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记得,安王手里有一把含光剑,乃先帝所赐。”江越道。
太子道:“不错,不过严格来说,这把剑并没有先斩后奏的权限,虽说灵州现在是三郎的封地,但一下子闹出这么大的事,他肯定也难脱干系。”
公孙良问道:“明日陛下若问起来,您打算如何应答?”
太子沉吟道:“此事的确是三郎鲁莽了,不过那些人胆敢亏空军饷,也算不得什么好东西,若陛下想治三郎的罪,我还是得帮他求情一二的。”
公孙良道:“陆家背后是纪王,周家范家背后则是世家,他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您为安王求情,就是与其他人为敌了,这值得吗?”
太子一愣,心里随即也响起一个声音:是啊,这值得吗?
他现在虽然与纪王不和,但还没打算与世家为敌,如果帮三郎求情,一下子就多了一个敌人。
这个敌人,还是当今世上势力庞大,屹立数百年不到的门阀世族。
太子有些举棋不定。
他讨厌这样的自己,他也想像三郎那样,说动手就动手,他也想像五郎那样,天高皇帝远,爱干嘛就干嘛,但他是储君,身在这个位置,不能不考虑各方面的势力。
眼下嘉祐帝还生他的气,纪王还一个劲儿地扯后腿,他这个太子,实在谈不上稳当。
一直没有开口的李昀忽然道:“这件事,对我们而言,未必不是一个机会。”
……
纪王府。
李遂安刚回来,就见贺秀坐在厅堂,似乎已经等了好一会儿。
“王妃这几天帮我跑腿,辛苦了。”贺秀如是道,亲手奉上一杯茶。
李遂安没有客气,接过茶杯,开门见山道:“可惜徒劳无功了。”
贺秀一怔:“皇后不肯见你?”
李遂安颔首:“昨日见了,什么也没说,三言两语寒暄,就送客,今日没见,听说太子妃也去了,同样吃了闭门羹。”
嫁为人妇的李遂安,一夜之间似乎喜好大变,她不再一身鲜红似火,而是换作素淡的衣裙。
美人无论穿什么,自然还是美的,不过她的性子似乎也伴随着她身份的改变而沉淀下来。
没有想象中的争吵,这对性情同样火爆的夫妻,成亲之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居然相处得十分和谐,而且是和谐得近乎相敬如宾。
两人私底下也同样客客气气,贺秀一个月难得有一回歇在王妃房里,但李遂安也不在意,他们两人似乎早将热情在婚前消耗殆尽,于是婚后就只剩下细水流长。
李遂安对这种日子没什么不满意的,她依旧经常出入各种宴会,偶尔也会帮贺秀打听一些消息,夫妻之间相安无事,更似政治盟友。
贺秀皱起眉,沉吟不语。
李遂安道:“这次嫡皇子之死,的确伤透了皇后的心,她不见任何人,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回宫之后,我又顺道回了一趟娘家,听我爹说,灵州那边出事了?”
说起这件事,贺秀就没好气:“三郎每到一地,不惹出些事来,就不肯罢休,这回好了,动到陆家头上去了!”
第123章
听见他这句话; 李遂安就道:“陆家有什么动不得的吗?”
贺秀看了她一眼,在外面风风火火的他,难得耐心地解释道:“陆家没什么动不得,但陆家在灵州; 跟周家和范家一块儿做买卖; 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些人一定会趁机跟陛下告状,不管怎么说,三郎杀了那么多人,此事都没法轻易善了的。”
李遂安对贺融的情愫; 贺秀也有所耳闻; 但他自认不是一个小气的男人; 在对待这件事情上,并未迁怒发作。
反正李遂安已经是纪王妃,哪怕她心里再对贺融情根深种; 两人也不可能在一起; 念想终究只能成为念想,贺秀自己心里也有念想; 只是他念想的发妻早已天人永隔; 这使得他对李遂安,反而有种近乎同病相怜的同情。
李遂安问:“陆家已经求到你这儿来了?”
贺秀:“对。”
李遂安沉默片刻; 她没有问贺秀打算怎么做,也没有问对方准备站在什么立场上。
自她打成婚之后,才发现自己从前过得浑浑噩噩,有祖母护着; 所以凡事可以任性,可以满不在乎,现在越来越清醒,但清醒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李遂安有点明白贺融当初为什么拒绝自己了。
“殿下,我不擅长权谋,也不想知道太多事情,从明日起,我想搬到别庄去住一段时日,也许秋后,也许明年春天,再回来。”
她本以为贺秀会不满,谁知对方却很痛快地答应了。
“也好,别庄清静,还有池塘猎场,你闲来无事,可以多出去走走,也免得闷在这府里。”
贺秀知道,李遂安说到底,还是个在蜜罐里长大的小姑娘,她不像宋氏那样,跟太子患难与共,也不像小陆氏那样,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全心全意护着丈夫。她还不适应纪王妃这个位置,但是老丈人李相待他够好了,不说半子,简直将他当作亲生儿子一般,私底下给贺秀分析形势,像给贺秀打开了一扇窗户,教他看见以前从未看见的天地,几次跟太子博弈,也多亏了李相在,贺秀才勉强站稳脚跟。
爱屋及乌,贺秀对李遂安也多了许多包容,他不介意李遂安与他同床异梦,堂堂纪王的心思,也不会窝囊得放在征服一个女人身上。
李遂安没想到贺秀答应得这样痛快,还很为她考虑,心里不由有些感激,但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她想,如果他们俩能再早一些遇见,也许现在会截然不同。
但世上没有如果。
……
灵州城内,坐在周家正厅的当家人周恕,此时也在想一个与李遂安同样的问题。
假如前阵子贺融宴请他们的时候,他主动服软,就当花钱消灾,是不是现在也不至于闹得这么大了?
