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濯缨-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河寂静。
  浮在水面的尸体无人应声,他突地抱头痛声哭骂:“去他娘的……你们上游怎么了……人去哪里了……”
  翻身下马的男人解掉了大氅,双鬓泛白,狭眸深长。他很平静,这满河尸体都难以让他动容。这是平定王柏九。
  “沿河巡查,伤兵带回,敌军斩杀。派人往三里外,找到钟燮。”他微沉,眸中萧冷,“如果他还活着,就让他跪爬三里路,到这里来提头见我。”
  钟燮听声未动,耽搁军情,导致伏击险些不成,千余人无端丧命长河谷。这一场赢的不漂亮,钟攸提出半渡而击,绝未料得,会是怎样一个惨烈。
  钟攸被推上岸,他们不知被冲到了哪里。天漆黑,雪下的人哆嗦。他爬上岸,咳嗽着回身,想要拉一把时御。
  可时御没能立刻上来。
  时御伏在冰沿,一直抱着他抵挡的冰撞的身体有些僵硬。钟攸跪在岸边,用力拽着他,时御缓力爬,最终也只是爬上了半身。
  他栽在雪地里,任凭下半身还在水中,一动也不动。
  钟攸唤他,他却不曾听闻。直到钟攸拼命抱拖着他上了岸,翻过他身,才看见那血已经泡染了满胸口肩头,还在淌。
  “阿、阿御。”
  钟攸抖声,他用力按住冒血的地方,难得惊乱颤手。时御面色苍青,一半是伤,一半是冻的,那唇都泛了白。钟攸俯身,不断喊着他,可是他不论如何都没有睁开眼睛回一个声,如果不是摸到胸口仍在跳动,人像是死了。
  床弩穿射,一箭贯通两个人的身体,时御被箭头撞钉肩头。如果没有前两人的缓冲,这一下不论钉在哪里,他都会当场毙命。
  冰水从发间滚滑,夜里冻得钟攸颤抖。他咬撕掉衣衫,尽力拧干水,将时御肩头紧缠起来止血。他抱了时御半身,可这四下冷冷,根本暖不起来。 
  “时御。”钟攸贴着时御的脸颊,眼泪失了控般的滚,他道,“醒醒时御。”
  今夜睡过去,恐怕就会彻底睡过去。钟攸从他娘入土那一刻起,就再未掉过眼泪,这如今他怕,他是真真切切,觉得害怕。
  浑身湿透,没有火折,没有打火石。除了他自己,再没有什么能替时御挡风。
  此处近山,钟攸抱着时御拖向林。林里雪积小腿,他拖抱着人,因为夜里看不清,跌跌撞撞才摸到一处山洞。洞不深,好歹能挡些风。
  雪飘进来,钟攸拢抱着时御,一直没有间断唤他的声音。唤到声涩沙哑,手臂僵麻,才终于听着时御半昏沉的低嗯。
  “没……”手指抬抚在钟攸颊边,“没……事。”
  先生埋头在他颈边,手还在微抖。时御轻轻侧头相贴,渐醒了点神识,他尚念着水里的那句:“……就……要到岸了……”
  钟攸点头,握住时御手指,凑在唇边哈气。他眼睛红肿,鼻尖通红,只温柔道,“到了,阿御,快醒醒。”他吻着那手指,抖声道,“明早一亮……我们就能回家。”
  时御反握钟攸,昏沉中想要安抚先生,却又难睁开眼。
  烛花一爆。
  钟燮才惊醒,他伏案睡着了。待人爬起身,还觉头沉。他抚额,问桌对面的周璞:“纯景,几时了?”
  “子时。”周璞喝了茶,抖看着一封信,温声道,“白鸥来信了。”
  钟燮望过去,皱眉道,“说了时间吗?我们何时能动身。”
  周璞静静看着手中的字迹,缓缓折起来,在指尖压平展,“白鸥说不急。你我再等等。”
  外边又传了铃铛声,周璞侧耳听了会儿,才摇头道,“我最恶铃铛声。”
  钟燮正起身给自己倒茶,闻言反问:“为何?”
