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言哥儿-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章 第二章
  方言家住张庄,地处北地,坐落于良柳县边。张庄前朝是张姓地主的农庄,后发生战乱,地主携家眷南逃,也不知定在了南方,还是死在了路上,左右这些年都没再回来。后来新朝建立,改革土地政策,这里的田地便分给了农户耕种,每亩田收税两斗。
  张庄到县城不过十里路,如今方言腿脚尚好,步行一个多时辰就可以到。
  这回去县城请柳大夫,自是不能步行来回。方言便到里长家借了驴车,往返县里一个来回不过一个时辰。
  张庄的里长名唤张文,乃是张武的亲哥哥。
  张文年逾四十,为人圆滑,平日里做事稳重,与弟弟张武性格大不相同。张文有一娘子,方言唤她张大娘,亦是圆滑世故,虽性格泼辣,办事却甚是妥帖。张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随了父亲的性子,在张庄种田,娶了一个哥儿;二儿子非常聪慧,好读书,已中了秀才,正在县学。
  张大娘心知方言家的境况,见他来借驴车,也不多问,只道:“你且用吧,用完还来便是。”
  请到柳成为方老二看诊,方言则站在一旁候着。
  方老二靠躺在炕上,面容憔悴,嘴唇泛白。
  柳成坐在炕边诊了诊脉,瞧了瞧方老二的舌苔,又将原本用来固定断腿的木条拆开,看了看,摸了摸,先是问道:“方二叔,这几日可感觉胸闷?”
  方老二点了点头,道:“是感觉有些喘不上气来。”
  前几日柳成也听闻方亮没了,心知方老二中年丧子定是心里不快,这才郁结于心,便道:“方二叔,人死不能复生,你且想想言哥儿,莫再多思虑。”
  他见方老二怔了怔,便一边将木条重新绑好,一边又道:“腿断了还能长好,你这断掉的地方已经复位,近三个月莫要干活,若是再断开可就不易好了。这药方……”
  听闻柳成提到药方,方言赶紧自怀中拿出老大夫开的药方,递给柳成道:“柳大夫,你瞧这张方子,可还对症?”
  柳成接过药方,瞧了瞧,这药方本也对症,只是不大地道,想到方言家的境况,他的眉头微微蹙起,道:“同一病症不同大夫所写方子不尽相同,这方子虽然对症,但其中几味补药,于断腿无甚益处。”便将药方还了回去。
  斟酌了一下,他又看向方老二道:“方二叔,这方子一副药就少不得一两银子,需连续吃至少三个月。你若信我,我这就回去与我师父商议一番,重写个方子与你,总可以便宜些。”
  原来的药方,吃上三个月至少得百十两银子,无论如何也是吃不起的。方老二便点头道:“柳大夫,这些时日家里确实困难,若可以便宜些医好我的腿,来日定有重谢!”
  “方二叔,”听闻方老二如此说到,柳成站起身道:“快别这么说,我原也是张庄的汉子,即是同村,举手之劳,我自是能帮就帮。您也别起来了,且让言哥儿与我去草堂走一遭吧。”
  方言望向方老二,只见方老二自怀中掏出个布包,递给方言,道:“言哥儿,你且随柳大夫去一趟吧!”
  方言接过布包,攥了攥,沉甸甸的,里面应当是全部家当了,他点了点头便转身跟着柳成出了门。
  待二人坐着驴车到了草堂,柳成一指大堂的小凳,对方言道:“你且坐那等着,我去寻师父。”便走进了里间。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柳成手拿一页纸走了出来,见方言站起来,递过药方道:“这是新方子,我与师父一同开的,先吃上半个月,到时我再为方二叔瞧瞧。”
  方言不识字,看着药方,只能看出比原来那张少了许多字。拿着药方,稍微思索了一下,他便问:“柳大夫,这诊金也还没有付。”
  柳成闻言摆摆手,“诊金不急,不若等方二叔腿好了再付。”
  自古就没有医好病再付诊金一说!方言自知柳成有意帮忙,许是不好意思做的太明显,才如此说。
  方言抬头看柳成,这柳大夫今年刚满二十,因从小学医,说话又妥帖,有种让人信服的气质。从他身上感受到莫大的善意,方言便深深作揖,道:“柳大夫,谢谢你!待我爹病好,必要再来感谢!”
