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乔颐-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帮你这个忙,有没有什么好处给我?”
比起口头上的道谢,明王殿下还是更想要一点实质性的报酬。
“你想要什么好处了?”乔颐忍不住的翻了一个白眼,问道。
“你觉得呢?你有什么好处能给我的? ”明王殿下的目光在小王妃的身上打了一个转,这 个眼神不言而喻,太简单明了了。自从尝过一点甜头之后,谢胤是觉得怎么都不够,他想要更 多一点。
“……”乔小大夫的手一动,手上就出现了两根闪着寒光的银针,嘴角噙着冷笑,你信不 信我扎你两针能让你的小兄弟三个月都站不起来?
见到小王妃手里的银针,只有试过的才知道那个滋味酸爽。
“不不不,我就开个小玩笑而已。不就是一点小事,我这立刻的就让人去办。”谢胤咽了 咽口水,觉得还是不要惹小王妃手里的银针好,想想被少年手上的长针扎的那些日子,他是一 点都不想再去回忆。
嗯哼,这还差不多!
“算我欠你一个人情,你想清楚了要什么就告诉我。”只要是他有的,他并不介意拿来还 债。乔颐瞟了一眼见到他手里的银针面露惊恐的男人,心里又觉得好笑,但是这欠了别人的人 情吧,又是觉得不怎么舒服。
“以咱们的关系,还分什么你我,欠什么人情不人情的。”明王殿下一脸我宠王妃是应该 的,这么一件小事,不过就是开口说一句话的事,不算什么人情不人情。
“……”乔颐,敢情刚才开口要好处的人不是你一样!他都懒得去揭穿某人了。
过了两日,乔颐就听谢胤说那位先生同意收乔明辉为学生,他欠乔明辉的那个人情算是还 了,“谢谢你。”
“说什么傻话呢,我要连这么一点小事都帮不了你,我看我就不用当这个王爷了。”谢胤 抬手揉了一下少年的脑袋,想自己怎么没早点认识这个少年,若是能早点认识少年的话,他就 能把人护在怀里了。
但是他又想想自己从前的处境也不怎么样,现在也算不上好,但是要想护住一个人的话, 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
谢胤伸手搂住了少年的肩膀,乔颐把脑袋靠在男人的肩膀上,嘴角勾起了一点笑意。
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来好些年了,他第一次有一种心安和踏实的感觉,第一次对这个世界有 了一种归属感,大概是因为身边有这个男人?
晚上让厨房那边整了几个小菜,还送了一壶小酒过来,两人坐在屋子里面喝了两杯酒,说 了一会话。
在这之后,两个人的感情似乎更接近了一些,虽然两个人都不是话多的人,有时候坐在一 起半天都没有一句话,但是乔颐还是觉得与这个人坐在一起的这种感觉很好。
而谢胤能感觉到少年对他的信任和依赖,从前他能感觉到少年对他是喜欢的,但是他总感 觉他们之间总隔着一点什么东西,细细一想,他倒是想明白了。
本本本
朝堂上每日都很热闹,下面的官员们分成了好几派,主要的还是支持安王和明王的两派, 还有一些官员站在中立的位置,并不明确的表示支持某一位皇子。
朝中的官员们隔三差五就提一下立太子的事,御书房里请求立太子的折子都有半人高了。
这一日的早朝上,下面的官员们又在为了立太子一事在争吵,喊着立安王为太子的声音特 别的大声,可以看得出来这些支持安王一派的官员们是越来越心急了。
但是也是因为明王的回归,和帝王迟迟不立太子,让支持安王一派的那些官员们越发的焦
躁。从他们选择了站在安王这一边起,不仅仅是他们的官途,就连他们整个家族的命运都与安 王绑在了一起。
若是明王被立为太子,等着他们这些人的就是死路一条,日后的仕途定然是无望的,也许 会拉上整个家族与他们一同陪葬。
别说在明王没有回京之前,那些支持正统的官员不会同意立安王为太子。如今明王已经回 来了京城,这一年以来明王的表现朝中的官员们是有目共睹。比起立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安王 为储君,这些支持正统的官员们更支持立明王为太子。
皇帝在这件事上并未有所表态,从前明王未回京之前,皇帝隐隐的是有立安王为太子的意 思,但是朝中的一些老臣并不同意立安王为太子,就如他们觉得萧贵妃的身份低微,不配立为 皇后那样。而萧贵妃所生的安王,在这些支持正统的老臣们的眼里看来,远远不如明王的身份 局贵。
这也是为什么明王这么多年来不在京城,这些老臣们还是一口咬定了立明王为储君。
因而立太子之事一直都争执不下。
“此事改日再议。”坐在龙椅上面的皇帝看着底下的官员们争论不休,面色难看。他都还 没有死呢,这一个的就打他屁股底下这张椅子的主意了。
天天被人惦记着屁股下的位置,皇帝能高兴才怪!
“退朝!”皇帝一甩袖子,就从龙椅上下去了。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退朝——”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在百官高喊的“万岁”声中怒气匆匆的离去了。
待到皇帝离去,大殿中跪着的文武百官才起了身,三三两两的站在一起说话。
明王和安王站在大殿之上,两个人面对面的看着彼此。谢胤的嘴角勾起一点笑,抬脚往外 面走了出去,几名官员跟在明王的身边一起出去。
看着谢胤离去的背影,想起刚才谢胤嘴角的那点笑,谢安在心里气得咬牙,咱们走着瞧!
