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刑事犯罪科-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人知道那么小的一个姑娘到底是如何决心用这么痛苦惨烈的方式自尽的。

    但到天亮,她就没了气。

    经历了数月活活逼死人的折磨和煎熬,她终于是彻底解脱了,那些奢侈无比的精米她到底没有吃下,却也如此闭上了眼睛。

    明伯抱着女儿的尸体哭的肝肠寸断。

    但与此同时,唯一知道真相的明伯知道,在这世上,他能怪任何人,却唯独怪不了段鸮。

    因为旁人饿着的时候,段鸮自己也什么也没吃,一口都没有。

    他把能吃的都留给了明伯和其他人,以至于自己因为这痛苦的摧残,而落下那一生令他难以启齿的病。

    先是因过大的精神压力无法吃下任何食物。

    到后来几次发作后,他只要吃上一口正常人的食物,就会难受到呕吐,发抖。

    郎中只说段鸮患上的根本不是疾病,是心病。

    异食之癖。

    若不是段鸮自己就是在那一场浩劫中,苦苦抓着最后一丝生机活下来的一个寻常人。

    他怎么会落到如此凄惨地步。

    而最惨烈的是,他一直以来都试图去抵抗改变的命运,也到底还是落到了他身上。

    他无法如实地告诉任何人关于他自己的痛苦,关于他自己的挣扎,连他的母亲都不能,只能将这一切深埋在他那本不过也是个少年郎的身体里。

    段鸮真的是自私到一心想做官么。

    段鸮真的是冷酷到一点都不想救这里的每一个人么。

    不,不是的,他真的不是这样的。

    是命。

    是这世上最不可捉摸的命运啊。

    那小小的女孩子阿俏临死前。

    曾望着段鸮那一双像星星般光明的眼睛不停地落泪,她似乎很告诉他,求您以后都不要为别人,而一直这么难受地活了。

    您今年也才二十一岁,那么年轻,你往后的日子还长。

    他的一生真的不该一直吃那么多的苦。

    真的不该,他是个那么好的人啊。

    那一夜,在明伯的记忆中,才二十一岁的段鸮一个人在那记忆里的黑暗处坐了许久。

    明伯再见他时,他看上去比已经死去的阿俏还要瘦削苍白,瘦的脱了人形,明明才是二十多岁的,却好像疲惫麻木地想要死去一样。

    他身体上的枷锁已经卸下了。

    但是心上的枷锁,却远远没有结束。

    黑暗,冰冷笼罩着他,令他的喉咙多年来不得一丝喘息。

    他早已少年时就流干了生命里的每一滴泪。

    因他告诉过自己,永远不要在这一生留下一滴泪,直到这一刻,他整个人仿佛煎熬痛苦地下一秒就要死去之时,他也没有一滴泪。

    可他再也吃不下任何正常的东西了。

    他也没办法让自己再好好地面对如今的自己了。

    但明伯却看得整个人恍惚,两行说不清道不明的泪跟着面颊就滚落了下来。

    他知道,那些死去的性命,就是眼前这个不过二十一岁的身体里滚烫鲜血里的唯一一滴泪,是段鸮心里斑驳淋漓,被剥皮拆骨般痛苦煎熬的泪。

    终于,兖州之劫结束了。

    段鸮用他的坚持,令数万条人命得以在战事中被保全,得到了世宗那一年的最高嘉奖。

    ——南军机。

    段玉衡之名,即将为世人所知。

    相比起最初受害的人,最终得救的人更多,而兖州地上本还要持续洪涝灾害的饥荒也终于是等到了。

    他从此就要真正地平步青云。

    为圣上所用,去实现他心中的那一番志向了。

    多年隐藏锋芒,终究到那一天,他到底踏出了那一步,去往京城,他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做了一件事。

