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里外外我都摸了一遍,对他们不说一清二楚,也知道他们的根本之所在。其人之所以来我大秦,为的无非是钱,眼下欧罗巴大陆也在战争之中,宛如我华夏春秋战国之时,十数个国家混战不休,此时此刻,他们断然不敢对咱们有什么妄想。”
说着,萧如薰便下令李胜把自己根据利玛窦的记忆和自己的记忆绘制而出的欧罗巴大陆地图挂了出来,让自己的核心官员们好好的看一看。
大秦需要开眼看世界。
第一千零八章 强化中央集权
大秦的臣子们看着皇帝挂出来的欧罗巴大陆形势图,为之震撼不已。
在大秦之外,居然也有如此之多的国家,也有那么大的陆地,也有那么广阔的世界,有那么多相互交战不休的国家,有那么多新奇的东西,火枪,火炮,海船,文字,书本,语言。
大秦有的,他们也有,在文明程度上,这些人并不能看作是蛮夷。
经过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涌现了一批近代文艺之光,他们的文化有了大幅度的跃升。
眼下已经和中华文明互有长短了,若是中华不能埋头苦干奋起直追以期全面领先,那么当世界的主流成为钢铁和枪炮的时候,中华文明一样会被甩下。
大海才是华夏的未来。
大秦必须要在海洋上占据绝对的主流!
这是萧如薰不可扭转的意志,任何人试图阻碍他都会被他用暴力清除掉,绝对不会留下。
为此,他不惜发动土改将地主阶级一网打尽彻底摧毁,将在整个国家地方掌握在手里,让政令的推行畅通无阻,让地方上再也没有掣肘之力。
臣子们看着欧罗巴大陆形势图,在萧如薰的讲解下步入了一个崭新的从未听说过的世界。
“这里是西班牙国,这里是葡萄牙国,我们所说的弗朗机其实就是葡萄牙人,眼下葡萄牙国被西班牙国吞并。
也就是西班牙国侵占了吕宋,之前被朕带领水师击溃,这里就是咱们的联合重点,法兰西国,另一个热那亚国就在这个位置。
除却这三个国家,还有英格兰国和尼德兰国,分别在此处和此处,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拥有很强的海船建造技术的国家,水师之强不在我们大秦之下。
以我缅甸水师之主力不过击溃其一支偏师,而以大秦现在的水师之力,也不过是一个西班牙国的规模而已,整个欧罗巴大陆还有其他很强的水师国家。
另外就是鸟铳,鸟铳还是前明从西班牙和葡萄牙手中得来仿制的,现在在朕的改良之下,大秦的鸟铳已经不在欧罗巴人之下,更有欧罗巴人所没有的光启式燧发铳,火炮之强也不在欧罗巴人之下。
但是这是现在,也就是说,在前明,几十年前,咱们的海船和火器技术已经落后于欧罗巴人,以至于前明数次和欧罗巴人的交火中,咱们都是用数量优势击败他们,自身损失在其人之上。
欧罗巴人的军事技术已经不在前明之下,几乎和咱们大秦持平,若不论人口,咱们和他们不过是平起平坐的局面。”
经过皇帝亲口讲述的事实,给官员们的打击尤其巨大。
“平……平起平坐?”
最震惊的是叶向高。
“陛下之言,弗……欧罗巴人能与大秦平起平坐?!”
“从军事技术来说的确如此,在某些方面,比如算数,比如天文,比如造海船,这些他们都在大秦之上,朕之所以要五口通商,就是为了将他们所掌握的这些东西带回大秦,在大秦推广,研究,超越他们。”
萧如薰平静地讲述事实。
官员们面面相觑。
天朝上国的尊严实在不容许他们相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但是皇帝金口玉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君主怎么能说戏言,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萧如薰是在说假话。
而且萧如薰派人去过欧罗巴,对欧罗巴的了解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他们虽然疑惑,虽然震撼,却不敢不相信。
欧罗巴人的确已经开始威胁到天朝上国的威严了。
“现在咱们还是互有长短,但是欧罗巴人已经敢于驾驶海船不远万里来到咱们眼皮子底下骚扰咱们,可想而知他们的胆量和贪念有多大,大秦若不立刻惊醒改善自己,不用多少年,全面落后也是必然,到时候,天朝上国一朝被打败,那该是何等恐慌?”
萧如薰把话说得更重,而大秦的精英们为此感到更加震惊。
“大秦怎么会被打败?”
王锡爵惊讶地喃喃自语。
萧如薰听到了,对王锡爵的态度非常不满。
“王阁老,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是没有出路的,沉迷在天朝上国的印象之中对咱们也是没有好处的,是时候让大秦人都知道一下这天下到底是个什么天下,这世界是个什么世界,让大家把眼睛都睁开,往大海上去看看,相信他们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萧如薰对这个政策作了全面的确定。
强令内阁六部立刻将这个律令通过,然后下发到地方准备实施,要求在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和青岛五地设立市舶司,设置转运使,规定出海做生意的税收比例等等,重新划定商业赋税,按照一次交易的额度多寡进行划分,征收不同额度的赋税。
皇帝终于借机对商税下手了。
但是提出异议的人几乎没有。
原先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些人大部分都被请到中央调查司里喝茶去了,可想而知剩下的都是些什么人。
要么就是萧如薰的老部下和新提拔的土改官员,要么就是无足轻重的小官,要么就是被驯服的高官。
谁还能反对呢?
