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厨-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文远先到后厨,三人都在忙活,看见师父来了,哪里还顾得上手上的工作,立刻停下来,钱棉动作最快,膝盖一弯就要行大礼,莫文远眼疾手快一把拦住。
  “师父!”
  “做甚行此大礼?”莫文远笑道,“快起来快起来。”
  他才回来的时候已经和众多徒弟匆匆见了两面,但随后就是社日,都开始忙碌,所以到现在都没有机会好好同莫文远说话。
  他们师徒的说话方式就是交流各种做菜心得,此时也如此,莫文远出乎意料地拿出一本书,封面的字最多就是工整,但其名却让众人眼前一亮。
  《天竺美食行》
  ……
  在古代如何将自己一路上的见闻经历记录下来,流传后世?那当然是跟唐玄奘一样写本书了。莫文远是厨师,他自然不可能写甚《大唐西域记》的,但从长安到天竺一路上也是看到了不少富有当地特色的吃食,有些吃食虽然做法粗糙,味道却很不错,有些则是已经有了现代大菜的雏形,还有些则是天竺香料使用心得,这些即便是给现代人莫文远看了,都受益匪浅。
  他在徒弟们石化的表情中把书摊在矮桌上道:“除了我路上的见闻之外,我还记载了一些自己受到启发做的新菜,我尝过味,很不错,到时候一一交给你等。”
  “这、这这不好吧?”钱棉听后说话已经结结巴巴,他瞟两眼书封皮再移开眼睛,显然他是很渴望这书的,但又觉得不好。
  莫文远道:“有甚不好的?”他笑道,“我一身手艺本就要交给你等,现不过就是将那些想法汇聚成册,给你等看看罢了。”他道,“此书我可准备广告天下名厨,让众人共赏沿途美食,当然我所做的新菜不会出现在书册上。”
  那也很了不起了好吗?徒弟们目瞪口呆,果然师父之思想境界不是他们能揣度的。
  莫文远道:“闲话不多说,先来看看此书。”他顿道,“我字写得不行,你等切莫嘲笑。”
  “怎会怎会,我不过就堪堪会写俩字,连文章都做不得,怎会嘲笑师父?”
  钱棉更是手颤颤巍巍捧着粗糙装订的纸,如奉至宝。
  洪大已经开始翻书了,她是个有眼光的,翻到一页就不动了,指着书本对莫文远道:“师父,蛋挞为何物?”
  蛋挞那自然不可能是西行路上已有的吃食,然而在西域他却看到了类似蛋挞皮的美味酥皮。
  西域有俩种吃食非常发达,一是奶制品,二则是各种烤的煎饼。游牧民族特有的肥美草场让他们在放牧一事上天然优于中原人,羊肉,方便携带的烤饼以及乳酪乳品成了主流吃食。
  正因如此,在烤饼上的造诣,西域人是超过中原人的,莫文远曾在此地吃到种胡麻饼,口感与长安城中的烧饼很有不同,若说炒饼咬碎后的碎屑是片状的,如雪花般纷纷扬扬落下,这种的屑就是颗粒状的,比蛋挞皮的颗粒硬一点,比桃酥的颗粒要软一点。
  西域人说这种饼子吃了不很抵饱,但便于存放,他们一般都几块叠加在一起压实了以作干粮之用。
  莫文远自然是不会将其做成干粮的,点心与寻常吃食不同,口味与口感都是灵魂之所在,缺一不可,他吃过这种饼子,味道并不很美味,但是口感实在是适合与其他各种吃食搭配,他当时就灵感大发,提笔在纸上记录下许许多多的想法。
  “我先给你等演示一遍如何做此物。”
  面粉、蛋、糖、油汤都是常备的,堂前灶台下堆得满满当当。
  莫文远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他道:“较之上回,桶中的油变多了不少。”
