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染指河山-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贵族老臣听了暗中撇嘴,心道:“那是你旧主子啊,岂有不大拍马屁之理?只怕你旧主子说屎是香的,你也要凑上去闻闻!”
  庄唯一说完,朝堂上又冷场了!
  一直站在朝堂大殿门口的凌江,一向不在朝班之列,是在朝堂上担任守卫之责,忽然向前几步,远远跪下,启奏道:“臣铁羽军都统领凌江启奏,臣以为,风将军之言,言之有理,自保要紧,暂不能对乌国驰援。”说完叩了头,又退了下去,重新又像根柱子一样,笔直地站立地朝堂门口。
  有了凌江这个开头,其他大臣才稀稀拉拉表态,那些贵族旧臣再是看不惯风染,心有积怨,也只得赞成风染暂不对乌国驰援的意见。谁敢提议向乌国驰援?要是贺月来一句“谁提议驰援,谁就率军。”既然在风染的计划里,北方防线要后撤,此时率军驰援,就是有去无回,不是自己找死么?再说了,不驰援的主张是风染提出来,自己不过附议一下而已,日后若有什么不好的议论或唾骂,那也不关自己的事。
  等多数大臣表了态,贺月方道:“既然各位大人都赞成风将军不驰援的建议,便这么定了。周大人,草拟文书,这便回复乌国。”
  风染跪着,搭话道:“回复文书万不可提及透露我国防线回撤之事,只说因兵力不足,不能驰援,此是实话。”
  敢接皇帝的话,又一条大不敬!
  贺月却不以为意,道:“周大人,便照风将军所言回复。”向风染道:“既然各位大人都认为你言之有理,朕便赦了你的不敬之罪,下不为例。起来吧。”等风染站起来了,又道:“你这兵马提督是为了让你率军向乌国驰援才提封的,如今你既主张不向乌国驰援,你这官职便该撤了,还做你的副参领吧。”
  “臣遵旨。”
  风染这兵马提督的官职刚提升上来,做了不到一个时辰又给撤了下去,一众贵族旧臣只觉得大快人心!
  贺月道:“风将军,就防线后撤的具体步骤和操作,回头细细写个奏折来。”防线从南枣郡一下子退到石雨镇一线,意味着索云国将主动放弃二成左右的国土,这次是撤退,跟上次的溃败逃跑不同,当然不是简单地把威远军从南枣郡撤到石雨镇就行了。
  这次撤退,不是一次单纯的军事撤退,而是一次综合而庞大的行动,涉及到很多方面:石雨镇还从来没有驻过军,完全没有军事设施,这里即将成为抗击雾黑王朝的最前线,一切必要的设施得赶紧修建起来;除了石雨镇,石雨镇两侧的叠依山和万青山也在修筑工事,派兵驻防,尤其要充分利用险峻的山道,给那些准备翻山过来的雾黑蛮子以痛击;此外,那些原本居住在被放弃的那二成国土的百姓,也应该加以妥善安排,不能放任他们在雾黑铁蹄下自生自灭;时值八月,再等一段时间就要秋收了,稻田里的稻米必须要收割了再撤,不能留给雾黑蛮子,这将是索云国未来一年甚至是几年的口粮,凤梦大陆未来将陷于战火之中,随着人口的减少,土地的抛荒,粮产会一年比一年减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获丰收。
  这个后撤行动的实施步骤和时间也必须守密,不能叫雾黑探子知道了。若是被雾黑抢先攻占了石雨镇,或是在他们后撤时来几次猛攻,索云一方就被动了,朝堂上人多嘴杂,就不好再细问了。
  “是。”
  “风将军认为,何人可担此事?”
  风染跪下道:“臣愿担此事,率军固守我国北部防线。”
  把威远军撤驻到石雨镇上,并率军驻守,自然便要取得威远军的统帅权,风染这是明火执杖想抢陈丹丘的位子!刚被撤了二品兵马提督的官,回过头就向皇帝讨要一品统帅之职!还有没有比风染更厚颜无耻的?
