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厂公为王-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罪三,”黄子澄没有看到朱元璋的表情,依旧自顾自的念道“蜀王朱椿俸圣命就藩CD府,掌一地军政之权,自有守土卫民之责。可马头山一役,蜀王中白莲教奸计,致使七千大军具丧于山火之中,使得蜀地兵力匮乏,给予白莲教可趁之机,此。。。。。。。”
  一连三罪,分指无德、无才、无能。
  所有的指控看似无有依据,但实际上又好像有点儿道理,最起码糊弄百姓是够用了。就比如说蜀王无德的罪名,在这个天人感应人所共识的时代,皇上已经认错,但情况没有好转,让他背锅好像也没有问题。再比如说无才和无能的罪名,道理也都差不多。
  “够了!”朱元璋一声怒喝,打断了黄子澄的滔滔不绝。
  “陛下。”黄子澄被朱元璋吓了一跳,连忙将手中的折子合上,双膝跪地。
  “黄卿家,”朱元璋起身焦躁的来回踱了两步,吼道:“叙州府一十六县已尽数沦丧,朝廷援军迟迟未到,蜀地安危此刻全压在蜀王一人肩上。而你!黄子澄!”朱元璋猛然伸手指向跪在地上的黄子澄:“你说什么?失德?无能?我告诉你!从始至终,就是因为四川锦衣卫指挥使张正受白莲教蛊惑,提供了虚假的消息,蒙蔽了朕!是朕亲自同意的蜀王围攻马头山的计划,你待如何?!”
  “臣。。臣。。”黄子澄无言以对,唯有深深的伏在地上。
  朱元璋亲自跳出来为蜀王背锅,他也没辙了。
  一阵咆哮震住了黄子澄。朱元璋重重的坐回龙椅之上,深吸了两口气:“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已经不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了。蜀王有过,但现在蜀地离不开他,朝廷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弹劾蜀王?好。但就算朕将蜀王斩首示众,白莲教的叛乱就能平息吗?!愚蠢!愚不可及!一群蠢材!”
  “请陛下息怒。”满朝文武齐齐跪倒在地。
  “跪跪跪,就知道磕头!磕头有用吗?!”朱元璋的声音在金殿之中来回回荡。
  朱允文也起身讷讷的说道“皇、皇爷爷,息怒,是允文。。。”
  朱允文正要发声为黄子澄揽过,朱元璋猛地一瞪眼,将他后边的话给吓了回去。
  “陛下!”下边兵部左侍郎齐泰抬头说道“白莲教不识天时,犯上作乱。臣以为,朝中当速遣精兵强将前往蜀地支援。”
  户部尚书李贵和也赶忙说道:“陛下,户部府库尚有白银七百三十余万两、粮食六百四十余万担,可供调拨。”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没好气的说道“之前朝廷发往蜀地赈灾的钱粮如今已经行至何处了?”
  “启奏陛下。”李贵和略一思索,朗声答道:“赈灾粮饷已有吏部选派户部左侍郎常博押送,如今已行至湖南地界。”
  朱元璋沉吟片刻,吩咐道:“一会儿发六百里加急,告诉常博,粮食停运。现在去蜀地贸贸然的恐怕就运到白莲教手里了。”
  “萧学文。”朱元璋看向地上的兵部尚书。
  “臣在。”萧学文叩首应道。
  “着你调兵五万与。。。。。”朱元璋顿了一下,环视阶下群臣。
  ‘选谁领兵呢?’朱元璋有些犹豫。
  人群之中,只见蓝玉越众而出,深深俯首:“臣,蓝玉,愿领兵为陛下荡平蜀地白莲余孽!”


第九十六章 放牛皇帝(上)
  这次蜀地叛乱不同以往。
  朱椿麾下精锐已经尽丧,无力以一己之力平叛,那么朝廷派兵支援也就成了必然。可是派谁去呢?
