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婆婆尴尬的点头道:“正是,大夫人自从两年前开始就有些不适,现在国公府是二夫人在掌家。”
  张淑慧的心中一松,答应过几天就回英国公府一趟。
  完成了老夫人的委托,明婆婆笑容满面的接过张淑慧打赏的银角子,哪怕是看不上眼,可这就是身份的象征啊!
  和薛华敏在前院会和后,两人就带着随从准备回去。
  “你家少爷可在?”
  刚走到大门口,就看到一个锦袍年轻人跃下马来,身后的随从赶紧就把浑身冒着热气的马牵到边上去。
  仆役赶紧答道:“我家少爷刚还在接待客人呢,张公子,要不您先进去奉茶?”
  年轻人哈哈一笑,把马鞭收进袖子里,大步走了进来。
  “是皇太孙!”
  薛华敏和明婆婆看到年轻人后,马上就跪在了路边,垂首不语。
  朱瞻基看到这两人,停住脚步后,淡淡的道:“你们这是来恭贺方家的乔迁之喜吗?”
  薛华敏低声道:“回殿下,正是。”
  朱瞻基看到有人出来了,就随口道:“那就赶紧回去吧。”
  朱瞻基大步穿过前院,薛华敏和明婆婆起身后面面相觑。
  “德华兄,小弟来了。”
  朱瞻基如入无人之境的穿过了前院,正好和从书房出来的方醒碰面。
  “你这是……跑马去了?”
  方醒指着朱瞻基头上的一片树叶问道。
  朱瞻基笑道:“小弟才从宫中出来,顺便给德华兄带了些东西。”
  东西什么的方醒不在意,朱瞻基先去和张淑慧见面,奉上礼单,然后才说晚饭要留在这里吃。
  “你这怎么像是被关久了的模样?”
  方醒的话让朱瞻基有些黯然,他颓然坐在书房里,“去岁耿通被污徇私,入诏狱,死于酷刑。”
  耿通?
  方醒在出发之前倒是被陈嘉辉教导过这些人事关系,所以就讶然道:“他不是大理寺右丞吗?”
  “正是他。”
  朱瞻基恨道:“汉王跋扈,在皇爷爷的面前巧进谗言。纪纲这个酷吏更是……”
  连朱瞻基说到纪纲时都要避讳,这……
  方醒觉得自己有些太乐观了,他以为到了金陵,大抵是和在北平差不多。可没想到的是,这边的政治斗争已经开始白热化了。
  耿通死的确实是有些冤枉,他不过是对朱棣改动太子监国期间的一些事情觉得有些没必要,于是就上疏劝谏。
  当时朱棣没搭理他。
  可谁想事情还没完,就在去年年底,有人说耿通徇私,结果朱棣就想起了前事,数罪并罚,直接就下了诏狱。
  而纪纲暗自揣测皇帝的意思,最后下手除掉了耿通。
  “……朝中忠直之辈为之一空,汉王勾结纪纲狼狈为奸,已无我父子立足之地了!”
  方醒也觉得朱棣的猜疑心和脾气太过分了,他沉吟道:“纪纲只是小人,不足为据,可汉王……”
  汉王朱高煦近期颇为得意,特别是他用金钱和许诺勾住了纪纲后,更是觉得自己足以掀翻太子了。
  “……为今之计,你当谨慎。”
  方醒努力回想着一些细节,开解道:“汉王跋扈是好事,所谓人欲亡,必先疯狂。纪纲权倾朝中,迟早会成为陛下的眼中钉。”
  纪纲没有好结果,这个是方醒的结论。
  自古以来,甘当上位者刽子手的都没有好下场,比如说唐朝的周兴和来俊臣,这两位酷吏当时也是权倾朝野,可最后却都没有好结果。
  朱瞻基叹道:“家父已经是退避三舍了,可汉王一党依然不依不饶,恨不能把家父从太子的位置上拉下来。”
  方醒微微一笑:“这不是还有好圣孙吗?”
