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臣有本要奏-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眉头皱了皱。
御史中丞是个骨头硬的,这些年来没少上折子参太子身边的一些属官,对于当年要前太子出家来“救治”自己的太后,更是从没好感。眼见着案情重大,太后却又横插一杠,他显然是开始打起腹稿,准备明日早朝将太后也参上一本。

“太后说了,这东宫毕竟是大褚储君的住所,如今东宫之中又有良娣奉仪怀着身孕,即便是要查案,也不该叫这些不干不净的东西冲撞了龙子龙孙。太后命杂家带人把这些腌臜物都带出宫去,几位大人可是答应?”
话是问的,可说话的内侍却一脸倨傲,更不等三司使回复,便径直手一挥,命身后跟来的侍卫上前去搬尸骨。

孙蓬几步上前,挡住侍卫,道:“陛下有令,无关人等不得靠近枯井,不得妨碍三司使查案。太后向来仁厚,如何不知陛下此举,想来是你们这些无法无天的狗奴才,假传太后懿旨,分明就是知晓井中曾埋过什么人,想要趁机破坏尸骨,致使此案无法调查!”
孙君良眉头微妙地皱起,然对于儿子的这番说辞,却丝毫没打算戳破,反而开口怒斥道:“来人,将这狗奴才压下去,送到陛下面前,就说这群狗奴才,欺上瞒下,假传太后懿旨,恐与枯井尸骨一案有关,请陛下决断!”

那内侍想来习惯了狐假虎威,哪里曾料到自己会碰到这等事,当下大喊大叫。而就在此时,有声音高声传来。
“皇上驾到——”
这一声喊仿佛给了那内侍充足的底气,孙蓬亲眼看着他挣脱自己,一个虎扑扑倒在熙和帝的身前,大喊:“陛下,奴才奉太后懿旨,搬走这些尸骨,以免冲撞太……”

他话没说话,一声“阿弥陀佛”将后头的内容彻底堵在了口中。
直到此时,孙蓬才发现,紧跟在熙和帝身后走近的人中,竟不知何时还多了几名熟悉的僧人。
而谢忱,赫然就在其中。
月白僧袍,香檀佛珠,如临世的神佛,目似月光,清正悠远。



作者有话要说:
备注:
①关于“男子骨白,妇人骨黑”:这个说法来源于宋慈的《洗冤录》一书。但这个说法实际上是错误的,后代的科学研究表明同年龄段的男女骨骼颜色并无区别,一般都呈现淡黄色或者灰白色。至于为什么宋慈这么写,书里的意思是说妇人生前行经出血如河水般流去,所以骨头颜色黑,像中毒一样。= =莫名想到一种生物……乌骨鸡……连骨头都是黑的神奇物种……






第29章 【贰玖】渡亡经
一个人如果长久地被人用各种事要求,并且说什么都会同意,时间长了,大抵就会叫旁人以为,这人也不过如此,予取予求,好说话的很。
熙和帝在太后的眼底,兴许就是这样的人。
因此,就连太后身边的内侍,也习以为常的认为,太后说要搬走尸骨,就绝不会有任何人胆敢阻拦,哪怕这个人是熙和帝。
但很可惜,泥人还有三分脾气。

熙和帝知道太后所谓的搬走尸骨,免得冲撞龙子龙孙究竟为的是什么。
事情的真相还没有查清楚,但种种迹象都指向了东宫,太后连一丝一毫的可能性都不想去考虑,只想着将这些尸骨找个地方挫骨扬灰,令所有人都找不到证据,去证明这些人真的死于非命。
这样的事情,太后做过太多次了,熙和帝心知肚明。

“太后的懿旨?”熙和帝低头,问道。
“是!”内侍大喜,“太后觉得,这些腌臜物留在东宫,多少都会冲撞了太子,所以……”
熙和帝面上冷笑,心中恼怒却是谁都看得出来。孙蓬低下头,往后退了一步,将身子藏在孙君良的后头,紧接着耳畔果真传来了熙和帝的怒斥。

“后宫不得干政,太后难道不知吗?”
“陛下……”
“你又算什么东西?朕分明下过旨意,无论是谁,除去三司使,不准许靠近东宫枯井!”
“陛下,奴才是替太后……”
“愣着干什么?”熙和帝厉声对身后道,“还不把人拖下去!”

