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系统破损指南-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淮快速给五人装好; 送走了第一批客人。后面陆陆续续又卖出去不少; 普通白发糕最先卖完; 红枣、葡萄干和红糖发糕虽然卖的慢一些,但多是回头客。
  一些人买回家后,老太太又急忙奔来给自己怀了孕的媳妇儿买。有不少人还打听宁淮做生意的时间; 可惜被告知,只做这一次。
  于是本来拿一块的拿两块,拿两块的拿四块; 本就少的发糕几乎告罄。
  卖到最后,巷子口停了一辆马车,宁淮没注意,就听到身后有人叫他。
  “宁哥哥?哥哥好早……哥哥在卖好吃的!”被抱着的李玥揉揉眼睛; 原本睡意朦胧的眼睛忽然就精神了起来。巷口的风将发糕的甜味挥散; 让喜欢甜食的小姑娘精神一震。
  李贞手中提着自己的小包袱,鼻尖一动,小眼睛盯着蒸笼就不动了。
  “小宁啊,怎么又突然卖起糕来了?”李父一家子都过来了,身后还有仆人抱着一些箱子。
  宁淮道:“李叔; 今天起早了,闲着没事儿就做点东西。吃不完只能卖了。”
  “都快卖完了?生意不错啊,正好我们一家要去云州港走亲戚; 还没吃早饭,小宁你给我把剩下的都包起来。”
  红枣发糕剩下三块,红糖发糕还有四块; 白发糕仅剩一块。宁淮看了他们一行人大包小包,他的发糕估计也就是李叔一家填个肚子。
  买发糕送豆浆,之前的顾客没几人随身带水罐,第一批工人倒是有一个带了牛皮水囊,宁淮给他们装满了五人的量,倒是让那几个老实的庄稼汉子不好意思了。后面路过的巷子中的住户,没带的宁淮让他们回去拿,盆啊碗啊都行,最后剩下的豆浆也就一碗的样子,宁淮直接倒出来给小姑娘喝,回去就带个空桶就行了。
  李玥吧唧了两口,不喜欢的说:“没味道。”
  宁淮说:“发糕很甜的,再喝甜豆浆,就齁住了。”他又不是买不起糖。
  小姑娘吃了一口母亲喂过来的发糕,高兴的点头:“哥哥说的对,发糕好甜呢!”
  李父数了铜币,宁淮大方接过,然后放到车子上的盒子里,里面全是一枚枚的铜钱。
  李父知道宁淮有钱,也不需要为生活担忧,宁家的屋子修的比他们家还精巧,只不过人家有些特殊的爱好罢了。
  不过这个爱好不错,就是作为邻居辛苦了些。想到这里,李父心里有点莫名伤感。
  想到每天饭点,时不时的香味,李父真不知是该喜欢这孩子还是该收拾他一顿……李父已经四十五,三十多的时候才定下来,长年在外奔波,又没有好的建树,已经不是个联姻的好棋子了。
  虽然他如今很有男人味,不过是老一点罢了。
  李父:【自恋。jpg】
  李父一时想的有点多,和宁淮告辞后,马车哒哒的离开了巷子。
  宁淮慢慢收拾东西回家,洗了蒸笼,整理了厨房,下了一碗面对付了一下早饭。
  没事儿做,宁淮就在院子里转来转去,他去了仓库,又下了地窖。地窖分成两块,一块是冷库,一块是酒窖。酒窖中有几大坛子白酒,还有不少型号的小型酒罐子,一进去就能闻到浓郁的酒香。
  平时做菜,泡药酒,泡果酒,都能用上一用。
