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王-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万大军齐喊:“狼王!狼王!狼王!”
  声动寰宇!
  封野举起手,大军瞬时鸦雀无声。
  “吾授命于先祖,立命于百姓,誓靖国难,清君侧,匡扶大晟江山。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狼王!狼王!狼王!”
  封野听着那震动天地的呼喊,面上尽是豪迈之气,他再次握拳,大军再次噤声。
  “大丈夫虽有一死,凡死必得其所,加官进爵,名垂青史,莫不趋于你手中之剑!”封野翻身跨上了马,吼道:“出发——”
  金鼓齐鸣,这一日,必将永载大同史册。
  封野低头看了一眼戴着轻甲立于脚下的、威风凛凛的封魂,又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燕思空,眼眸中闪动着猎猎燃烧的斗志。
  燕思空冲他点了点头,眼神坚毅不移。
  出发,逐鹿天下。


第212章 
  兵书有云:“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这丝毫没有夸大,领十万大军出征,场面蔚为壮观,但所要考虑的事宜多如牛毛,所要带的辎重千车也拉不完,每日吃喝拉撒住行的都是真金白银。
  大军行进缓慢,一日只能走四十里,幸而开春之后气候适宜,不曾落雨,他们每日择向阳高地扎营,相安无事。
  封野和燕思空反复研究着作战图,燕思空突然问了一句:“留封将军和三万兵马驻守大同,该使我们后方无忧吧。”路程已经行了一半,太原城就在前方,他们反复斟酌谋略,孤注一掷要拿下太原,可若后方生变,必定前功尽弃。
  封野胸有成竹:“放心吧,叔叔随着我爹驻守大同二十年,对大同了若指掌,再没有人比他更适合驻守大同,你无非是担心察哈尔会反复,他们在互市上正吃着甜头,大抵不会反复,就算真的胆敢背叛他们,对大同也造不成什么威胁。”
  燕思空点了点头:“在关外屯耕戍边那么多年,也是不易。”
  封野冷道:“那是天下最苦、最险的差事,我爹生长于京师繁华之下,却心甘情愿为朝廷守边备塞几十年,他陈家的江山是我封家守住的,狗皇帝非但不感恩,还联合阉贼构陷我封家,我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燕思空没有说话,而是默默地看着封野,胸中有些忧虑。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仇恨。
  中庸若孔圣人,亦说父母之仇,弗与共天下也,仇恨是一把力量强大的双刃剑,伤人的同时必伤己,他这一辈子便陷于仇恨的泥沼中不得超生,但他无法劝诫封野,他只会助封野报仇。而且,现在确实是谋反的最好时机,这个朝廷病入膏肓的时机。
  封野居高临下地看着沙盘上的太原城,就像猛兽看着猎物,他寒声道:“任你高城深堑,固若金汤,我都一定会将你拿下!”
  ——
  大军眼看就要进入重霞山,深山中向来是伏击的好地方,太原军必然在以逸待劳地等着他们。
  封野下令原地扎营,令斥候去探明前方情况,并与将领们商议是穿山还是绕路。
  这一次,封野和燕思空倒没有意见相左,他们都不愿意绕路,十万大军是个庞然大物,如何挪动都不免笨重,若绕山而过,至少要多出半个月的路程,到时师老兵疲,若被太原军突袭则过于危险。而且,这条道未来会成为他们的运粮道,他们不仅要安全穿过,还要扎营修寨,留下兵马再次驻守。
  几人商议了一下午,都有些头疼,便散去吃饭了。
  营帐内,封野半卧在榻上,疲倦地说:“这山势比地图上看起来要险峻。”
  “嗯。”燕思空若有所思地坐在一旁。
  “你可有头绪?”
