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玘也忍不住想起了大唐那段混乱的日子。
只是郑玘所在的时期,大唐再怎么混乱也没有被这么欺负过,等李显说完之后他平复了一下方才说道:“你这么激动做什么?你也说了那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情,你既然知道难道还不能做点什么?倭国会向大唐学习可见现在他们的实力是不够的,既然如此就不要让他们发展起来!”
李显看着郑玘,抿了抿嘴,是啦,刚开始穿越过来的时候他也曾经雄心万丈的想要让大唐更加辉煌昌盛的,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实在是太打击他了——连在这个朝代安安稳稳的活下来都成了问题,他怎么还有底气敢去做别的?
现在他日子过的好点了,但是自从入朝之后他才发现很多事情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大唐现在的情况并没有后世推崇的那么好,毕竟生产能力低下,而大唐盛世也不过是相对而言的。
李显缩了缩脖子表示:“我……我怕是做不到啊。所以才跟你说。”
郑玘一听就知道李显这是想要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了,郑玘自己对宣麻拜相什么的还是十分有把握的,只不过是现在年轻,就算高宗年纪大了再怎么不讲资历也不可能让他现在就去主管中央工作,甘罗拜相那是有前提的,现在这个太平盛世就不可能出这种事儿。
郑玘已经不知道怎么教育李显了,他总是想不通为什么李显身上总是会缺乏那么一点雄心壮志?
因为他穿越之前也不过就是个死宅男啊亲,勉强算是个技术宅,会的还是对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任何用处的技术,他能做的也就是弄个提前预告了,这个预告还是一竿子戳到一千多年以后的事情。
李显又跟郑玘东拉西扯的说了很多他知道的历史,之前跟郑玘说的时候很多细节没说到,虽然他自己也不太记得,不过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多说一点。
郑玘也很认真的在听,终于说道快要宵禁了,李显果断起身表示要回去了。
郑玘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谢谢你,我没事儿。”
李显犹豫了一下才问道:“您真正的娘子……不是裴小娘子吗?”
郑玘摇了摇头:“之前……我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外放混资历,无论是出身还是官位都配不上裴小娘子的。”
李显果断闭嘴了,人家刚死了未婚妻他也不好问郑玘真正的娘子应该是哪家的,所以干脆也就不多话了。
最近朝堂上使者来朝这件事儿转移了大家的视线,不过大唐应对这种事情也算是有经验了,就依照之前的例子走就行了,最吸引人目光的不外乎就是李治提出来要西巡要去凉州!
满朝文武听了李治这句话之后也不掐架了,暂时统一战线来劝李治:圣人啊,您就别出幺蛾子了啊,您看现在朝廷这么忙,又是打仗又是有使者来朝的,更何况现在天气已经转凉了啊,您这个时候出去太受罪啊。
别说朝臣们不愿意了,其实就连武后和太子皇子们也不乐意李治出去——李治的身体越来越差了,最近刚养好了一些,天气越来越冷,西边比长安还要冷一点,这万一出去了又病了怎么办?
李治是个非常有主意的人,既然大家反对了他也就说了自己的理由,他折腾的动静还挺大,直接将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都给叫过来了,当着众人的面他就直接说道:“帝王五载一巡狩,群后四朝,此盖常礼,朕欲暂幸凉州,今闻在外咸谓非宜,何也?1”
李治这一番话翻译过来就是,皇帝五年出去巡狩一次这是常礼,现在你们跟我说不合适,说说为什么吧。
李显动了动嘴想要说什么,但是看太子和沛王都没动,也就果断继续缩着,详刑大夫来公敏一如历史上一样,站出来开始就开始一条一条的掰扯,反正说到最后就是圣人你不能去啊,你去了就是给大家增加工作量啊,你去了就是不负责任啊,现在中央这么多事儿,您怎么能不坐镇呢?
事实上,谁都知道如今李治在朝堂之上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当然他并没有被架空,要害部门还是掌握在他的手里的,所以无论是武后还是太子以及沛王都掀不起风浪。
李治被来公敏弄的有些扫兴,不过来公敏说的是对的,李治就算被扫兴了还要夸奖来公敏直言进谏,还给他升官做了黄门侍郎,真是被骂了都要笑着说你骂的对。
李显同情的看着他的便宜爹,做皇帝也不容易啊。
李治被留下来了,他老人家每天并没有那么忙,到了下半年,大家都在加把劲干活,没有人在这个时候再生事儿了——再过几个月就过年了,现在不好好表现怎么拿年终奖?更有甚者如果这个时候不老实一点,出了什么事儿万一降职了,这个年也就真的过不好了。
所以,到了十月份的时候,无论是中立还是沛王党都有志一同的龟缩了,整个朝廷一时之间居然进入了一个风平浪静的和谐阶段。
而就在这和谐之中,三国使者带着朝贡的礼物浩浩荡荡的过来了,当然,他们先派人通知了边境官员,然后边境官员写折子派人上报的。
婆罗使者和环王使者是一起过来的——这两个国家相距比较近,关系也还算可以,干脆就结伴过来了,倭国使者是单独来的。
只是这几个国家距离长安都比较远,这个年代各种交通又不方便,估计这一走至少要半个月才能到这里——这些使者还带着礼物呢!他们想走快也走不快啊。
李显对这几国的使者一点都不感冒,结果不知道李治抽了什么风,一转眼把郑玘给调到鸿胪寺去了,官位鸿胪寺少卿!
郑玘这个职位算是平调,官位没升也没降,只不过重要性上来说,严格说鸿胪寺跟吏部还是不好比的,李显总觉得……郑玘这是被贬官了,可是为什么呢?郑玘也没干啥吧?
