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有了第一次就难保会再有第二次,京城仍然是危如累卵。蒙古大军第二次攻打紫京城时,内阁一致商议让宁王率军进京勤王。
无数小队被派出去请求援助,联系勤王军,他们从京城的各个城门中突击出去,但确是近乎全没。于是在在浓黑无月的夜中,一只箩筐从高高的城墙上坠下去,丝毫不引人注意,悄悄地离开京城。
宁王野心勃勃,击退蒙古大军后便留在京城以待时机,他四处拉拢大臣,结交宗亲权贵,力图可以趁机登上皇位。
于是在满朝文武一致以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年幼难以继承大统的理由下,一向强硬的太后也不得不妥协。答应立护卫京城有功,且血缘与皇帝最近,身份最为尊贵的宁王为帝。
正元十五年,宁王登基为帝,帝号睿,改元正始,遥遵明英帝为太上皇。宁王称帝后迫于舆论压力,并没有立即废掉对自己地位存在极大威胁的太子,但是小太子的存在,的的确确是明睿帝眼中的一根刺。
蒙古大军见宁王登基为帝,自己手里的皇帝一下子变成了徒有虚名的太上皇,便着了急,立马开出条件要求与明朝交易,让其换回明英帝。可是睿帝好不容易才当上皇上,哪里肯答应将明英帝迎回,于是此事便一直拖了下来。
可朝中偏偏又有许多耿介忠直的翰林、御史,整日跪在承乾殿前请求迎回明英帝。自然这些不识趣的家伙没跪几日就被代宗找由头发落了。
陆珩修的父亲便是其中一员,因为他的谏言太过激烈,言辞之中直指睿帝野心勃勃。他触怒了这个刚刚坐上皇位的铁血君王,便被扣上了居心不良、蔑视天威的罪名。陆家满门受到牵连,十六岁以上男子统统处斩,十六岁以下男子充入掖庭,女子俱没为官奴,发配边疆。
陆家出事时陆珩修刚刚满十四岁,因此免于死罪,不过死罪可免,活罪却难逃。掖庭狱对于女子来说不过是做苦役的地方,若是赶上皇家有什么喜事而大赦天下,说不定还有机会可以出宫嫁人。可是男子进了这里,便是要做太监的,一辈子做最低贱的活计,整日里打扫庭院、倒夜香,永生永世不得有出头的希望。
“啊······”一声凄厉的惨叫惊起了窗外树枝上栖着的鸟儿,刚刚被阉的少年早已昏死过去。后面排队的都吓得脸色苍白、冷汗直流,更有甚者还尿了裤子。整个净身房里充斥着浓烈的血腥与尿骚味儿。
陆珩修看着眼前的景象,想着或许还不如连自己的死了好。他原本也是生于诗礼簪缨之家的贵公子,如今要他受阉割之苦,从此之后便永远成为一个男不男女不女的太监,倒是真的不如一刀杀了他更能让他觉得痛快些。
就在陆珩修考虑要不要再净身前寻个机会了结了自己的时候,外面却传来了一阵骚动。
“德喜公公,什么风儿把您吹过来了?”掌管净身房的林公公刚刚还神气活现的教训手下,此刻却一脸谄媚地恭维着。
“咱家过来看看可有什么好苗子,太后娘娘可紧着用呢。”被称为德喜的太监一边说一边儿满不在意地瞥了周围的一眼。
“这……”林公公不禁显现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宫里用人一向是从内务司挑选调、教好的小太监,还从来没有到掖庭狱净身房来挑人的道理。
“怎么了,咱家告诉你,你也是这宫中的老人了。知道什么时候该办什么事儿,什么话该问什么话不该问。”德喜语气微妙的“指点”他。
“小的明白,多谢德喜公公指点。”说着他环视了一圈周围的小太监“您瞧瞧,可有中用的。”
陆珩修求死的想法一时被打断了,便默默退到了角落里。奈何他本意不欲引人注意,却还是被德喜发现了。
“就是你,站出来。”德喜伸手指着他。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德喜公公,这不行······他还不曾净身呢,”林公公语气透出了一丝慌乱。让不曾净身的男子进宫,若是被发现他可还有命活吗?
