳这些逃亡的难民。
而他们这一次的目的则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曲陵城。
曲陵城里面发生了严重的瘟疫,曲陵知府沈广亮并未携带家眷逃走,而是让人关闭了城门 ,不允许任何人进出,这一次曲陵知府是打定了主意,活就与整座城的百姓一起活,死就与整 座城的百姓一起死。
城门关闭,并无一人出来,也无人进去,整座城的百姓是死是活,并无人知晓。
“去给沈知府送个信,让人把城门打开。”
“曰 ,,
疋。
谢胤摆了摆手,下面就有人前往曲陵城去送信。
守城的将领得知朝廷派来赈灾的队伍到来了,京城没有放弃他们!将领顿时热泪盈眶,喊 道:“快,去给知府大人送个信,说是京城来人了。”
“是是。”得了命令的小兵往知府大人住的地方跑去送消息。
“京里终于来人了,老夫……总算是等到京城的人来了。”
这个时候沈知府都已经躺在了病床上,知道京里来人,他挣扎着要下床。边上是沈知府的 儿子沈庭鸿,沈庭鸿知道父亲的脾气,见他要起来就是要起来,便是亲自上前去扶着父亲起了 身,扶着父亲往外面出去。
“开门。”
“拉——”
轰隆……
城门打开,沈知府在儿子的搀扶下,亲自出了城去迎接到来的明王,行礼道:“下官见过 明王殿下。”
“沈大人平身。”
谢胤对这位沈知府还是有些印象的,他记得上一世曲陵城的这一场问题,沈知府让人关了 城门,与城中的百姓一起死在了里面。到城门打开之时,城中只有少数的人还活着,诺大的沈 府也只剩下几个人还活着而已。
但是在后来这位沈知府还是遭到了京中的一些官员的弹劾,原因就是沈知府让人关了城门 ,有人认为就是如此才造成那么多百姓的死去。因此在这位沈知府死后,他余下的儿子和家眷 们都被流放千里之外,一个个都死在了路途中,不知道后来还有没有人活着了。
就是不知道沈知府得知在他死后,沈家人的下场,能不能死得瞑目了。怕是沈知府知道, 都要从地里爬起来去找那些害死他沈家子孙的人索命吧。
“沈知府辛苦了,不知这曲陵城现今如何了?”谢胤对这位能够不顾自身性命都要与整座 城的百姓共进退的沈知府,内心还是多少有些佩服和敬重的。
“是,殿下……”沈知府不知该不该请这位殿下到城中去,心里顿时有些犹豫。
“沈大人不如带本王进去城中,细细的向本王言明吧。”
“是,殿下请。”
但是不待他犹豫,明王就做了决定要进城,同沈知府往沈府过去。
跟着一起来的太医和大夫们连坐下来喘一口气的空余都没有,就与城中原本的大夫们一起 前去了解和商量如何控制城中瘟疫的情况去了。
城中的百姓们见到京城派来的太医和大夫们,知道朝廷并没有放弃他们,一个个都燃起了 活下去的欲望,十分的配合太医们的整治和治疗。
他们这一次带来了不少的草药,这些草药正是当前所需要的药物,其中还有一批治痢疾的 药丸,这些药丸的效果非常的显著。
冯老拿出了几张方子,这些方子都是在他们出发之前,乔大夫送过去给他的。冯葛把这几 张方子拿了出来,在与太医们商量后,就确定了用药的方子。
官府出面搭了一个棚子,每日给百姓们发放粮食还有药物。
城中的百姓们自发的跟着官兵们一起收拾和打扫街道,在众人的努力之下,城中的街道逐 渐得变得干净,这座死气沉沉的城在恢复生机和活力……
第216章,八月
八月金秋,是一年一度秋收的季节。
这一年的秋收,农民们把地里的粮食收上来,大半的谷子都是干瘪无粒,只有一个空壳, 剩余能吃的粮食并不多,因而今年的收成都还不到往年的三成。
从前一到秋收的季节,老百姓们个个都是笑脸,而这一年的秋收,这些村民们都是一边收 割庄稼,一边忍不住的擦泪,一个个都愁眉苦脸,脸上是化不开的愁容。
“苍天啊,你这是不给我们活路啊……”
老农坐在地里哭,指着苍天说不给他们活路,一声声嘶哑的哭喊,真的是闻着伤心,见着
落泪。
他们这边在收粮,地主就派家中的奴仆下来收租子了。
一家人辛辛苦苦干的一年,都不够给地主家交租子。交完了地主家的租子,还有官府的粮 税要交,他们都不知道到哪里去弄粮食出来交税,往后一年一家人的吃食还不知道到哪里去找
这日子如此艰难,怎能不让人落泪啊。
“爷爷,爷爷,救我啊……”
有那家中拿不出租子交给地主的,地主家的儿子瞧上了老汉家中娇俏的小孙女,让跟着的 家奴去拉着姑娘去抵租子。老汉冲上去想要把孙女要回来,恨不得拿这条老命和这些人拼了, “你们放开我家孙女。”
“死老头,走开!”
