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明宇笑了笑,没有接话,开始认真干起手中的活。钟庆然也安静下来,神情专注于药材炮制上。
人一旦投入到某项工作中,时间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等钟庆然将药材全都炮制好,一上午就过去了。
“走,收拾收拾吃饭去。”一切妥当后,钟庆然便招呼上简明宇,朝沈家走去。
知道今天可能要忙许久,钟庆然提前带了些鱼肉过来。汪氏手艺不算好,不过偶尔用个一两餐,钟庆然还能接受。
饭后,两人在钟庆然的屋子里午休,一个睡里屋,一个睡外屋,倒也异常和谐。
简明宇原本没有午休的习惯,跟着钟庆然相处久了,午休的次数明显增多。他觉得这样挺好,爹娘过世的这几年,他的神经绷得很紧,大姐不能依靠,小弟要他照顾,时时都得坚强,在钟庆然身边,是他最放松的时候。
钟庆然身板瞧着也结实,但稍微有点眼力之人,一眼就能瞧出来,他没受过苦,不像是能依靠之人。但简明宇却能感觉到,钟庆然有别于村子里绝大多数人,别看钟庆然整天笑呵呵的,一有空闲时间,便带着弟妹到处玩,一点不像个有担当,能成事之人,可他做的事就不简单了。
这点,简明宇非常清楚,但他最看重的却不是这个。他总觉得只要有钟庆然在,仿佛天塌下来钟庆然都能顶着,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也是如此,简明宇对钟庆然三不五时出现在他面前,还毫不遮掩地表露出他的意愿,才会不仅不反感,还认为这样相处很是不错。基于此,很多事情,简明宇都不由自主迁就着钟庆然。
对于简明宇的想法,钟庆然自是半点不知。他要是知道,定然连晚上睡觉做梦都在笑。
经过一年的发展,逍山草木比之钟庆然接手前要茂盛不少。当然,多是果树和一些能用来做家具的树木,只能当柴烧的就算了,地方就那么大,没必要种这些不值钱的东西。
眼下这个时候,逍山上果子不多,不过仔细找找,总还能找到一些。
钟庆然便带着简明宇开始满山乱窜,临近傍晚时,总算摘满了两背篓。
看着种类繁杂的果子,简明宇猛然想起一件事来,问道:“你上次让我做的“罐头”,现在可以用了吧?”
钟庆然愣住,他怎么把这事给忘了?他一脸黑线地跑到储藏室中,到了地方,才想起没带锁,又跑回房,好一阵翻箱倒柜,才找着那把钥匙。
储藏室也是跟药库一起建的,同批的还有另一间仓房。不过,这两间房子就简单多了,和第一批房子同一档次。
第58章
打开有些日子没有开过的锁,钟庆然闻到了一股异味。显然,部分罐头已经坏掉,应该是真空度没有达到或者没密封好。
“明宇,帮我把有味道飘出的罐头都搬到外面,那些应该都坏了。”
简明宇看着一罐又一灌要被扔掉的罐头,很是可惜。
罐头材料有好几种,有竹筒、瓷瓶和小陶罐。竹筒罐头坏的最多,其他两种差别倒不是很大。
好一番工夫,两人才把坏了的罐头全部清理出去,又开窗通了一阵子风,储藏室内才没有异味。
玻璃太贵,而且有没有人会做玻璃瓶都还是未知,钟庆然便没有选择最合适做罐头的玻璃,至于铁,他不知怎么处理才能让它不生锈,同样舍弃。
所以说,无论哪种材质,钟庆然都看不到罐头的内部。如此一来,他便没办法分辨哪罐好,哪罐品质欠佳,便随手挑了一个瓷瓶桃罐头将用来密封的蜡质除去,打开瓶塞,糖渍水果的甜香味便飘了出来。不用尝,钟庆然也知道这个罐头是成功了,至于味道怎样,那就只能等尝过才知道。
见钟庆然迟迟没有动静,简明宇想到什么,转身朝门外走去,等他回来时,手上拿着一个汤碗,两双筷子。
钟庆然憨憨一笑,不客气地拿过一双,夹了一片桃肉放进嘴里,嚼吧嚼吧咽下喉咙,呈一脸回味状。
“不错,你也尝尝。”钟庆然将剩下的罐头,连果肉带汤汁全都倒进汤碗中。
简明宇吃了一块,味道独特,跟蜜饯鲜果相差很大,想来会很受喜甜之人追捧。