  朱瞻基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德华兄,莫要取笑。”
  所谓的‘好圣孙’还是个典故,当年朱棣登基后想立太子时,结果就问了解缙。
  而解缙只说了三个字,朱棣就打消了让朱高煦作太子的念头。
  而这三个字就是:好圣孙!
  朱棣对朱瞻基这个孙子的喜爱是不加掩饰的,每当谈到朱瞻基,朱棣都是用‘英果类己’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而有传言,当年朱瞻基出生时,朱棣做梦梦到了自己的父亲朱元璋,朱元璋送了一块大圭给他,上面写着:传之子孙,永世其昌。
  至于这个传言是否真实,方醒觉得不大靠谱。
  朱瞻基有些愁眉不展的说道:“解学士还在诏狱里,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出来。”
  解缙也是因为太子的事触怒了朱棣,被关押至今。
  这时马苏来了,方醒就笑道:“烦恼的事天天有,暂时忘掉吧。”
  晚上又是一顿好吃,直把朱瞻基吃的都不想回去了,最后还是来了个宦官,直接带来了朱棣的命令。
  “陛下宣召太孙殿下。”
  方醒有些不屑的暗道:你既然看重这个孙子,那你还折腾他老子干嘛?


第72章 英国公府省亲
  英国公府,这里是大明勋戚中的标杆人物——张辅的住所。
  一大早的,国公府里的丫鬟和仆役们都收到了警告。
  ——今天都小心点,不许丢了国公府的脸面,不然几辈子的交情都顾不上了。
  “听说是二姑太太要回来省亲,还有二姑爷也跟着来。”
  “嗯,我给你说啊,当年二姑太太可是破家而出,把大夫人气得叫上了二爷和三爷,把她给除籍了!”
  “那二姑太太怎么又回来了呢?而且府里的态度可不是对待除籍的啊!”
  两个丫鬟正趁着机会扯八卦,其中一个嘴角有红痣的丫鬟神神秘秘的说道:“你那是旧闻了,知道吗?国公爷后来听到了此事,写信回来骂了大夫人一顿,你没看现在都是二夫人在掌家吗?”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说怎么今天那么隆重呢,原来是要补偿一下二姑太太啊!”
  府中的八卦从来都不会少,而今天显得特别的多。
  当方醒骑马护送着张淑慧到了英国公府的大门前时,两排仆役已经整整齐齐的列队欢迎。
  “打开侧门!”
  大门里走出来一个管事,他先是吩咐人打开侧门,然后走过来,躬身说道:“见过二姑爷,老太太和夫人已经等候多时了。”
  方醒点点头,对身后的辛老七说道:“你带着他们去休息,注意一点。”
  辛老七应声道:“少爷放心,绝不会丢了我方家的脸面。”
  今儿也是很奇怪,两边的人都是至亲,可却都摆出了排场,方醒把十名家丁都带出来了。
  “二姑爷请。”
  侧门打开了,方醒伴着马车进去。至于从侧门,而不是从正门进去,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英国公府的正门平时都紧闭着,只有在宣旨,或是有重大事情时才会打开。
  而后世有些人为林黛玉打抱不平,觉得贾府没开正门迎接,认为这是一个蔑视。
  其实真不是这样的,要是贾府当时打开了正门迎接,估计全京城的人都会笑话他家在谄媚巡盐御史。
  闲话不提,方醒一进门就被薛华敏接住了,他引着方醒去见老夫人。
  看来这位薛华敏在张家的地位不低啊!