一回到御书房,皇帝见到桌子上写着的那些求立太子的折子,翻看了一下,拍到了地上, 骂道:“看看,看看,这一个个、一个个,朕都还未死呢,一个个都喊着立太子,是不是巴不 得朕早日死了!……”
“皇I…自取 皇I…自?R ”
御书房中的宫女太监们都跪了一地。
在医馆里面忙碌了一个早上的乔小大夫自然就不知道朝中发生的事情了。
当然京城里面的百姓们坐在一起,茶余饭后也会谈论一下朝中的事情,这些在京城的百姓 和商人们都是知道朝中的太子未立一事,因而一直以来都有人谈论此事。
从前更多的人都是说皇上会立安王为太子,没见皇上这么宠萧贵妃,因而大家就觉得皇帝 自然是立安王为太子了。但是自从明王回来京城之后,特别是从明王治理瘟疫之后,就赢得了 不少百姓的支持,所以也有不少支持明王的百姓们。
朝廷对民间的言论禁得不严,因而百姓们空闲之余,也会坐在一起谈谈朝中的这些事情。
但是因为乔颐整日不是在明王府就是在医馆里面忙他的事情,因而就很少会到酒楼茶馆去 坐,去听外面的人说闲话了。但是在京城这个地方,一些事情不需要刻意的去打听,总也会多 多少少的听到一些,所以他对京城的一些八卦的事情,还是知道一点。
关于朝堂上的的一些事情,外面的百姓们也是道听途说,听人云亦云,并非是真的那么清 楚,其中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定能分得那么清楚。
      
      
第173章,流感
二月底,医馆隔壁的小院终于修整好了。
这边并没有像原先医馆那里把门窗都扩宽,这些院子都住了十几年,里面的窗户门板都是 旧的,因而要把里面破旧的门窗换了新的,屋顶重新修缮一下,避免雨天会漏水。
两座院子中间有条半米宽的小巷子,把两边的巷口都封住了。
两边的围墙并没有拆除,只是在对面开了一个侧门,这样就可以直接从医馆这边过去对面 的院子了,两边院子的后院等于是相通的了。
三月初,那边的院子收拾干净,秋鸣意就带着两个伙计和几个小的搬到隔壁的院子去住了
这边的后院没有医馆那边的大,但是也有七八间房,秋鸣意自己一个人住了一间,其余的 就是两人住一间,还有空余出来的房间就可以放药材和杂物,院子里面还可以晒晒草药。
医馆这边也重新做了一下安排,把药柜挪了一个位置,在前堂和后院中间相隔的地方弄了 一个药房,把药柜都挪到这边来。前面空余出来的位置就作为等候区,这样以后病人可以先在 这边等着排队,排到号再上前去,就不用蹲在门口等了。
医馆后院空余出来的房间也没有空着,除了他们共用的实验室之外,乔颐单独拿了一间房 间来做他自己的制药房,以后这间屋子就是他单独使用的地方。
这样一通安排下来,整个医馆明显看起来就宽敞了许多。
秋鸣意和两个伙计还有几个小的搬到隔壁的院子去住,也避免了和这边的病人混住在一起 ,卫生上要比这边好许多。虽然那边的院子比医馆这边的小许多的,但是因为只是住着他们几 个人而已,地方也是够了。
“你们在那边的院子住得还习惯吧? ”平时乔颐是不住在这边,他每日早上过来,下午就 回去王府了。在那边的院子整理好了之后,他有过去那边看过,觉得那边小是小了点,倒是也 还算是不错。
秋鸣意笑道:“挺好的。就是住到那边去,总觉得距离这边的距离远了,总担心夜里有人 拍门听不到。”他这人不挑地方,有个地方睡觉就行了,这里已经比他从前住过的那些地方都 要好太多了。
只是睡到那边去,他总觉得半夜听到人拍门的声音,实际上并没有的。
“哈哈……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你了。”
乔颐忍不住的就笑了,说道:“要是你实在不放心的话,我可以让人在门口给你装一个门 铃。要是有人找,就让人摇铃,这样你在里头就能听得见了。”
秋大夫还不知道什么是门铃这种东西,乔颐就为他解释了一遍。
“哦,原来如此,还有这种东西啊。”秋大夫没有见过,觉得其实装一个在门口外面也不 错。这样就是半夜有人找,他在里头也可以听到声音? “咱们在门口装一个也不错?”
“你确定?”乔颐眼里带着怀疑,问道。
秋鸣意想了想,说道:“会半夜找来的,肯定是什么急事,这人命关天,哪能等得了的, 你说是吧? ”所以他觉得还是要装一个,如果半夜有人找,他就不怕自己睡得太沉没听到了。
“行吧,明日我就让人来给你装上。”和秋大夫这么一比,乔颐觉得自己就是个每日打打 酱油的。对这家医馆,秋鸣意比他上心多了,吃住都是在这里不说,连半夜睡觉的时间都还想 着万一有人找来,还想着半夜都要爬起来给人看病治病什么的。
要他说大半夜的,除非是快要死人了,不然没事都别打扰他睡觉。夜里没睡好,白天怎么 会有精神干活不是?
但是既然答应了秋鸣意,第二天乔颐还是让人装了一个摇铃,在门口挂了一条绳子,要是 半夜有人有急事,就可以拉动绳子,里面的人就能听到声音了。
对此秋大夫是感到很满意。
本本本
三月的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这个天气生病感冒的人特别的多,这半个月以来,京城 各大医馆每日都是排了长龙的队伍,外面都是等着看病的病人。
他们医馆每日的病人也不少,基本上是要从早忙到晚。
对于病情反复的病人,他们都是建议住在医馆这里好方便观察,有什么情况都可以随时处 理。大多数的病人都会听从他们的建议在医馆住下来,没什么事后过一日就能回去了,要是情 况严重的,可能要多住几天。
当然后面的病房都不是免费提供给人住的,住在这里每日都要缴纳房费,只不过比起外面 的客栈收费上要低许多。
原先是两间病房,最近住进来的病人太多了,所以后面又增加多了一间病房,这段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