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珏亦拱手:“刘大人慢走。刘大人时时刻刻将疏临铭记在心中,不论神灵魂魄是否有,疏临可能感应,刘大人的这份情谊,天地已知。”
刘知荟移开与兰珏相触的视线,匆匆离去。
兰珏在原地站了片刻,继续前行,遥遥一个声音道:“真是稀罕事。”
兰珏转头笑:“正纳闷为何离殿不见王大人,原来今天破例走在后头。”
王砚大步走到近前,嘿然道:“拐了一趟厕房,出来竟看见了奇景。兰大人方才这是在和刘知荟谈心?”
兰珏颔首:“不错,聊一聊风景,忆一忆往昔。”
王砚呵呵两声:“佩之,你没受风起烧吧?”
兰珏道:“王大人这话说的。我与刘大人既有同年之谊,偶尔叙旧,岂非寻常?”
王砚道:“罢了吧,我看你是被那姓张的小子给下蛊了。”冷冷一笑,“真不知那小子有何等能耐,你和老陶都爱他入骨。他到底在偷摸查甚?你居然都陪着他失心疯?”
兰珏装聋作哑道:“我是不知道王大人在说甚。”
王砚挑眉看着他,半晌一点头:“好啊,佩之,你真烧得可以了。”
兰珏只笑。
王砚又道:“或你不是烧,是还记着刘知荟及那辜姓小子的前情旧恨?”
第42章
兰珏眯眼道:“王大人说的,兰某更听不懂了。”
王砚嘿然道:“佩之你别恼,我只是玩笑而已。”
兰珏悠悠然道:“若是墨闻兄知一些朝廷典册未收录之事,兰某却是感激不尽。”
王砚抚掌:“这般爽朗的态度,方才是佩之。我认识的人里,或有知一二的,待去打听打听。”神色忽又一变,“是了佩之,你有无听说过邓绪的动向?”
兰珏道:“王大人,兰某这种谨慎做官的,若能一世不沾大理寺,便愿天天烧高香哪。岂能了解邓大人的动向?不该是贵部与大理寺来往密切,互通有无么?”
王砚道:“是我糊涂了,只是问问。”不再多言,继续和兰珏一道缓缓前行。靡靡落雨渗透官袍。
雨细既可湿衣,小县焉不能翻出大浪?宜平县,竟是个出人物的地方。
张屏回到宜平县内,邵知县对他未到衙门应卯的这几天只做不知,不闻不问,但衙中同僚总有一两个眼中不顺。
“张县丞在县里,究竟做什么的?来了也有不少时日,大人只让他编个县志,话倒说得大,御史大人亲编的方志他都嫌繁琐,说要精简。简来简去,至今连个序尚未出,界图也没画。连着数天不来应个卯,跟大人告假时亦含糊其辞,到底有何盘算?”
“尚书大人的门生,行事自然与他人不同。顶头自有金光照,与我等不是一片天哪。”
“大人虽仁德宽厚,但规矩总在,不可纵一而破律。”
邵知县笑眯眯道:“张大人还年轻嘛,又刚得了官职,总得适应一段时日。本县相信,张大人对其司职之事,热忱不下吾等,只是一来张大人性格较为内敛,有热忱亦未形于色,年轻人嘛,处事不像列位这么周到。二来,刚到任不久,可能还没完全找对方向,慢慢来,本县相信张大人必能为宜平做出卓越的贡献。”
李主簿道:“大人说得甚是,张大人这些日子县志虽未纂出多少,对查典册倒是很上心。查了前县志查户籍,查完户籍查税册,官粮出丁亦未少过,好似还要瞧瞧武备记录。考究之细,值得称道。”
李主簿说的这些,邵知县自然早就知道,起初亦曾捏过一把老汗,但宜平是个小县,邵知县又自认是个谨小慎微的人,星星点点之数,尚不足以聚成湖海。张屏找过前县丞问话,执著的似乎是旧事。
前几天得知张屏去了京城,邵知县就更放心了,自己这只小虾米,根本不值得吏部御史台的大人们瞥一眼的,如果张屏是去州府,倒真得掂量掂量。邵知县再请陈筹吃了一顿饭,略微一探口风,发现张屏兴趣所在,好像是辜家庄那一块儿,便彻底放开了怀抱。
若待到尔等来点醒,本县的乌纱还戴个甚?
