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小兵也不知出了什么差错,只愣怔怔的道:“啊……就,这啊……”
“我说……”关羽嘴角勾起一抹略带邪气的笑意,锋刀一样的眼神在小兵身上滚了一圈,语带嘲讽道,“邀功想疯了吧!?你倒是把搜查的画像拿出来指给我看看,他哪条眉毛哪张嘴巴跟画像里像了,啊!?”
怒喝在小兵耳边炸响,瞬间懵了得他都没听清关羽到底说了什么,便只知道低头告罪道:“大人息怒,大人息怒……”
“息怒个屁!”一巴掌拍在那人头上,关羽怒不可遏道,“也就你们这些鬼心思多的,只想着邀功邀功!这两天抓了一堆人,个个都说可疑,结果呢,靖王府的大牢里都关不下了还没把真正的疑犯捉拿到!”
关羽越说越气,手上动作也越来越粗鲁。随他而来的几个低等侍卫这两日也是见多了这般情况,连上前劝阻的也没有,只默默站在一旁,看着关羽杀鸡儆猴。
“老子辛辛苦苦到处搜捕犯人,你们倒好,只想着邀功,随便找个人来充数!你可知欺瞒豫王,可是条重罪,轻则三十大板,重则……即使砍了你这猪脑袋也不为过!”
“砍……砍头”那小兵本就拿不准娄琛到底是不是犯人,只想着宁可杀错不可放过,被关羽如此一吓登时吓掉了半个胆子,赶忙半跪认错道,“大人饶命啊……小的也是替豫王殿下办事……绝未想过欺瞒殿下,只是想着这人与画像中有几分相似,所以……”
“几分相似……”嗤笑一声,瞧着这个仍在狡辩的小兵,气不打一处来,正想把人拎回去继续教训,却不想一道娇柔清软的声音刚好从身后传了过来。
“关公子……”
关羽一听那声音怒火顿时消了大半,变脸似得收起了怒容,停下了正要伸向小兵的手。
揉了揉自己因怒气有些僵硬的脸颊,关羽转过头时哪还有半分凶狠,只剩满脸的笑意,藏也藏不住:“哟,我说是谁声音那么好听呢,原来是我家小青竹啊……”
“关公子有礼。”青竹俯身行礼,瞧了眼微低着头的娄琛,清颜一笑道,“奴家不知我馆中这位小哥犯了什么事,要询问这么久?若真是做错了什么,奴家代他先陪个罪,还请关公子见谅。”
“没事没事,就是例行公事查问而已,没犯什么事。”比起一旁的娄琛,关羽显然更关心青竹怎么会出现在渡头,顺势就问了出来,“对了,小青竹你怎么在这里?今儿个爷晚上不用当值,等会儿下了值就去找你如何?”
“这是我莳花馆的花船,奴家自是应该在这里。”青竹抿嘴一笑道,“只是今夜恐怕没办法陪关公子了,公子也知‘莳花馆’花船每月会在各州府来回,接送馆中哥哥、姐姐……这次奴家刚巧有些事儿要去京城,便也一同前去了。”
关羽一向只随着自己心意行事,一听青竹要走,也不顾忌身边还有旁人,众目睽睽之下牵过了那双柔嫩的小手,撒娇似得道:“那我不是个把月见不着小青竹了?这怎么好,爷我可是一日不见青竹,就吃不香,睡不着……”
直白的话语听在耳朵里比夜里偷偷在耳边说的情话还要臊人,青竹羞红着脸低下了头:“爷说笑了,馆里还有其他哥哥们在,自不会让关公子吃不香,睡不着。”
“可爷就喜欢青竹一个嘛,怎么办……小青竹这一走,爷的日子就没法儿过了。”
青竹实在臊的慌,为了堵住关羽的嘴,他只好松口道:“也就一个月而已,奴家到时回了楚州,自会派人通知关公子……”
“那小青竹可要说话算话!嘿嘿!”说完关羽转过头,换上一副严肃的面孔,板着脸对着娄琛道,“那谁……算了算了,本大爷也懒得问你名字了。我家小青竹可就交给你们保护了,你<;们?>;可别让他被人欺负……要是出了什么事,本大爷我饶不了你!”