“太后娘娘急着用,等不得。我晓得你担心什么,不过若是你不肯···”德喜并没有把话说完,但是林公公怎会不明白呢?他的意思分明是倘若他现在不答应,那么倒是不用担惊受怕了,他自然有办法叫他明天就消失在这深宫之中。
“一切但凭公公做主,只是公公还要多加小心些,”林公公最是会见风使舵的人了,听到德喜的威胁马上改了口。德喜是太后娘娘身边的大总管,就算是太后如今已经不大管事,但是德喜要弄死自己一个低阶太监,还不是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吗?
德喜淡淡地瞥了一眼刚刚被人推出来的陆珩修,便转身走了。陆珩修虽然不明就里,但也晓得或许是个转机,于是便暂时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一路东转西拐的,陆珩修很快便在偌大的皇宫迷失了方向,只好紧跟上德喜的步伐。德喜是太后身边的大总管,可是出来却一个小太监也没有带,走的路也是偏僻小路,而且越来越偏,分明不是去寿康宫的方向。陆珩修简直要怀疑他是不是要找个地方杀了自己,可是想想又觉得没有这个可能性。自己一个刚刚进宫的新人,怎么也不会得罪到他才对。
“到了,就是这儿”德喜停在了一处看起来已经荒废了很久的宫殿前,转身对正在胡思乱想的陆珩修说,“跟杂家进去吧!”
“公公,里面到底有什么,您为什么要带我来这里?”陆珩修看着眼前荒凉的宫殿,仿佛巨兽张着大口要将自己吞噬一般,终于还是压不住心中的恐惧开口问道。
“进去你就知道了。”德喜神情有些不悦,说完也不理他,径直转身走了。似乎对于他一路沉得住气,到了最后却还是忍不住发问有些生气。
陆珩修只好跟着进去,他年少经此大变,心智早已与过去不同。自然知道不该问的就能问的道理,同时不禁有些懊悔自己刚才的莽撞。
进了殿陆珩修才发现原来殿里并不想外面看起来那么破败,虽然处处都透着荒凉的感觉,但实际上却是很干净,好像是有人提前清理过一番似的。
“太后,奴才把人带过来了。”德喜恭敬地朝着面前身着绛红色的妇人请安。随即转身对着傻傻站着的陆珩修喊道“这是太后娘娘,还不跪下请安。”
陆珩修闻言马上顺从地跪了下来。太后转过身来,陆珩修跪在地上暗自打量着,发现太后约莫五十左右,雍容端庄,沉稳大气,虽然韶华不在却也隐约看得出是年轻时定然是个美人。
“起来吧,你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太后满脸怜惜地将陆珩修扶了起来。“哀家知道你父亲是为了皇上才遭此大祸的,哀家只是个深宫妇人,到底也没有办法插手朝堂之事。所幸你如今进了宫,在这后宫之中哀家还是能照料你几分的。”
陆珩修闻言不禁红了眼眶,自从陆家出事后,旁人都忙着落井下石,他何尝再听过如此贴心的关照之语呢?