接下来,两人又各开了一罐,分别为竹筒梨罐头和陶罐沙果罐头。种类虽不同,但同为罐头,味道有其相似之处。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一样会腻味。钟庆然不想浪费,也不愿意把吃剩的东西像施舍一般分给别人,便又去拿了两个碗,将后面两罐各分出一半,余下一半则和简明宇一起分食。
“长贵,这两碗果肉给你家小子们吃。”钟庆然走到沈家小院,打了一声招呼,便把碗搁在桌上,也不等回话,径自去水缸边清理沾了些糖水的双手。
沈家大小子沈江不在,沈长贵便又拿了两个碗出来,分出一半收起来给大儿子留着,剩下那半,他拿起筷子尝了尝,果肉不像鲜果那样脆,却也不至于软绵绵的,让他感觉最鲜明的,便是那股甜味,甜而不腻,香甜的味道从口中散开,一直能甜到心里去。
看着眼巴巴望着他的小儿子,以及满眼好奇的媳妇,沈长贵把筷子递给汪氏,让她也夹了一块尝了尝,剩下的都推给沈河。
男人也有喜吃甜的,比起女人孩子,比率却要小上几分。
简明宇手艺确实好,简简单单的罐头,经他手后,味道上了一个层次。汪氏尝过之后,脸上便露出欢喜之色,沈河更是,还不到十岁,正是嗜吃甜的年纪,吃得脸上汁水横流,最后留了几片,一脸心痛地将它们推给爹娘,转身就跑了,估计是怕见到心爱的东西自己无法消受,无师自通采取了眼不见为净的做法。
钟庆然好笑地看着跑得没影的沈河,心里想着,这孩子被沈长贵夫妇教得还不错。擦干净手,钟庆然对着沈长贵说道:“储藏室前那些罐头,你清理一下,竹筒你看着办,瓷瓶和陶罐都收拾出来,我还有用。”
沈长贵忙不迭应下。
见事已办完,钟庆然打算返回储藏室,刚转过身来,便见到简明宇拿着几个空碗走进院子。
“你先过去,我一会就到。”将空碗递给沈长贵,简明宇步到水缸边,清理着手上脸上的黏腻之感,拿过布巾擦手时,才发现钟庆然一直等在身边。他没说什么,率先朝储藏室走去,钟庆然忙跟上。
逍山果树不是很多,但所有的果子加在一起,那量也不少。
钟庆然怕做罐头不成,全浪费就太过可惜,便卖了一部分,送了一部分。当季时分,当地果子通常都卖不上价,钟庆然从水果上赚到的钱不多,聊胜于无。不过蚊子腿再小也是肉,总不能搁在树上任由它们腐烂。
钟庆然的担忧不是毫无道理,水果罐头半数以上都废了,两人光清理这些都用了好长时间。眼看天色将晚,钟庆然另取了两个筐子,各装半筐子罐头,每一样都挑了一些,然后将一筐子水果分装到这两个筐子内。他自己背着一筐水果,简明宇则挑着装了罐头的那两筐,趁着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一前一后朝河湾村而去。
一筐水果不轻,怎么也有一二十斤重,勒得钟庆然肩膀有些难受。想想还要走那么长的路,他就欲哭无泪。特别是看着前面简明宇挑着担子,却脚步轻快,一点不受重担的影响,这种感觉尤甚。谁让他之前盘算好要买一辆牛车,可就一直没实施?他想着,这样下去不行,等凑够钱他就去买一辆。
怀着这样的怨念,钟庆然总算赶在夜幕四合前到家。
“这筐给你,剩下那筐你帮我搬进去。”
“好。”简明宇放下扁担,轻轻松松就抱起筐子,按着钟庆然的要求,把它放在堂屋口。
简明宇正欲转身离去,被童氏叫住,想留他吃饭,被他给拒了,家里还有明晨在,现在天都黑了,他不好在外面多待。
童氏清楚他家状况,便也没多留,找了个篮子开始往里装水果。
钟庆然看了忙阻止:“阿奶,我已经分给他一些,不用再给。”
童氏手停了下,接着继续往里装,说道:“那我拿去给你二爷爷,三爷爷。”
这次,钟庆然没有再拦着,亲戚之间往来免不了,二爷爷三爷爷两家,虽然和他家有些龃龉,但终归是他家在河湾村亲戚关系最近的亲人,内里闹得再难看,对外时还是非常团结的。
“阿奶,这筐底下有罐头,要不要也送几个过去?”
