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思索片刻说道:“孙儿认为内大臣费扬古之子倭赫可以胜任,此人侠肝义胆忠心不二,可为心腹之人。”
“好,就按皇上说的办。”孝庄说完,顿了一下,“此事还是哀家下懿旨,以免鳌拜心生疑窦。”
翌日,太皇太后下旨以护驾不利之罪撤掉了领侍卫大臣班布尔善,改由内大臣费扬古之子倭赫担任。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回来了,凌晨3点到的,这几天总是坐车,折腾~~~
明天再更一章,(*^__^*) 嘻嘻……
第13章 这个事情有点灵异
班布尔善被撤了职,心中很是不满,这日就去了鳌拜府里。见鳌拜正在听戏,一旁还有鳌拜的弟弟穆里玛,二人真是好不惬意。便出声道:“鳌中堂这里真是好生热闹,弟弟真是羡慕之极。”
鳌拜见他说出的话泛着酸意,知他是为前日的事闹心,也不生气,只笑呵呵道:“贤弟赶紧来看看吧,今日演的这出《曹操》可是很好看。”
班布尔善见鳌拜这意气风发的样子,简直就如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一般,笑着说:“那我今儿就叨扰哥哥了。”
看罢,鳌拜将班布尔善请到内堂,穆里玛跟在后面,让人给他们上了茶。
“鳌中堂,这小皇帝心智日渐成熟,咱们不可不防啊!”班布尔善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道。
“老弟不必忧心,这皇上不过是十来岁的娃娃,这朝中大事还不是得听咱们的。”鳌拜不以为意。
穆里玛也附和道:“就是!要我说,你就是太多心了。现在索尼都七十岁了,一直称病不朝,遏必隆又一直是唯我哥哥马首是瞻,一个苏克萨哈岂是我们的对手,更别说那个奶娃娃了。”
班布尔善想想也是,也不再多言。
“来人啊,把我最近做的朝服拿过来。”鳌拜对着门外的婢子说道。
“让你看看我最近命人做的朝服,可是让我满意地很啊!”说完鳌拜哈哈一笑。
等婢子拿来一件明黄色的袍子,上面绣着四爪巨蟒,班布尔善心下一惊,这明黄色的衣服可是只有皇上才可以用啊。
“老弟,看看如何?”鳌拜拿过衣服,披在身上。
班布尔善勉强笑了笑说:“甚好甚好。”
“明日皇上寿宴,哥哥何不就穿着这声衣服前去 ,也好叫那小皇帝知道,这朝廷是咱们做主的。”穆里玛说道。
鳌拜听后哈哈大笑。
康熙三年三月十八,是康熙十一岁的生辰,这一天紫禁城内没有一处是闲着的,李凯他们更是忙的脚不沾地。
菱悦匆匆跑了进来“梁总管,皇上晚宴要穿的衣服,还没有送过来呢。”
“每次有事都是他们那边最慢了,小全子,你亲自去拿过来,这可耽误不得。”梁九功道。
“是,师傅。”李凯说。
李凯走后,梁九功截住跑过来的李玉:“你去看看营造司给新送来的那批琉璃灯罩给弄好了没。”
“是!总管。”李玉接到指令,又小跑离开。
李玉跑到乾清宫门外,见翟霖正攀着梯子,一手拿着里琉璃灯罩,一手扶着梯子。
“翟霖!你做什么呢?”李玉朝他喊道。
翟霖正在专心换灯罩,乍听见一声叫喊,吓得手一哆嗦,差点把灯罩扔了。翟霖没理李玉,安好了灯罩,才从梯子上下去。对李玉说:“安灯罩呢。”
“按灯罩自有营造司的人来做,用得着你多事。”李玉撇撇嘴,说道。
“他们有事先走了,我看就剩这最后一个了,就帮他们安好,又不费什么事。”翟霖动了动脖子说道。
“你啊,怎么这么笨,人家说有事你就信,你怎么就光长个,不长长脑子呢!”李玉踮起脚尖,点了点翟霖的额头,恨不成刚地说。自己这个发小,从小长得高大壮实,但就是因为太老实,总是被别人欺负,李玉想要是没有自己,他能安全活这么大吗?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呢!