“多谢太后娘娘关心。”陆珩修由衷地感激道。
“好孩子,只是哀家还有一事须你帮忙,”太后顿了顿仿佛不好开口似的“哀家有个孙儿,年纪比你小上几岁,就是如今的太子。他现在也是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东宫又不是哀家可以管得到的地方,哀家只好将你送到他的身边去。你去了虽然对外说是内侍,但实则哀家是要你做太子的伴读。”太后向陆珩修详细解释道。
东宫自然不会缺了伺候的小太监,但是宫里的太监大多素质低下,不通礼仪诗书。加之太子年岁尚小,若是叫太子和他们厮混久了,只怕是要带坏了太子。
“多谢太后赏识,奴才定不辱命。”陆珩修激动地说出口,太后救了他,让他免受阉割之苦,如今能够报答他心下自然难免激动了些。
“德喜,你带他过去吧。记得告诉他们是哀家瞧中的人,别让他们欺负了他。”太后交代完德喜便用手揉了揉太阳穴“哀家年纪大了,禁不起折腾了。”然后便由身后的宫女扶着离开了。
陆珩修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太后离去,他不知道他的命运在此刻发生了如何巨大的改变。实际上每个身在局中的人都被命运的大手推动着,包括那些看似掌握着别人的上位者,没有人可以例外。
第3章 太子明珏
德喜受了太后的命令,不敢有片刻耽误,当下就领着陆珩修去了东宫。
东宫是太子的居所,原本自然应该是不会缺人的,但是由于特殊原因,明珏身边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公公和两个不满十岁的小太监。至于那特殊原因,自然是当今皇上,太子的叔叔授意的。
太子继承皇位才名正言顺,而他这个皇弟所有的优势不过是年长而已。可是为堵住天下众人悠悠之口,他却也不得不留着太子。不过此时太子年纪尚幼,也谈不上犯什么大错,但是若是太子没有受到良好的教养,长大之后自然没有资本来与他争抢皇位。到时候再找个机会说太子无德,废了明珏,另立他做一个藩王。这样那些还忠于明英帝的大臣也就无话可说了。不得不说,明睿帝的算盘虽然打得不错,只是他却没有料到陆珩修这个变数。
“给太子请安。”德喜领着陆珩修道。
“是德喜公公,”殿里面传来了一个清脆的童音,接着便飞出来了一个玄黄人影,正是太子明珏。
“公公,皇祖母好吗?”明珏清脆地问道。
“殿下小心”德喜一边儿喊着一边儿接住了飞奔出来的明珏道:“太后很好,也很惦记您,这不奴才给您带过来了个人嘛。”德喜说着冲陆珩修努了努嘴。
陆珩修赶紧机灵地给明珏请安,顺便偷偷看了看眼前的比自己还小的孩子。明明身为太子,神情却多有几分怯懦,对着身为奴才的德喜都很是恭敬。
“我什么时候能见一见皇祖母或者母后啊,我都好久没有见过皇祖母了。”说话间,明珏的眼睛迅速蒙上了一层水雾。
德喜似乎也有些不忍,悄悄地哄明珏道:“殿下,等太后娘娘有空了就过来看您。您再等等吧。”
“那皇祖母什么时候有空啊?”
“奴才也不知道。”
“那你带话给皇祖母,告诉她珏儿长大了,她要是总是没有空来见珏儿,就不认得珏儿了。”明珏满怀失望地说道。
德喜在宫里混迹了几十年,一颗老心早油泼已是不进,刀扎不进般坚硬了。但听得明珏略带稚气的话,几乎忍不住落下泪来。
“奴才知道了,殿下也要保重啊,奴才这就回去了。”说罢德喜便转身离开了,若是往日他必不会这么匆忙地走,可今日不知怎么了,心里难受得紧。或许是年纪大了,见不得可怜的孩子吧。
“公公,你带他去找个地方住吧!”明珏还沉浸在皇祖母没有来看他的悲伤里,也没有心思去理陆珩修,只吩咐老公公去打理,然后一个人恹恹地回屋子里去了。
明珏身边的老公公姓齐,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六十多岁耳聋眼花的,走起路来都微微颤颤的。
陆珩修跟着他去找住处,却没有想到外表富丽堂皇的东宫内里竟然破败不堪,除了太子所居住的正殿外,其余的宫殿由于无人打扫都落了一层灰,有的甚至干脆直接锁了起来。
“东宫人少,没有多余的人打扫,所以便是这样了。”仿佛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