邵知县呵呵道:“田赋积贮、人丁物产、营额奉饷,皆是县志中必要详录的,张大人如此认真细致,尽责之态度可见一斑。”
李主簿等见左右敲桩也惊不动狡兔,只能各自作罢。
邵知县又踱去卷宗库,关怀了一下正扎在旧册堆里的张屏。
“张大人哪,做事可徐徐而来,缓缓渐进,不必太急赶。晚上切莫再熬夜了,元气固则精神满,精神满了,才好做事。”
关爱之深切,连在旮旯里帮张屏翻找的陈筹都暗暗抖了一下,待邵知县走后,悄声向张屏道:“知县大人别是以为你是京里派来抓他小辫子的罢。你走的那几天还请我吃过饭,乖乖,一大桌子菜,还敬酒夹菜,差点把我吓趴到桌子底下去。吃的那几口,积在心里好几天。”又道,“对了,我吃的这一顿,不会算在你头上,说你同什么或为官那什么吧?”
张屏深深看着他道:“不会。”
陈筹咳了一声,挪开眼。还有一件事,正闹得他浑身不自在。就是,张屏从京里回来后,有点奇怪。
陈筹确定不是自己多想或过疑,张屏好像……总在看他。
只要与张屏在一处,张屏的目光好像就总挂在他身上。陈筹有意无意抬眼转目,便能与张屏的视线相遇。相遇之后,张屏也不闪不避,继续与他对望,眼神深邃。
陈筹浑身就跟长了刺一样,很是难受。他试图不在意此事,也不怎么看张屏的脸,但仍能无时无刻感觉到张屏的凝望,就像黏上了蜘蛛丝一样,挥之不去,如影随形。
张屏还问了陈筹一个问题。
“为何与我相交?”
这个……
陈筹在张屏定定的目光里,竟不由得有些结巴。
“这,这真不大记得了……当时觉着都是同届应试的,就,就认识认识呗……”
怎么认识的来着?陈筹在乱浆似的头壳里翻了一下,貌似是他主动去跟张屏打招呼套近乎的。
“同届在京者甚多,为何偏偏是我?”
这……
初冬天,院子里小风呼啦呼啦刮着,真不暖和,陈筹却有点想冒汗。
当时,陈筹也是听别人说,有个西北来的考生脾气古怪,不怎么和人说话。陈筹一时好奇,碰巧遇见时,就打了个招呼,张屏闷闷地应了。而后再见面,再聊聊,又见面,又聊聊,陈筹发现张屏虽然不怎么主动和人说话,但你先和他说话了,他其实蛮好说话。陈筹也常被人看不起耻笑,跟张屏这样的人相处,不会担忧这种事。
就,就这么处着处着就熟了呗……
“见,见面便是有缘……有缘便相交,多个朋友多条路呗……”
“哦。”张屏凝视着他,“除你之外,我再无挚友,因而问之。”
“唔,呵呵~~”陈筹冷汗直下,发现自己不小心又和张屏的视线相遇了,张屏的双眸浓黑中带着一丝迷离,似在沉思:“我亦在想,为甚么那时并无旁人,唯你而已。”
陈筹大汗,拔回视线,借口尿急,飞一般地遁了。
今日清晨,陈筹起床后,开窗洗脸,突然后脑勺处又有一股莫名的寒意,他一回头,只见张屏正站在廊下,幽幽地望着他。
张兄,你到底怎了?