  看到薛华敏带着自己熟练的进了后院,方醒在心中暗自揣摩着。
  可在后院的一道门前,薛华敏也进不去了,而是由一个丫鬟带路。
  进了这道门之后,一路都是曲径通幽,处处都是美景。
  方醒把这里和自己的住处做了个比较,得出的结论是:自己目前的住处就是个经济适用房,而国公府则是超级无敌海景大豪宅。
  尽管只是初春,可国公府里依然不缺少姹紫嫣红,方醒的目光在周围转了一圈就收回来了,因为他注意到带路的丫鬟一直在小心的观察着自己。
  穿过一道游廊,走进一个小花园后,一个独立的大院就出现在眼前。
  这里就是荣国公的遗孀,英国公的母亲王氏的住所。
  门口站着几个丫鬟,看到方醒后,马上就有人进去禀告。
  而张淑慧正好也被人带到了这里,夫妻俩相对一视,都给了对方一个安慰的微笑。
  “二姑爷,二姑太太,老夫人有请。”
  方醒走过去,伸手牵住了张淑慧的小手,在那几个丫鬟呆滞的眼神中,施施然的跟着进了大院。
  “哦!还牵着手吗?”
  老夫人听到自己的人这么说,就笑道:“这小夫妻新婚不久,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你们莫要取笑。”
  正说着,人已经进来了。
  叩拜,口称母亲和岳母,这些应有之义一一行来,然后方醒就告退了。
  等方醒出去后,老夫人看着有些淡然的张淑慧,唏嘘道:“当年你生母因病而去,那时的你还是个孩子。后来你父亲把你送到我这里养了几年,那时的你性格跳脱,倒是给了我不少乐趣。”
  张淑慧低头道:“母亲,少时的事我还历历在目,多谢母亲当年的抚育。”
  寒暄已毕,老夫人送上了自己的贺礼,都是些首饰之内的,最后还给了一个木匣子。
  张淑慧告退,然后去了二夫人那里。
  方醒正在由薛华敏接待,两人喝茶聊天倒也惬意,只是张淑慧那边却已经看到了自己不愿意见到的人。
  在去二夫人住处的路上,张淑慧看到了大夫人李氏。
  李氏由两个丫鬟搀扶着,看到张淑慧后就冷笑道:“二姑太太这是过门而不入啊!”
  张淑慧福身道:“大嫂这些年清减了,可见为了国公府劳心劳力如此,等大哥回来后,当以贤妻慰之。”
  两人话里带着机锋,最后大夫人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到了二夫人那里,姑嫂间倒是亲热了不少。
  年轻的二夫人拉着张淑慧坐在胡床上,感慨道:“当年你的胆子真大,可如今看到你日子快活,我也就放心了。”
  二夫人就是张辅专门娶进家生儿子,兼职管家的,这几年下来,她在府中的地位也是直线上升,所以才敢说出这些话来。
  看到那个木盒子,二夫人笑道:“老夫人还是挂念着你的,不然谁也别想轻易从她的手里拿到好东西。”
  “这里面是什么?”
  张淑慧想打开看看,可却被二夫人拉住了,接着一阵转移话题,就此忘却。
  等张淑慧走了之后,二夫人叹道:“我这个小姑,当年我们都以为她要孤苦下半生了,可没想到如今她却是落到了福窝里,可我却还在……”
  旁边的陪房也是说道:“谁说不是呢,当年二姑太太冲出了家门,幸亏还有夫人您派了几个护卫和婆子保护,不然别说是走到北平,估计连金陵都出不去呢。”
  二夫人摸着自己的肚子说道:“都是女人,何必为难呢。”
  陪房看到这个动作眼神就是一黯,安慰道:“您别着急啊!您看,二姑太太成婚也有半年了吧,可也一样的没有好信来啊!”
  二夫人茫然的看着门口:“可不一样啊!国公爷他虽不说,可我知道他一直在期待着有一个健康的嫡子!”
  “而小姑的日子可是好多了。”
  想起传话的丫鬟说张淑慧是被方醒牵着走进大门的,二夫人就有些艳羡。
  “什么都比不了夫妻恩爱,女人啊……”


第73章 乾清宫里的老人
  新庄子的人大部分都是方醒带来的,原先留下来的都是老实本分的庄户。
  在方醒的催促下,庄户们第一件事就是给辣椒育苗,赶紧种下去。
  “千万要注意,这东西可是咱们赚钱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