  系统商城并不是专门为员工开放的超级市场,上面所售卖的东西,大多是为了推进任务进度而存在的,只有私人的商铺,才会售卖粮食、蔬果、佐料等生活用品,不同的店因为所在位面的不同,效果更是千差万别。
  宁淮在大熙,肯定不会购买那种吃一口就能升仙的灵果,即使它是当地人的零嘴,当然最重要的是买不起。买那种稍微含有灵气的蔬果吃一吃,泡泡酒,就够了。
  搬了一坛酒上去,宁淮打开系统,在商城上买了十斤葡萄、十斤荔枝,又找出厨房中的冰糖,等下午葡萄和荔枝到货时,就快速吃完午饭去泡酒。
  宁淮直接购置熟透的葡萄,这种葡萄容易发酵,而且在系统商城的品质保证下,葡萄熟的也不过分,每一颗都十分饱满,表面更不会有残留的农药。
  剔除烂葡萄后,一颗颗洗净,晾干。
  所用的酒坛是酒窖中的陶瓷罐子,一层葡萄一层糖,最后将酒坛子密封,用长年封存酒坛的泥,加水后糊住封口。装满两个五升的小酒坛,剩下的就可以吃掉。 
  葡萄酒发酵时间段,根据气温在一个月左右,等发酵完,启封捞出葡萄皮,就可以直接喝葡萄酒了。
  荔枝酒寻常人家中的酿制方法也十分简单,荔枝剥皮,一层荔枝,一层白糖,放进酒瓶中至七分满,倒入白酒,然后封紧瓶口,静置三个月。
  荔枝酒中,荔枝中的核宁淮没有去掉,剥了皮的白嫩荔枝肉在酒水中沉浮,因为有核,没有全部飘在顶部,而是均匀的浮在各处。荔枝酒密封完毕,之前为了好看,宁淮用了一个陶瓷坛,一个玻璃罐。
  玻璃罐中通透的酒液和外面没有用上的拥有暗红色表皮的荔枝形成鲜明对比,让这一罐子还没完成的荔枝酒好似荔枝罐头。宁淮没忍住,摸起旁边那个荔枝三两下剥了壳喂进了自己的嘴。
  剩下的葡萄和荔枝不多,也不能乱送出去,宁淮拿了个果盘,将剩下的收拢来。收拾了厨房,又将四坛酒搬到地窖中,宁淮才回到自己的后院中,拿出小桌子摆上,关好推拉门,吃着果子上网。
  ——昆仑站论坛#内部员工版块#日常闲聊——
  》》日常//同居的'精神世界'一线新人去考试了,房东我该做什么?》》
  是这样的,最近不是新人考试期嘛,本人因为各种原因成了一个新人的引导员,他现在去考试了,全站通用考试模板,本人无所事事。
  1L:楼主无事抢沙发。
  2L:兄弟,大家一起嗑瓜子等剧吧。
  3L:大家都这么闲?不会是等着看……嘿嘿嘿。
  ……
  5L:我手下有三个新人,最近农庄开始收割,等忙完这一茬儿,就有新出炉的冒险片看了。听说引导员有折扣?那三个平时摆着一副臭屁面孔,庄主我很想看他们挺着大肚子的模样。(为新一季编剧打call!!)
  6L:楼上这么四平八稳的语气,但是我怎么就听出一股幸灾乐祸、看猴戏的味道。
  7L:不得不说,编剧是越来越有才华了,以前不敢玩的,现在想一出是一出啊啧啧这些年轻人。
  8L:我们这里分分钟几千万上下,谁有心思关心新人的进度,不过等剧出来了,放松放松也是可以的。
  9L:上面这些人啊,装。
  10L:楼主想问,以前还有什么花样啊?
  11L:比如……变成小姑娘啊……
  12L:但是……变得不完全啊……
  13L:楼上哈哈哈哈说起这个我就忍不住,那是真大【哔】萌妹、真女装大佬。
  14L:那位前辈有资源?求分享!
