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6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幸运的炮组每人被赏了十两银子,比三个月月饷还要多,作为开门红的奖励,而且他们不用大调整了,直接微调回原先的作战位置还有设计角度就好了,这可真是运气爆棚。
  安疆臣和宋承恩从齐大勇的语气中判断出了这大概是运气比较好的结果,而不是必然。
  他们重重的松了口气。
  但是随后他们意识到,这口气不该松。
  因为就算是运气好,这火炮也是真真切切的存在着的。
  接着,第二门火炮发射了,打偏了,直接砸在了城墙最左边的山体上,没什么大的杀伤力。
  他们懊恼的大调整起了火炮的方位和角度。
  紧接着是第三门,第四们门,第五门……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鬼门关
  很快,每一门火炮都发射完毕了。
  一共二十门红夷大炮,四门打中,两发砸在了城墙上,两发温暖的炮弹打在城楼上,给落蒙关上的播州军送去了温暖,其他十六门打偏了,未能成功送温暖。
  这个结果显然不是齐大勇所满意的,他让炮队继续调整,很快就开始了第二轮的炮击。
  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所有土兵都用看神迹的眼神看着那些红夷大炮。
  尽管依然不是全部打中,但是这次有八门打中了城墙,还有三发炮弹直接砸在了城门楼上,城门楼轰然崩塌。
  “好!好!好!打得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齐大勇拿着千里镜愉快地看着关城上四处奔逃的播州兵,下令开始第三轮炮击,然后秦军步军准备突击,云梯井阑冲城锤全部准备好,一切手段的都要用上。
  火炮毕竟砸不穿厚实的城墙,也没那个精准度直接把城门给砸开。
  秦军一枪不发一毛不伤的把落蒙关城墙上的播州兵打的四散奔逃几近崩溃,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进行及时的反抗。
  反正三轮炮击之后,齐大勇下达了攻城令,秦军军阵准备多时,一听到前进的鼓声命令,立刻快步向前推进,前面是盾车,后面跟着盾兵,然后是攻城部队,分工明确。
  不知为何,落蒙关上始终没有没有组织起强有力的抵抗。
  秦军冲到城楼下的过程中,城门上的火炮甚至没有发射几次,没给秦军造成多少杀伤,也没见到多少火铳和弓弩给秦军造成麻烦,被盾车和盾兵抵挡之后,甚至不能让秦军停下脚步。
  然后就见着秦军搭起了云梯,如狼似虎的士兵扑上了城楼,然后城头一片刀光剑影,血花四溅,残肢断臂乱飞。
  城门之下,秦军扛着沉重的攻城锤,一下又一下的冲击着城门。
  看起来是挺激烈的,但是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屠杀。
  一场乱战之后,大概半个时辰的样子,城门上的播州军旗被摔下了城楼,秦军挥舞起了玄黑色的飞龙战旗,欢呼声响彻天地。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落蒙关就这样被攻破了,沦陷的速度快得有些不可思议,当然,他们的运气的确不好,尤其是杨勇,居然被炮弹命中,给砸成了肉泥,这运气真是没谁了。
  杨勇一死,城头上本就士气不高的播州军崩溃了。
  但是还有将官在拼命维持军队的秩序,之后两轮射击则是彻底将他们的心理防线摧毁的过程,随后秦军突击的时候面对的是一群乱了套的没有章法没有指挥的乌合之众。
