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厂公为王-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憔悴,疲倦同样的挂在三人的俊秀的脸上,所不同的是解缙的脸上有着轻松,而方孝孺和黄观的的脸上却满是焦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的陋室铭看似歌颂了名士的高洁安乐,但实际上所要阐述的真意其实是人势利的本性。
  有仙的山自然闻名,藏龙的水自然有灵。可若是山中的神仙被打落凡尘,水中的蛟龙被拨鳞抽筋呢?只要看看眼前这群皇帝鹰犬的表现便可知晓了。
  “小陈公公又来了?今天可早啊。”殿门口,守门的两个锦衣亲军对眼前挎着食盒的小太监热络的打着招呼,满脸堆笑,亲切中带着一丝谄媚。
  “需要说与你们两个听吗?”小太监倨傲的冷哼一声,一副小人得势的嘴脸,全然不把眼前的两个侍卫放在眼中。
  “是是是,小陈公公说的是,是我二人多嘴了,您里边请。”另一个侍卫连声打着圆场,推开紧闭的殿门,让这姓陈的小太监进去。
  “三位大人该吃饭了。”陈小福说了一声,将食盒中的饭菜陆续送到了方孝孺和黄观的桌上,整个过程都是冷着一张面孔,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样子。只是在最后来到解缙面前时,白净的脸上却又堆满了笑褶子,好像见了祖宗一般,一边麻利的排放饭菜,一边说着肉麻话:“解大人见谅啊,条件苦了点儿,咱们这些做奴婢的也帮不到您,只能给您准备些可口的。你要是不开心,就打奴婢几下,奴婢绝无怨言。”
  “有劳公公了。”解缙微微点头表示感谢。
  陈小福还没来得及回应,却听身后黄观开口嗤笑:“解大人,这死太监都求你打他了,你何不打他几下也好一舒心中憋闷?”
  “呵呵。”解缙微微一笑,挥手示意陈小福让开,看向对面的黄观:“黄大人,身为当朝大学士,言行还需谨慎。这小公公不过也是宫中一可怜人,何必冷言冷语,平白失了身份。”
  “言行谨慎?你也配提言行谨慎?”黄观豁然起身,怒视解缙道:“你解大人当年也是天下闻名的大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我黄观在山东也是如雷贯耳。没想到百闻不如一见,竟然心甘情愿给东厂的阉人做走狗,令祖上蒙羞!”
  “才子,蒙羞。”解缙平淡的看着黄观,轻轻摇头:“黄大人,才学有何用?解缙落魄之时,空有一身的才学,饥不能餐,渴不能饮,一个馒头掰两半吃三天。这种苦楚,黄大人可明白?
  至于你说解缙之所为会令祖上蒙羞。。。
  解缙清白之时,沦落街头,而投入徐公麾下,却得飞黄腾达,一展胸中抱负。黄大人难道不觉得,这才是祖先为解缙所安排的道路?”
  “一派胡言!吾等书生的清白在你口中便之是一场空谈不成?”
  “百无一用是书生,解缙觉得百姓的俗言似乎更有些道理。”
  “你无耻!”
  “对,我就是无耻,那又如何?”解缙春风如沐,唾面自干:“徐公早先曾与解缙一言,发人深省,今日便送与黄大人一观。”
  解缙伸手扯过一张大宣,陈小福连忙将湖笔狼毫递上。
  解缙捋须沉吟片刻,随即笔走龙蛇,泼墨挥毫,宣纸上自有乌黑渲染。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方孝孺起身走到近处,看着纸上这二十大字,喃喃念道。
  他不曾听过什么通行证和墓志铭的说法,但却不影响对其含义的理解,也正是因为这种理解,才更让他惊诧。
  “这。。。真是那位厂公所言?”方孝孺看着解缙,沉声发问。
  “自然。”解缙将宣纸拿起,娴熟的将墨痕吹干,反手展示给对面的黄观:“卑鄙又如何?高尚又怎样?都只是手段而已。
  解缙不甘心碌碌一生,若成事的代价便是卑鄙,那便让我当个卑鄙小人吧。
  至于你黄大人。。。”解缙轻蔑的看着黄观,轻轻一抖手上的字:“你的青冢前,解缙必当将这副字烧了,算是祭奠黄大人高尚的品格如何?”
