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试了手,导致失了性命。
又过了一段日子,京城中果然来了人,带了皇上的旨意。
来的人到了方瑜的地盘,倒是十分的上路,拿着圣旨都没让方瑜下跪,而是直接宣了。
内容大体是,镇北王在西北平定战乱幸苦了,皇上想念得紧,想让镇北王早些回京城,一同把酒言欢岂不是快活。
圣旨上写的体面,但文官知道,只不过是皇上怕镇北王在西北做大,让他赶紧回京城交还兵权了。
“镇北王。”来的人是朝中的一名文官,镇北王凶名在外,连朝廷官员都是说斩就斩,文官什么架子都不敢摆,放低了姿态上去说,“接旨吧。”
方瑜回了两个字:“不接。”
文官脸上冷汗直流,“镇北王说笑了……”说完后,文官偷偷瞅了一眼,才明白方瑜所说的并不是笑话。
不接就不接吧。文官收起了圣旨,回去挨陛下骂也总好比在西北丢了性命的好。
方瑜话锋一转:“不过,既然皇上让我回去,我也不能不回去。”
文官松了一口气,接不接旨都没关系,只要镇北王肯回去就好了。
“参军,整理兵马,留一部分镇守西北,其余的随我回京城。”
文官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暗暗揣测,镇北王难道是要反?
第36章
方瑜自然不是要造反。
当昭清派来的人拦在路中央的时候,他还客客气气的接见了。
来的人与方瑜曾经有点交情,还未说话就先带了笑脸,拉了拉两人之间的关系:“镇北王,许久不见了。”
方瑜毫不留情的直言:“有什么事?本王要事在身,还赶着回京城复命。”
那人瞧了眼身后黑压压的大军,咽了咽口水,试探道:“镇北王,这么大阵势,是有什么要事?”
方瑜装作不解,反问:“不是皇上要我回京吗?有什么事快说,要耽误了,怕是你几个脑袋都不够的。”
那人缩了缩脑袋,拿出了一份皇上的手谕,“还请镇北王接旨。”
按常理来说,方瑜此时应该下马接旨,可他却依旧居高临下的看着那人,“本王接旨就是了。”
那人等了会儿,见方瑜没有要下马的意思,咬了咬牙,就直接宣读了出来:“皇上请镇北王独自一人进宫面圣。”
特意咬重了独自一人这四字。
说完后,那人便惴惴不安的等待着方瑜的回复。
“好。”方瑜一口答应了下来,让士兵们就地扎营,自己一人前去京城。
此地离京城不远,全力赶路的话不过半个时辰的路程,西北军驻扎在此,就像一直老虎趴在枕边,怕是京城内的人寝食难安了。
方瑜并不畏惧昭清会使下什么天罗地网来对付他。
身为皇帝的昭清,一言一行必须有理有据,就算昭清要治他一个杀头的罪名,也要找到他造反的证据。
于是方瑜毫不畏惧的就跟着昭清派来的人一同到了皇宫之中。
昭清还是在乾清宫中召见方瑜,只是他脸色苍白,消瘦了不少。
“方卿。”昭清看见方瑜走了进来,一改之前高高在上的模样,快步走到了方瑜面前,想要伸手拉住他以示亲密,“此次竟回来的如此突然。”
方瑜躲过了昭清的手,越过他坐到了椅子上,“不是皇上召我回来的吗?”
“是朕想念你想念得紧,所以西北一平定就急急召你回来了,还望方卿不要怪罪于朕。”昭清好声好气的解释道。
“臣不敢。”方瑜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所以臣就连夜赶回京城,以解皇上思念之苦。”
昭清坐到了方瑜的一边,问:“方卿怎么带着西北军一同回京了,若是漠北人再次起兵该如何是好?”
“不劳皇上费心。”
昭清被堵得无话可说,过了许久才憋出一句,“方卿,你还记得以前……”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方瑜打断了,他冷冷的回答:“忘记了。”
“方卿。”昭清叹了一口气,幽幽的说,“你是在怪我,阿瑜。”
自从昭清登基以来,再为唤过方瑜一声“阿瑜”,而是生疏的称他为方卿。
但方瑜再次听到时,心中没有任何波动,反而劝诫道:“还望皇上牢记,皇上是君,我是臣,切不可如此亲密。”
昭清没想到方瑜这样软硬不吃,几乎下不来台,他正要发怒,又想起京城外驻扎着的西北军,只能硬生生忍下。
“西北军驻扎在京城外倒有些不便,不如……”
“不如带入京城内?”方瑜接上了下半句话。
昭清连忙否认,“还是在京城外好,练兵都方便一些。”
“皇上还真是反复无常。”方瑜评价了一句。
昭清暗自咬牙,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不知方卿何时要回西北?”
这一群西北军放在京城外,让昭清每时每刻都在担心方瑜是不是要反。
方瑜面露惊讶之色:“不是皇上让臣回京城的吗?”
“朕……”是让你一个人回来,而不是带着一群西北军回来!
“回西北,也要皇上让臣回去,臣再回去。”
昭清觉得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让方瑜来京城容易,让他回西北难。方瑜口中虽说听从皇上吩咐,但昭清知道,一旦提出让他立刻回西北,他又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拒绝。
“方卿好不容易回京城,自然是要多玩乐几日,不如待上半个月再回去?”昭清小心翼翼的提了一个时间。
方瑜讨价还价,“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他解决京城里的事情了。
昭清权衡再三,答应了下来。
只不过一出口,昭清就后悔了,可方瑜没有给他改口的机会,立刻就告退了。
方瑜大步走出了乾清宫,不免想到以往的种种。
他曾经在战场上身受重伤,生死一刻时,想到昭清的语音容貌而坚持下来。
昭清在朝堂上做错了事情时,他毫不犹豫的帮昭清扛下一切罪责,甘心替他受罚。
甚至在昭清登上皇位有人质疑时,他也拿起屠刀清理一个个不顺服的人,护送昭清坐稳皇位。
现在想起来,过去的点点滴滴竟然是可笑至极。
昭清从未信任过他,甚至可以说一直在防备着他。
也不知道是昭清本性如此,还是他方瑜并不值得昭清信任。
“阿鱼!”