  洪大笑道:“油价低了,桶中的油不就多了?以现在油价,我们可敞开了用,都无甚关系。”
  两年间,圣人的炼油厂开得越来越大,而北方大肆种植的芝麻也得到了丰收,李三娘食肆的油是他们用田里生长的大豆芝麻压榨出来的,供应各家店用绰绰有余。就算没有自家做油,购买官办植物油,价格也是寻常八景百姓可承担起的。
  他边用油揉面边道:“若有机会,用牛乳之油是最好的。”他说的牛乳之油是黄油。
  “可是北方胡人做的油?”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以畜牧业为主的匈奴人就已精通各种牛奶的处理方式,黄油就是其中之一。
  在五代十国还有南北朝时期后,匈奴就像许多民族一样,消失在了历史洪流之中,他们一部分融入了汉人,还有些则是融入了胡人的氏族,到唐代时,匈奴已经成为了历史中的名词。
  北方胡人也以畜牧为业,他们不仅畜养羊,还畜养牛,中国没有奶牛,他们放牧也是牦牛之类,而这些牛的乳产量并不是很高。
  黄油是有的,但是太少了,价格也非常高,用于大量做点心,并不切合实际。
  植物油做点心其实不大好,但也没啥坏处。
  “油是起酥的,与面混合在一起,烤出的成品会很酥脆。”
  “随后,便开始叠被子。”
  叠被子?三人都不知是什么意思。
  然后就看见莫文远把薄皮叠成了四四方方的形状,再用擀面杖擀平,再叠成四四方方的被子,再擀平。
  如此反复几次,将擀好的面片压如模具中,冷却等待。
  蛋挞液是好做的,甚至不用莫文远教,其他人都无师自通,他道:“我刚在柜面上看到一胶冻模样的吃食,尝后滋味甚至美,是何人做的?”
  洪二道:“是我做的。”
  她创新力很强,跟莫文远时间久了也琢磨出做新吃食,某日在鸡蛋液中加了石花菜,就凝结出了有点稀薄的布丁。
  尝之滋味甚妙,立刻上架卖了,好评如潮。
  莫文远道:“蛋挞内层之蛋液做法与其相似。”说着手也不停,俩整蛋连同沙糖油羊乳打发均匀,倒入冷却好的蛋挞皮中,再放铁网上烤。
  出来的蛋挞热度不是很均匀,底部更焦,但在此条件下已是最好。
  蛋液凝结,口感软绵丝滑,不见丝丝缕缕的蜂窝洞,蛋皮凝实香甜,又因炙烤带点焦。
  若说一众试吃者中最满意的是谁,无非就是口袋羊,他的身型小了,蛋挞对他而言就成了巨无霸,他把头埋在其中,吃得头都抬不起来。
  “咩咩咩咩咩咩咩!”
  身型小也有身型小的好处啊!
  莫文远听见他的咩声宠溺道:“等有闲功夫,我给你搭座糖果屋。”
  古有汉武帝金屋藏娇,今有莫大郎糖屋藏羊。
  真是绝美爱情故事。


第80章 
  打莫大郎回京师后;长安城的百姓们也丰满不少; 尤其是殷实人家的郎君娘子,更是像吹气球一样; 身体迅速地膨胀起来了。
  两层楼的杂货铺是京师店独有的; 洛阳与江南还没搭建起来; 故而赶时髦的王三郎王蔚专程从洛阳到长安,一是为了看看那口耳相传的店铺; 二则是许久不见莫大郎,还略有些想念。
  当然咯; 据说自大郎回归长安以来,三娘食肆的菜单又大幅度更新,增添了不少菜色,贪吃的王蔚心道自己定要将那些吃食全尝过一遍; 否则就枉到京师走一遭。
  他先去找了老友沈煜; 没想到在客厅坐了半盏茶的功夫,竟出来个没见过的人。
  这人脸上肉很多,他眼瞅着五官还挺眼熟的; 便道:“请问尔为何……”
  人字还没有说完,那似曾相识的人就悲愤道:“我都认不出来啊,我是沈煜啊。”
  王蔚顿了一下; 好像没听懂他说什么似的,又或者是听错了; 他道:“尔说谁?”
  沈煜悲愤道:“沈煜啊沈煜啊,我是沈煜啊!”