  “你。。。你!”黄观抬手指着解缙,一迭声的“你”,却没有后续,气怒只余,只有无力。
  半晌,
  黄观又在椅上坐下,看着桌上的清粥小菜愣愣出神。
  “解大人。”方孝孺从解缙的手中将那幅字接过,看在手中细细观瞧,忽然笑道:“徐公金玉良言,配上解大人的铁画银钩实在是难得的传世佳作。希直有一不情之请,还请解大人答应。”
  “不敢不敢,方大人直言便是。”
  “这副字,在下实在心仪的紧,不知解大人可否忍痛割爱?”
  “呵呵,区区一副字,方大人喜欢,在下。。。”解缙脸上的客气忽然阴沉,伸手一抓,脆弱单薄的纸张顿时扯成碎片。
  解缙却似乎还不放心,将手上的几大块又撕成小片,扔在了地上:“方大人,你不算清流,也不在阉党之列。归根结底,咱们可不算同路之人。
  你要一幅字,这点儿面子解缙还是给的,但唯独这副不行。”
  “哦?为何?”方孝孺一挑眉,一如既往的谦和君子,毫无愠色。
  “怕你玩儿阴的。”'。'


第二百九十五章 定心
  道极殿中的七日枯坐,同时也也意味着大明君王的七日不朝。
  朝政荒芜,虽然事实上并没有,但天下已盖棺定论,至于罢朝七日的缘由,就在齐泰夜访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的第二天渐渐地传了开来,只是传的时候刻意的有些模糊,导致人们口耳相传间的版本也变得五花八门。
  “听说了吗,皇上要炼丹成仙,以后都不上朝了。”
  “狗屁,我听说是有个长相极漂亮的太监入了宫,皇帝他。。。”
  “我怎么听说是纳了妃?”
  “我听说是。。。”
  酒楼茶肆,街头巷尾,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者随处可见。
  私议天家,诽谤今上的罪名是要杀头的,可哪怕是锦衣卫及时的派出人手“声势浩大”的驱赶,捉拿,也挡不住百姓心中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甚至势头更胜。
  人们看不到的,是被锦衣卫当众捉拿的那些青皮闲人只是转眼的功夫,又会出现在城中的另一处,更多的换了一身衣服就恢复了锦衣亲军的本来面目。
  东厂的番子们对此是心知肚明,早在谣言起了苗头的时候,消息便已经层层上报。
  侮辱他们心中的神明,番子们一个个磨刀霍霍,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样子了,可等了大半天,最后却只等来一句“静观其变,非得令,不可妄动。”的命令,不免让人垂头丧气。
  些许小卒的想法不值得关心,也不需要解释,大人物们如烹小鲜的手段哪里是他们能够明白的。
  铜炉下的火还在烧,炙的人面热,身下并不厚实的蒲团阻不住青砖地面的冰凉。
  这一冷一热的冲突让朱允炆觉得很不舒服。而在此之上,如果还有什么更让他不舒服的,那便是手上刘喜刚刚送上来的这封东厂的密报了。
  “齐泰。。。去见纪刚了?亲眼所见?”