  周璞望漆黑的帐帘,风微微泄进来。他道,“因有人喜欢。”音罢他又笑了笑,却不怎么见喜色,他淡声:“如辰,这冬还长着呢。我不知何时能见着春来。”
  “夷兵一退,不就是春天了吗。”钟燮抿茶,“快得很。”
  周璞将折平的信收回袖中,道了声:“希望吧。”                        

    第61章 击敌

  这夜还没尽。
  外边的铃铛被风吹的急促; 周璞独坐; 等到茶水冰凉,也不知在等什么。守帐的小兵察觉灯火未灭,恭身探进来询问:“周大人,是铃铛吵人吗?”
  周璞道,“无妨; 由它响。”守卫年轻; 瞧着十七八的样子; 闻言恭身要退。周璞眼力好; 看见他腰间别着的长笛,不禁怔然; 慢声问:“你的笛子?”
  守卫摸了腰间,怪不好意思的笑笑:“自个瞎做的; 跟人没学多久。”
  “会吹吗?”
  “会……就是一些送别调。”守卫踌躇:“都不欢快。”
  “可否为我吹一曲。”周璞望着那笛子; “我……有些年没听过人为我吹笛子了。”
  守卫掀帘进来,帘布的缝漏的大,周璞并未出声叫人押紧。他听着笛孔溢声,吹的正是江塘那边最著名的“三弯别”。这曲子他熟悉,因为曾经有人为他吹过,吹过很多遍。周璞微敛眸,听风声交错,笛子的欢快衬风苍茫,反倒生出寂寥与落寞。
  笛声跳跃风间,漆夜飘雪,顺着那缝,渐渐积出薄薄的白。
  钟燮隔帐未眠,他也听着了笛声,却记不得这是什么曲子。他从来没有离别的痛,就算是离家,也是欢欢喜喜的跑。
  怪难受的。
  他翻了个身,闭上眼想枕声而眠。可今夜奇怪,他胸口扑通,总觉得哪里不好,可哪里不好?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白鸥要他等,他却有些按捺不住。
  雪越下越大。
  待这笛声方歇,营帐顶上已覆雪盖顶。旗帜扑簌,万籁俱寂。黑暗中靠近的兵马没有人声,鞋底踩在湿软的泥上,人迅速漫近营地。
  箭点火架弦,一支猛地射出,钉在钟燮帐上。紧接着万箭齐发,火势陡然点起。密集的脚步声重叠而来,等钟燮掀帘时,方才还吹笛的守卫,头颅已经摔滚在脚边。
  “青平都指挥副使钟燮,延误军情,临阵脱逃,疑通外夷!拿下!”
  马上人稳坐,火光照面,正是昌乐侯栾川。他肩头雪未扫,是一路马不停蹄疾赶而来支援长河谷。如今望着钟燮冷冷一笑,“别来无恙,钟如辰。”
  “荒谬!”钟燮震色,“青平何曾求请无翰援兵!罪皆空口!我方听命平定王殿下,你突袭营地,此罪该惩!”
  昌乐侯胯下马晃,他抬眸看向钟燮边侧,沉声道,“本侯应周大人之求而来,若非及时,只怕你已成祸!”
  士兵前押,钟燮拂袖,怒不可遏:“血口喷人!”
