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咳,咳咳”赵煦近来总是觉得身体乏力,各种不适,调理了几个月了也不见好。不过今天高兴,百无禁忌!赵煦心满意足的接受百官祝贺,并厚赏枢密院、宰相章惇、西北前线的章楶以及众位将官。
郭成罕有地直接越级晋升为雄州防御使,折可适为诧州防御使,姚雄为夏州防御使,岳和为鄯州刺史,姚古为会州刺史……鉴于赵满的突出表现,虽然没有亲自上阵杀敌,但也功不可没,也跟着捞了个安州刺史。此外,赵煦还迫不及待地命令章楶将妹勒都逋套上伽锁,即刻用囚车押送到汴梁。
妹勒都逋听说了这个消息,直感吾命休矣。结果峰回路转,章楶以他认罪态度良好,积极配合获取情报为由,恳求皇恩大赦,收归旗下。妹勒都逋死里逃生,满脸虬髯的肌肉大汉感动的涕泪横流。
赵满看得目瞪口呆。
郭成磨刀霍霍:……我是不是没有机会砍他了?
折可适、姚雄、岳和:……到底是因为什么,让你对他如此执着?
朝廷旨意传来,加官进爵,人人有份。大家纷纷弹冠相庆,拍手称快。唯有一人笑不由心,看起来有些格格不入。这个另类同伴就是刚刚获悉自己也需要进京面圣赵满。皇帝陛下对近来西北军取得的胜利很是满意,对西北军中发生的一系列改革变化更是感兴趣,故而特地要求章楶回京述职,并带上陈参军、赵满、姚雄等人一同觐见。
“嘿,小满,咱们也能进京面圣啦!你高不高兴?惊不惊喜?”姚雄没心没肺的搂着赵满一个劲儿的傻乐。
“呵呵”赵满无奈苦笑,‘我能说我只有惊没有喜吗?’
“小满这回能见到官家了。回头可得给哥哥我好好讲讲,官家长啥样儿,宫殿啥样,宫里都有啥好吃的……”岳和好奇心爆棚,拍着赵满的脑袋,一样一样的交代任务,让赵满到了汴京一定仔细看看,回来好给他讲。
赵满无奈的定定的看向岳和:‘哥呀,你怎么也跟着起哄啊?!我几斤几两你还不知道吗?当初不是你把我从禹山松溪里捞出来的?你忘了我是为啥跟你们一块儿参军的?你忘了我仇家就在汴梁等着我呢?!’
被赵满一阵紧迫盯人,岳和终于后知后觉想到了问题所在,刚刚还只顾着替赵满高兴,这会儿却吓出了一头白毛汗。‘怎么办?小满是黑户啊!还伤了脑袋失忆着呢。被人寻仇了可咋整?!’
由于这几年赵满表现的太过聪慧,又屡建奇功,岳和几乎都忘记了眼前这位玉树临风的赵参军就是当年自己和堂兄岳程亲手救下的那个被人砍伤失忆的富家公子哥儿!可如今……哎呀,这下麻烦大了!岳和顿时由阳光灿烂变成了乌云罩顶。
当晚庆功宴后,新上任的鄯州刺史岳和偷偷溜进了自家兄弟房中,跟赵满鬼鬼祟祟的商议半宿,最后头大如斗,无功而返。唉,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啊,关键是兄弟自己都不记得自己是谁了,这个事儿就没辙啊!
跟其他兄弟说说,大伙儿一起想主意?别扯了,都到这份儿上了,官家都知道赵满这个人了。现在再提当年的事儿,那就是妥妥儿的欺君之罪,知情的、沾边儿的,都得一块儿掉脑袋!所以就更不能跟其他人提了,那不是坑人家嘛。俩人儿绞尽脑汁,研究到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能拖就拖,走一步算一步了╮(╯﹏╰)╭。
其实赵满还有更深层次的隐忧,这也是他没有告诉岳和的,那就是他之前估计的,自己的身世可能跟皇室贵族有关,仇家恐怕也不是简单人物。断不会像岳和想象的,依靠如今的战功便可高枕无忧。(仇家梁太后哭诉:我错了,我真的错了啊!早知如此,我说什么也不会派人去刺杀大宋皇帝,误伤了你呀!)