  他们都在想着下城逃跑,但是因为人太多,有些路被刚才的炮击堵塞住了,大部分人都逃不掉,成了瓮中之鳖。
  总而言之,隆武二年正月初五,落蒙关被攻破了,杨应龙的播州宣慰司城老巢尽在咫尺,再也没有天险可守。
  当然了,此时此刻齐大勇也不知道,杨应龙的四大防线当中的娄山关防线就在几个时辰之前被秦军马千乘所部突破,杨应龙的弟弟杨兆龙在乱军之中被踩死,尸体被发现的时候除了面部,其他地方都已经被踩烂了。
  而桑木关防线也在同一天被刘綎所部突破,这一次,刘綎终于出了一口恶气,亲手斩了桑木关守将田一鹏,那口气终于顺了。
  郑鹰所率领的主力在天邦囤接受了五司七姓残部的投诚,答应和他们一起进军,六日,在三度关关下准备攻城的时候,城门忽然大开,三度关守军向郑鹰献上了田飞鹏的人头。
  原来这是五司七姓的功劳。
  当地五司七姓的人混入了三度关之中玩无间道,说动了原先的守将现在的副将,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明白了杨家必然要完蛋的道理,于是副将为了活命,袭杀了田飞鹏,向官军投诚。
  郑鹰大喜,兵不血刃的带着大军进入三度关,向海龙囤方向进军。
  自此,到隆武二年正月初六为止,杨应龙的播州军失去了全部的依仗。
  海龙囤周围天险尽失,守军损失殆尽,杨应龙得知之后,连吐血都来不及,直接整理了一下两万残兵和金银珠宝等家业,火速上了海龙囤。
  失去了儿子和最厉害的猛将之后,又失去了弟弟,亲族,小舅子,手里的底牌全部消耗一空,杨应龙的精神几近崩溃。
  不止如此,他还众叛亲离,他安排家人收拾细软上海龙囤的时候,三分之二的家中仆人卷起他府上的财物撒腿就跑,气得他还派兵追杀这些白眼狼似的奴仆。
  七日,杨应龙登上海龙囤,将残兵败将安排到了他调动八万民夫费时四年建筑的前后十二雄关驻守,垂死挣扎。
  海龙囤是当之无愧的战争堡垒,三面环水,一面衔山,地势极其险要,外有雄关,内有宫殿,宫殿规模奢华宛如一个小朝廷,还有宦官为其服务,足可以见识杨应龙不为人下之心。
  屯前六关乃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三关为万安关、二道关、头道关。
  城门嵌刻关名、城门上营造箭楼,仓库、兵营遍于城中,俨然成为虎踞龙盘之城堡。
  八万人,四年,不间断的浩大工程,对于人的想象力是一个考验,或许根本就无法想象。
  铜柱铁柱左右相环,犹如铁箍。
  飞虎关飞龙关,关关紧扣,威猛逼人,简直就是一道接一道的鬼门关,关关要人命。
  屯后三关高入云端,尽显杨应龙杨天王的王者威仪。
  而这些关卡堡垒宫殿建在山上,那些巨石巨木是如何搬运上去如何建造的也没人知道。
  没人知道的事情就会变成传说,于是当地人传说杨应龙有一根赶山鞭,每到夜晚,就能驱使着那些巨石巨木自己往山上跑。
  这辛辣的讽刺有人懂吗?
  世上哪有赶山鞭?只有赶人鞭!大半夜被驱使着上山的不是巨石巨木,而是那八万民夫。
  杨氏暴政下,人民敢怒不敢言,只能借传说暗讽杨应龙。
  海龙囤的辉煌下掩藏着八万民夫四年的血泪,谁也不知道那四年间为了这辉煌的海龙囤宫殿群和杨氏自己的享受,到底死了多少民夫。
  史书里不会记载,也不会有人记得,因为死掉的都是草民,命贱如草。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这本就是大秦的国土吧?
  王侯将相,贵族士族,到底有几个人真正关心过老百姓的生活?
  或许,他们从来不在意。
  掌握知识掌握话语权的人从来不在意。
  他们只会记得海龙囤曾经的辉煌,甚至还会在心底里隐隐埋怨那些当年平叛的明军,为何不留存下来一些以供后人参详,那是艺术啊,是军事和艺术的结合啊。
  可是赶山鞭下累累尸骨,谁又记得呢?
