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6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攒,以备将来一定会发生的统一战争。
  分身乏术,对他的寿命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在这七年内,德川家康能明显的感觉出丰臣氏内部发展的缓慢和前田利家的衰老加速。
  德川家康善于隐忍,这和他小时候的经历不无关系,一个善于隐忍的人是不会轻易躁动起来做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的,杀掉丰臣秀吉已经消耗了他积攒数十年的躁动,短时间内他是不可能躁动起来的。
  所以他默默的发展自己,以便采取牢固的守势,一边等待着前田利家的死亡和丰臣氏内部的矛盾白热化。
  对于隐忍,他已经习惯了,就如同习惯吃饭喝水呼吸睡觉一样习惯。
  他一直以来也都在隐忍,当然隐忍也并不一定全是好处。
  就像之前他隐忍着隐忍着,不过他还没有忍到前田利家的死亡,却等到了压在他们双方头上的大明王朝发生内乱的消息。
  萧如薰奉天北伐的消息一个月以后就被身在名护屋城消息灵通的德川家康知道了,他对此非常震惊,但是却并不意外。
  在他看来,军方和朝廷产生矛盾是一定的,掌握军队才能拥有实力,军队才是根本,萧如薰名气那么大,那么能打,朝廷肯定会怀疑他,猜忌他,于是把他给逼反了。
  这对日本来说可是一个超大的好消息啊,有了萧如薰的大明威压天下,但是失去了萧如薰的大明就会大大丧失对外的威慑力,到时候处在内乱之中的大明一定无暇关注日本,那个时候,就是他出兵石见夺回石见进而问鼎天下的机会!
  他自然不认为大明会被萧如薰打败,萧如薰战败被杀是一定的,大明的势力到时候一定会遭到巨大的损害,等萧如薰的死讯传来,就是他动手之时!
  当然了,一个月以后,他发现丰臣氏也采取了和他一样的对策,在石见地区派驻了兵马,监视石见方向明军的动向。
  就算萧如薰死了,但是吴惟忠一样是威名赫赫的,他手下的一万多军队也不是易与之辈。
  要是小看了他们,阴沟里翻船也不是没有可能,当年明军的战斗力给他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这些忌惮的存在让他们更加小心谨慎的面对着明军,小心谨慎的探听着明朝内战的消息,但是内战的走向却越来越让他们举得奇怪,觉得情况不太对劲。
  萧如薰越打越强,明政府军越大越糟糕,到最后,不过半年的时间,萧如薰居然打入了北京,还……还称帝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吴惟忠的震慑
  大明完了,大秦建立了,萧如薰建立了新的王朝,做了皇帝了!
  当年一手组织朝鲜战役,一手策划将日本三分的萧如薰,居然做皇帝了!
  这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作对日本的利好,尽管大秦现在肯定是兵荒马乱,萧如薰一定是焦头烂额,但是将军和皇帝的区别他们分得清,也不会为此而感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将军和皇帝之间的区别,分不清吗?
  将军能做的事情,和皇帝能做的事情,能一样吗?
  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丰臣氏和德川家康几乎是同时的把石见地区的兵马撤走了,然后小心翼翼的继续探听消息,不久之后,他们就得到了吴惟忠乘船回国的消息。
  虽然吴惟忠回去了,但是石见地区尤其是银山矿区的明军士兵的防御更加严密了,仿佛正在戒备着什么。
  德川氏和丰臣氏都万分的着急,很想知道萧如薰到底有什么后招。
  结果一个月以后,吴惟忠回来了,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带着一万军队回来了,使得石见地区的军队数量达到了两万人,实力更强,防御更加森严。
  然后他就把明字旗撤掉了,换上了玄黑色为底色的大秦飞龙战旗。
  两万秦军镇守石见矿区,这个姿态再明确不过了。
  亲手缔造如今这一切的萧如薰从未忘记过日本,他这样做是在警告日本的两大势力,给我老实一点小心一点,否则,下次来的就不是一万军队,而是十万讨伐军!
  德川家康和丰臣秀次被吓得不轻,惊恐的同时,也感到了深深的挫败感。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偌大一个大明朝廷,拥兵百万的大明朝廷,怎么就被萧如薰给击溃了?
  大明朝廷怎么就败得那么惨?败的那么干脆?
  这完全无法想象!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很快,萧如薰派使臣去了京都。
  使臣代表大秦皇帝萧如薰召见德川家康和丰臣秀次两名日本势力之主,加上那个所谓的傀儡天皇,当他们的面宣布了大秦继承大明一切在海外诸国的利益,继承大明宗主国的身份,要求他们上交大明赐给的印绶转而接受大秦的赐封,向大秦称臣。
  面对大秦强势的要求,德川氏和丰臣氏也暂时忘却了敌对,召开了会晤,在会议上确定了接受大秦的要求,让天皇代表日本改奉大秦为宗主国等等。
  令外,使臣还要求日本天皇接受大秦“日本国王”的称号加封,不准使用帝王之号,对于这个要求,引起了日本各大诸侯的强烈反对,尽管前田利家和德川家康认为接受比不接受要好,但是迫于下面人的反对,他们不得不提出抗议。
  说日本天皇是很早以前两国产生关系以前就有的称呼,是古人的传统,大秦虽然是宗主国,也不应该对日本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还说其他的藩属国也都是这样,表面上称臣,对内还是自称皇帝,大秦怎么不要求呢?