  南京承天殿上,蓝玉跪在地上,目光坚定的看着龙椅上的朱元璋,一言不发,态度决绝。
  蓝玉的这一跪的意思所有人都明白,但所有人都不说话,一切还是要看皇上的意思。
  朱元璋看着金阶下的蓝玉,神色恍惚。
  蓝玉如今的岁数也不小了,五十有二,可是一贯身体硬朗,饭斗米,开五担之弓不在话下。或许是以往的关注不够,朱元璋猛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蓝玉从一个高大魁梧的大将军,大元帅,变成了一个脸色苍白,神态萎靡的小老头。
  ‘看来儿子的失踪对他的打击确实太大了。’朱元璋不禁暗叹。
  一开始朱元璋还以为蓝春的失踪是蓝玉自己安排的,但锦衣卫和检校的查探以及此刻蓝玉的状态让他终于彻底收起了自己的内心的猜疑。
  蓝玉今天的请命的目的其实并不难猜,他想领兵去四川平叛,找白莲教报仇。
  朱元璋作为蓝春曾经的好兄弟,应该答应他的请求,可是作为一个皇帝,他不能。
  ‘如果对方用他儿子的性命相要挟呢?毕竟蓝春的生死尚未可知。’
  ‘又或者蓝玉拥兵自重,对白莲乱匪剿而不灭呢?’
  ‘再或者蓝玉干脆顺势起兵谋反呢?’
  朱元璋心里有鬼,自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无条件的相信蓝玉的忠心。
  半晌,朱元璋沉声说道:“蓝玉。”
  “陛下。”蓝玉的声音有些沙哑。
  “你的身体不好,还是别去了。”朱元璋的声音有些愧疚,但依然坚持与蓝玉对视。朕是天子,哪怕错了,也要一错到底。
  “皇上!”蓝玉的头重重的磕在地上,双眼流出热泪。
  这一拜,不是君臣之礼,而是他蓝玉的屈服,与最后的恳求。
  但这些又怎么能打动朱元璋那铁石一般的心肠呢!
  “平安!”朱元璋看向群臣中的一个年轻人。
  “臣在。”平安出列拜道。
  “你领五万大军,明日准备一下,火速赶往CD府,支援蜀王,助他平叛。”
  “是。”平安恭声答道。
  “萧学文、李贵和。”
  “臣在”
  “粮饷军械等一应物资一并交给平安押运便是。”
  “遵旨。”
  “退朝,允文随朕来。朕有话和你说。”朱元璋起身向后宫而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满朝文武三拜九叩,随后陆陆续续的退了出去。
  “起来吧。”宋国公冯胜神色复杂的看着地上的老友蓝玉,不知该说什么。
  ‘朱元璋!朱重八!’蓝玉缓缓起身,猛地一抽鼻子,随后伸手擦去脸上的泪水,一言不发,迈步向外走去。挺拔的身影,坚毅的步伐,当年那个纵横疆场的蓝玉又回来了,就在此刻,准确的说,是朱元璋拒绝他的恳求的那一刻!
  “不要做傻事啊。”冯胜喃喃道:“没人会跟你的。”
  ******
  爷孙二人从金殿里出来了,朱允文搀扶着朱元璋在皇宫里漫无目的地走着,老张领着宫娥太监远远的跟着,四下无人,朱元璋在自己心爱的孙儿面前,也就收起了天子的威严,言语间,只有长辈的关爱,以及做为皇爷爷的那种。。。。。担忧。
  “皇,皇爷爷。”朱允文弱弱的说道:“孙儿。。。。孙儿。。。”
  “怎么了?”朱元璋有些好笑的看了一眼朱允文:“我是你爷爷,咱俩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朱允文咬咬牙,说道“孙儿是不是做错了?”
  “唉。”朱元璋叹了口气:“也不能全怪你。”
  朱元璋与朱允文的关系,由于早先徐如意的缘故,如今已经亲近了很多。虽然朱允文对自己的皇爷爷还是有些怕怕的,但已经能试着体谅他了,有些话,也不像以前那样一直憋在心里。
  而朱元璋为了能让朱允文尽早的适应朝廷政务,便准许他每日里与自己一同上朝听政。这些之前也有过介绍,不过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朱元璋有意的放任朱允文在朝堂上适当的培养自己的势力,而且不必事事提前与自己禀报。
  也正是有这个前提在,朱允文才会让黄子澄上书弹劾蜀王朱椿,而朱元璋却并没有提前得到任何消息。
  “你呀。还是太年轻了。”朱元璋停下了脚步,随手指向不远处的一棵二人合抱粗细的大树,问道:“如果爷爷给你一把斧子,让你去把那棵大树砍倒,你当先砍何处?”