那内侍原本只要服个软,跪下认错求饶便是,左右方才孙蓬说他假传太后懿旨的话估摸着没叫熙和帝听见,说不定还能留下一条命。偏偏他跟的是太后,又一贯在人前得脸,没想到熙和帝不给太后脸面,当即挣扎反抗。
“放开!奴才是替太后传懿旨,奴才……”

怕这狗东西惹急了说些脏人耳朵的话,熙和帝的侍卫七手八脚的扑上前来将人拿住。
他还试图再喊,有侍卫扬手就是毫不客气地一巴掌。抽得他当场脸就肿了半边,一颗牙齿还直接被打落掉在了地上。
景明寺的几位僧人有些不忍去看,纷纷闭眼,念了句“阿弥陀佛”。

人被带了下去,至于会如何处置这个以下犯上的内侍,已不是旁人应该考虑的事了。
如今该考虑的,恐是如何应对熙和帝突然出现在此地。

能做到尚书、御史中丞及大理寺卿这等位置的,从不是什么蠢人。揣摩帝心,即便不如内侍总管这类宦臣,总也能猜到一些。
俞尚书将东宫枯井一案,目前得到的仵作验尸结果简单粗暴地陈述了一番,然而转身命人掀开了盖在事故上的布帛。
露出来的森白骨架上,多处都分布着他口中所说的生前遭人虐打的痕迹。

熙和帝冷笑:“后宫不得干政,太后今日的这只手,可是伸到朝堂上了!”
众人不敢答言,唯有孙君良接了一句:“太后娘娘关心则乱。”不说对,也不说错,是人都听得出来他话里头的意思。

太后在后宫之中要如何跋扈嚣张,熙和帝从来不管。那是养育他,又一手扶持他登基的女人,他为了这个女人顺心,已经做了很多事情。东宫此事,如若只是宫里一桩小事,她要如何便如何,身为皇帝,他也不好多加干预。
可此事已传遍京城,早已不知是死几个内侍宫女如此简单而已。
百姓不会去管死的是谁,他们只知道,在犯过错的太子宫里,发现了多个惨死的尸体。无论真相如何,最大的嫌疑,就是太子。
朝堂内外,谁都知道太后宠爱太子。
那么,生怕事实真相与太子脱不了干系的太后,关心则乱,意图干政,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熙和帝是带景明寺的高僧过来为死者念经超度的。
他的心思不在于什么国运气运,只是希望能为这些死去的人去掉些怨气。
至于他命人拿下太后身边内侍,拒绝将尸骨交给太后的人“管理”的事,不用猜也知道,只怕早已被人传回了慈英殿。
待到僧人们开始诵经,果不其然,有慈英殿的老内侍躬着身子过来,说太后要见陛下。

熙和帝气得胸闷,却也不得不丢下这里头的事,看了看与僧人站在一处的谢忱,咬牙切齿的道:“朕知道了。”
那内侍也不知是耳聋还是动作迟缓,半天都不见动静,熙和帝无奈,只好吩咐人照看好大师们,而后忍着气迈开腿就往东宫外走。

见熙和帝已走,俞尚书等人便也都各自长舒了口气。
仁君的仁,在于对百姓的仁,而不是对那些不知所谓,无理跋扈的后宫女子的仁。
熙和帝的性情,于此处来看,未免过于仁厚了些。

孙蓬此时已从孙君良的身后走了出来,面对围着尸骨诵经的僧人,他皱了皱眉:“阿……大人,这些尸骨要留在宫里吗?”
孙君良摇头:“带出去。放在宫里不妥。”
“带去哪儿?”御史中丞抬眼,“刑部,还是大理寺?”
“大理寺吧。”

不到一日的功夫,井被挖到了底部,尸骨一直不断地挖出。有漆黑的,也有森白的,有男,有女,甚至还有明显身量未足的孩子。
挖井的人换了两三批,御史台的主簿到后来直接忍不住,一个转身扑到到边上的树下,倾吐腹中汹涌的胃液。