  王蔚细细听了,从声音中判断此人确实是沈煜; 他认清人后大惊道:“沈郎,你怎变成这样子了?”
  沈煜听后更不高兴了,我怎么了,我不就胖一点了吗,当年李三娘食肆才进洛阳你不也是胖了,还不是这两年间各地风里来雨里去地跑才变瘦了些,好家伙现在竟然来嫌弃我了,长安城里胖的可不止我一人,怎就单单歧视我?
  一两分钟的功夫,他脑海中转过千万思想,就没啥想法让他高兴的,最终他淡淡道:“我变成何样了?”
  王蔚伸出一根小手指:“好像胖了一……”
  一些?
  沈煜故作满不在乎道:“不过就是丰腴了点,这不是莫大郎回京师了,店中多了不少吃食,别说我丰腴了,就是我阿爷阿娘侄子侄女阿兄婶子也都丰满了。”
  王蔚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吃多了,怪不得丰满了。
  他假咳道:“我来京师不就是为了吃,能让你变得如此,证明莫大郎做得吃食美味。”他顿道,“我原准备喊你一同去吃,既如此我就自己去吧。”
  “不可。”沈煜伸手道,“我还是一同去吧。”
  王蔚:“……”
  ……
  在王蔚同沈煜往李三娘食肆来时,莫文远正在思考如何推出重阳节大礼包。
  九月九重阳节在现代不是很受重视,但在唐代却很受郎君们喜爱,登高、菊花、茱萸三件物与重阳节息息相关。不仅是他们李三娘食肆,其他食肆糕饼店也在此时各显神通。
  重阳节是有特色吃食的,是种在蒸锅中蒸熟的米糕,这种米糕是灰绿色的,由蓬草与黍米搅拌在一起做成的,被称为蓬饼。
  除此之外还有些麻葛糕、米锦糕之类的吃食。所有的吃食都是糕,因为糕与“登高”的“高”谐音。
  除了糕之外还有酒,酒水有两种,一是“菊花酒”二是“茱萸酒”。
  这些糕与酒店里店里都是有卖的,糕店酒肆都会趁此节日捞上一笔。
  莫文远冥思苦想,糕糕糕糕糕,有甚糕又好吃又要有重阳节的寓意,他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到。
  店中思考此事的也不仅仅只有他,前两年莫文远不在店中,便是一众糕点师傅凑在一起讨论的,若算单纯的中式糕点,最专业的就是钱棉,他从小学的就是面点,对各种重阳糕的做法了熟于心。
  “前两年做何物?”
  “做的物件多了,都是些蒸糕,不过是在气味形状上做点功夫。”钱棉还挺谦虚,“有一物,在世家郎君以及富商间卖的不错。”
  “何物?”
  “师父且等我们把模具拿出来。”
  另一打下手的厨子小心翼翼搬出一大木盒,外表不显,莫文远打开看了内里才发现其中的天机,他的徒弟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雕刻师父,刻了朵立体的菊花出来,丝丝缕缕根根分明,光看那精细的花瓣他就能想象到最后的成品。
  莫文远饶有兴致道:“那填进去的面糊糊是怎么做的?最后又怎样保持菊花的模样?”
  菊花的花瓣很多很细,如果是软绵绵的蒸糕,一放在盒子中就会被压趴,莫文远的经验很丰富,看一眼就知道此“花”的价格卖的不便宜,并且定有礼盒配合包裹。即如此,花的花瓣是万万不能被压倒压塌的。
  “师父您有所不知,这花也是有花梗的。”他把盒子翻过来,“花梗的位置被做成了平面,将此平面放在盒底,便不大会破坏花瓣。”
  “花瓣的材料我尝试过很多种,头次为了保证硬度,直接把花扔油锅里炸了,结果发现硬度有余,柔软不足,很容易被磕碎。”
  “然若用粘糕做了,又会过于柔软,撑不住密密麻麻的花瓣,花瓣整体下垂,花没有型。”
  “最后你是如何做的?”
  “多亏洪家姐妹指点,我用烤法将其烘烤至酥脆,如此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