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清粥小菜-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也不该是这时候想的。”李季嘟囔了一句,“再说了,难为我又有什么用?我这连家都没成的小蛋子怎么给他家养孩子,我还能挤出奶来?二狗子也不是我能左右的。得,这事儿我就不参合了。我就先回吧,有事再叫我。”
  那边接亲家进屋看一眼。也就是女眷进屋,男的都站在外面,怕染上晦气。
  李季走到大门口,就瞧见那房屋外站着的几个男人。心里头又凉了些。
  这些人本应该是产妇最亲近的人,现在都因为那虚无缥缈的“晦气”站在门口连进去看一眼都不肯。
  李季不知道他们的心里头是怎么想的。
  只是站在那死人的角度来想,真的够悲哀的。
  李季回家,家里头人正歇着呢。
  这会儿正是热的时候,不上山去割草,也就没旁的活可干了。
  瞧见李季回来了,听兰忙给李季倒了杯凉茶。这凉茶自然是县太爷送来的,用冰块冰了喝,夏天喝最好。
  李季喝口茶润润干燥的嘴唇,抬头瞧见三个人都在看他。李季也没用他们开口问,直接道:“李大黑媳妇难产走了。长辈里头人少,拉我过去撑撑场面。不过我啥也不懂,在那儿不够捣乱的,就先回来了。”
  难产没的都知道,过来人的时候进门就说了。听兰叹口气道:“女人生孩子本来就是在鬼门关走一遭,凶险的厉害。那孩子生出来了吗?”
  李季道:“生出来了,看着大黑子妹子抱着呢。具体也没打听。今天也不是个打听的时候。”
  李季看看葛二,又看看听兰。想着他们是从宅门里头出来的,知道的事情肯定更多,就把刚刚的事情都跟他们说了。
  葛二听兰对视了一眼。听兰冷笑一声:“看来这后面的日子我得好好尝尝白脸了。”
  李季不懂,问为什么,听兰道:“其实您的猜想错不了。不过若是人家真的有心利用媳妇的死拉着你不放,您是没法子的。因为人家可怜,又刚死了人。求上门来您说不得推拒的话。不能说咱家里头狠心。可也不能敞开了们任由欺负。”
  作者有话要说:  这事埋个小伏笔,正在考虑啥时候转变剧情。大概再有一个两个月就完结了,到时候就是九世录上线的时候啦!!!


第110章 县太爷的囤积症【日万】
  李季不是个傻子; 更不是个愚善的人。加上对他们一家本来就没有好感,更不会因为他们而给自家带来麻烦。可怜是可怜,但帮着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大夏律法里可没有哪一章哪一条里头写谁家可怜,旁人家就必须把麻烦揽自己身上。
  李季道:“丧礼是要写的,就送去些大米和一钱银子吧。算是仁至义尽了。咱家银子都是辛苦赚来的; 人家再可怜; 咱们多帮衬几家; 可怜的就成咱们的了。而且也观察者点。若是写了一钱银子以后老实下去。咱们兔子、小鸡儿养起来以后需要人少。叫他们母子俩过来帮忙干活赚钱养活孩子肯定是够用的。若是一钱银子嫌少再有旁的事情出来; 这以后再瞧见他们,咱们就绕道走。”
  李季这人喜欢凡事留一线。不至于将路锁死; 也不至于让自身损失更多。
  这话说好了。李季跟他们一起做炕上说了会儿话。四个人在屋里; 就在地上放了一盆冰。冰上头放着盘子; 里面放着凉茶瓜果点心。冰融化让屋子里凉爽,喝着凉茶吃着冰镇过的点心,何等的享受。
  下午时候牲口家禽还要再喂一次; 又有一只母兔下崽子了; 为了不惊道兔子; 就先将这一窝母子转道安生的地方; 省着旁的活泼点的兔子再笼子里跳来跳去打扰人家刚下崽子的兔子安生。
  等到了太阳西斜开始准备晚饭的时候; 有人过来告诉了李季一下大黑子家办席的时间。