  “其实今日几位将军说得都有道理,大军绕道太浪费时间,但可以分兵,这算是较为稳妥的办法,我在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法子。”
  封野点点头:“我也在想。”
  燕思空脑海中全是沙盘图,和各种正奇分兵的演示。
  侍卫端了饭菜进来,放在桌上后就退下了,俩人同食同寝,在军中已不是秘密。
  封野道:“先吃饭吧。”
  燕思空坐了过去,捧着饭碗却有些食不知味:“算算日子,阙忘也该走了一半了,庆阳还要远一些,但路并不难走。”他其实恨不能将自己劈成两半,否则无论跟着哪一边,都会担心另一边。
  “不必担心阙忘,他行事谨慎,有勇有谋,我相信他能为我拿来庆阳。”封野道,“再者,他从小就很聪明。”
  燕思空顿了一顿,吃了一口菜,默不作声。
  元南聿小时候算得上天资聪颖,但绝非是万里挑一的聪明,而且也不爱读书,难道他不更像那个九岁童试的燕思空吗?他始终难以释怀,封野为何能将俩人认错,只能归结为,封野不希望他是少时的那个人。
  不过,俩人如今关系缓和,燕思空也不愿再提,无论他心中对封野有多少情、或多少怨,他都不是一个会为了私情耽误大事的人,他需要与封野和睦相处,共谋大业。
  封野大约也意识到了什么,转而道:“今日刚收到了云南的消息。”
  燕思空抬起头:“哦?战况如何?”
  封野口气不善:“如你所言,坚守不出,平叛军两攻不下,正僵持着。”
  “那就好,他只要坚守不出,平叛军一时半载绝对攻他不下,待我们拿下太原,直指京师时,朝廷必定会调集兵马来援,则云南之危机可解。”
  封野挑眉:“太原乃石城汤池,可媲美当年的荆州,而兵马比荆州还多,我举兵来攻,从未奢想能快速拿下,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三年五载,中庆能撑到那时候?”
  “就算不能快速拿下,我们也不能拖那么久。”燕思空摇头道,“我们的粮草、军饷都拖不起,中庆也拖不起,一年之内,必须拿下太原。”
  封野凉凉道:“那就看我们的本事了,但我劝你别对陈霂抱太大希望,介时若我们攻破了太原,他却没能挡住平叛大军,那反倒拖累我们。”
  “不会的。”燕思空笃定地说,“他有帝王之相,那金銮宝座一定是他的。”
  封野眯起了眼睛,神情有些阴沉:“他到底许了你什么好处,令你这么忠心耿耿,力排万难也要扶他上位?”
  “早在我是他的侍读时,我就将他当做未来的国君教导,他也确实不辜负我的期望。”燕思空正色道,“那几年的时间里,我用毕生所学,去浇灌了一个我心目中的帝王,他童年困苦,所以能体察底层之苦,他会想我所想,忧我所忧,只有他当了皇帝,我才能以帝师、宰辅的身份,励精图治,一展抱负。”
  封野眸中闪过一丝森冷的怒色,他喝了一口酒,低声道:“这样听来,你燕思空简直是一代贤臣,感天动地。”
  燕思空听出那话中的嘲讽,没有接茬。
  “倘若真有那一天,不知道天下人怎么看你,史书怎么写你。”封野斜睨着他,“光你的前半生,就要写尽好几卷了。”
  “我不在乎。”燕思空淡淡说道。
  “那你可曾想过。”封野逼近了,一双犀利的狼眸直勾勾地盯着他,“陈霂他一旦成了天子,能心甘情愿做我们的傀儡?有朝一日,你,我,会不会步上我爹的后尘?”
