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7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嬷嬷都是在宫中打混多年的老人,对宫中的那些手段了如指掌。
  她们深谙宫中贵人们挖坑的手段和应对方式,所以太子妃就专门把她们调到了胡善祥的身边,为她保驾护航。
  自从进了太孙府之后,若是没有这几个嬷嬷,胡善祥早就被那些女人给弄的狼狈不堪了。
  所以胡善祥很尊重这几位嬷嬷,下面的侍女们都交给她们管理。
  看到那些侍女都害怕了,这嬷嬷才意味深长的说道:“宫中的贵人最擅长的就是无辜,若是有那拔尖的,除非能保证自家祖坟冒青烟,否则以后大多没了好下场。所以你们记住了,低调些,别给太孙妃惹事!”
  胡善祥看到气氛有些凝滞,就说道:“罢了,她们也是无心,下次注意就是了。”
  这就是胡善祥的好处——和气,不盛气凌人!
  这种性格的女人,若是遇到那些心机多的对手,真的是够呛!
  所以那个嬷嬷陪着胡善祥进了里间后,就细细的把里面的厉害关系说了。
  “……太孙妃,那个女人会装,手段不比宫中的那些贵人差,您可得多留心眼,不然哪天就给人给坑了。”
  胡善祥嗯了一声道:“我知道了,不过殿下远行在即,不给他添麻烦,把衣服送过去就成了,咱们关起门来过咱们的日子。”
  胡善祥一点儿都不急,而朱瞻基也不急,他甚至还去找到了郑和,问了这一路的情况。
  从容而不迫,这才是大明储君该有的气度!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234章 宝船厂,第一鲜
  金陵有个造船基地,在龙江那里。
  金陵还有一些冷,可造船厂的人却早就开始了工作。
  “好大的船!”
  几艘小山一般的宝船停靠在岸边,一些工匠正在上面摆弄着桅杆。
  方醒惊叹道:“若是有几十艘,这个世界再无能挡住大明的地方。”
  庞大的宝船上,那些工匠们就像是小黑点在移动。
  “兴和伯,这船不算是啥,只要是有钱有人,这里随时都能弄出更大的船!”
  说话的是一位太监,脸色有些发黑,不过不是生气,而是常年晒出来的。
  朱瞻基放下望远镜,问道:“洪保,这些船何时能出发?”
  这太监堆笑道:“殿下,后天,后天咱们就能出发。”
  聚宝山卫就在边上扎营,此时正在出操,喊声整天。
  而家丁们和朱瞻基的侍卫都被方醒赶到了船上去适应,这里只有他们三个人。
  洪保是郑和船队的副使,说来好笑,当时朱棣本想派郑和去,可朱瞻基却不同意,说是郑和一去,别人多半以为是宣慰。
  可朱瞻基的心里面却不是这个概念。
  “咱们去宣威,那就要把大明的威武告诉那些土人,顺便……找些地方种甘蔗。”
  朱瞻基说这话时有些笑意,什么甘蔗,他们就想弄块地方,用于橡胶种子找到后的种植。
  江边的芦苇有了些生气,沿着一眼看不到边的造船厂延伸过去,方醒收回视线,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今日进城一趟。”
  朱瞻基干咳道:“好吧,不过带些好吃的回来。”
  方醒笑道:“你能想单纯一点儿吗?”
  朱瞻基挥挥手道:“你自求多福吧!”
  两人之间的随意让洪保有些惊讶,然后就笑吟吟的让方醒不必着急,尽可明天再回来。
  方醒拱拱手,那边的辛老七带着小刀回来了,三人一起骑马进城。
  ……
  神仙居慢慢的在金陵打响了名气,和第一鲜差不多的口味,价格却低了不少,让这里顾客盈门。
  只是莫愁却不愿意扩大,让左右两户人家等着她买房子等了许久,却没动静。
  按说一个年轻女子在金陵坐拥不菲的财富,那些歹人不动手,也会有人来觊觎了吧?