  红事白事都是要摆席宴客的。去吃饭,自然就要随份子。
  李季将一钱银子准备出来。又让二狗子帮忙,一起称出来二斤大米来备用。
  去年大旱,本来村里就不怎么种水田; 到了今年已经没有人家种水稻了。就算是往年,种出来的米在家里也是三五天才能吃一回的,大部分都要买了换银子。大米是细粮,一斤的大米能换四五斤的玉米。
  今年大米更是少见,李季出手就是十斤大米,已经是出手阔绰的了。甚至可以说找不出比李季给的更多的了。
  主要还是李季可怜那刚出生的孩子,尚在襁褓娘亲没了,这以后吃奶都是个问题。送去大米,以后多煮些米汤,虽说比不上奶水好,但好歹是口吃,能让孩子吃饱。
  李季打小就听说,他出生的时候娘都五十多了,又是体弱,根本没有奶水给他喝。那时候为了养活李季,谁家有孩子,李季爹都会带着娘亲当年陪嫁的讨奶桶去要些奶回来给李季吃。
  只是讨来的奶能有多少?村里头人又少,根本不够吃的。所以李季爹勒紧了裤腰带,也要给李季买上几斤米来。平日里就煮粥,将粥煮的浓稠,然后给李季一点点喂下去。
  知道断奶为止,李季喝的米汤比奶多。不过长到现在也挺壮实的。
  送葬的日子就在后天,也是在那天办席,办完了席就给死者送葬。
  送葬李季这个长辈当然是不用去的。家里头只需要派出一个长辈跟着阴阳先生指挥就成了,平辈的可以去瞧个热闹,剩下的只有小辈能去。
  这大黑子的辈分挺小的,村里头能给他媳妇送葬的,除了自己的孩子,还真没几个。
  可惜长子才两三岁,走路都费劲的时候。长女进不得祖坟,别说时候五岁,十五岁都不行。
  这给她当孝子,又是一门说到了。
  这二年村里走的人不少。其实以前走的人也多。四个人这样的事情,虽说不是常见,但也算不得稀奇。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会不会突然间从炕上摔下去就此断气。
  越是见多了生死,这时候的李季,倒是有些怕自己突然间就没了。
  以前独身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饥一顿饱一顿都不觉得什么。甚至觉得人没了就没了。左右他是个孤儿,无牵无挂的。
  可是自从跟二狗子在一起以后,李季就开始怕了。开始怕突然死去。怕他死后二狗子一个人该怎么办。同样的,也想象不到如果有一天失去了二狗子会是什么样子。
  李季正值壮年,对于种种事情尤为在乎,却没有勇气深想下去。
  因为一看到二狗子,再想到失去二狗子,心里都疼的跟刀割一样,呼吸管都被铁丝挂着。疼的厉害,颤的厉害。
  将要准备的准备好。饭菜做好了,三口人围坐在一起吃了顿。葛二和听兰已经好些日子没敢这么些活了。此时也是腰酸背疼的。
  但一点都没叫累,瞧这样子还是随时准备伺候着的。
  俩人岁数都不小了。也就是养的好,放在村里头肯定都是老头老太太了。吃了饭李季也没让二人伺候洗澡,放置好了降温的冰盆,二人沐浴过后就上炕睡觉了。
  这大夏天的,洗澡水凉一点才是享受。所以没烧多少热水。只是把水温调温就好了。二人天天沐浴,也没什么脏的地方,打了肥皂泡一会儿就去睡了。
  其实这时候打开窗户也不怕蚊子了,因为点了县太爷送来的驱蚊香,别说是文字,一般的蝇虫都基本瞧不见了。只是因为屋子里放了冰块,很是凉爽,若是再开门,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凉气就散了,还不如不开窗户。
  躺炕上折腾了一会儿,李季有些懒散的打个哈欠换个舒服的位置,嗅着空气中,药熏香的香气,慵懒的声音带着些沙哑:“去年的日子是前年想不到的,现在的日子是去年想不到的。一直都觉得好日子的时候,以后再也没有比这个更享受的了。现在才知道一山更比一山高。”