  老百姓的性命仿佛只是数字,一个可加可减,可以随时抹去零头,甚至减掉最后面一个两个三两个零的数字。
  是私有财产私有物品,可以转赠可以拿捏可以把玩。
  萧如薰在大军出征之前曾下令,在情况允许的时候,尽可能保留海龙囤宫殿群的原貌,不要过分损毁。
  这是他们活过唯一的痕迹,也是最不该忘却的痕迹,甚至在有些必要的时候,还能作为警醒后人之用。
  看吧。
  他起高楼,他宴宾客,他风花雪月,他放肆桀骜,随后,他死了。
  吃的奢侈,喝的奢华,穿着时尚,妆容高雅,引领潮流,一切的一切都仿佛脱离了这个人世间一般,举手投足都是两个字。
  “高贵”。
  与生俱来的高贵,高人一等的高贵,血统延续的高贵,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根本无法想象的高贵。
  但,那又如何?
  他会死在这里,死在这一片金碧辉煌之中。
  和他曾经害死的人们死在同一片土地上。
  隆武二年正月初八日,五路大军齐聚海龙囤,他们扫荡沿途残兵败将等杨氏余孽,步步逼近,正月初六日互相取得联系,正月初八日约定一起抵达。
  齐大勇是第一个抵达的,他抵达的位置是海龙囤山后,刘綎是最后一个抵达的。
  海龙囤被五路大军团团围住,水泄不通,各军主将在主帅郑鹰的帐篷里召开了会议。
  “这样说起来,从二十四日开始接战,到今天,正好十五日,陛下给咱们定下的期限,咱们做到了。”
  郑鹰面带自信从容的笑容,看着帐篷内成功会师的诸位主将。
  主将也纷纷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们还真的按照皇帝的要求,十五天打崩了播州军,把他们压缩到了海龙囤之中动弹不得,取得了极其辉煌的胜利。
  “原以为至少也要一个月吧?谁知道杨应龙那厮居然分散出兵主动迎击咱们,这可真是刚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这杨应龙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就派兵出击了呢?这要是我,肯定当缩头乌龟,那咱们一口口啃下来,怎么着也要一个月吧?”
  刘綎十分愉快的嘲笑着杨应龙。
  马千乘也随之附和。
  “是啊,当年杨应龙可不是一般的威风八面,从前明万历二十四年开始,一直到如今,除了中间因为陛下北伐而消停一段时间,打四川打贵州打土司,四面八方出兵,杀了不知多少人,不可一世,现如今,却也有困守海龙囤的下场,世事当真无常。”
  齐大勇喝了几口水,冷冷的笑着。
  “从前明万历二十年开始,陛下说要干掉的人,我还从没见过能活着的,他吃了熊心豹子胆,和陛下作对,私自营建宫殿不说,还敢用阉人,摆明了不为人臣,放在前明前明也不能容他。这次他纯粹是自己找死,分散出兵,这是怎么样才能想出的昏招?现在,他倒是学乖了,困守海龙囤当起了缩头乌龟,打算死守,可是他也不瞧瞧现在他才几个人?”
  郑鹰等诸将发泄完情绪,开口说道:“你们说的都对,不过按照陛下的要求,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我们需要在半个月之内拿下海龙囤,诸位,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任务。根据咱们的情报,海龙囤是唐朝就开始由杨应龙的祖先杨端营建,宋时为了对付北虏扩建,到了杨应龙手中更是大兴土木,前后至少大修三次,共有十二道雄关,道道都是险要之所。其中最为险要的是山前的飞龙关,其关建筑在极其险要之所,关下有三十六级天梯,道路极为狭窄,只够两人并排通过,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若是小看了这海龙囤,吃苦头的可是咱们自己。”
  郑鹰拿出了黑水密探绘制的海龙囤大略图,细细的看着。
  “多亏陛下早有准备,派黑水密探进入播州刺探情报,咱们才能推进的如此顺利,眼下这海龙囤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