  秦使回应说大秦已经不是大明,大明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秦不会。
  大秦已经对各大藩属国提出了一样的要求,要求他们一起学习朝鲜,对大秦的尊奉之心要真诚,对内也只能称王,不准称帝,日本不是唯一。
  为了进一步震慑日本,吴惟忠果断下令一支人马齐装整备,紧急出动。
  这支人马兵分两路,一路在骆尚志的带领下杀向长门国,一路由吴惟忠亲自率领杀到出云国,两支人马各自取得了一场胜利。
  秦军的最新式武器和战术在日本初次使用,就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将当地德川氏和丰臣氏的驻军万余人杀的狼狈逃窜,丰臣氏和德川氏的军队整齐划一的兵败如山倒。
  德川氏军队战死一千余人,余者溃逃,数百人被擒,丰臣氏战死一千五百余人,余者逃跑,少数被擒,被抓住的俘虏一并被斩首,一个也没留下来。
  秦军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开始在出云国和长门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长门国和出云国各自被焚烧抢掠了十数个村庄,基本上被夷为平地,人民不是被杀就是被掳掠为奴,损失十分惨重,德川氏和丰臣氏的大名及其军队没有敢于正面抵抗的,全部退避三舍。
  不仅如此,秦军还将被杀死的士兵的脑袋砍下铸成京观以为威慑,一座留在长门国,一座留在出云国,向日本炫耀武力。
  并且还声称如果日本试图反抗大秦,不接受条件,大家就京都再会,到时候,就不是那么简单能解决的事情了!
  一时间,反对的声浪消失了大半,只剩下数个要面子或者干脆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头铁侠还在叫嚷,说什么要国家的尊严之类的,当然没人理睬。
  七年不打仗,似乎有些人的记性不太好,所以萧如薰授权给吴惟忠,要是有人记性不好的话,就帮他长长记性,让他们想起当年被是如何被明军从朝鲜追着杀到日本本土的。
  不用手下留情,这是一群畏威而不怀德的未开化的夷人,你杀的越狠,屠戮越多,他们越畏惧,越不敢放肆。
  吴惟忠表示谨遵陛下旨意,然后挥军杀出。
  许久不曾动手,吴惟忠都觉得自己身上生锈了,这次无论如何也要亲自带兵上战场干一仗。
  秦军突如其来的动手将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吓得够呛,尤其是兵败如山倒的局面让他们意识到秦军的战斗力不比明军时代弱,反而有所增强。
  他们似乎错误的高估了自身的实力增长,也错误的低估了秦军的战斗力。
  逃回来的人哭诉秦军强大的火力和精良的装备。
  人人披甲,人人都用精钢制的武器,军容严整,进退有据。
  他们在火器上被压制,铁炮打不过,秦军鸟铳的攻击力更强,训练度更高。
  火炮也打不过,秦军火炮的射程更远,炮手的训练更精熟,他们被压着打。
  好不容易到了肉搏阶段,他们挥舞着长刀要近身厮杀,结果被秦军一顿刀枪连戳带砍的打的溃不成军。
  吴惟忠的威慑很有效果,出动了五千人马,就把德川丰臣两方设置在长门国和出云国的防御给彻底摧毁,还烧杀抢掠了不少地方,动辄屠杀灭村,毫不留情,行径十分残酷暴烈。
  这显然是秦皇萧如薰的授意。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前田利家觉得头疼不已
  这下子前田利家和德川家康也不知道该用什么理由反对了。
  之前下面的反对声很大,天皇那边的反对更剧烈,但是现在情况就不同了,一仗打下来,反对的人也不敢说话了,本来就不反对的人更是大力鼓吹认怂为上,以后再行考虑。
  丰臣氏和德川氏考虑到萧如薰已经成为皇帝,没了掣肘,是否开战全在他的决定。
  不要说什么刚刚立国,真要惹恼了他,他一言不合派兵来打,玩一把任性,大家都要倒霉。
  于是他们秘密磋商五次,最终也决定采用两面政策,即对秦称臣,对内依然自称天皇。
  这是前明时代大家共同认可的游戏规则,我尊奉你为主,但是我在自己国内称王称霸你不能干涉。
  他们认为萧如薰还是和以前的皇帝一样,要面子,不要里子,话说的狠,但是行为就没有那么狠了。
  只要天皇表面称臣就可以,内里,还是日本的天皇。
  于是他们正式照会秦使,表示愿意接受大秦皇帝的要求。
  对外,他们答应了秦使的要求,去帝号,胁迫哭哭啼啼不愿答应的天皇自称日本国王。
  但是对内,天皇还是自称天皇,还在秦使离开之后给天下诸侯秘密发了诏书,细数大秦对日本的“凌辱”,号召大家记住今日的仇恨,努力发展自身,以期未来“夺回天皇”。
  这个诏书基本上每一个有足够实力的大名手上都有一份,德川家康也不例外,每次不同名目的聚会上,德川家康总会要求人们将这份诏书读一遍,把仇恨记的更加深刻一点。
  现在还不能和秦军争锋,但是他们终究只有两万人在日本,其他的都在本土。
  之前秦军的一场出动十几万人的西南大战德川家康也在关注着,当时他的心就怦怦直跳,如果秦军战败,十六万大军覆灭,那么他们几乎可以立刻出兵石见,然后收拾掉丰臣氏,独霸日本。
  但是事与愿违,一个月之后他得到准确的消息,秦军战胜了,那个敢于反抗萧如薰的土司被干掉了,全家都被干掉了。
  这场战役让德川家康进一步的看到了秦军的实力,别看秦建国才一年多,但是秦的实力实在不可小看,毕竟是那么大一个国家,他现在都觉得当年丰臣秀吉描绘的美好未来有点可笑。
  秦军是这样容易就能打败的吗?
  北京是那么容易就能进去的吗?
  现在他们还在本土被死死地摁住,就更不要谈什么别的战略了,不把本土夺回来并且统一,还谈什么对外进击?
  日本的确是太小了,渴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