  可却偏偏没有,偶尔几个不长眼的青皮来敲诈,被神仙居的伙计强硬的拒绝之后,就扔下狠话走人。
  可这些人才出门,马上就会被人当众拿下,从此金陵城里再也没人见过他们。
  生意火爆,可神仙居却极有章法,时间不到不开门,时间一到就关门,有些大酒楼的风范。
  如此一来,这里的顾客就越发的多了。
  莫愁就坐在柜台后面,手中拿着一本书在慢慢的翻看着,那封面上写着‘数学第二册 ’几个大字。 
  时值中午,那些客人三三两两的来了,店里顿时热闹起来。
  “莫愁,今日可有新菜?”
  一个男子问道,看来是老顾客。
  莫愁放下书说道:“没有呢赵五哥,现在菜少,等夏天再说。”
  男子闻言就失望的道:“要不弄些肉菜的新菜式也行啊!”
  莫愁微微一笑,正准备说话,却看着大门处呆滞了。
  “莫愁,别来无恙?”
  “伯爷……”
  莫愁惊喜的喊道,然后提着裙子,轻快的从柜台里跑出来,迎了过去。
  那些客人一听这个称呼,顿时都看向门外,想看看那位传奇的兴和伯。
  方醒微笑着站在门口,说道:“你这里生意不错,可见是用心了。”
  莫愁跑到门前,微微喘息着道:“伯爷,您是来金陵公干吗?”
  方醒点点头,莫愁的眼中就多了些朦胧,然后说道:“伯爷请进吧,要不您就上楼去。”
  方醒摇摇头道:“罢了,楼上不方便,就在楼下找个地方。”
  莫愁欢喜的安排了一张桌子,然后叫伙计把桌子擦了又擦,还亲自去泡了茶水送来。
  看到她雀跃不已,方醒莞尔道:“你去忙你的,我只是来看看金陵可有人欺负了你。”
  莫愁眼神微黯,说道:“没有呢伯爷,那些人来闹事,都被抓走了。”
  方醒说道:“那就好。”
  饭菜上来,方醒才吃到一半时,一个穿着便服的男子走进来,在莫愁的注视下走到方醒的身边站定,说道:“下官费石,见过伯爷。”
  方醒指指身边,费石就小心翼翼的过去坐下,但只坐了半边屁股,看着一副恭谨的模样。
  “多谢你的看顾,莫愁,给费大人加副碗筷。”
  “不敢不敢,下官不敢。”
  方醒是和朱瞻基一起来的,金陵官场大多都知道了,而且目的也知道。
  “伯爷要出海,下官想厚颜来送个行……”
  这时莫愁拿了碗筷来,费事赶紧起身道:“多谢莫愁姑娘。”那眼睛根本就不敢往莫愁那边看。
  方醒笑道:“莫愁,费大人在金陵手眼通天,以后你这里应该没人敢来捣乱了。”
  “不敢不敢!”
  费石这次是真的不敢了,脸上都隐见汗渍。
  莫愁福身道:“多谢费大人的关照,莫愁感激不尽。”
  费石还想表示惶恐,方醒压压手,然后问道:“马一元那事究竟是什么一个意思?”
  马一元的罪状就是贪污了仓储中的粮食换钱,最后又偷了宝钞来买粮食堵窟窿,还狠毒的放了一把火,直接想毁尸灭迹。
  费石看到方醒给自己倒酒,急忙双手去扶着。
  “伯爷,马大……马一元其实有些冤,那些粮食不是他一个人贪了,只是零零散散的,你拿一点,我拿一点,最后清查的时候,涉案的官吏有上百人之多,只不过马一元的官最大,就被顶在了前面。”
  “原来如此。”
  方醒是不相信只有马一元一个人贪了,只是朱棣对外隐下了此事的具体细节,外人不知道。
  吃完饭,方醒去了书院,和那些师生们一起聚了很久,看着时间不早了,这才出城。
  到了船厂,朱瞻基看到方醒两手空空,不禁笑道:“德华兄可是乐不思蜀了?”