‘唉,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啊。’赵满躺在床上,双手抱头,辗转反侧,彻底地失眠了。
第87章 内心煎熬
回到渭州治所已经三天了,章楶和陈参军还在整顿泾原路的一应军政事务,就准备整顿完毕直接带上赵满和姚雄启程去汴梁述职了。而岳和、郭成和折可适则留下镇守平夏城和新抢到手的天都山。
赵满苦逼的每天跑去骚扰伤员岳程。岳程的伤虽然很重,但赵满和军医采取的急救措施妥当,送到渭州后更是得到了林柳的精心治疗,基本上已经好的七七八八了,就是腿上的伤比较严重,本就伤到了骨头,又延误了治疗时间,可能愈合后也不能剧烈运动了。
面对这样的结果,赵满等人都很替岳程惋惜,甚至都不大敢提腿的事儿。但岳程本人却是十分淡定。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活下来,已属不易,这跟岳程自身顽强的求生意志是密不可分的。
用岳程自己的话说:“我能侥幸活着,就已经是奇迹了。没缺胳膊没少腿,我都已经感谢上天了,还有什么不知足?更何况我还得替我那队兄弟好好的活下去。不能上战场,我就好好跟清之学学,当个军医总还是可以的吧?”
姚雄当即表示,岳程这个军医他就预定了,等岳程伤好了就可以随时上任。赵满倒是不以为然,总是撺掇着岳程赶紧退伍,享受一下安定平静的生活。当然啦,顺便也可以成为咱西北军多种经营商店的掌柜,卖个皮草、肉干儿啥的,多滋润。
岳程倒是信心满满的准备开始新生活了,可怜的赵满却还是没找到出路。几次三番挑着没人儿的时候跑去跟岳程商量,俩人儿急的满头包,也没想出啥解决方法。这就是个死胡同啊!怎么也走不出来呀!
大宋当官是有制度的,按规定,大小官员都要去汴京的流内铨上缴三代家状,也就是上交祖宗三代的姓名、年甲、以及有无过往罪行的个人简历,其上还要有乡邻作保,证明身份确凿。如此一来,才能领到一份告身,也就是身为官员的凭证。
本来赵满在西北当个小参军,山高皇帝远,周围都是熟人儿,官职又小的可怜,上不上交的大伙儿也就睁一眼闭一眼,马马虎虎也就过了。人家流内铨也没闲心关注这么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儿。可谁成想赵满实在是成绩太突出!升官太突然!如今又要入京面圣,官职也提升至了刺史,这再不去缴三代家状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可是赵满一个黑户兼间歇性失忆的非正常人士,上哪儿弄三代家状啊!如果时间充裕,岳程、岳和倒是想回趟老家想法给赵满记在自个儿哪个姑姑名下,把赵满弄成真表弟,也就得了。可现在哪儿有时间弄啊,章老相公已经准备近几日就启程去汴京了呀。
更郁闷的是还要乡邻作保,这东西更不好弄。这年头儿那都是保甲制,一家出了事儿,大伙儿那都是得连坐的,要掉脑袋的,谁敢出假证明啊?!岳程、岳和他们自家同意也没用,不用说别的乡亲邻居不敢作保。就是乡邻肯给作保,上头儿还有保长、甲长、户长呢,这些人可是知道这些厉害关系的,断然不会给作假保。
所以呀,愁得岳程、赵满满嘴燎泡,食不下咽,也愣是束手无策,啥辙没有!俩人儿只能每天对坐,长吁短叹,愁眉不展。最后身为大夫的林柳忍无可忍,坚决的把影响自家病号休息的不速之客给逐出房门,并勒令赵满在岳程恢复之前都不准进门。
于是走投无路又被赶出门的赵满,无处可去,只好跑去骚扰刚刚被姚古送过来的小徒弟姚平仲。说来也奇怪,平时姚平仲总要时时黏着赵满才甘心,这几天除了刚到那日跟前跟后的跟赵满混了一天,最近都看不见影儿了。赵满纳闷儿,这小子跑哪儿去了?干儿子韩五也成天神龙见首不见尾。唉,这日子没法过了!