郑玘倒是很看得开,对于李显的不懂他表示其实这是圣人是在锻炼他,想要进入中央高层管理层就必须有大局观,各个部门怎么工作的怎么跟其他部门配合的都要搞清楚,而这次然他去当鸿胪寺少卿其实说起来……还是因为郑玘会外语。
是的,李显以前从来不知道郑玘还是个语言天才——毕竟之前教学大唐也没开设过外语教学,作为一个非常强盛,都是别国来进贡依附的国家,大唐非常有底气的要求他们来了就要说大唐的话,外语我们不听,谢谢。
在这种情况下,郑玘不仅仅通晓全国各地大部分的方言,还会突厥语,倭国语,婆罗语等等等等。
比他小两岁的李显直接被郑玘秒成了渣,虽然人家是重生的,但是李显还是穿越的呢,穿越之前他唯一需要学习的外语就是英语,结果这门课程……真是不说也罢。
正是因为郑玘有这样的天赋,李治就把人扔过去接待使臣了。然后李治把李显也扔过去美其名曰是历练了,当然李显身上不挂职,从身份上来说,李显算是总管这些的,算是郑玘的顶头上司,不过大家都明白,他们真正的顶头上司应该是郑玘——郑玘的年纪不适合做鸿胪寺正卿,真要让他当正卿以后就真的升无可升了。
其实李显一点也不想接待这几个使者,他很想直接把这几个使者都丢回去,然后派兵直接把他们都灭了算了。
可是想归想,他还是跟着郑玘认真学习,结果他发现,郑玘在对待这几国的使臣上面根本没有那么如临大敌的样子,过了两天才就恍然了——尼玛,这几个国家现在都是大唐的附属国啊,不是按照平等建交来的啊,对他们客气一点就可以了,尤其是倭国,每次来带的贡品……大唐还真看不上,但是每次他们都要弄点东西回去,这次过来更是一张嘴就想派人来唐交流文化。
恩,交流文化这个词是李显用的比较客气的,如果让他来评价的话,那就是倭国要派人过来抄袭了==
当然,这其实都是小事儿,也就是李显对这几个国家耿耿于怀,别人都不当回事儿的。然而就是被大家不太当回事儿的几个国家,他们出幺蛾子了。
婆罗王使者请求出降公主!
第48章 47
李弘说出那三个字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李显特别想要掀桌走人算了,他就纳闷了,太子就这么闲?闲到每天琢磨着怎么给郑玘做媒?能不能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啊亲,你是太子啊,总盯着别人结没结婚干嘛?
李弘当然不是没事儿闲的非要盯着人家婚事的太子啦,他基本上也就是因势导利而已,他想拉拢郑玘,之前裴家小娘子要议亲,他自然就推荐郑玘,结果……不说也罢,现在宣城公主选驸马,他就也动了心思了。
依照郑玘的出身配公主也配得上了,最主要的是李弘要通过这件事儿来试探帝后对郑玘的态度!
看圣人的态度应该不会让郑玘尚公主,他主要看的还是娘子的态度,如果娘子反对,那么郑玘的立场就有点微妙了,如果娘子同意,ok,郑玘不是他这边的也得是他这边的了。
太子殿下对于郑玘的态度总是觉得有点摸不透,郑玘对他也算是尽心尽力,但是对李贤他也没不给好脸色啊,圣人的旨意他听,娘子的话他也没有反驳过,这样一个滑不留手的人,是非常难搞的,不能拉过来那就弄下去!
在这种紧急关头,中央多一个自己人就多一份把握,可以说太子之所以总是打他的注意,主要还是因为郑玘身处高位,如果他只是低级别的官吏,李弘才不会总想着这些事儿呢。
想到这里李弘跟李显说道:“要不你去问问郑清澄?”
我真是替我家王傅谢谢你了啊,还想着问问他呢。
李显微微翻了个白眼:“阿兄就别害他了,宣城公主……那是随便能娶的吗?”
李弘微微皱了皱眉,有些不高兴,当然了他也就是在李显面前才表现的这么随心所欲,不过是因为没把李显放在心上罢了,如果他在意这个弟弟的话,就不会这样了。
李显一看李弘并没有把他的话听进去,也就不费话了,人家不爱听他干嘛非要说呢?说了对方也不会接受的。
李显从东宫出来之后就一溜烟的跑到了郑玘家里——这会郑玘已经下班了,正在家里琢磨着怎么处理同事关系,什么人要拉拢什么人要收拾,作为朝臣哪怕他再怎么公正廉明也要有自己的关系网,平时你高冷了,等你出事儿了那就是真冷了。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李显冲过来了,在听到管事来报的时候,郑玘反射性的看了一下沙漏,发现还没到晚饭的时间,有些纳闷这又是发生了什么事了?
大事啊!
郑玘一看到李显那张黑黑的包子脸就忍不住想笑,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李显气鼓鼓的样子特别可爱,蠢萌蠢萌的。
李显看郑玘双眼含笑的样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还笑呢,再笑你就要成我姐夫了!”
恩?郑玘莫名其妙的看着他,李显的姐姐只有一个就是宣城公主,成为他姐夫……这不可能啊,无论是圣人还是娘子都不可能让他娶宣城公主啊。
娶了公主其实就相当于老死在驸马都尉一职了,当然特别有本事的例外,还有就是皇帝给补偿的例外,但是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驸马不可能得到重用。
宣城公主的驸马就更得不到重用了,而且早晚都是被弄死的货,他又没得罪圣人和娘子怎么会成为宣城公主的驸马?
相较于李显周身的低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