“罐头?”童氏想了半天,才想起,之前庆然好像有提到过,迟疑地说道,“你等等,我叫你爷爷过来看看。”
钟老爷子进堂屋时,钟庆然已经打开一瓶桃罐头,还叫钟磬拿了几个碗过来。
“这就是你说的罐头?”钟老爷子凑近瞧了瞧,汤汁稍有些浑浊,卖相不够好,但那满屋子的水果甜香味,完全弥补了这个缺点。
不待钟庆然回话,钟庆涵便按照他的吩咐,带着钟晓和钟庆成跑过来,一闻到味道就嗖地一下窜进堂屋,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他,问道:“三哥,这味道真甜,好吃吗?”
“你尝尝就知道了。不过不能吃多,马上就开饭了,得留着肚子吃饭。”
钟家人多,尽管钟正义钟正礼钟正信三家已经离开,家里依旧有十几口人,即便尝尝味道,一罐也是不够的。钟庆然又打开一罐,倒进碗里,致使堂屋中的甜香味更大。孩子们围成一圈,眼巴巴瞅着,却没人动一筷子。等到钟老爷子和童氏尝过之后,其他人这才开动。
要说水果罐头,钟庆然还是觉得荔枝有味,可惜,河湾村地处北方,连干荔枝都难吃到,新鲜的就更不用想了,至于罐头,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反正他没在平阳县见过。
现在是饭点,一大家子人都在,大人尝了两筷子,便全都留给孩子们。东西就那么点,人又多,很快,两瓶罐头就被吃得一点不剩,连点汤汁都没留下。
这次,钟庆然没打算藏着掖着,他也算是想明白了,有些东西,利益过大,确实不能随便拿出来,但有一些,则无妨。像水果罐头和生姜种植,正属于这个范畴,有足够的利益,又不会太过遭人觊觎,以钟氏一族的能力,应该能护得住。
大周朝是一个讲究宗族礼法的社会,光靠钟家一家,显然不行。势单力孤,恐怕出点事情都找不到人救,孤掌难鸣,独木难支,在大周朝尤为明显。
钟氏一族始终没能在大周朝有大的影响力,跟族里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大长房发展的最好,稍次一些的也有好几家,要说族里没钱,那不可能。只是即便有钱,他们宁可放在家中发霉,也不肯拿一些出来。族人中连饭都吃不饱的,就有不少家。这也就罢了,所谓救急不救穷,但至少下一代培养要顾上。
可这么多年来,族人越来越多,族学却没见扩大。以至现在,族中很多小孩,大字都不识几个。培养出一个秀才难,但教会他们识字还是很容易的。穷有穷的办法,没必要比照富户那么做。
钟庆然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他要办个学堂,要求不高,先期目标是教小孩子认字,而费用就从做水果罐头中抽成。哪家想学,便签订契约,约定从利润中拿出一成,一部分用来置办田地,一部分则直接用在学堂上。等来年这些田地出产所得,也一并用在这上面,有多余的,则用来扶持贫户。
将想法在脑海中过了一遍,钟庆然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