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替身受辞职之后-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容安正埋头吃着,突然听到身旁两人交谈了起来。
  “眼光倒是长进了不少,真不知道你以前是怎么选得昭清。”


第51章 
  京城并不临海。
  为了保持生蚝的原汁原味,刚从海中收取下来,就马不停蹄的送往京城。
  这是极为耗费人力物力的,也只有皇室,会因为满足口腹之欲而大费周章。
  当然也只有皇室,才有这么大的权利让全天下人为之服务。
  方瑜正捏着生蚝的外壳,要将鲜嫩肥美的蚝肉送到口中,听到明玉这么说,只好放下了生蚝,做求饶状。
  “求别说了。”
  明玉笑道:“怎么,敢做不敢当?”
  方瑜也曾经与明玉为敌,可在朝堂之上并没有永远的敌人。
  而明玉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不可能在方瑜投诚后秋后算账,加上方瑜对权利并不留恋,自然能够大度的让他在京城里面修养。
  但不过方瑜就只能留在京城了。
  如果方瑜是敌人,那将会非常恐怖,明玉是既交好又防备。
  “敢当敢当。”方瑜直点头,“不过都过去了。”
  明玉试探道:“昭清现在并不好过。”
  这是实话,明玉虽留着昭清的性命,但并没有吩咐宫人善待他。
  宫中从来不缺攀高踩低之人,在明玉没有表现明确的态度前,多的是宫人以欺压昭清来表明态度。
  更何况曾经高高在上的帝王被沦为阶下囚,这更能满足深宫中那些太监的诡异心态。
  “那好极了。”方瑜抚掌而笑,“他还有我那个好弟弟陪着,轮不到我操心。”
  明玉没有看到方瑜脸上有一丝的不忍,确定他确实对昭清没有旧情了。
  “江容安确实不错。”明玉转而说向了另外的话题。
  被点名的江容安下意识的抬起头看了过去,这一看,他却是认出了明玉,惊讶的说:“公主?”
  “是陛下。”方瑜纠正,可他说完后也没有行礼,还是稳稳的坐在原处。
  江容安呆愣的模样似乎取悦到了明玉,她捂嘴笑了起来,“家常谈话而已,不用多礼。”
  江容安虽没有多礼,但也放下了手中的筷子,乖乖的挺直了腰,坐着听明玉说话。
  “当时你在西北粮草不足,我正想着怎么帮衬一番,没想到他竟然打算倾尽家财筹备粮食去接你燃眉之急。”明玉夸赞道,“年纪虽小,但也行事果决,有勇有猛。”
  江容安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偷偷的瞅了眼方瑜。
  “若没有陛下拿出一大笔粮食,怕他是有钱也买不到这么多粮食。”方瑜深谙朝廷中的说话艺术,立刻将功劳都推给了明玉,“臣还未谢过陛下。”
  “西北安定就是最好的谢礼了。”明玉坦然的接受了。
  “李维将军镇守西北,定让陛下高枕无忧。”
  明玉听到李维的名字倒是愣了一下,但只有一瞬间,随后就笑了起来,“正是。”
  两人你来我往了一番,明玉终于步入了正题。
  “不知你可愿意与镇北王在一起?”明玉问的是江容安,“镇北王朝孤要了个恩典。”
  江容安毫不犹豫的就回答:“愿意,自然是愿意的。”
  “先别急着答应。”明玉嘴角的笑意加深了几分,“若是答应了孤,那便要不能变心不能纳妾,不然——以欺君之罪诛九族。”
  明玉现在贵为帝王,但她心中还是如同一般女子一样,向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之前传出她荒唐的流言都是用来掩人耳目的。