  二狗子手摸着李季的腰侧,李季觉得痒伸手按住。
  二狗子道:“那就过最喜欢,最舒服的日子。”
  李季笑道:“怎么可能啥好事都摊我头上,我想的是啊,如果现在的日子能一直坚持下去,就很满足了。”
  二狗子回道:“我只要有你,就很满足了。”
  这话说的李季喜欢,伸手揉揉二狗子的脑袋,笑道:“就你能说。”
  二人笑声混在一出,随扈李季才到:“咱以后勤快些,争取能养多少养多少。咱赚的银子够了,主要还是做皮货生意。这肉上面倒是不急着赚因子的了。到时候只要那边安排车过来拉肉,最好有人下来帮忙杀兔子,咱们赚个仨瓜俩枣的意思意思就成。买了皮子银子有的是,官府那边也能不缺肉吃,算得上是两全其美了。”
  二狗子点头:“还要继续收草。”
  但从兔子来讲,想要养好了每天都要吃进去许多的草料,也幸亏只吃草料,山上有的是,多割回来给他们冬天吃还不是问题。
  “等着那大黑子媳妇下葬了,咱就着人安排了。养的多了,装草料的仓库好药再盖一个。这样就算是冬天也不用顾忌多下崽子了。加上咱们院子里还要再盖一个厢房,一起找瓦匠过来也挺好。”
  李季里里外外想了一下,有些后悔道:“你说当初盖房子的时候为啥不多留下来一个?那西屋建的也小,基本就没想过来人怎么办。甚至可以说根本不想外人进来。现在可好。你爹派过来两个帮忙的,愣是没有地方住。”
  若是当初盖房子的时候,盖一个给客人住的厢房出来,现在也不至于尴尬。
  聊了一会儿天,李季倦意上来了,慢慢睡了过去。
  感觉到怀中人呼吸逐渐平静,二狗子抱着他蹭了一会儿,就睡过去了。
  县里,县衙。县太爷正在处理公务,便听外面有些慌乱的声音传进来。
  县太爷一个字写的有些歪曲,皱皱眉毛,将笔放下。
  “进来。”
  一名衙役快步跑了进来,脸上还带着汗水,双手递上来一封信。
  “这是北面三百里加急传过来的信儿。刚到了指挥使那边,指挥使让小人速速给老爷您送过来。”
  县太爷将信接过去,打开迅速看了一遍,随后又从第一个字一字一句的看下去。
  过了一会儿才放下信,深吸口气,再长长的吐出来。
  “这才几日,竟然又丢了四座城。咱们大夏好歹是强兵征战出来的天下,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
  那回来传信的衙役还在打颤,听到了县太爷的问话,颤颤巍巍道:“回禀大人,听指挥使说。边关长年军饷空缺,粮草不足。战乱起后朝廷发过去的粮草又多见发霉糟粕。好多士兵吃了都坏了肚子,自然斗不过准备充足的反叛军。”
  “啪!”县太爷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咬牙切齿道:“这群畜生!都什么时候了,战火狼烟之际竟然还想着贪墨那几两银子!就没想过,一个战士上不了战场,就有可能害了几名百姓的性命!”
  传信人道:“不光如此,还有……还有战败的事情传到了京城,经由朝堂上众臣商讨,一并认为是边关将军出师不利,才造成连败为朝廷抹黑。现如今已下令刺死边关将军,改派……”
  “改派了谁?”县太爷沉声问道。
  传信的衙役颤声道:“是……是太后母族高家二爷。不出三天便要挂帅出征了。”
  “胡闹!”县太爷皱着眉毛,气极反笑,“那人什么货色高家人自己能不清楚?本来那点功名就是武将里的虚名,看过两本兵书,学了几日全椒,还真当战场上的人还会念及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