  15L:没赶上好时候,求分享+1
  16L:求分享+2
  ……
  20L:求分享+10086
  21L:每日工作完成了吗?每日三省做到了吗?今天的钱够一家人糊口吗?今天给自己充电了吗?如果都做到了,那就跟随我的指引,往这边走吧→'链接'  为了响应网络环境扫【哔】打【哔】,此条消息三分钟后将被自动删除,请各位同胞抓紧时间。
  22L:前辈好人啊,这可是前十年最热门的剧。
  23L:自动删除可是高级功能,果然是前辈。
  24L:楼主好像话不多唉。
  25L:看剧去了吧,走了兄弟。
  26L:走走,看剧去。
  ————
  宁淮点了链接,打开的网站名为“历年剧版珍藏无删减合集”,每一个视频都做了秘密马赛克,要看还要输入自己的工号,查证自己确实不是当期新人后,就能观看。
  也就是说,参与考试的人可以看别人的,看不了自己的,也算一点心理安慰了。
  看了网友们强烈推荐的那个,宁淮脸都要笑抽筋了,等叶无幽回来,要是他有了心理创伤,就让他看这个,好歹有人比自己更惨烈一点,也能有个安慰。
  下午,宁淮收到一个任务,一个在昆仑站工作的研究员想要收集各个世界的主食粮种,研究适应力最强的品种,因此发布了这个任务。
  任务要求上交100颗种子,换来的是研究员提供的100颗新型大米种,特高产,而且不挑地方。
  宁淮接下了这个任务,虽然商城买的大米好吃,但一个月才十斤,限额太大,也不好解释出处,干脆自己种一点。宁淮对粮种不熟悉,但任务得来的一般不错,何况还有种植指南。
  出门去市场上买了半斤种子,也就是大熙的大米种子,上交后验证是一种新品种,高产大米便送到了宁淮手中。
  高产大米一看就很高产,比宁淮买回来的大熙当地米长了半截,也圆润了一圈,米壳的颜色也光亮,不似当地米那般黯淡。宁淮在大熙吃了十八年的米,南方和北方的米差不多都是这样,只是由于产地和侍弄的精细程度,有口感上的差别。
  但差到这般明显的,就得编个借口了。
  宁淮记得叶无幽的真实面孔有一个十多年没有使用过的身份,他找了找,果然发现叶无幽落的是商籍,到时候让叶无幽组建一个小商队,不论盈亏,他在里面夹着倒腾些东西正好。
  把这事记了下来,细细写了一满页。
  下午没事,宁淮准备出门,却发现有个五十来岁的老婆婆在他门口晃悠。
  不是他的邻居苏阿婆,好像是早上买发糕的一个婆婆。
  见他出门,老婆婆赶紧上前,向他询问发糕的事情。婆婆姓许,家中有个媳妇正怀着,胃口一直不好,但今天的发糕吃下去了。于是许婆婆就想上门再买些,好不容易找对了地方,不过宁淮却不卖了。
  宁淮说:“您要是不介意,我教您做。”
  发糕的做法简单,只是一些小技巧需要注意,酵母也是很重要的辅料。要做的的蓬松香软,那些小技巧正是关键。
  许婆婆连忙摆手:“这怎么可以?”                        
作者有话要说:  宁淮:婆婆您做发糕卖,我不就可以直接买吗?
又一次偷懒成功,耶!
叶无幽:水深火热中……
作者写文时,没有把哥儿剧情写出来,上一章看大家很期待嘻嘻嘻,因此作者决定!为了叶无幽单独写一章番外!其它番外一起放出来。

第82章 退休杀手日常(20)

  许婆婆想了一会儿; 她老汉儿子都在家; 这个年轻人也不像坏人; 但自己不过是出门买东西,直接把人家的手艺弄回去了算怎么回事儿?她连连推托了,只要宁淮卖给她一些; 但宁淮坚持不做,许婆婆担忧媳妇身体,最后还是应下了。不过她向宁淮保证; 这手艺一定不传出去。
  “不过是些技巧,婆婆您看我也不缺什么,倒是想请您帮个。”宁淮拿了酵母粉,就和许婆婆一起往她家走。
  许婆婆到底是没经受住宁淮笑眯眯的诱惑; 听到宁淮只是要去乡下租用几亩地; 雇工帮着种些粮食,也就一口应答了下来。
  宁淮去许家,受到了一家人的热情欢迎,他和许婆婆做发糕,许家的儿子和当家的就在外面等着。这年头有糖吃就不错了; 男人们也不会挑剔,即使云州港周围的人家都过的不错,许婆婆放糖时; 抖了又抖,最后揉进盆里的,只有宁淮口中一勺的四分之一。
  掌握了方法; 许婆婆第二次和第三次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