孙蓬始终没有走远,挖到后来不少人都已经有些吃不消了,他卷起袖子,直接上前帮忙一块骨头一块骨头地接到地面上。
俞尚书和御史中丞早认出了他的身份,拍了拍孙君良的肩膀,只觉得孙家这个儿子倒是没从小娇惯,是个顶用的。

景明寺的僧人也没走,挖上来的尸骨有仵作帮忙拼接,没拼凑成一具完整的,他们就自行念了一遍往生咒。到井终于挖空,最后一具尸体也拼凑出来,他们已经念得口干舌燥。
这一下,枯井边上拿草席子铺开的一整块地上,满打满算,竟是摆了十四具尸体。
按照时间排下来,仵作已吃惊地不知该说什么好。

尸体若是死后并未立即入土,数月至一年便可白骨化。入土后则要用上三到五年。这十四具尸体,最近的是春瑛,不过一年有余,想来是死后很久才被人想起丢进井中。而其余的……最长者,已有十余年。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差不多就是在如今的太子入主东宫的那年开始,这口枯井就成了藏尸的地方。

对于这个发现,所有人都沉默了。
俞尚书阴沉着脸,狠狠一脚踹在树上,愤怒地说不出话来。
御史中丞闭上眼,背过身去长长叹息。
“大人……”孙蓬咬牙,“为什么他……”
孙君良知道他要说什么,摇了摇头:“走吧。”

事情的真相如何,仍需要三司使全力调查。谁也不愿再多留一步,只盼着快点离开这腌臜的地方,离开这个充斥着罪恶的环境。
然而众人才走出这个偏僻的角落,就见太子神情焦躁地在不远处来回踱步。
孙蓬脚步一顿,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眼身后与僧人同行的谢忱。

谢彰陷入了极端的尴尬中。
他身为东宫之主,却被熙和帝下旨禁足在宫中,更不得靠近枯井。此前熙和帝带了高僧前来超度,谢彰自然得了消息,可他以为请的不过是寻常的僧人。哪里知道,东宫原来的老人却突然告诉他,来人是景明寺的僧人,而谢忱也在其中。

“皇兄。”谢彰咬咬牙,顶着众人诧异的目光走上前,“皇兄难得进宫,不如留下用膳,孤许久未曾与皇兄聚一聚了。”
御史中丞目瞪口呆,细论起来,太子与前太子的关系可不算太好。
众人不由自主地看向谢忱,一时不知他会如何决定。

谢忱的面上始终无悲无喜,似乎对于谢彰的出现并不觉得诧异。反倒是他身边的小沙弥瞪圆了眼睛有些不乐意:“师兄,你答应了出宫后要带我去吃城里最好的素斋的!”
小孩子家家的耍个小性子,倒不惹人讨厌。谢彰生怕谢忱这时候不管不顾地走人,当即上前伸手要去摸小沙弥的脑袋:“孤的东宫里也有会做素斋的厨子,孤让他做……孤只想跟你的师兄一起用次膳。”
小沙弥没好气地躲开他,转身跑到除了师父师兄外,在场唯一认识的孙蓬身旁。

孙蓬瞳孔一缩,下意识要往后避开,却已来不及。
谢彰在看清小沙弥跑向谁后,神情骤变。孙蓬不好这时后退,站住脚步,冷冷地看了回去。
谢彰动了动嘴:“七郎怎么会在……”

“太子殿下。”谢忱突然道。
谢彰回头:“皇兄。”
谢忱道:“太子殿下,贫僧茹素,怕是要叨唠殿下了。”

谢忱这是答应了,谢彰再顾不上其他,当即命人去安排用膳一事,而孙蓬也趁机跟着三司使告退。
只是人才走到东宫门口,孙蓬却突然停下脚步。

孙君良看着孙蓬回头往后看,皱着眉道:“怎么了?”
孙蓬迟疑:“留大师他们在这,可以吗?”
俞尚书前脚迈出东宫门槛,闻声道:“无碍。太子殿下还不至于犯险。”
孙蓬点点头,可心底仍旧有些不放心,正犹豫着,见宫女打门口经过,忽的打定主意道:“阿爹,儿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