  “这。。。”朱允文看看那棵树,沉思片刻,试着答道“当然是先砍主干啊。”
  “对啊,应该先砍主干啊!”朱元璋的语气意味悠长。只可惜,看朱允文那懵懵懂懂的样子,显然并没有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朕也是糊涂了,和自家孙儿打什么哑谜。”自嘲的摇摇头,朱元璋说道:“爷爷知道,在你心里,始终对你的那些叔叔们不太放心,你想削藩,对吧。”
  “是”朱允文老实的答道,和自己的皇爷爷又有什么好隐瞒的。
  “对朕来说,削藩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情而已。”朱元璋眼现睥睨之色:“朕是皇帝,打下这大好河山,建立了我朱明王朝的洪武皇帝。你的那些藩王叔叔们,说白了,也不过是朕的儿子,是臣子。只要朕一道旨意,天下藩镇自然也就没了。”
  “那爷爷你。。。。”朱允文的话没有说完,便被朱元璋打断:“可朕问你,你对叔叔们不放心,那这满朝文武你又对谁放心呢?”
  “这。。。。”朱允文愣住了,思索半天,心里竟然一个人选也没有。
  “这也是朕的无奈啊。”朱元璋又缓步前行,嘴里叹道:“藩王权利过大,朕能做的,也只有尽量的限制,甚至故意给他们安排些敌人来制衡,不然的话,前年蓝玉出征蒙古,朕就会让他直接将所有元人杀死,而不是还留下一丝元气。如果真的裁撤了藩镇,那空出来的那些官位,权利,你又让朕交给谁呢?”


第九十七章 放牛皇帝(下)
  御花园的凉亭里,
  朱元璋坐在石凳上,手里抓着一把鱼食,不时的甩出几粒,喂给池塘中的锦鲤。
  朱允文可没有朱元璋的闲情逸致,坐在一旁,陷入了沉思‘爷爷说的对,如果藩王都信不过,那我又能相信谁呢?可是。。。’朱允文有些纠结‘燕王叔是真的要反啊,难道历朝历代都离不开藩王吗?汉朝有藩王,唐朝也有藩镇,之后的宋朝。。。。’
  “可是皇爷爷,宋朝的时候,没有藩镇,不是也没有事情吗。”朱允文突然开口问道。
  “不一样的。”朱元璋摇了摇头,耐心的解释道:“别看皇爷爷小时侯没读过什么书,可是后来对这唐宋两代的兴衰可是下过大力气的。宋朝虽不设藩镇,可他们有宰相,有庞大的文官集团,而且举国上下,文盛武衰,武将翻不了天。这样做有利自然也有弊。”
  “文官与武将天生便是冤家,互相看不顺眼。文官如果占了上风,皇帝确实不用担心下边的人造反,可是这天下之大,并不只有我中原王朝,外族入侵的时候,文官打不了仗,可偏生这帮文官一个个的自命不凡,什么都想插一手,处处制约武将,再加上武将胸中没有了血性,战场上自然屡战屡败。好好的一个大宋朝,也就这么没了。这条路你也可以走,但是许多年后,或许是你,又或许是你的儿孙辈,早晚也会成为外族的儿皇帝,那我大明朝还不如亡了干脆!”
  “那让武将占上风。。。。”朱允文说着说着便停住了。
  “武将占上风?”朱元璋好笑的看了朱允文一眼:“那问题不又回到了最开始?你想想那赵匡胤,按照史书上的书法,他可是忠心耿耿的,可最后不一样还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允文啊。”朱元璋将手里的鱼食全扔进了鱼群中,沉声说道:“爷爷和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吧。当皇帝的怎么才能把这天下坐稳,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