  柳成没料到他会如此,生生受了这一揖,赶紧虚扶一下,道:“莫要折煞了我,我只虚长你几岁,受不得你如此大礼,你且去抓药吧,我再去取几贴外敷的膏药与你。”
  方言抓了半个月的药,总共不到五两银子。
  柳成折返递给他几贴膏药,道:“这膏药可消肿止痛,是前一阵子我自己配的,也不收你的钱,你且拿去!那草药每日三碗水煎成一碗,早晚各服一次即可,你且回去吧!”
  张庄的房子皆是坐北朝南,方家在庄子的东边,有三间向南的正房,东边一间原住着方老二和芸娘,西边一间原住着方亮,中间则是堂屋,会客吃饭都在这里。堂屋的后面有两个内间,一间住着方言,原是方老二爹娘的屋子,另一间则是厨房。
  正房的南面用树枝圈出一个小院子,院子的一角有一个泥土混合干枯枝叶搭的鸡窝,现在里面一只活物也没有,院子的另一角有一间小仓房,里面放着着几袋粮食,还有一些散落的农具。
  正房的北面有一大片菜地,与邻居李大伯家的菜地隔着一条田埂。稍远一点的地方则是一间简陋的茅房。
  方言抓药回来,先将驴车送还里长,表示了感谢,才拿着草药往家走。
  回家进了东屋,将抓的药拿给方老二看,顺便归还了布包。
  这布包里原本装着六两银角子,这会儿剩一两还多,见方言拿回来的十几包草药,方老二便问道:“言哥儿,怎么拿了这么的药,银子还有剩?”
  “柳大夫给开的新方子,一副药只要三钱银子。”提到这新方子,方言很是开心,与原来的药方相比,便宜太多了。
  方老二一听,甚是惊讶,“竟然便宜了这么多?”
  想到年纪轻轻的柳成,他又有些担心,这药方也不知能不能医好自己的腿,便问道:“这方子可是柳大夫开的?”
  知道方老二担心什么,方言道:“是柳大夫的师父开的,爹,你且放心吃吧。柳大夫不仅没收咱们诊金,还送了几贴外敷的膏药。”
  “什么?”听闻柳大夫如此好心,方老二顿觉不好意思,“这怎么好,人家来给咱瞧病,不收诊金还送药,白占人便宜,这不妥……”
  方言见方老二似是要说什么,赶紧截住话头,道:“爹,咱家今日这样,想要报答也无甚底气,待到你的腿医好了,家里富裕,再感谢也不迟。”
  听了方言的话,方老二只能沉默。
  方老二虽然话不多,却是个肯吃苦受累的,家里三亩上好的水田、三亩旱田,他一个人起早贪黑,打理的井井有条。刘芸是个绣娘,虽然绣活一般,但也能补贴家用。四口之家虽算不上富裕,日子过的也不错。
  早几个月方亮得了风寒症,家里花光了积蓄,还卖了两亩上好的水田,到底没有救回来。后来方老二摔断了腿,没钱请大夫,刘芸便贱卖了一亩上好水田,得了三十两银子。请大夫瞧病并七天的药钱,一下去了十几两,剩下的十几两银子,又被刘芸收走带回了娘家。
  如今家里的银子自是不够使的。
  东想西想,方老二不由得叹起气来。
  “爹,怎么叹起气了”方言见方老二叹气,开口问道。
  如今家里就剩两个人相依为命,心里的话,也只能说与方言听,“言哥儿,家里就剩这一两多银子,过些时日该秋收了,咱家请不起短工,那三亩旱田可如何是好啊!”