方瑜回过了神,看向了叫他名字的人。
江容安正站在皇宫门口不远处,生怕方瑜看不见他,又喊了一声,“阿鱼!”
方瑜彻底从过去的记忆中醒来,昭清如何并不关他的事了,他要做的不过是珍惜眼前人。
“怎么过来了?”方瑜走了过去。
江容安自然而然的牵起了他的手,“有人告诉我你一个人进了京城,我就来找你了。”
两人并肩而行,没有去顾及旁人的眼光,形容亲密。
“我进城的时候,看见新开张了一家店,不如我们去尝尝味道?”西北饮食简单,羊肉居多,烧制的方式又多以烤,江容安早就吃腻了,回来的路上又是急着赶路,导致他已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尝到美食了。
好不容易回了京城,他一会儿说要吃这个,一会儿说要尝尝那个。
无论江容安说什么,方瑜皆是回答好。
最终江容安选定了家店坐下,点了一大堆招牌菜。
其中有一道虾头膏豆腐名字最为奇特,江容安眼巴巴的等了许久才端了上来。
小小的一个汤碗中装满了金黄色的汤汁,用勺子一搅拌才露出下面的豆腐与虾仁。豆腐极为娇嫩,稍微用力一碰就碎了开来,只能用勺子舀起,将白生生的豆腐与汤汁一同送入口中。
豆腐吸收了汤汁中所有的精华,鲜美无比,偶尔咬到一节虾仁,是口感嫩滑、饱满厚实,熬煮时还加了沙软可口的咸鸭蛋黄,喝起汤来更是添加了一份咸香。
“阿鱼,你不高兴吗?”江容安后知后觉的问道。
“没有。”方瑜摇了摇头,“我只是觉得,能与你一起享用美食,倒也是不错。”
“那阿鱼你要和我一起吃一辈子的美食。”
“好。”
昭清在乾清宫内来回走了几圈,最终下了一个主意,招手唤来一个小太监。
“去召萧淑妃过来。”
小太监应了一声,正要走出去,就被昭清叫住。
“算了,朕去萧淑妃宫中。”昭清想了想还是亲自去一趟比较好。
说起来昭清已经有多日未来永福宫了,萧淑妃不愿意降低身份来献殷勤讨好昭清,昭清自然也不乐意来搭理萧淑妃,只愿意与方言璟成日的待在一块儿。
昭清本以为萧淑妃会意出望外,可进了永福宫等了许久,才有一名侍女来汇报,“启禀皇上,淑妃娘娘身子不适,怕传染了皇上病气,不能接驾,还望皇上恕罪。”
昭清沉下了脸,之前还有宫人来报,萧淑妃正在御花园里面和小公主赏花踢毽子,哪会转眼间就生病了,分明是不想见他。
“去告诉萧淑妃。”现在的情况并不允许昭清拂袖而去,他还要靠着萧淑妃身后的势力来对付方瑜,“朕愿意封她为皇后。”
侍女进到里屋去传话,不一会儿就走了出来。
“淑妃娘娘说了,她福薄身子又弱,怕是担不起皇后这个重任。”侍女生怕被迁怒,说完后就退到了一边。
“萧淑妃!”昭清终究是没有忍住,一挥手将桌上的茶具全都摔倒了递上,“你竟然敢如此不将朕放在眼中!”
永福宫内静悄悄的,没有一人敢在此时发出声音。
昭清在永福宫中大发了一顿脾气,萧淑妃还是待在内室未走出一步,昭清只能无功而返。
他思来想去,后宫中的妃子,竟然没有一个能为他分忧的。
最终还是选择去见了方言璟。
方言璟的身份在后宫中算是尴尬至极了,就算腿伤好了之后,昭清也没有放他回家,不过方言璟也不愿意离开皇宫,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在宫中住着。
“有什么烦心事吗?”方言璟身居后宫之中,就很难得知前朝的事情,导致他对外面的局势一无所知。
他本来算不上什么天纵英才,但也是个名声在外的读书人,现在就完完全全的变成了一只被豢养的金丝雀了。
“还不是方瑜!”昭清看到方言璟的脸,不免有些迁怒。
“派出去的人没有得手吗?”
派人去西北刺杀方瑜自然是方言璟所提出的,只要方瑜一死,西北军就群龙无首了,至于漠北人,方言璟自然是没有放在心上,想来也成不了什么事。
“没有得手,你出的什么主意?方瑜他战场上练出来的武艺,哪里是一般人所能相比的?”
方言璟沉吟:“不如换个方式?”
“又有什么主意了?”
“在宫中举办宴会,请他来参加。”方言璟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到时候,宫廷秘药多得是。”
昭清越想越觉得可行,至于京城外的西北军,没了方瑜,不就是没了牙的老虎,到时候自然任他处置。
“好,那边按你所言行事。”
第37章
午夜梦回之时,昭清猛得从龙床上坐了起来。
一旁值夜的太监连忙弓着腰过来等待着吩咐。
昭清坐了一会儿,待夜间的凉风吹过时,才清醒过来挥手让太监退下。
“怎么了?”睡在一旁的方言璟也惊醒了过来,含糊的询问道。
“没事。”昭清低头注视着方言璟的侧脸,“只是想到了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