  关键,以前贺月宠溺那男宠,还有一些分寸,并没有让男宠公然站上朝堂,也未让男宠染指政事,现在这男宠换了个身份,公然上朝,那些贵族旧臣们便觉得有种森森不好的预感,贺月该不会把国家大事,当做儿戏吧?
  众大臣还没有开口劝谏,便听贺月笑道:“风将军且慢请缨,朕只是问你何人可担此重任。这北方防线的守备统帅之位,不能给你。”听了皇帝这一句,众大臣又放了心。
  “风将军,你且说说,在我国守住国土之后,下一步,该当如何做?”
  风染道:“雾黑南侵,最艰难的就是第一年,他们对我凤梦觊觎已久,士气高昂,必定会对我方穷追猛打,想尽快灭掉所有国家。所以,接下来的一年内,战事再紧,我们也必须咬牙支持。在守住国土的同时,更要注重农耕生产,一则做好长久作战的准备,二则,凡是逃入我国的难民,在经过甄别之后,必须接纳,要接纳难民,就必须要准备足够养活他们的粮食。”
  有大臣质问:“养难民干什么?有那闲粮,不如多养几个兵卒!”
  风染问道:“凭我一国之力,如何对付雾黑蛮子?那些逃来的难民,经历战乱和奴役,进来投奔我们,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他们将是我们抗击雾黑蛮子的生力军。同是凤梦之人,中路三国应该是凤梦大陆上唯一能够凭借天险地利而得保全的三国,我们不收留难民,跟那些雾黑蛮子有什么区别?岂不叫人寒心?”
  
  第219章 官拜兵马都统帅
  
  风染道:“熬过战争初期之后,双方都会对战争产生厌恶情绪,战事会进入相对平缓的对峙阶段。对峙阶段之后,雾黑蛮子会渐渐疏于进取,懈怠享乐,此时,就是我们找机会反击,一举收复失地之时。只要我凤梦中路三国,沉得住气,胜不骄,败不馁,不急不燥,保持斗志,就一定能把雾黑蛮子赶出凤梦大陆。大家不要被战争目前的局势所吓倒,这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我们一定会胜利!”
  不知不觉,众臣就觉得似乎被风染这充满自信又有理有节的分析论述所感染,心情似乎被振奋起来了,是了,只要他们熬过最艰苦的战争初期,坚持下去,他们就不但不会被灭亡,甚至还有可能驱逐雾黑蛮子,收复失地!
  收复失地这一点,对于合并进索云国的四个亡国之人来说,尤其振奋,他们是合国了,收复失地后,那片土地也不会再重建他们的国家,但他们从前的家国终究是回到了同宗同血的凤梦人的手里,总比落在外族人手里被奴役凌虐强得多。
  贺月问:“风将军预计战争会打多久?”
  “五年,八年,或者十年。”在风染来说,五年就结束战争,实现凤梦一统是最好的;如果打八年,便是他生命的极限;如果打到十年,他就只能带着缺憾离世。一场战争,不确实因素太多了,谁能预计得到要打多久结束?风染说得这么不确定,大家也没有追问反驳。
  “各位大人,可还有什么疑惑要问风将军的?”贺月在朝堂上问了三次。文官们不懂作战,觉得没什么可问的;武官们觉得讨论战争的具体事宜,该私下进行。见众臣都无话可问,贺月道:“风染听旨。”等风染又一次跪下了,向侍立在一边的内侍道:“宣旨……不,给朕。”
  贺月从内侍手里接过圣旨,当庭亲口宣读:敕封风染为兵马都统帅,总理全**事防务,节制除铁羽军外的全国各郡各军兵马统帅,全国所有军务皆由兵马都统帅定夺处置,并授军事专擅之权!品阶无,俸万石,金印紫绶。
  此旨一出,把朝堂震惊得鸦雀无声!
  皇帝这是把全国的兵权和军权都交到了风染手上!