  “今日调命已至,钟如却辰罔顾军令。”周璞看向钟燮:“此罪难逃。”
  “纯景——”
  钟燮被按押在下,口中堵塞。他震惊之色尚未褪去,定定落在周璞脸上。周璞神色如常,转开眼,仿佛要避开那多年交情。
  时御唇上温软,含化的雪水渡进来,他下意识的接了。待水过喉,才半睁了眼。先生抱了他半身在膝上,跪了一夜守着人。他肩头麻木,灼痛反复。床弩那一箭骇人,时御私心以为这条手臂恐怕都要废了。
  钟攸察觉他醒了,立刻去摸他肩头,发现血止的很好。但钟攸怕冻出脓疮,只想带着时御立刻寻到人,给暖身清理伤口。
  “无事。”时御舔了微湿的唇,弯了唇角,哑声:“伤口捆的很好。”
  钟攸面色憔悴,闻言给他拨开窝在颈边的发,道,“殿下必会差人沿河寻查,军中有大夫……”钟攸抱紧人,“再等等。”
  时御贴钟攸颈边,有气无力道,“……好疼。”
  钟攸慌忙松力,在他肩头轻吹了吹。时御躺先生腿上,见状又笑,“这不成。”他指尖轻拉在钟攸的衣袖,“我不要这个。”钟攸又在他额间轻啄了啄,时御涩声带笑,“再下来。”
  钟攸的唇落在他眼上,再落在他鼻尖,最后在唇上轻点了点。时御没伤的那只手抬按在钟攸后颈,压着他又吻了吻,就这么近在咫尺,低声道,“已经结束了,你的半渡之策没错。”深眸沉沉,“纵然其中有缘故,那也绝非你之过。”
  “我此刻已猜到是谁,只是尚不明白,他为何要这么做。”钟攸平静,“原以为是四哥,谁知……”他道,“纯景当年三渡江塘,都是为了助我归京。后来我离京,如辰南下,每一次都是他策马相送。”钟攸眸中回忆,“尚在老师跟前时,我说要拜入中书,志在相位。大哥要接职清流,重振刚直。如辰要下入地方,拱卫京朝。我们每个人都只顾着自己……唯有纯景,他愿入督察院,替我们督职监明。”
  后来钟白鸥离京归野,钟元温艰难中书,钟如辰调困长河谷。只有周纯景,从督察院七品监察御史做起,真如他当年所誓,一步一步走上去,一年一年等着他们三人。
  可怎么就成了今天这局面?
  钟燮不明白,钟攸也不明白。
  钟燮关押,钟攸还未寻到。昌乐侯没能见到平定王,殿下还在长河谷。他同周璞并马而立,在雪中拢紧大氅。
  “虽有前情,但催我擅自调兵,只怕会引起殿下怀疑。”
  “侯爷忠心可鉴。”周璞淡声:“南下的夷人还有余兵,徐杭的突口未堵,纵然这一次胜了,可南下时兵马不足,还是要调动无翰府兵。钟……钟燮此次死罪难逃,青平军尽损一半,只能靠侯爷的无翰府兵了。”
  “说来奇怪。”昌乐侯侧目,“先前钟白鸥探查私货,也是周大人提点才得以处理干净。但你们京都亲密,可是老久的交情了。”
  周璞闻言眉间一动。他是儒雅温润,难得这般显露厌色,他道,“我为官奉君,忠的是大岚,求的是安稳。钟白鸥提策运河动摇大岚,侯爷看,如今不正是江山动荡,外敌窥伺吗。这等人,自是留不得。”
  昌乐侯岂能信?
  他下定决心要立刻弄死钟攸,正是此人通信。钟攸已经查到江塘首批私货流经哪里,很快就能追查到他这里——正是他,起初从无翰应京都一批鱼香草的货,将烟粟夹带入京,私下赚了个满怀。可眼下竟引出夷兵入境,待战事之后,皇帝绝不会放过烟粟流京一事。昌乐侯自觉一旦被钟攸抓住了把柄,是逃不掉的。不如先发制人,趁乱要了钟攸的命。刘清欢的仇可还积在这里,这笔账算的不亏。
  昌乐侯不信周璞所言,却也猜不到他为何如此做。只是如今大家一条船上,稳定才是上策,便道,“待归京封赏,周大人这等赤忱忠心,本侯定会同圣上美言几句。”
  “不劳。”周璞反问:“侯爷将府兵全部带出了吗?”
  昌乐侯轻笑:“听周大人之言,全部带出。”
  “甚好。”周璞怔怔:“这般大事已成……谁也阻不了了。”
  昌乐侯察觉这“大事”必不是指夷兵将退,可又猜不准是什么事。他不信周璞,所以并未交代,他没有将无翰府兵全部带出,而是留了两万人在无翰待命。这个时候大家各有所求,不谨慎行事,就可能变成下一个钟燮。
  但他绝未料得,周璞所说的大事,险些倾覆大岚,葬送山河。
  当夜平定王未归,而是率兵直下江塘,意在横扫夷兵,一气推干净。正如周璞所言,青平军半数尽折,支援不足,昌乐侯立刻被调随平定王南下。他此番正为参与战事而来,跟着平定王只要不死,战后封赏必提侯封王。
  昌乐侯前脚离营,钟攸后脚归营。早有大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