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风起兮-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南王亲临,真是蓬荜生辉,下官接驾来迟,还望……”

       吴子谅一抬手,笑了笑:

       “大人不必多礼,水患要紧,还请大人说说,这几日灾情如何。”

       知府大人面色讪讪,忙不迭将这几日的情况一一告知,待到动身时,知府便下令,差人备轿。

      吴子谅摇头,道:

      “轿子太慢,本王行伍出身,一匹快马即可,先走一步;”

       “知府大人乃文官,车马随后便可。”

       知府和众衙役面面相觑:

       从前只知道,这镇南王治兵,是个雷厉风行的主;

       原来对这朝堂诸事,处理起来也毫不含糊。

       由是,收了懒散轻慢的心,各各打起精神,一心扑在水患治理上。

       吴子谅望着满目疮痍,不由得心下生起悲悯。

       然而无论世事多艰难,还是要活下去。

       勘察地势。

       拨粮济灾。

       安抚百姓。

       这几日下来,吴子谅瘦了一圈,有天知府大人吓了一跳:

       “下官知道王爷忧心水患,记挂百姓,可也要保重身体才是。”

       吴子谅应了声,但还是一切如旧。

       三顿饭并做一顿,有时候忙起来,就忘了吃饭。

       众人跟着担心,却劝不住。

       总算有个机灵的心腹,是宁王派给吴子谅的,飞鸽传书,当晚就见了效果。

       众人见镇南王难得老老实实用膳,颇为惊奇。

       知府大人喜极而泣:

       “王爷你可算想通了!”

       吴子谅一脸苦笑:

       “这些日子,劳您费心了。”

       知府大人以为是自己冒死劝谏起了作用,以后每天在吴子谅旁慷慨陈词,非要看着吴子谅吃了饭,才肯罢休。

       等过了一两日,见朝廷又来了人,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来人锦衣华冠,正是宁王。还没等知府拜见,镇南王就凑了上去。

       被冷脸甩开,再笑着贴过去。

       知府一脸震惊,看到镇南王使眼色,这才后知后觉地想:

       自己在这儿,似乎有些碍眼。

       知府颇为知趣的退了出去,吴子谅拉过宁王的手,柔声道:
       
       “都怪旁人多言,你瞧,我这不是好好的么?”

       “这儿每天忙进忙出,何必专门往这儿来一遭?”
       
       宁王一把拍开吴子谅的手,冷冷道:

       “是父王派我来的,和你有什么关系?少往自己脸上贴金。”

       吴子谅坚持不懈,把人拉住,笑了笑道:

      “听说小殿下向圣上请命,圣上不肯。”

       吴子谅轻轻抱住宁王,语气温柔:

       “求下圣喻,一定费了不少功夫罢。三日的路程,不出两日就到了。”

       吴子谅轻轻拂过宁王的额发,目光缱绻:

       “辛苦我的小殿下了。”
         
       宁王终于不再推拒,看着吴子谅,叹道:

       “我还以为,你真是个没心肝的。”

       吴子谅将人拥在怀里,目光是说不出的温柔:
 
       “那天转头就走,我真以为,你再不回来了。”

       “我替三殿下挡过一劫,三殿下因此对我看重些。除此之外,再无其它。”

       “从始至终,只有一个你罢了。”

       吴子谅忽然被一片温软覆上,再说不出一个字。

      
        

        

     





第10章 第十章
       本是极为轻浅的一吻,少年又不得章法,吴子谅却恍了神。

       宁王眼睛里,是一望无边的澄澈:

       “我记下了。”

       吴子谅忍不住调笑:

       “果然,‘君心似我心’之类的话,小殿下是断断说不出口的。”

       宁王面色不自然的红了,有几分局促,吴子谅拥住怀里的人,轻轻吻上少年的额头。

       “倒也无妨,小殿下骄矜,面皮薄。”

       “以后,我慢慢说给你听。”

       “小九,你说好不好?”

       小殿下没吭声,忽然攀上吴子谅脖颈,直勾勾地望着,狡黠笑意,晃了吴子谅的眼。

       还没来得及回神,就听见小殿下漫不经心道:

       “连本王的名讳也敢乱喊,吴子谅,你可越发长进了。”

       话虽这么说,一声小九,却是叫到心里去了。

       吴子谅凑到小殿下耳边,噙着笑,语焉不详道:

       “殿下说笑了。众人都道宁王见多识广,在下不才,得多向小殿下讨教,方能有所进益。”

       宁王一脸茫然,刚要起身,就被铺天盖地的吻,乱了分寸。

       宁王耳根通红,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连贯的话,半晌,终于缓过一口气,气急败坏道:

       “你……放肆!”

       然后又被温热覆盖,堵得说不出话。

       那人耳垂小巧,此刻红的嫣然,吴子谅轻轻揉捏,眼里蓄着笑意:

       “小殿下,专心点。”

  
       自打宁王来了以后,众人发现镇南王每日一副神清气爽,生龙活虎的模样。这气色,一日好过一日。
        
       眉梢眼角都带着笑意。

       而且众人办差,也轻松了不少。

       往日里镇南王一副凝重,容不得差错,底下众人诚惶诚恐,生怕有个闪失。

       如今可不同了。

       这一处理起公务就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的爷,最近一忙完手头的事,安顿好众人,便脚下生风的回了住所。片刻不曾多留。

       众人纷纷揣测,这莫不是有什么勾了镇南王的魂?