啊,不能叫韩五了,应该叫韩世忠了。因为官家赵煦听说了韩五小少年的英勇事迹,觉得此子甚好,于国家有大贡献,堪为大宋少年之榜样,特地赐名世忠,赏银百两,以示表彰。
想到这个赵满更郁闷了,怎么好好的干儿子,自己都还没来得及给孩子取个好名字,皇帝就这么给胡乱赐了个名儿?!还这么俗气!再说了,我儿子,凭啥世代效忠你们家呀?意义不好,不自由!总之,这名字不好!当然,这话赵满也就只敢自己腹诽一下,那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赵满:怎么总觉得这名字这么耳熟呢?)
不过赵满浓浓的不满之情还是瞒不过周围的一圈儿人精。但众人想破脑袋也没想明白赵满这是闹的啥别扭?要知道,在大宋这个君权大过天的时代,皇帝能亲自给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孩儿赐名,本身就是无上荣耀了。如无意外,这孩子日后飞黄腾达就指日可待了。再说了,世忠这个名字,那也是包含了官家对这孩子的殷切希望啊,多好的名字!有啥不满意的?
众人不解之余,纷纷嘲笑赵满这是嫉妒官家给孩子取了名字,剥夺了他做干爹的乐趣。让他赶紧娶妻,自己生几个,想取啥名字就取啥名字。当事人赵满傲娇的哼哼两声o( ̄ヘ ̄o#),想想也是那么回事儿,不过莫名的觉得事情好像没有那么简单。
赵煦:嘿嘿,你另外俩儿子,朕也替你取好名字了,朕就是这么负责任的好哥哥,不用谢!
赵满:苍天呐!我这是哪里得罪了你?我就这么个小小的愿望都不能实现?!
赵煦深藏功与名的微微一笑:朕虽然没有儿子,但是朕命名了三个侄子!人生赢家,非朕莫属!嗯!朕又开始相信帝王有王八之气了!
赵满一路愁眉紧锁,走到校场,才终于逮到了两个小崽子。天知道!大冬天的,这两个小东西竟然赤膊在校场上比武打斗,旁边儿还围了一圈儿傻里吧唧看热闹的大人,居然都没人知道让孩子多穿点儿吗?!感冒了怎么办?!啊?大人都是傻的吗?!还打什么打?赶紧穿衣服!
傻里吧唧的大人姚雄等人表示:俺们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咋了?
赵满:……跟你们没法说话!
怒气冲冲的赵满左手拎着姚平仲,右手拎着韩世忠,赶紧把俩败家孩子提溜到屋里暖和着。“你俩怎么回事儿?大冬天的光个膀子在外边儿打架?不知道冷啊?再说了,你俩才这么点儿大,就学那些个傻大个儿干啥?”赵满劈头盖脸给两个小的训了一通,其实还是舍不得自家孩子吃苦罢了。
一同被训的姚平仲和韩世忠趁赵满不注意交换了个眼神儿,俩人儿瞬间从争宠死敌变成了默契十足的难兄难弟。其实他俩这几天没干别的,天天打架来着。主要是姚平仲小朋友突然发现一向只属于自己的师傅如今居然成了别人的干爹?!!这绝对不能忍!!
姚平仲火冒三丈:你小子是哪儿冒出来的?也敢跟我抢师傅?师傅最喜欢我!师傅是我的!师傅做的好吃的也是我的!
韩世忠淡定回眸:哦?你叫他师傅啊,我叫他爹呢。
姚平仲:……约架!
韩世忠:呵呵。
于是每日一架成了两个小家伙儿的必修课。姚平仲从小就在军营里混,跟着士兵一块儿锻炼,他老爹加上叔叔伯伯一大堆,闲来无事也都教他几招,时间长了,他会的倒是也不少了。
韩世忠虽然不如姚平仲出身将门,但从小受苦,打架打的也多,有实践经验,再加上自打跟着大伯岳程以来虚心求教,又进步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