  方醒摇摇头道:“没那回事,我买了不少熟肉,只是在书院被那群小子们给抢光了。”
  书院的学生们看到方醒自然是狂热的,于是就弄了些酒来,大家坐在操场上围成一圈,听着方醒说着外部的变化。
  两日后,船队检修完毕,人员和物资都已经搬上了船,南海宣威之行,开始了……


第1235章 占城,魔神(为盟主:‘醉里掌灯’贺,加更!)
  感谢书友:‘醉里掌灯’的盟主打赏,第二十九位盟主,感谢!
  。。。。。。
  占城属于一个半开化的地方,原先和交趾反复征伐,你胜我败,我胜你败,几番争斗,交趾多占便宜。
  若不是大明出手震慑,占城多半是要完蛋了。
  这里的气候暖和,大明还是春季,这边已经和初夏差不多了。
  占城港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大明的船队沿岸过来,这里是必须的中转站。船队要在这里歇息和补充给养。如若不然,只能去对面老远的渤泥。
  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占城人变得有些慵懒,已经是午后了,那些渔船才懒洋洋的出港。
  那些渔民披头散发的站在船上,身上的布衣仅到大腿,黑黝黝的。
  “******”
  这里海产丰饶,出去一趟,回来就可以休息几日,所以渔民们一点精神都打不起来,直至有人指着远方尖叫。
  “殿下,您看那个石塔,那里就是港口,咱们会在这里修整几日,等待占城国主来觐见。”
  浩荡的船队延绵海面,朱瞻基站在船头放下望远镜,说道:“占城国主对大明如何?”
  洪保笑眯眯的道:“殿下,以前交趾还在时,占城对大明很恭顺,交趾不在了,据说那国主就有些松懈了。”
  朱瞻基面色不变,淡淡的道:“大明太过心慈,让各国高枕无忧,并敢于冒犯,这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洪保的面色未变——这个可是和大明目前的外交政策不一致啊!
  大明从开国始,奉行的就是睦邻友好政策。
  难道这个政策要在以后改变吗?被眼前这位英气勃发的皇太孙所改变!
  方醒从甲板上上来,看了一眼远处的港口,说道:“占城目前不能动。”
  洪保一听就奉承道:“兴和伯果然大才,正是如此。”
  朱瞻基整理了一下衣冠,说道:“我知道,占城就算是要动,那也得等大势变了,大明控制了这片大海和土地,最后再动占城。否则人心惶惶,会增加不少麻烦。”
  洪保叹道:“殿下目光深远,奴婢佩服。”
  这不是恭维,朱瞻基从未来过这边,却认定了要动占城,就必须要把南海诸国给收拾了,否则就是打草惊蛇。
  这个认知换做一个名将,那只是常识;如果是文臣,大抵想都不会想——咱们干嘛要打占城?一句话就是他们的答案。
  方醒却认为这不算是什么,他好歹给朱瞻基讲过许多基于后世地缘关系的课程,不说别的,至少有一句话朱瞻基牢牢的记住了。
  ——国与国之间,能永恒的,唯有利益!
  船队在接近港口,朱瞻基说道:“这一片海必须是大明的,这是大明抵御外敌的第一道防线,不可疏忽。”
  以后的那些殖民者们,就是先拿下了南洋诸国,然后再试探性的向大明周边进攻。
  可即便是明末,单凭着郑家的船队,就可以让他们铩羽而归,若是在大明鼎盛时期,那些殖民者大抵就是狼入虎口。
  这个时候的大明啊!让人振奋!
  方醒看到了岸上那些土人在乱跑,一个寨子里出来了不少人,脚步匆匆,多半是来迎接的。
  在这片海域,若是看到这等庞大的船队,不用去思考,赶紧去迎接大明天使吧。
  那些渔民被呵斥着把船弄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