       一日,新来的小厮给镇南王奉茶,进了屋,瞧见里面那位一身锦衣,正气定神闲的作画,不敢打扰。

       见这位又翻了半天书册,用了一会儿糕点,随手一摸,才发现屋内茶盏空了。小厮机灵,连忙上前,恭谨道:

       “王爷,请用茶。”

       那人应了声,便接过喝了。

       小厮刚要退下,就见一个人影急匆匆进来,笑吟吟道:

       “到处寻你不在,原来在这儿躲着。先给我来杯茶,一会儿带你去个地方。”

       屋里那位一脸淡然,随手拿过自己方才用过的茶盏,扬扬眉:

       “茶我已经用了,要喝自个儿去倒。”

       来人便欢欢喜喜的接过,倒了一杯,正要饮下,忽然听到小厮战战兢兢的开口:

       “那是镇南王方才用过的杯子,这位爷,小的给您再拿一盏。”

       来人怔了怔,然后笑了,指着屋里那位,笑道:

       “殿下瞧瞧,我这镇南王的住所,都快成了殿下的,讨杯茶都不成么?”

       来人只顾和屋里那人说笑,谈笑风生,小厮却浑身如坠冰窖,吓得“扑通”一声跪下,抖抖索索的讨饶:

       “小的有眼不识泰山,错将宁王殿下认做镇南王,真是罪该万死,还请王爷责罚。”

       来人正是镇南王,一脸笑意:

       “这茶奉得不错,我的茶,可不就是宁王殿下的么?”

       小厮一脸茫然,一路晕头转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退出来的。

       谁知不一会儿,镇南王便传了人来,小厮一阵哆嗦,以为自己小命不保。

       谁知来人不是要命的,是送赏的。

       还带了口谕,镇南王说这趟差办的好,赏银五十两,以后进里屋伺候。

       小厮这才放下心,诚惶诚恐的谢了恩。

       打这以后,众人都明白了一条:

       伺候好了宁王,就是伺候好了镇南王。

       小厮们巴巴的往宁王跟前凑,想着法儿的让这爷满意。

       若宁王一高兴,便去镇南王那里讨赏,往往人还没去,这赏就先来了。

       这赏银只多不少,比赏自己手下的还丰厚。

       这都是后话了。
   
       当天镇南王心情确实颇佳,将宁王殿下带了出去。却也不说去哪儿,只是笑而不语。

       宁王难得好性子,便由着他折腾,一路耐心跟着。

       结果一路行去,竟是出了城,到了潮州最繁华的地界儿。

       这儿地势高,因此没受水灾。但是民风淳厚,不忍心看着临城的乡亲受难,出了不少财力物力,众人也是一片悲戚。

       如今见水患平了,灾民得到了安置,这才安下心来,各行各业又重新开了张,繁华热闹起来。

       一路繁华闹市,走了一段,吴子谅忽然停下,宁王脸色瞬间不大好看了:

       前面莺莺燕燕,一个个人影成双。

       正是一众秦楼楚馆。

       宁王气得发抖,指着前面的纸醉金迷,不愿多看一眼:

       “这就是你说的去处?”

       吴子谅笑了笑,知道小祖宗误会了,却将错就错道:

       “正是。最近终于诸事妥当,刚好出来,也算忙里偷闲。”

       吴子谅一挑眉,故意讶然道:

       “殿下这般恼怒,难道这样的好去处,竟不曾来过?”

       宁王气得说不出话,半晌愤然道:

       “自然比不过镇南王年少风流。”

       吴子谅一把揽过宁王,顺手给了一巴掌,笑道:

       “在下不才,却比殿下虚长了几岁。今儿既然来了,还请殿下赏光,随我去瞧瞧罢。”

       宁王心下一震,生平头一遭挨了巴掌。被吴子谅揽着,悠悠晃晃,也不知究竟朝哪里走了,七拐八拐,竟然到了。

      宁王也确实有点晕了。

      方才挨了这一下,力道不轻不重,吴子谅这手不过做做样子,看似挥到了后脑勺,倒更像是顺手,摸了一把。

       果然吴子谅的手滑倒宁王颈后,手里把玩着一缕长发。到了地方,也不肯松手。

       那人噙着笑,望着宁王的眼睛,不知何时,将宁王的发梢绕在了指尖,轻轻吻了上去。

       宁王半边身子过电似的,连带着头皮发麻。灵台几点清明,一下子都散了。

       忽然听到吴子谅笑了笑:

       “殿下且回回神,这景致还算不错,殿下不打算瞧瞧么?”

       宁王方才发现,四周临风,竟是登上了阁顶,极目远眺,山水如画,一揽人间景色。

       吴子谅见宁王神色讶然,揽着怀里人,轻声道:

       “殿下,这里便是潮州临仙台。”

       “近来殿下公务繁忙,今日登高观景,暂忘烦忧,也算浮生偷得半日闲。”

       宁王内心涌起一阵暖意,眼角染了笑,望着吴子谅,刚要开口,忽然耳边听见丝竹之声。

       一回头,怔在原地。
        






第11章 第十一章
       这丝竹之声,正是从不远处的江流上飘来。

       潮州多水路,繁华闹市中,有往来的商贩行人,也有荡舟的公子佳人。船只往来,并没有什么奇怪。

       只是这未免,也太气派了些。

       本来只有寥寥几只小舟的江面,忽然从远处缓缓驶来一众船只,比平常的足足大了五倍,皆是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