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里暗叹了一声,轩辕马上走向行刑抬,举起屠巫剑就把蚩尤的头颅斩了下来,然则让众人大惊的是,蚩尤虽被斩下了头颅,但竟然还未死去,而且头颅竟然有向尸身靠拢的趋势。轩辕狠狠心,却是接连刺出,最终把蚩尤尸身分作六分,让人携其赶往六方极远之地,埋于山下,并由几位修士联手布下封印阵法,将蚩尤的六份尸体封印在大山之下,使其不能复合。
而就在此时,天空降下漫天功德,分散到众人身上,其中悟道所得最多,而后便是那把屠巫剑。而屠巫剑得了功德后,却是模样大变,血色进退,变成了一个金光闪闪的长剑。此时,此剑才不负圣剑之名。
这里的人几乎都得了功德,那些受伤的,残废的也都在瞬间痊愈了,可轩辕竟是没有得到丝毫功德,这让众人都微感奇怪。可那些仙人们都知道,轩辕为人皇,只有他完全料理了人族之事,才可尽得功德之力,成就圣皇。
' '
第七十五章 轩辕归位 五帝治世
人皇轩辕在打败蚩尤以后,经过几年时间的安抚整治,人族终于平静下来了,一切也都走上了正规,轩辕也不在像以往一样,贪黑起早的工作,如今的他却是终于能够静下心来细细思考。
逐鹿一战给了轩辕很大的震动,面对众仙人的强势,轩辕有些不知所措。他想了很多,其中有人族的发展,也有仙人之事,还有九黎之事。
现如今,九黎虽然战败了,可那些人在蚩尤的熏陶下都成为了好战份子,现在也无非是忌惮自己的强悍,谁知道自己不在了他们还会不会掀起腥风血雨。还有,就是那些所谓的仙人们了,轩辕对他们并不放心,他们的实力太强了,人族根本就没有抵抗之力。现在自己是人皇,仙人们还有所忌惮,可如果自己归位了,那些仙人们会不会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而干政呢?
轻轻的叹了口气,轩辕起身离了空旷的大殿,一个人行走在郊外的山峦之中。说到底,一切都是因为实力,如果人族也有强大的实力,那么一切就都好解决了。
“实力……”
眯着眼,望着天空中的骄阳,轩辕却是下定决心,必定要创出修炼之法,使人族人人都可修炼,如此便可大大的增强人族实力。
回到陈都,轩辕马上交代了各种事宜,把人族之事都交给下面大臣处理,而自己则于后殿闭关。历经一十三年,轩辕以道家学说为本,玉清仙法为基,综合伏羲八卦、神农百草经,终于写出名传后世的奇书,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包含了各种理论学说,其中有中医学、阴阳五行、脉象经络、修炼养生等等,可谓是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成时,轩辕大笑不已,其马上出关挑选族内精英,把其传了下去。
这一天,轩辕正在处理政务,玄都**师从天而降,求见人族共主轩辕,轩辕得知忙出外相迎,进了帐中,玄都**师开口道:“贫道奉老师之命来告知人皇,人皇已然功德圆满,可到火云洞静修。”说完玄都**师便会首阳山方向去了。
轩辕听玄都**师说自己功德已满,便召集大臣,宣布即将让位之事,还命众臣推举新任人皇。
有大臣出言道轩辕之孙孙子颛顼少有贤德之名可执掌人族,一众大臣纷纷附议,轩辕听后点头应允,便命众人准备传位之事。
三天后,轩辕按天皇伏羲传下的规矩先是祭拜天地、人族圣母、人教教主太上老君后,便在洪荒人族的见证下,将人皇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颛顼。
当传为结束后,天上降下功德,曾经帮助过轩辕的人、仙都获得了功德。当功德入体后,轩辕已证人皇果位,这时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乘着五匹龙马所拉的车,从火云洞而来,两位人皇对轩辕说:“恭喜皇弟今日功德圆满,与为兄同去可好?”