翟霖倒是没觉得什么,反正顺手的事,自己又没吃亏。
再说李凯去尚衣局,被人堵在了路上。原来是新进宫的宫女,冲撞了□□嬷嬷,正被罚着张嘴,那娇俏的小脸蛋高高的肿起,嘴边有一丝血沁了出来。旁边围着一群宫女,都躲在一旁,没人敢上前说话。
“这是怎么了,全聚在这干什么?”李凯上前问道。
那老嬷嬷往人群外一看,原来是万岁爷身边的李德全,连忙快走几步,迎了上去,堆笑道:“李公公好。”
李凯轻轻点了点头,瞧见跪在地上的小宫女不由皱了皱眉,皇宫里面向来都是资历老的欺负新来的,他刚来的那会儿也是领教过的。心里也是有了一丝不忍,叹了口气说道:“正巧我要去尚衣局拿皇上的衣服,一个人搬不过来,正想找个人帮忙。”说着对着跪在地上的小宫女一指,“这个人杂家就带走了,不知道嬷嬷方不方便?”
那老嬷嬷哪敢说一个不字,自己在这皇宫混了半辈子,只是个□□嬷嬷,别的人都不愿意做的差事。笑着说道:“方便,方便。能为万岁爷做事,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公公只管带她去。”
李凯点了点头,对着那宫女说道:“你,还不快点起来跟咱家走。”
茹玉知道知道李凯这是在帮她,赶紧从地上站了起来,跟在李凯后面。
“多谢公公相救。”茹玉说着,脸上的伤丝丝地疼。
“不必谢我,同在宫里相互照应也是应该的。”李凯淡淡地说“我能帮你的也就这么多了,你以后在宫里要多留心才是。”想了想李凯又加了一句。
“多谢公公提点,公公的话茹玉谨记于心。”茹玉柔柔地说。
李凯点了点头。
晚上乾清宫更大摆筵席,与文武百官同庆。康熙端坐其上,接受诸臣朝贺。君臣入席落座以后,辅佐大臣鳌拜才姗姗来迟。口里高呼圣上万岁,身子却弯也没弯,表情却甚是倨傲。尤其今天这样的场合,鳌拜居然一袭黄裳。与康熙只有帽结不同,分明就是暗示自己与皇上无异。
李凯呆呆地想到,这鳌拜真是向作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啊。
众臣见了鳌拜的样子,垂眉不语。康熙视而不见一般,道:“平身,赐座。”
鳌拜这一着与指鹿为马有异曲同工之妙,见殿上君臣如此,心中更加得意。推杯换盏之际,难免忘形。康熙面上微笑,心中只是隐忍。
这时忽然有急报,奉天浑河出现龙吸水。朗朗白日,凭空卷起一道磅礴水柱,白练一般直伸云端之中。城中百姓亲眼所见,惊为异兆。康熙暗暗一惊,奉天是大清龙脉王气所在,龙吸水岂不是借了大清王气?联想到鳌拜把持朝政,康熙心头如压了一块巨石。
李凯也甚是惊奇,这龙只是存在于传说之中,还从未见过,龙吸水是真是假?虽然离开不信鬼神,但是经过穿越一事,自己以前学的唯物主义的道理全部推翻。
康熙定定神,道:“龙吸水一事,诸位爱卿有何见解?”大臣里有说天现真龙吸水,是为吉兆的;也有说龙渴吸水,恐有旱灾的,一时众说纷纭。
尚书陈廷敬跪禀道:“游龙在天,借我大清龙脉王气,恐是不吉之兆。龙吸水之事不可等闲视之,皇上当命精通风水易术之士细查。”
康熙点头,陈廷敬是他老师,耿耿忠心有目共睹。
鳌拜冷笑道:“陈大人所说,也不过是臆测而已。”
康熙不接他的话茬,转向陈廷敬一边,问道:“老师可曾识得此门高人?也好召来一见,以卜吉凶。”
陈廷敬略一思量,回禀:“臣一位昔年故交倒是此门异人,可惜前不久亡故了。他一生只收得一位徒弟柳青阳,尽得真传。皇上不妨召来一见,听他有什么见解。”康熙当即火速传令下去,急召柳青阳进宫。
李凯默默地看着,古人是很迷信的,封建统治者尤甚。
柳青阳不过二十多岁,生得骨格清奇,面如冠玉。他叩首长跪,康熙见了顿生亲近之心,连忙道:“平身。”问到龙吸水之事,柳青阳回禀:“奉天乃是我大清龙脉,唯一真龙。殊不知天下之大,除了龙脉以外,尚有奇穴。龙吸水,则是奇穴聚敛龙气之兆。若等它成了气候,我大清社稷危矣!”