陈筹在心中抽噎,脸上却不敢流露半点质疑,正要抱着册子钻回书堆旮旯里去,仍直直望着他的张屏忽而道:“今晚,我请你吃酒。”
“不,不必了吧……”陈筹用力微笑,“咱俩不是天天同吃同……咳咳,一桌吃饭么。在这里吃都是我蹭你。”
陈筹也知道这样说没用的,傍晚他正寻路欲遁,张屏已抱着几个油纸包,一个小酒瓮,鬼一般地冒了出来。
陈筹只得跟着张屏到了饭厅里,下人送上火盆,贴心地插严了窗,带紧了门。盆中炭火噼啪作响,小泥炉上的酒咕嘟咕嘟,陈筹汗珠子直冒,张屏往陈筹的碗里放了一只鸡翅:“这卤鸡甚好,我前日吃过。”
陈筹嘿嘿道:“多谢多谢。”
张屏自也夹了另一只鸡翅,慢慢啃嚼,陈筹不断在心里跟自己说,两根鸡翅而已,应无其他隐喻。
张屏吐出鸡骨头,眼神又射了过来:“怎么不吃,真好吃。”
陈筹抓起鸡翅咬了一口:“嗯嗯,是不错。”
张屏取过旁边的手巾擦了擦手,取酒壶将陈筹的酒杯斟满。
“陈兄,我还有一事想问。若你另与他人相交,是否便会同我疏远?”
陈筹咬着的鸡骨头一跟头翻进了喉咙。
第43章
陈筹险些卡住,赶紧伸着脖子把鸡骨头咽下,方才强笑道:“这个……朋友多多益善,怎会因为多交了一个就疏远其他?又……又不是谈情,只能同一个好,娶回家也得分个正侧。朋友之……之谊,坦荡宽广。”
张兄,望你能明白,你我虽是好友,但其他事,真不可能。
陈筹不知张屏是否听懂了自己最后两句话的暗示,想偷看他神情,一抬眼,又与张屏视线相遇,浑身一颤,不敢再看,赶紧转眼假装瞧菜。
“呵呵~~这卤鸡滋味的确不错,我再来上一块!”
张屏又道:“假如那新交之友与我性情不合,非同一路人,是否会从二者中择其一而远另一?”
“怎会。”陈筹脱口而出,继而想咬掉自己的舌头,咳嗽一声正色道,“交友当交百样人。同为我之好友,未必二人间得有交情。譬如张兄你的好友,我就不认得几个。”
张屏又一次道:“除你之外,我没什么朋友。”
陈筹冷汗潸潸而下:“像兰大人、陶尚书,根本不认得我陈筹是哪根葱。啊……张兄,我说这个绝无他意,就是举个例子。”实在是想不到旁人举例子了,“跟我处得不错的挺多,张兄你也大多不认得。”
陈筹再偷偷瞄,发现张屏的目光竟是落在了别处,似乎若有所思。
他不知自己刚才哪句话打动或触动了张屏,但赶紧趁热打铁。
“譬如……张兄我再拿这二位举例子真是绝无他意哈。”真的想不到旁人举例,“譬如陶尚书和兰大人,都算是张兄你的老师,这二人就不是一路人,张兄你可会因为陶大人而不念兰大人的恩情,又是否会因为兰大人而无视陶大人的教诲?”
张屏点了点头,仍只是凝望着盘中的烧鸡,没有再看陈筹了:“很是。”
陈筹松了一口气,打个哈哈,转移话题:“张兄,你这个鸡在哪家店买的?真是不错。比邵大人家的厨子做得还好。”
张屏抬起眼皮,视线忽然又火辣辣地黏上了他的脸:“那么,与你相交后便淡却与旁人来往,不想见你与他人相交,这般心态做为,究其缘故,并非友情。”
娘……娘啊……
张屏的两个眼珠好像两口千年老井,幽不见底:“而是因为其他念头,其他感情。”
陈筹闭一闭眼:“张兄,你永是我陈筹的好友。仅是……”
吱嘎一声门响,竟是张屏陡然起身,夺门而去。
陈筹定定看了大开的门扇半晌,一口喝尽了杯中的酒。小厮袖着手探进一颗头:“陈公子,外面寒,要小的把门拢上么?”
陈筹长叹一声:“不必了。”站起身,“桌上都撤了吧。”
小厮闪身进来,目光闪烁,瞧着陈筹踱出门的身影。
天甚阴沉,似要下雨,陈筹没拿伞,径直踱到了街上,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