萧如薰决定对商税着重征收,交易额度越大收益越高就征收越多的税,谁敢偷税漏税避税就不是简简单单的牢狱之灾了。
自前明朱元璋开始规定的极低的商税一去不复返,皇帝的命令无人可挡。
萧如薰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的重拳开始出击了。
不仅设立市舶司征收商税,还在各地设转运使,全国赋税必须统一送到中央,再由中央拨付地方财政预算,朱元璋的各地留足自用再押解中央的天真做法被萧如薰摒弃。
地方的财权和人事权被中央全面把持,军权也被中央控制,地方文官没有军权,地方驻军不听地方官员调遣,地方权力被全面削弱,中央集权大大增强。
有些人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但是他们却无力改变什么。
萧如薰也绝对不允许他们改变什么。
很快,萧如薰就要户部吏部和内阁将合适的市舶司郎中和转运使的名单呈上来,让他进行选择。
市舶司郎中和转运使的职责非常重要,是他实现中央集权强化的重要一环,人选绝对不容马虎。
第一千零九章 李太后的劝说信
隆武元年六月初六,天津卫码头,一支神秘的队伍正在缓缓登船。
登船的人都穿着普通的布衣衣衫,脚踩布鞋,一副平民百姓的模样,但是看守他们登船的军队却是清一色的精锐禁卫军,其中甚至还有手持线膛燧发铳的一支人马在不远处持枪监视,似乎非常重视这群登船的人。
当然,看上去很奇怪,可若是把这群身穿布衣的人的名单列举一下,便能知道为什么大秦最精锐的负责保卫皇帝的禁卫军能出现在这里了。
前明秦王朱谊漶。
前明晋王朱敏淳。
前明靖江王朱任晟。
前明周王朱恭枵。
……
一个个虽然不怎么听起过,但是的的确确成为了明代最大弊政之一的代表性的名字。
朱元璋给自己的后代的封赏之厚,甚至到了明代中后期全国一年的岁入都不能不够宗室开支之用的地步,最后也是把明朝廷还有皇帝弄得十分被动,不得不采用各种手段削减宗室开支。
但是明宗室不准从事四民之业,士农工商都不让做,弄得一些偏远宗室奉国中尉不得不依靠犯罪来获得进入牢狱吃牢饭的资格,借此维系生命。
但是这都是偏远宗室的待遇,像楚王周王秦王这种近支宗亲,那绝对是足额发放俸禄让他们花天酒地生孩子的,他们是绝对不用遭受进入监狱吃牢饭果腹的待遇的。
也就是这群人,借助自己的身份地位在整个大明朝和地方士绅一起吸血,拖垮了大明朝的财政,当然,这群人的下场很不好,不是被农民起义军给杀了,就是被满清给杀了,基本没有得到善终的。
朱明皇室的下场的确很惨。
萧如薰登基之后,出于对前明皇室的承诺,决定不杀他们,但是他们需要听从大秦皇帝的安排,对大秦皇帝的安排不得有任何反对,否则不予兑现之前的承诺。
前明太后亲自手书书信给到各地重要宗亲藩王,向他们陈述利害,让他们束手就擒,不要抵抗,任由秦军施为,否则必将性命不保。
派去做这些事情的都是缅甸出身的精锐军官和精锐军队,对萧如薰和大秦朝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他们是最佳人选。
大部分宗亲都选择了束手就擒,因为情况已经如此。
大秦定鼎已经没有任何威胁,而他们这些宗亲表面上看来还有光复大明的希望,但是大明朝对他们的防备一点儿也不比萧如薰对他们的防备要弱,很多藩王身边的人都是朝廷安插的探子。
现在朝廷归降,锦衣卫残部都消化进了中央调查司,全都在萧如薰手上,藩王们的命门也落到了萧如薰的手上,对付这些藩王一点都不难。
虽然也有试图抵抗的,比如楚王,他联合他的兄弟试图逃出牢笼到地方上召集大明忠良继续抗争,不过他很快就被身边的原锦衣卫密探给控制住了。
然后其他的密探开城投降,楚王一家被直接擒获,并且通报了试图抵抗的事实。
其他藩王还能保留一部分财产,但是楚王因为抵抗的行为而被剥夺全部财产,一分钱也不能留,直接送到了京师严加看管。
而楚王的几个兄弟一个也没逃走,直接被萧如薰下令斩首,还要在楚王面前让他看着。
萧如薰对于这些不识好歹的人的行为实行零容忍政策,一人抵抗全家落网,男子杀掉女子没入教坊司,并且还在接下来的劝说书信中要求李太后加入这些内容,警告各地藩王和宗室。
李太后得知楚王的兄弟们都已经丧命的消息之后,对此感到极度愤怒,愤怒的质问萧如薰为何不遵守诺言。
“你作为一国天子,居然不遵守自己的承诺!你有何脸面君临天下?!”
萧如薰对此一点也不在意。
“朕说过,要他们不允许做任何抵抗,老老实实到京师来,朕保证他们的性命和部分财产,但是没说他们反抗了朕还要原谅他们,反抗的,必死无疑,主谋楚王本该死,朕是看在明太后的面子上才免他一死,你还要如何?”
李太后气得脸色发青,一把将笔扔掉,拒绝继续写劝说书信。
萧如薰脸色一冷。
“朕希望明太后明白一件事情,看在你儿子的面子上,朕对待你们算是优容,不伤你们的性命,给你们相应的待遇,这全是朕本人力排众议的结果,大部分臣子都希望你们死,因为你们活着让他们感到如坐针毡。让你们活着是朕最大的也是最后的仁慈,马上把这些东西写下来,送出去,告诉那些藩王宗亲不要抵抗,这是命令,不是商量,你若不做,朕血屠宗亲!”
萧如薰不