康熙听了,纳罕道:“竟然还有这样的事,到底是什么样的奇穴?”
柳青阳点头道:“能与龙脉抗衡的奇穴,只有龟眠地。”此语一出,众人尚可,唯独鳌拜一怔,脸色不易察觉地变了一变。
听到这李凯笑了,这龟不就是鳌吗?那眠穴不会是说的鳌拜把?这柳青阳故意的吧?
天下风水所钟之灵秀,首推龙脉。当年康熙先祖入关,由精通风水易术的高人,寻龙捉穴,察砂觅水,最后定下龙脉,严加守护。岂料还有能与之抗衡的龟眠地一说,大出康熙意料,问道:“这龟眠地到底有何异处?”
柳青阳回道:“龟眠地乃是极品神仙穴,钟天地之灵秀。折断的树枝插在上面,虽然无根,却数年翠绿不枯。亡者裸身葬在其中,不腐不消,反而会长出鸟羽龙鳞。此人后代飞黄腾达,建功立业,有位居人君之数。”
众臣惶恐不语,鳌拜却倨傲道:“此等仙穴只怕仅存于古籍记载,当不得真!”
康熙也疑惑道:“世上当真有这样的仙穴吗?”
柳青阳答:“龟眠地虽然极其难得,却是真实存在的。春秋时有个风水术士一生踏遍名山大川,只为找到这个神仙穴。他穷其半生,一无所获。一次在寻访途中误坠山涧,险些丧命。不料因祸得福,居然在山谷遇到一只硕大红壳老龟。龟壳初生为青,十年为黑,百年才转红,这老龟的龟壳暗红,不知活了几百上千年了。他悄悄跟着这红壳老龟来到一处山洞,远远望见洞里生气鼎盛,一看就是难得的仙穴。这个风水术士藏在暗中观看,那老龟腾挪良久,居然褪下龟壳。如一只剃了毛的小兽一般,俯卧蜷缩而睡。风水术士欣喜若狂,证实这个山洞正是龟眠之地。”
第14章 这个太监很贴心
康熙被柳青阳讲述的故事吸引,忍不住问道:“后来呢?”柳青阳接着讲下去:“此时的他功利熏心,等不得家中老母亲终年,暗中下了毒药,然后把老母亲尸首背到山洞,葬于穴眼之内。此人数年之间,际遇突变。高居朝中重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正当他野心膨胀要取代君位时,却在一次大雨时遭雷击而死。”
康熙一掌击在龙椅上,道:“贼人为了得到天下居然弑母,纵得仙穴,终究难逃天谴。”
柳青阳说:“天谴是其一,但也怪那人学艺不精,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龟眠地一共有正虚两个穴眼,正穴是极品仙穴,虚位却是泄浊之穴。须得一位近族中人葬在其中挡煞,才能确保无忧。但挡煞之人的后代,必然会死于非命。”
这时咣啷一声,原来是鳌拜身边的戈隆失手掉了酒杯。李凯吓了一跳,心想这人不会在那什么洞穴中埋人了吧?
康熙却是并未在意,道:“不知用这龟眠仙穴的人,是否如阁下洞悉秋毫。朕命你速速查访龟眠地,以绝后患。”
柳青阳跪下回禀:“皇上有旨,小人自当竭尽全力。只是龟眠地极其难寻,纵然找到灵秀所钟之地,巍巍青山,没有平砂玉尺经也是枉然。”
康熙道:“平砂玉尺经又是什么?既然少它不得,先寻访它就是。”
陈廷敬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