娄琛见势也极为配合,赶忙半跪在地:“关大人放心,小人一定好好保护青竹公子,定不会让他受半分委屈!”
“那就好。”得了娄琛的承诺,关羽总算放下心来,收起严肃的表情,再看向青竹的时候,那双平日里总带着嬉笑之意的双眼,竟带着几分柔情,“青竹……”
“公子有何……”
青竹话未说完,关羽就突然朝前一步,长臂一揽将人抱了个满怀。
光天化日之下竟做出如此轻浮之事,青竹本就薄的脸皮瞬间红了个彻底。
可更“轻浮”的还在后头,趁着青竹愣神之际,关羽毫不犹豫的垂首,在他殷红的唇瓣上亲了一下,轻轻厮磨,略带缠绵。直到怀中的人身子僵硬,快喘不过起来了,关羽才依依不舍得将人放开,小声道:“小青竹一定要早去早回啊,爷,等你……”
青竹脑袋里本是一片空白,可关羽的话听在耳朵里,却如醍醐灌顶,令他恍然大悟。
“关公子……”他犹豫半响,终是微微低下了头,羞涩着道:“好,关公子您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关羽闻言一喜,笑的如夏日的艳阳,竟带着几分傻气:“一定,一定……我还要娶我家小青竹过门呢,怎么能有事。”
言罢他便放开了青竹,转身嚷嚷了起来。
“行了,没事了,那就走吧,可别耽误了我家小青竹的行程。”说完才好似想起什么一样,转身看向刚才紧扣着娄琛不放的那个小兵:“行啊你也真是本事了,连我家小青竹的船也敢拦……”
……
在关羽的帮助下,总算有惊无险,花船准时起航。
一路逆水西行,待花船与画舫驶出淮南东路水域之后,高郁才从花船换到了画舫里。
换下繁重的女装,高郁端坐高位,居高临下的看向跪在地板上青竹,冷声问道:“刚才那人是谁?”
青竹抬头,“回公子,那位公子姓关名羽,是奴家的一名客人。”
“客人,豫王府的二等侍卫……”高郁轻笑道,“一个侍卫会冒着这般大的危险帮你?”
青竹立时便听出了高郁话中含义,他有心想要解释,可想起上船后娄琛对他说的话,却只好将将要出口的话语咽了回去,只一边磕头,一边解释道:“关公子真的只是奴家的客人,公子若是怀疑,尽可问馆主,奴家绝对不敢欺瞒公子,请公子明察。”
额头触碰到木板的声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极为清晰,高郁一语不发,只转头朝着正站在夹板上观察两岸动静的娄琛看去,直到青竹坚持不住额头流出血来,他才转回头,缓缓道开口道:“行了,起来吧。”
高郁眼眸深邃,看向青竹的眼神中满是肃杀之意:“青竹,这次你救护有功,回到京城后爷自会嘉奖。但你也知道,爷一向赏罚分明,若你做了什么逾越的事……爷定不会轻饶。”
青竹闻言浑身一抖,来不及擦掉额头掉落的血滴:“青竹知道,请公子放心。”
高郁对青竹并不怀疑,但对那个叫关羽的男子却极为警惕。
刚才站在船廊上,虽然隔得有些远,但他还是看清了那人的长相,这一看便让高郁心生警觉。
高郁总觉得,那个叫关羽的男人他似乎在哪儿见过,可到底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他却记不清了。
心中警觉,高郁知道这人身份一定不简单,于是便待回到寿州之后,定要好好调查一番。可真到了寿州与高显、于子清会合之后,高郁却被牵扯住了手脚,完全无暇顾及其他。
一切只因大皇子——逼宫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姜七菇凉的手榴弹,么么哒土豪!