  登基了以后,即使御史们频频上书直谏,也没有立刻扩张后宫吗,而是守着空荡荡的后宫专心于朝政。
  “诶?”江容安被明玉所说的话惊了一下。
  “看我干嘛?”终于有机会吃生蚝的方瑜迷茫的眨了眨眼,“我又不在乎有没有后代上供香火,我死后可以上英武阁的。”
  英武阁内摆放的全是有大功劳的武将,享受皇家供奉,只要皇室不倒,那便永远香火连绵不绝,以方瑜征战四方战无不胜的履历,进英武阁是绰绰有余的。
  “不行。”江容安认真的说,见方瑜没听懂,又重复了一遍,“不行,以后会有我们的孩子供奉的。”
  和方瑜说完后,江容安才回答了明玉的问题,“陛下,我想好了,我不会变心不会纳妾,不能有亲生孩子也不打紧,我可以和陛下一样过继一个。”
  “好。”明玉点了点头,“孤同意了。”
  之前说方瑜求的恩典,就是让明玉赐婚。
  这本不过是一件小事,可明玉没有随意答应,而是提出了要见江容安一面。
  因为明玉觉得以方瑜的地位,不可能只守着一个男子过日子,就怕方瑜先下为了获取明玉的信任掩人耳目,等风头过了以后再照常娶妻生子,争夺权利地位。
  可等到了见了面之后,明玉就知道方瑜所说的是真心话。
  要只是逢场作戏,即使伪装得再像,从神情姿态中都能察觉出来。
  明玉看到的只有深情一片。
  “另外,镇北王身穿女装倒也是容貌俏丽。”明玉打趣道。
  方瑜并没有露出窘迫的神情,反而大大方方的承认了,“女子服饰华美,穿上一穿又何妨?以臣今日的身份,若还是不能随心所欲,那可就太无聊了。”
  明玉若有所思。
  等盘中的生蚝吃完,夜幕也同时降临了。
  方瑜与明玉告辞。
  明玉许了,又承诺道:“等到明日,孤就下明旨。”
  江容安走在方瑜的身边,等走远了以后,才问道:“陛下是要赐婚吗?”
  “是。”方瑜心情颇好的回答,“你不是答应了吗?”
  江容安站定,直直的看着方瑜,即使在夜色中,一双眼睛映着远处的灯光,也是明亮极了,“那阿鱼你答应了吗?”
  “我答应了。”方瑜握住了江容安的手,“我就不惦记着英武阁了。”
  世人皆注重香火,即使不能饱腹,儿子也要生的。
  方瑜却不注重死后有没有人供奉,他所想要的只是当下。
  江容安反握了过去,掌握了主导地位。
  今夜星辰明亮,映照下来,更显得方瑜面色如玉。
  此时两人正在回程的小巷之中,江容安情不自禁的凑了上去,将方瑜压在了墙壁上,亲了过去。
  “等、等一下。”方瑜意乱神迷,在最后关头抓住了江容安不安分的手。
  在外面待久了,江容安的手有些冰凉,当手触碰到腰腹时,方瑜忍不住颤抖了一下。
  “怎么了?”江容安一边问,一边覆在了方瑜的身上,不断得亲吻着脖颈处,留下点点玫红色印记。
  “有人在。”方瑜推了推身上的人。
  江容安听到附近有人,停下了动作,左右一望,只有寂静的小巷,没有其余人等。
  “没在逗你。”方瑜又推了推江容安,“陛下出门,有影卫在身边暗中保护,这里是重兵把守了。”
  江容安这才依依不舍的放开了方瑜。
  “急什么。”方瑜低头整理着衣衫,“以后有的是机会。”
  “我当真了。”江容安用自己的鼻子抵上了方瑜的鼻尖,两人的距离很近,可以看见江容安那双亮晶晶的眼睛。
  “什么?”过了一会儿,方瑜才反应过来他指的是什么,慢吞吞的应了,“一次。”
  “三次!”江容安讨教还价。
  方瑜摇头:“两次。”
  “好吧,那就两次。”
  如愿以偿的江容安美滋滋的拉着方瑜走出了小巷。
  “阿!”江容安这才想起家中的情况,“不会被爹娘发现了吧?”