两个家奴把老汉一推,就把人推到了地上去了,老汉的脑袋磕到石头上,头破血流。
“爷爷,爷爷,你们不要伤我爷爷,我跟你们走就是了。”
“哈哈,早如此听话不就好了?”
“把人拉走。”这已经不知道是这个月里第几个拉回去的姑娘了,地主家的儿子好色,见 着漂亮的小姑娘都想尽了办法往家里拉,家中的小妾都已经有十几个了。
见状,外面的村民才敢进去把老汉扶起来,只能安慰了几句,把人送进了屋子去,就各自 回家去了。
这个时候他们自身都难保,没有人敢和地主家的儿子起冲突,这种事情就算是告到官府去 ;地主早就买通了官府,他们去报案,最后打板子的也是他们而已。
待到回去之后,家中有姑娘的人家,都是叮嘱家里的姑娘不要出门,免得被那地主家的儿 子看上了,拉回去当填房小妾。
这一桩桩、一件件不幸的事情,每日都在不同的地方上演。
本本本
与此同时,朝中的官员们每日都在为了是否要减免粮税一事在争吵不休,一方是提出要减 免今年的粮税,一方是认为粮税不能减免粮税。
户部最大的来源就是各地的税收,一旦这个税收减免了,户部没有钱进账,将会造成国库 空虚。国库空库,就没有银子救灾,边关那边的胡人对大燕虎视眈眈,万一打起仗来,连买粮 草的银钱都没有,后果就会非常的严重。
底下的官员们吵得不可开交。
“此事明日再议。”皇帝并未做下定论,显然也是在考虑这个问题。
“退朝…”
皇帝在百官高喊“万岁”声中离去了。
下了朝后,胡相到了御书房去求见圣上。门外的小太监进去里面通传,皇帝摆摆手,发话 道:“让他进来吧。”
“相爷,皇上让您进去。”
小太监出去外面,请了胡相进去。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身吧。”
“谢皇上。”
胡庭筠才从地上起了身。皇帝知道这个臣子向来是无事不来找他,会来找他,那肯定就是 有什么事了,“说吧,你来找朕,是所为何事。”
“皇上,臣这里有一份折子,您先看看。”
胡相从怀里拿出一份折子,就有太监上前,把他手里的折子呈上去给圣上。
弘帝抬眼看了一眼胡庭筠,展开折子看了起来。
这一看,皇帝的心里一动,面上带着惊喜的问道:“这是你写的?”
“是,也不是。准确来说,是明王妃提出来的。”胡庭筠想了想,还是倒出了少年,原本 这水源就是少年找到的,这上面所提到的构想也都是少年提出来的,他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之上 加以润色罢了。
“皇上,以微臣之见,这个水渠动工是宜早不宜迟,最好是能尽快动工。”
“臣见城外的流民日日增多,这些人放着不管,他们每日在城外会闹出各种混乱出来。城 外每日都有流民病死饿死,他们都是咱们大燕的子民,以微臣之见,只好是能尽快的安顿好这 些流民们,以免闹出什么事情出来。”
“嗯,你所说的,朕也明白。”
弘帝当然是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奈何朝廷没钱,南方多地发生洪灾,朝廷才刚拨下一笔银 子去赈灾。这个时候再拿出一笔银子出来搞这些东西,怕是拿不出这么多的银子出来。
胡庭筠明白天子的所想和顾忌,他重点向天子解说“以工代赈”的做法和好处,总之朝廷 不能放任这些流民不管,任由他们饿死在城外,那不如就收编这些流民,利用这些流民们来修 水库和水渠。
“水库和水渠我们要建好的话,就能马上投入使用中了。若是这个时候能有水,百姓们还 能趁着这会儿种点青菜豆子,再少也是一口吃的,不会饿死那么多人。”这前后是相互影响的 ,只要做好了一样,另外的几样都会跟着好了,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皇上,如今已经是八月,再过几日就开考了,京中不少的学子在这里。”胡相特意的提 了一句,是步步紧逼。
现在已经是八月,马上就要到十月,一旦到了冬季,京城的天气就会变得寒冷,外面的那 些流民要放任不管,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死去多少人。
今年八月秋闱考试,这个时候京城的学子多,朝廷要真的放任这些流民不管,到时候这些 学子们还不知道要如何议论朝廷。
显然天子也想到了这个事情,皇帝也是要面子的,当然是不喜欢天下的学子在背地里骂他 这个天子。一看胡庭筠的这个样子,弘帝就知道这个臣子是有备而来的了,“你啊你,你就是 在这里等着朕的是吧。”
但是也不见天子是真的生气还是如何。
“呵呵,哪里哪里。臣这是为了大燕着想,为了万民着想,也是为了皇上您着想啊。”胡 相是拍着皇帝的马屁。
“哼,你,朕还不清楚了。”下面的臣子是什么样的,弘帝的心里不是不清楚,说道:“ 这个折子就放在朕这里了,朕想一想,明日早朝上再议这件事了。”
“是,如此臣就先行告退。”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