要死了要死了,本来还想这个月能完结的,可这个月还有15天,我难道要日万么,咱们要不把打仗部分跳过算了,'biu'大皇子死了,'biubiu'豫王死了,好了然后就可以虐攻了……
PS,听说你们想看小青竹跟关羽的HE?定好走向的作者瑟瑟发抖,我心在去改走向还来得及么……
第82章 局面
那日从光州分开后,高郁一人南下寿州; 于子清则奉命去了晋州调查剿匪一事。
两人本约好五日后到楚州会合; 岂料途中出了意外; 于子清受伤昏迷; 高郁也在扬州水域遇袭。两人至此彻底失去联系; 直到今日收到消息后才重新会合。
也就是这么一两天的时间; 局势便陡然发生了变化。
祈福时间只有七日,时间到后若再执意逗留,定会惹人怀疑。
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留在“相国寺”中的替身只能先行离开; 打算回宫与陛下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可谁也没料到; 瑞王(大皇子的封号)胆大包天; 竟然敢在回城的路上埋伏。
留守相国寺中的并不是高郁本人,防卫因此比高郁在时稍微薄弱些; 也就是这一薄弱让瑞王得了机会。一干人等在围剿下几乎全军覆没; 也就替身一人在保护下拼死逃出,但也受伤颇重至今尚未清醒。
事发突然,于子清与高显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正当两人在府中商讨应对之策的时候; 宫中又传来消息——陛下因知晓太子遇伏生死未卜后; 悲伤过度昏了过去。
陛下昏迷; 太子失踪,群臣无首,朝内人心惶惶; 危急情况<;下>;在宫中侍疾的瑞王只好临危受命,代管朝政。
高郁听罢于子清的描述,怒不可遏,紧咬牙关,几乎从喉咙口挤出两字:“瑞王……”
他们到达寿州的时候已是傍晚,距离大皇子逼宫已过了大半日,此时再赶回京城已于事无补。
他还是大意了,没料到瑞王竟如此大胆,敢在这个时候动手。
高郁一想便知,瑞王定是已经知晓了在相国寺祈福的只是替身,自己在短时间里绝不可能回京才敢行动。
就是不知豫王到底给他灌了什么迷魂药,让他敢如此破釜沉舟,不顾后路。
瑞王掌权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铲除异己,手掌兵权。
云尚书一人独留朝中,孤掌难鸣,即使知道这一切都是出自瑞王一派手笔,但全无证据又联系不上高郁的情况下只能以退为守,称病不朝,避免被瑞王以借口软禁宫中。
也亏了云尚书反应及时,才避免太子一派被瑞王全部控制,但现在看来情况仍旧不容乐观。
除了京畿防卫营只听命于当今陛下,不得皇命不能调动以外,京城周边各个关卡驻兵都已经被其调换成了自己的人。
内宫防卫更是彻底清洗,所有与太子有关系的将领都被暂时停职,御林军都尉更是当日就被软禁了起来,整个皇宫就犹如铁桶一般,消息递不进去,也传不出来。
群臣百官也不是傻的,怎会看不出瑞王明面上是临危受命,实际与逼宫已无任何差别。
夺嫡之争向来最是残忍,手足相残,兵戎相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经历过当年宫变,百官中聪明的早就已经躲了起来,只等赢家胜出之后再俯首称臣。
他们能等,可高郁却已经等不及了。
与宫中失联时间越长,情况越是对他们不利,他多年的准备很可能功亏一篑,瞬间倾覆。
当然他最担心的还是圣上与贵妃的安危,这些天他一直没能与宫中联系的上,就怕大皇子所言非虚,父皇若真的有什么意外……
高郁实是不敢想,只得强压心中的恐惧,一边为父皇、母妃祈福,一边安慰自己。
至于于子清受伤昏迷一事……
“到底怎么回事!”高郁到小院会合时天色已暗,此时房中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