  发现他苦肉计用到一半就偷偷跑出来。
  “不会,有人盯着,要是发现了我能知道。”方瑜回道。
  江容安这才放下了心,提议道:“阿鱼,我们吃点东西再回去吧。”
  即使有陛下赐婚,该跪还是要跪的,吃饱了再回去,能坚持更久一些。
  街上已经支起了一个个小摊,叫卖着各色的吃食。
  江容安选择了一家小摊坐下,这家卖的是汤圆,有芝麻馅儿的还有花生馅儿的,一个个搓好的汤圆白白胖胖的摆在摊位上。
  江容安点了一碗花生馅儿的,方瑜不喜甜食就只坐在一旁看着。
  摊主很快的就端上来一碗冒着热气的汤圆。
  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浮在了浓香的汤水上,上面还撒着新制作的桂花糖蜜,金灿灿的,更显得汤圆白生生的。
  也不知道摊主在制作汤圆时加入了什么,表皮晶透润泽,十分弹牙。中间包裹着的馅料是碎碎的花生,馅料饱满香醇,轻轻咬上一口,便是浓郁的花生香味弥漫在了唇齿之间。
  一碗汤圆下肚,江容安又有了力气回去应付江老爷与江夫人了。
  方瑜一路将江容安送回了江府。
  还是只能偷偷摸摸的翻围墙回去。
  爬过一次墙的江容安已经轻车熟路,不用方瑜帮忙就翻了过去。
  “就算没有陛下赐婚,我也能让爹娘接受的。”江容安隔着墙壁与方瑜对话。
  “好。”方瑜相信了他所说的话,“我知道。”
  江容安得了回应,这才回了之前跪着的大厅。
  大厅中依旧空荡荡的,只有一块软垫孤零零的放在地上。
  看来江老爷与江夫人是下定决心要晾一晾江容安,让他知难而退,所以这么长的时间都没派人来看一眼这边的情况,自然是没有江容安出去遛了个弯。
  江容安看着地上的软垫,想了想还是没有跪下来,反而是坐到了椅子上,找了个舒服的姿势,一闭眼就睡着了。
  明日还有一场大戏要演呢。


第52章 
  天刚蒙蒙亮。
  江容安耳边响起了下人们来来往往忙碌的声音,他睁开双眼,朦胧的看着面前的一切。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江容安扶着椅子的把手就要站起来,才发现在椅子上睡了一夜,腰酸背痛的,仿佛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
  “哎呦!”江容安扶着酸痛的腰部,慢悠悠的挪到了软垫上,又重新跪好。
  这个软垫在大厅里孤零零的待了一夜,现在跪上去还透着一股寒意。
  江容安也没跪多久,阿福就偷偷摸摸的跑来了。
  “少爷你跪了一夜,吃点东西吧。”
  阿福不知道实情,还以为江容安真的跪了一夜,私下里去厨房拿了点东西过来接济。
  还真别说,江容安早就饥肠辘辘了,但他有骨气的摇了摇头,“不吃!”
  苦肉计就要演得像一些。
  阿福看了眼端着的秃黄油拌饭,问了一声:“真不吃吗?”
  这秃黄油香得很,要是江容安不吃,阿福就不客气了。
  江容安只看了一眼就改变了注意:“还是吃吧。”
  江容安干脆盘腿坐在了软垫上,拿起了青瓷大碗就吃了起来。
  秃黄油是自家的厨师做的,只取雄蟹的膏与雌蟹的黄,不能有一丝丝的蟹肉,通常一只肥美的大闸蟹只能取出一点点蟹黄。
  江家有做秃黄油的传统,一到时节就拆上几百只大闸蟹,通过厨师家传的手法熬制,再用秘制的配方保留其鲜美,最后封存在一只只罐子内,即使是在没有大闸蟹的季节,也能够品尝到蟹的味道。
  米饭是新鲜出炉的,热腾腾、软绵绵,米饭刚一舀出锅,便将整勺的秃黄油盖了下去,凝固了的黄油被米饭化为绕指柔,金灿灿的油脂融化了后顺着米饭的缝隙流下来,实在是诱人极了,一块块的蟹黄也变得温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