  风染不过是前阴国二皇子,虽然薄有声名,但那是指武功,没听说过风染有战功军功,贺月竟把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兵权军权,交到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手上!还授予了军事专擅之权!
  这些还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那道圣旨,是在上朝前就写下的,意味着皇帝一早就准备好了,要把这个前所未有的官职授予风染!
  在凤梦大陆各国中,从没有全国兵马都统帅这个职务,只因没有皇帝放心把自己所有的军队全交到一个人手里,因为这样,这个人很容易拥兵自重,篡位谋反。能够统领一军的将领都是皇帝的心腹,即使是这样,皇帝还要想法子让各军统领相互制衡,唯恐有哪一军太过强大,威胁到自己的政权。然而贺月竟然会把军队兵权悉数放到一个人手里!
  就在满朝文武百官的瞠目结舌中,风染双膝跪下说道:“臣风染遵旨,谢恩。必不辜负陛下所望!”贺月破天荒地走下御座,把圣旨交到风染手中,然后回头从内侍手中接过一托盘,一并递到风染手中。托盘上盛着一个半开的锦盒,锦盒里装的便是金印紫绶的全国兵马都统帅官印。
  兵马统帅就是一品官阶,这个都统帅比统帅更高一阶,品阶即是无品阶,风染转眼就成了整个朝堂上品阶最高的人。
  风染托着官印和圣旨,再拜叩头道:“臣风染愿效忠陛下,誓死光复我凤梦河山!”风染说的是光复凤梦河山,而不是光复索云国领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只有贺月和庄唯一听得明白。
  史记,靖乱元年八月十一日,帝敕封风染为全国兵马都统帅,并授军事专擅之权。
  磕了头,捧着圣旨官印站起来,风染开口说道:“臣风染告退。”
  朝堂之上,皇帝还没喊散朝呢,当臣子的就先要告退了!真是无法无天了!
  哪知贺月一点没有不愉之色,只挥挥手:“下去吧。”
  风染倒站着了,并没有离开,环顾了一下整整齐齐站在朝堂两侧众臣,说道:“所有武官武将,立即随本帅去都统帅……府议事!”是该叫都统帅府,还是该叫都统帅衙门?回头道:“陛下,都统帅府,在哪?”
  此一问,只问得大臣们一个个嘴角直抽搐!
  哪来的都统帅府?在凤梦大陆压根就没有过都统帅这么一个官职!那官印还是皇宫造作坊连夜赶制出来的!官印好赶制,可是都统帅府怎么能够凭空变出来?
  风染一看朝堂上忽然诡异地静寂了,心头便明白了:贺月就给了他一个空官名,连个空架子都没有!
  按照圣旨所宣,这都统帅独揽军权兵权,权力极大,怎么着也应该有个办事的地方吧?怎么着也应该有几个官吏管事跑腿吧?依风染对贺月的了解,贺月做事一向稳妥,不该出现这种顾头不顾尾的疏漏才是。
  果然,在众大臣的抽搐中,贺月不慌不忙地下旨:“那风园已经无人住了,只存着些粮食。传旨,暂且把风园更名为都统帅府,用作都统帅大人理政处事之所。前府后宅,正好不用再为风将军另赐宅院了。上官大人。”
  “臣在。”上官鸿乃是吏部尚书,亦是内阁大臣,朝堂上,就他一个姓上官的,不怕应错了。
  贺月道:“都统帅府草创,该如何调派官吏,分掌府内各事各务,一应事务,由你协理。内阁的事务你且放一放,先把都统帅府筹建起来,须得尽快投入运作。”
  “臣遵旨。”
  “陛下,切不可把太子府挪作他用!”礼部尚书邓加瑞见一众大臣都沉默,还是忍不住站了出来劝谏道:“陛下,那风园本是太子府,当初就不该赏给那……位公子!那公子既然已经走了,照理,风园便该收回来,仍恢复为太子府才是,岂有又更名挪为他用?陛下要建都统帅府,在城里另找旧宅院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