  燕思空深吸一口气:“只要你握紧兵权,谁也无法撼动你分毫。”
  封野拍了拍他的脸蛋:“这句话倒是像样,没错,我会牢牢地握着我的大军,不会像我爹那样愚忠,我要将陈家欠我封家的,一样一样地讨回来。”


第213章 
  经过反复的商议,封野将大军分成了三路,一路绕山而过,直抵太原,一旦山中有伏兵,也可一举切断太原军和伏兵的联系,一路按照原计划穿山而行,另一路保护辎重在后方慢行。
  只有前两陆军顺利通过,并在山中要位立寨,才能确保辎重和粮草的安全。
  绕行的队伍由王申带队,连夜轻骑出发了,其他两路则留在原地,他们在等一样东西——雨。
  下雨虽然不好行军,但亦不便设伏,他们要寻一个视线不清、冰雨刺骨的夜晚,轻装火速穿过重霞山。
  为了让敌人的斥候拿不准他们各路分兵究竟有多少人马,以及不被看穿他们雨夜急行的意图,他们费了好一番功夫做戏。
  譬如,尽管王申只带走了一万兵马,但开灶的锅却减少了一半,帐篷也撤了一半,迷惑敌人大军已绕山而行,留在山中的仅有一半兵力保护辎重粮草。
  再譬如,令巡守的将士一日比一日懒散,甚至搭建起了牛马羊的围栏,挖凿了一个蓄水池,做出要长期扎营在此的模样,并放出斥候去探离此处最近的广信城的消息,令敌人以为他们有意先取广信。
  如此装模作样了半个月,他们预计王申的兵马应该已经走出重霞山了,而他们也终于等来了连日的大雨。
  斥候回报,上峰寨的守将前些日还勤操练兵马,下雨之后,亦十分警惕,但见封家军一切如故后,也渐渐地松懈了下来。
  三月初一,朔月当空,阴雨绵绵,月亮暗得几乎要与夜空融为一体,大地昏沉,山中更是漆黑一片。
  封野亲率六万大军,人衔枚,马裹蹄,冒雨出发,疾驰向上峰寨。
  当上峰寨的将士听到马蹄声时,已经错过了伏击地,且被封野杀了个措手不及,封野自己领两万正兵直突营寨,分两路奇兵,一路侧应,一路攀山绕到后方截断上峰寨的退路。
  上峰寨原本处于易守难攻的有利位置,但凡来袭,必是仰首而战,但营寨比不得城墙坚固,封家军又犹如鬼魅般突然降临,被两面夹击之下,很快就难以抵挡,而撤退的后路又被包抄,天将明时,便已经败了。
  当燕思空随着辎重部队慢腾腾地于当日晚间抵达上峰寨时,封家军正在清点战损,修葺营寨,部署兵力,俨然已成了这里的主人。
  燕思空看着井然有序、纪律严明的封家军,心中感慨,尽管他饱读兵书,自诩谋略不输人,但带兵这回事,他却没有多少自信,要统领十万大军,需要非凡的魄力、胆识、智慧、远见、手段,但凡将领有一丝一毫的绵软,都压不住这帮粗野的兵蛮子,别说是十万人,就是十个都能捣出乱来,要让十万人顺从、忠诚于一人,这一人该有怎样的威严。
  封野年纪轻轻却做到了,再给他十万、二十万,他也一样驾驭得了,这就是他令朝廷闻风丧胆的原因。
  进入上峰寨,封野正在处理俘虏,他不嗜杀,但也从不手软,不降的一律格杀,最终收降了四千将士。
  燕思空有些遗憾:“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你何不等我来了游说守将?”
  “没有归降之心的,留在身边可能是个隐患,要来何用。”
  “轻易投降的,也可能是不忠、懦弱之辈,难道就不是隐患吗。”
  “这话要因人而异。”封野自得道,“倘若今日攻寨的是外邦蛮夷,投降的必然是贪生怕死之辈,可朝野内外对狗皇帝不满的比比皆是,他们大多是在阉党如日中天时就满积怨怼,他们降我,是弃暗投明。至于那些冥顽不灵的愚忠之人,杀了就杀了。”
  这番话倒也没错,燕思空只是不免可惜,再者,他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融入封家军,尽管封野不给他实权,但又不免要依仗他的才能,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