    一件为民除恶,伸张正义的痛快之事。

    鱼肚案。

    那让段玉衡这个名字真正扬名天下的第一案。

    那个在牢狱中,后来被段鸮用一把一把的观音土活活撑死的贪官。

    那个将万贯家财填在鱼肚中,害的兖州百姓惨死的贪官。

    就是当年害的整个兖州百姓都陷入饥荒之中,饿到只能吃观音土,害他因此得了异食之癖的幕后黑手。

    段鸮少年时,总希望来日继承段家先祖遗志。

    可到头来,他真正入官场的那一日,第一个挥刀要铲的就是当日的仇人。

    当年害的兖州百姓因饥荒而死的贪官惨死。

    所有人的大仇得报,可阿俏和兖州那些死去的百姓却也再回不来了。

    那个一点点消失在过去岁月里中,连只是觉得伤心都要一个人躲起来的少年人也再也回不来了。

    这世上留下的,唯有一个段玉衡而已。

    他是心怀天下的少年才子,是世宗亲任的前朝进士,他将满身风骨化为公堂正义,却此生再也没有回过一次自己的家乡。

    也是这一年,段鸮生命里的最后一个亲人终是故去了。

    老夫人也走了,他成了这真正的孤家寡人。

    可明伯曾以为,老夫人恨透了自己的儿子。

    因为当年段鸮踏出那一步时,老夫人气的发了魔怔,日日都在咒骂他赶紧死,让他永远地滚出去,一生一世都不要再回家了。

    但在老夫人临要过世前,却在病重模糊中对着身边伺候的下人说了一件很奇怪的话,她让下人等她去了之后,把她的灵位一定要摆在家门口最明显的地方。

    任何人一推门走进来,就能立刻让她的灵牌一眼就能看见的那种。

    她这一日日地,到底在等着谁跨过这道祖宅的大门推门进来呢,没有人知道,但在那灵位的正前方,是段家老宅正堂前还挂着一副书法字。

    那副笔法稚嫩的字的抄写的是宋朝诗人的一首诗,《神童诗》。

    那副挂在堂前,和那块家母段郎氏的牌位遥遥相望的书法字,就好像是一个梳着发髻的老夫人一边念诵心经事,在对着灵堂里的一切平淡而老迈的背影。

    她或许心里也明白,她的儿子以后再也不会回来了。

    他们都太固执了,说不出一句原谅,也说不出一句和解。

    甚至,连一句母子间最起码的爱都难说出口。

    所以她只是日日化作风和雨留在兖州等着。

    哪一日他终于回家了,她却已经不在了,定然也要从外头走过这道门,到那时,他推开门,他的母亲第一眼就能坐在门口看见这一幕。

    堂前,好像有这样一声很淡的呼唤,又好像没有。

    只有段老夫人家那依旧摆在门前的牌位,和那牌位前那副正对着老夫人画像的《神童诗》还留在。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这是段家对门中子弟志向的要求。

    也是段鸮小时候第一次会写书法时写的。

    可明伯内心,却还是一直很想对段鸮真心地说上一句话。

    南军机大人。

    这些年,您真的做的很好。

    一直以来,您真的做了很多很多对百姓,对天下好的事,有朝一日也真正地回来歇一歇吧。

    像您少年时一样,也会开心,不开心,如同一个真正的热烈开朗,赤忱光明的少年郎一样。

    因您是世上心性最坚定之人。

    这等磨难,终将造就他,而不是摧毁您。

    您是这皓月当空之中最耀眼的的一颗玉衡星,一直,一直无畏地大步向前去吧。

    您真的已经实现了自己少年时的志向了。

    到那时,兖州旧事,方可拂去所有人心上留下的伤疤。

    世宗十三年留下的那最后的山河太平,终究还在。

    过往,那些年头里的风光岁月,发生在那里的一切旧事也终于是真正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推荐一首bg:《死亡》林海

    这是段鸮的单人篇。

    也是序章中,关于他当年成名的鱼肚案,和他曾经为什么要用观音土这么残忍的方式杀人的由来。

    南军机,从不是他人去为他造就的名声,而是他自己成就了自己。

    他的过去其实连他自己都无法评判,但或许死亡之后才是新生,所以此生也一直坚定地一路向前吧,段玉衡。

 第二十四回(下)

    十八日。

    顺天府

    “啪”地一声; 悬挂着一杆大红色旗子的上方传来一记响亮的鸣鞭声。

    天光初亮; 一位立领,马蹄袖,身披护甲的城门领在上方示意准时开城门,这也预示着这座从远处望过来只笼罩在紫气之中的城市一天当中开放城门的时辰到了。

    这里是顺天。

    天子脚下; 皇城所在。

    本朝四海之地交通; 商贸都最为通畅便利的地方就在此,城中; 人口最多; 贸易昌盛,也因此,光是看城门下聚集着的百姓从衣着和口音便知道是从各地赶来的。

    自古; 顺天是一个地域文化交汇的大熔炉。

    自前朝开始,宫墙; 城墙,楼牌; 商铺; 民宅遍地开花。这些寻常百姓构成了顺天府的庞大与繁华景色; 虽这里是皇城; 却也是寻常百姓生活的顺天。

    路当中,几个沿途百姓家的小童在车流中快速跑过; 一旁茶楼上隐约有谈笑声。

    就在这时,在这入城百姓之中,一辆和此地格格不入; 从此地为中心直隶最近的永平府驶来的驴车正慢悠悠地晃悠进来。

    “——!”

    这驴子身上满满当当堆得老高的草料味闻着就有些冲鼻,路边不少人一见都躲着些这破驴车。

    驴车的外观十分地破旧,穷苦。

    偌大的一个车辕只栓绳的一头哼哧哼哧,嘴歪眼斜的老驴在前头横冲直撞。

    驾车的是个白发苍苍,瘦成竹竿样的老头子,他本人姓马,常常在永平府和顺天之间来往,是地道的永平府人,他偶尔也接些拉货外拉人的活儿。

    可巧,昨个,在官道旁卸下货,就有个脚上蹬着双走烂了的破鞋,只因不想花钱坐车的搭车穷鬼拦下了他。

    “哟,老爷子,去不去顺天,三个铜板。”

    那摸遍了全身,就掏出了数个铜板的穷鬼当时是这么放在手掌里颠了颠,笑着和他套近乎的。

    这人长得倒是年轻。

    个高腿长,不像个恶人,反倒说话带笑还挺和气,只是看他这一身的打扮,像是什么穷山恶水一路逃难回北京城的。

    因除这一身皂衣,身上的少许行李,还有唯一的一块黑穗子旧玉佩。

    他脚上那一双布鞋都快露脚趾了,包袱里也就半块干粮和两个橘子。

    但据这人自己之后的说,他就是正宗京城户口,这趟是从外面结束了个人工作,专程回老家来休两天假,看望看望亲人的。

    京城人士?

    那怎落魄成这样?

    心里这么泛起嘀咕,想着反正他也也要往返顺天,捎带一个不沉的人也不碍事,这驴车老头傲慢地和他交涉了起来。

    驴车大爷:“五个,少一个子都不去。”

    ‘穷鬼’:“三个,就三个吧,我路上再给您唱支歌解解闷行不行,我歌唱的特别棒。”

    驴车大爷:“四个!少了不坐,赶紧给我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