  “东厂潜在北镇抚司的探子送上来的消息,没有什么铁证,但应该不会有错。而且这几日京中愚民口中的那些谣言的源头,算算时间,似乎也就是在那日以后。”
  朱允炆侧脸看看跪在身侧的刘喜,感到一种深深地孤独与疲倦。
  帝王无亲,帝王无友,帝王无情。
  朱元璋在世时不止一次的与他说起过,但他从来不以为然。因为孟圣曾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他觉得以心相交,臣子也当以心报之。
  可如今。。。
  “司礼监那边可有什么发现吗?”朱允炆又问道,眼神很复杂,可以看的出,他更想听到一个否定的答案。
  事实上,同样的问题他每天都要问一次,而每一次刘喜都会摆出一副有些为难的样子来,磕一个头,然后告诉他还在查找,暂无所获。
  可此刻,刘喜脸上虽然还是为难的样子,但手上却缓缓的从袖中掏出了一本藏蓝色封皮的折子。
  藏蓝色,这是兵部官员上本时特定的折子。
  朱允炆的瞳孔在这瞬间猛的收缩。
  “陛下。。。”刘喜的脸上恰到好处的挂上心疼的神色:“或许,这其中有什么误会也不一定的。”
  “误会?能有什么误会?”
  “奴,奴婢不知。”
  朱允炆漠然的将折子展开看了起来。
  纸张遮挡,刘喜看不见他的表情。但颤抖的手,粗重的喘息,无一不展示着朱允炆内心的愤怒。
  平静的火山口浓烟滚滚,下一刻或许便是喷薄之时。
  该是个什么样子?
  天空在极短的时间里黑了下来,刘喜刚要起身掌灯,却听的“轰隆隆”激烈的雷声在殿外响起。窗棂上忽然的惨白。
  “噼里啪啦”的雨点急促的落下,没有“滴滴答答”的酝酿,看来这是一场倾盆骤雨。
  大雨往往伴随着狂风。这场雨下也不例外。
  没有任何的先兆,“嘭”的一声,本就关的不严的殿门被吹开,来回的撞击。
  风猛烈的向道极殿里灌了进来,带走了最后的一丝温暖。凉意彻骨。
  “滚开,就让它开着!”微弱的火光照耀下,朱允炆一声暴喝。
  “还不快滚!”刘喜看着门口两个有些吓得呆傻的小黄门也跟着叫道。
  “是。。。啊是!”
  两个小黄门屁滚尿流的躲了开去,连礼数都忘记了。
  朱允炆站起身,来到了殿门口,感受着汹涌的风,听着飘摇的雨,看着黑幕下的万里江山。
  刘喜不知从何处找来了一件大耄为朱允炆披上:“陛下,小心天凉,龙体为重。”
  “天凉。。。呵,没有朕的心凉啊。”朱允炆的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伤感和沧桑。
  刘喜在身后听着,暗自窃喜:没有钻心的疼,哪有辣手的仇?
  “皇爷爷在位三十载,杀人如麻,视文武群臣如刍狗。皇爷爷说他这是为朕铺路,也是彰显皇帝的威严。待到朕继位时,只需仁恕怀德,群臣自然涕零。
  朕是这般想的,也是照着皇爷爷所说去做的。哪怕当初黄卿家如此触怒于朕,朕顾念旧情,也只是将其贬谪。
  但现在看来,朕做错了,而皇爷爷则是做对了,说错了。”
  “陛下。。。”
  “为了权势,他们不惜撕下斯文的伪装,什么孔孟之道,什么圣贤之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都成了放屁。
  欺君罔上,诽谤君王,结党营私,党同伐异。
  无耻!无耻!”
  “咔擦!”
  一道闪电划破雨幕,片刻后又是更加激烈的雷鸣阵阵。
  朱允炆张开双臂,走进了雨幕之中,任由冷冽的雨水在脸上乱拍,明黄的龙袍顷刻间湿透。
  “皇爷爷杀了三十年,百姓们便过了三十年的好日子,天下也安定了三十年。
  如今轮到朕了,朕也坐在了那把椅子上,手里也握着刀。
  皇爷爷能杀三十年,朕为何便不能?他们是以朕软弱可欺吧。
  既如此,那便让朕也杀上三十年,看看这血染的江山能否缔造第二片盛世!”
  “轰!”
  一道刺目的银龙随着朱允炆的话音一同落下,正打在道极殿顶。
  金殴玉瓦化作紊粉的同时,万从心的声音平淡的传来:“恭喜陛下,丹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