“皇弟便与两位皇兄同去。”一声过后,轩辕随伏羲神农上了车撵便往火云洞静修而去。洪荒人族见三位人皇一同离去,全部下跪恭送三位人皇。
洪荒人族在经历过天、地、人三位人皇领导后各方面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再是巫妖大战后那般的落后了,渐渐的有了天地主角的样子。
颛顼为轩辕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乃是其母女枢因感“瑶光”而生。
颛顼接任人皇后,号高阳氏,上位后颛顼曾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之官,掌管民事。
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
颛顼在位七十八年,传位于帝喾。
帝喾,姓姬,乃是是轩辕黄帝的曾孙,颛顼之侄,帝喾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三十岁时,代颛顼为帝,都于亳。因他兴起于高辛,被百姓尊称为之为高辛氏。
帝喾即帝位后,“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大下服”。帝喾在位之时,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
帝喾在位七十年,帝喾去世以后,其子挚继承其帝位;可是帝挚却没什么突出的政绩;各部族首领也就亲放勋而疏远挚。帝挚九年;挚亲率官员到唐将帝位禅于放勋;放勋即帝位;帝号尧。
尧,本名放勋,在放勋十五岁时被封为唐侯;他在唐地与百姓同甘共苦;发展农业;妥善处理各类政务;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受到百姓的拥戴;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首领的赞许。
尧继位之初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经常耽误农时;因此尧就祖织专门人员总结前人的经验;令羲、和两族掌天文;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来推定时日;测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周期为一月;太阳一周期为一年;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
这是有记载的是洪荒人族最早的历法;奠定了农历的基础,尧当政后生活依然非常俭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用葛藤织就的粗布衣。时刻注意倾听百姓们的意见;实乃一代明君。
老后;为找到继任的贤者;到处寻访;四岳荐舜;谓舜至孝;对迫害他的父亲、继母仍孝顺无二心;与邻里相处和睦。
尧以二女妻舜观其内;使九男与处观其外;以考察舜的品行。又〃纳于百揆;宾于四门〃;试验他的才能;最后叫他〃入于大麓〃;让烈风骤雨和虎狼虫蛇考验他的勇气;舜逐一通过了考验;尧放心地把国君之位让给舜;却割舍了不肖之子丹朱;成为历代贤君之美谈。
舜执政以后,传说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动,一派励精图治的气象。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传说中舜的治国方略还有一项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办法代?肉刑,以示宽大。但又设鞭刑、扑刑、赎刑,特别是对不肯悔改的罪犯要严加惩治,使得坏人受到惩处,天下人心悦诚服。
帝舜时,中原洪水为灾,百姓愁苦不堪。鲧受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时间,洪水未平。
舜巡视天下,发现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一点成绩也没有,最后在羽山将其处死。
接着命鲧的儿子禹继任治水之事,禹接受任务以后,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失败的原因,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
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女名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
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著牙没有进家门。
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禹三过家门不入;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
禹亦关心百姓的疾苦。有一次,看见一个人穷得把孩子卖了,禹就把孩子赎了回来。见有的百姓没有吃的,他就让后稷把仅有的粮食分给百姓。禹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简陋的席篷,每天亲自手持耒锸,带头干最苦最脏的活。
几年下来,他的腿上和胳膊上的汗毛都脱光了,手掌和脚掌结了厚厚的老茧,躯体干枯,脸庞黧黑。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他们开辟了无数的山,疏浚了无数的河,修筑了无数的堤坝,使天下无数河流都汇集大海,然则人族水患却依旧没有根除,许多深山大川之地,依旧时不时的涌出大水,大水所过之地,寸草不留。
' '
第七十六章 众仙治水 悟道盘算
十三年的努力,却始终无法治愈水患,这让大禹有些心灰意冷,面容也因为忧愁一天比一天苍老。帝尧闻此事后,也是愁容满面,其问众大臣曰:“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
其下有大臣道:“我人族经二十年水患,如今虽颇有成效,但依旧无法根除。臣以为,大禹之法甚好,然诸多大山不是我等凡人可通。吾曾问,人皇轩辕在位时,有九黎蚩尤作乱,后有有道真仙来助,故平定蚩尤。我等可否效仿轩辕圣皇,恭请仙人前来相助!”
“善!”
大臣们听言都说好,故帝尧马上命人搭建草庐,上尊各大圣人,后又挂三皇之象,于万民之前祭拜天地,而后命人前去各大山名川邀请仙人。
在那个时候,天地间修炼为根本,尤其是在轩辕留下黄帝内经后,可以说人人都会那么几下。只是当年的轩辕修为必定不高,他所铸黄帝内经又只有修炼到天仙之法,所以人族修炼者虽多,然高手甚少。至于三清等传下的道法,却因为轩辕的影响,在人族中并不是那么受关注。
大禹在知道帝尧邀请仙人相助后,很是高兴,灰败的心情也再次振奋了起来。可是他不知道,这些水患也是妖怪作乱。
当年巫妖大战,妖族败亡退出洪荒,可其中仍有很多人不服气。三皇时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人族身上,这些人不管惹事,可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也感到自己的时机成熟,故引滔天大水屠杀人族。
这些妖族之人传自上古使其,在同时上古时期的洪荒大能眼里,他们并不算什么,可在人族中,随便拿出一个来,那就是祖师爷般的村子。
故,那些不明所以的人族仙人,都死于非命。
帝尧与大禹得知水患也妖怪作乱后,都是大惊,马上召集众大臣商议,而此时,阐教众人也奉玉清旨意来到大殿。
帝尧见帝师大喜,忙把众人请了进来,并开口寻问:“仙长,如今人族水患,不知如何根除,还请道长教我!”
广成子大笑,道:“陛下,此事易而!此次水患,本为天灾,然水中有许多妖怪趁机作乱,故而使得水患加大,只要我等除去这等妖孽,水患必去。”
“道长所言有理!”帝尧点点头,又道:“只是,水患由来已久。我人族中有大禹,提出开山之法,让水汇入大海,以此减轻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