商人讲究和气生财,如果不是贺融主动找事,周恕觉得自己根本不会出“上京告状”这一招,信是送出去了,京城那边也很快有了回复,据说周、范、陆三家告到天子跟前,说安王把灵州搅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百姓人心惶惶,不事生产。
这当然是夸大其词,但天子又不可能亲自跑到灵州来调查,据说与陆家有姻亲关系的纪王也帮陆家说了话,太子则没有表态,而安王自己也上疏说明此事,听说最后嘉祐帝派人下发旨意,让安王罢手,将此案交由刑部,并命人把周恕与陆庆范轩等人带回京城审理。
只要回到京城,有三家的运作,刑部又是纪王的地盘,周恕等人自然就安全无虞了。
携带圣旨的人已经出京,应该很快就能抵达灵州,但还没等周恕放下一颗心,安王就派人上门了。
大门被擂得震天响,周恕毫不怀疑对方下一刻就会破门而入。
周致怒气冲冲跑过来:“爹,他们也太猖狂了,私闯民宅,还有没有王法了!”
周恕皱眉道:“外面可是安王的人马?”
“不错,都是他的爪牙,估计是看咱们软的不吃,想来硬的了!”周致恶狠狠道,“安王很了不起吗,不给他点颜色看看,还真当我们好欺负的吗?!”
方才生出的一丝后悔之情,被儿子这番话彻底抹去,周恕缓缓道:“既然他找上门来,我就去会会他,去开门。”
周致故意不让人开大门,开的是旁边的侧门,林淼进来之后还看了他一眼,周致回以一个充满恶意的笑容。
但林淼半句话也没说,带人往里走,开门见山对周恕说:“安王殿下想请周郎君过府一叙。”
周恕沉声道:“我从未见过这样上门相请的。”
林淼面无表情道:“陆家和范家两位郎君,也已经在都督府等你了,还请周郎君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周恕不屑地笑了一下,他告诉自己没必要跟这种小人物计较,于是痛快起身,跟林淼离开。
周家父子俩来到都督府时,范轩与陆庆已经在那里了,同在的还有灵州刺史余丰。
安王指着自己下首的一个空位,道:“周郎君真是难请,我让薛潭亲自上门,竟也请不到你,不得不用些手段,林淼没有唐突失礼之处吧?”
他的态度,比起那天在宴席上,简直天壤之别,甚至称得上和颜悦色。
周恕将这种变化看作是安王的服软。
他不由暗自冷笑,心说任你是天潢贵胄,最后还不是得向世家屈服?
“没有,我是自己愿意过来的,不知安王殿下召见我们,有何要事?”
贺融道:“自然还是上回说过的那件事,不知周郎君倒卖获利的军饷,打算何时还给朝廷?”
周恕一愣,随即沉下脸色,他以为安王这次叫他过来,肯定会放下身段赔礼道歉,谁知道对方居然还不死心,非要周家出血。
他很快想到长安那边传来的消息,天子的旨意已经在半路上,安王不会想趁旨意还没来之前,狠狠再敲一笔吧?那么只要自己咬死不承认,拖至圣旨到来,安王也就无可奈何了。
思及此,周恕镇定自若道:“殿下,恕小人不知你在说什么,我所出售的粮食,俱都有来源可查,前任刺史冯慈,的确也给过我一批粮食,让我帮忙出售,可我当时并不知道那些粮食是从何处而来,正所谓不知者无罪,殿下就算要追究,也该追究冯慈和邓判司他们,不该对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下手吧?”
周恕应答的时候,范轩与陆庆也都各怀心事。
先前他们被校场上的血腥场面吓破胆,当即画押交钱,后来回过神,未免也有些后悔,等周家打通京城的关系,竟还请出圣旨时,他们的后悔之情就更是上升到了顶点,觉得自己答应得太快,也觉得姜还是老的辣,周恕顶住压力,果然迎来了事件的逆转。
十二万五千钱也不是立马就能拿出来的,对商人来说,从他们身上拔毛,无异于杀他们父母,所以范轩和陆庆拖拖拉拉,也就交了价值四五万钱的金银,眼下风向一变,周恕强硬起来了,他们更不想把剩下的交齐,都等着圣旨一下,看安王吃瘪。
贺融的目光在表情各异的众人面上扫了一圈,最终落在周恕身上。
“周郎君的意思就是,不想交了?”
周恕道:“不如殿下将此事上奏,看看朝廷怎么说吧。”
贺融点点头:“我已上疏天子,说明事情来由,不过灵州是我的封地,想来我还是能做主一二的。”
他见周恕无动于衷,忍不住叹了口气。
“我做事,总喜欢先礼后兵,给别人留些余地,但如果有的人吃硬不吃软,不见棺材不掉泪,那我也就只好成全他了。你想必也知道,这段时间,我已杀了不少人,双手沾满鲜血,那你也该知道,既然已经开了杀戒,我就不在乎再多杀一两个。”
“殿下,我已经说过,我们并没有倒卖军饷,那只是您给我们强安上的罪名。”
周恕根本不相信安王有胆子杀他,因为他背后是义兴周氏,而安王只是一个不得宠的皇子,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贺融很不喜欢说废话,但他对周恕说的废话已经够多了,所以他闭上嘴,只叫了一个名字。
“林淼。”
一直在外待命的林淼大步流星入内,手中已经出鞘的剑锋明晃晃的,映着外面照射进来的光线,令余丰不由自主眯起眼睛,他觉得眼睛有些刺痛,便抬手揉了一下。
但下一刻,他的动作凝固在半空。
余丰呆呆看着眼前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