  方言听到这里也皱起了眉,他一个哥儿,平日里都是在家做些家务,偶尔跟刘芸学学绣花,农活只有上一世穷困潦倒时做过。这一世他想医好方老二的腿,不想重蹈覆辙,遂道:“爹,卖掉一亩旱田给你医腿,待到秋末我去收粮食。”
  看着方言脸色变化,听着他说出来的话,方老二大感欣慰,自己家的哥儿,如此孝顺,即使再困难也要撑下去不是!只要有自己这个爹在,方言就能有个依靠。
  “你个哥儿,体弱又无甚力气,怎么能让你去做农活!”方老二笑了笑,接着道:“不过,你说的对,爹必须养好腿,以后咱们家的日子定是能过好的。”
  看到方老二想通了,方言也觉得开心,不由得嘴角也带上了笑,“爹,等你腿医好了,地还可以再买回啊。
  方老二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你且去里长家一趟,告诉他咱们卖掉一亩旱田,请他带着文书来一趟。”
  正值要秋收的时节,带着庄稼的田地甚是好卖,方言家的一亩旱田卖了十两银子并一石粮食。
  作者有话要说:
  方言:兔作者,你不觉得物价有点低吗?
  兔作者一脸自信道:“古代一家五口一年才花二十两,你凑活着过吧!”


第3章 第三章
  卖了田的第二日,方言早早的起了床,梳洗干净后,煮了一锅粥。他先是盛了一大碗稠的送到方老二的房间,才给自己盛了一碗汤水多的,坐在厨房的小凳子上,吸溜溜的喝了起来。
  喝过粥,方言架上小陶罐给父亲煎药。
  煎药是个费时间的活计,需要先倒水将草药泡上一段时间,再用大火烧,待锅开了之后改小一些的火,不时的搅一搅药汤,省得糊底,直到剩下一碗药汤为止。
  方言边煎药,边思考着接下来的日子。做早饭前他去小仓房看过了,还有两袋子稻米,一袋子磨好的麦粉,并一袋子黄豆,总共约四石粮食。过些时日,两亩旱田收割后,大约能有五石粮食,这些粮够他和方老二吃一年了。
  粮食够了,但是过冬没有菜,没有肉,柴也快烧光了。
  往年刘芸在的时候,只会晒些菜干,但是方言曾见过邻居李大娘家做的酱菜,或许可以去请教李大娘。
  肉是没有的,家里的鸡圈都空了,方老二断了腿,应当吃点好的,改天得去县城问问柳大夫。
  村里人烧的柴,不是庄稼的秸秆,就是从树林里捡的树枝,这个活儿方言便可以做。
  东想西想了一会儿,待药煎好了,盛出一半端给方老二,方言道出了自己的想法:“爹,家里的柴快没了,我想出去捡些回来。”
  方老二喝了药,嘴里有些苦,指挥着方言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了一口,道:“捡柴只能去西边那片林子,莫要走的太深。东北边的那座山上不能去,那山阳面甚是陡峭,走不好容易摔倒,太过危险。”
  方老二说的那座山在张庄的东北边,离方言家不远,自小村里的孩子们就被告知不能靠近那座山。
  据说以前村里的猎户上山打猎,远远的见到一头熊,吓得赶紧往回跑,谁知山路太陡,一下子从山上滚了下来,没多久人就没了,自此张庄就没了猎户,村民也不怎么去爬那座山。
  听到方父的嘱咐,方言应了声,便拿了两圈麻绳出了门。
  方言出门没多久,方家便来了一位客人。
  方言的姑姑方淑,年近四十,长发盘着,斜里插着一根细细的银簪子;脸上铺着厚厚的粉,眼梢向上吊着,嘴上不知涂了几层胭脂,红的渗人,身上着一件棕色衣服,手里拎着一条帕子。
  推开方言家的院门,在堂屋转了一圈没见人,她便喊了声:“方仲!”
  方老二在东屋应了一声,没有出来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